•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Twin-blcok治疗前后舌位及上气道变化

    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Twin-blcok治疗前后舌位及上气道变化

    时间:2023-02-23 20:2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刘 明 白 涵 朱亚慧 郜 达 张红玉 卢海燕

    舌是由骨骼肌组成的灵活的肌肉组织,形态位置变化较大,通过颏舌肌与下颌骨紧密相连,舌体的大小、位置会影响下颌骨的发育[1]。有研究发现下颌后缩的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舌体积小于骨性Ⅰ类,骨性Ⅰ类小于骨性Ⅲ类[2]。而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最易导致上气道狭窄[3,4],诱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儿童期OSA会导致患儿身体发育不良、神经认知障碍、学习成绩下降以及心血管异常等[5,6],严重威胁患儿生长发育及健康。因此,有关导致上气道狭窄的因素成为关注焦点,打开儿童狭窄的上气道成为研究热点。Twin-block矫治器可以矫治下颌后缩的儿童骨性Ⅱ类错牙合,增大上气道尺寸[7],但治疗后效果是否稳定、舌体的变化能否有利于上气道的打开一直没有定论。有研究认为Twin-block矫治后舌体垂直位置降低[8],但也有研究认为舌体垂直位置无明显变化[9]。舌体垂直位置的变化对上气道及下颌位置影响很大,舌体根部是上气道舌咽部的前壁,与气道的形态息息相关。不同矢状骨面型的Ⅱ类错牙合气道大小存在差异[10],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青少年上气道也存在差异[11],因此本研究拟选取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不足、垂直向为均角的骨性Ⅱ类和均角骨性Ⅰ类为研究对象,探讨Twin-block矫治后舌体积和位置变化,以及与上气道变化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Twin-block矫治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后的稳定性,为正畸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1月~2021年8月于我院正畸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患者为实验组,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12.23±1.24岁。纳入标准:①年龄9~14岁的青少年,牙列为混合牙列晚期或恒牙列早期,BMI指数处于19~23(kg/m2)范围。②骨性Ⅱ类,79°<SNA<85°,SNB<77.5°,ANB>5°,前牙深覆盖>5 mm。③侧貌:下颌后缩,前伸后侧貌改善。骨性Ⅰ类的青少年24例为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12.45±1.52岁,纳入标准:①年龄9~14岁的青少年,BMI指数处于19~23(kg/m2)范围。②骨性Ⅰ类,1°<ANB<4.5°。③侧貌:直面型。两组资料完整,FMA均为22°~32°,无明显颞下颌关节病症状、无面部偏斜、之前未接受过任何正畸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已由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编号:【2021】015。

    2.研究方法

    实验组通过Twin-block配合上颌慢速扩弓治疗(图1),治疗后双侧第一磨牙建立中性或中性偏近中咬合关系。对照组进行“2*4”固定矫治。两组治疗时间10~12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实验组治疗前为T1,治疗后为T2,对照组治疗前为C1,治疗后为C2)均由我院放射科经过培训的同一专业人员使用同一台锥形束CT机进行拍摄。拍摄时,受试者取端坐位,头颈部自然放松,眶耳平面与地面保持平行,在呼气相末期,保持不吞咽、不咀嚼、头不动、唇舌放松、牙尖交错位。结果保存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导入Dolphin 11.8软件,进行腭咽、舌咽、喉咽三个区域上气道重建(鼻棘点、软腭游离缘、会厌上缘、会厌底部做与眶耳平面平行的直线作为三个区域的分界平面),测量气道体积和最小横截面积(图2),以及颌骨指标。应用Mimics 21.0进行舌体三维重建,测量舌体积和位置(图3)。测量项目见表1。

    图2 腭咽、舌咽、喉咽三个区域分隔及上气道重建

    图3 舌体积及剩余口腔体积的3D模型

    表1 测量项目

    3.统计学分析

    1.两组治疗前后颌骨变化分析

    治疗前,实验组SNB、下颌体长(Go-Pog)、下颌长(Co-Pog)小于对照组,ANB大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颌骨测量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图4。

    图4 两组颌骨测量项目均值对比统计图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颌骨的统计比较

    2.两组治疗前后舌体变化

    治疗前,实验组舌背与腭平面距离比对照组大,舌体积(TV)、固有口腔体积(OCC)比对照组小(P<0.05);
    治疗后,实验组舌背与腭平面距离比对照组大(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实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舌体积(TV)、舌体水平位置显著增加(P<0.05);
    舌体垂直位置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图5。

    图5 两组舌体测量项目均值对比统计图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舌体的统计比较

    3.两组治疗前后上气道变化

    治疗前,实验组上气道各指标(除V腭)比对照组小(P<0.05);
    治疗后,实验组V总、S总、V腭、V舌、S舌、S舌L1、V喉、S喉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见表4、图6。

    图6 两组上气道测量项目均值对比统计图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上气道的统计比较

    4.实验组颌骨、舌体、上气道变化相关性

    实验组下颌长度(Co-Pog)和舌体积(TV)增加,两者的变化量成正相关关系(r=0.466,P<0.05)。治疗前舌背与腭平面距离变小,S总L1增加,两者之间成负相关关系(r=-0.437,P<0.05)。

    舌是口咽系统中最活跃的肌肉组织,在息止颌位时,正常舌体是舌尖位于切牙乳头,舌背紧贴上腭。舌体大小和位置与下颌骨发育存在相关性。邹茵等[1]通过口腔B超测量I、Ⅱ、Ⅲ类患儿的舌体积,研究结果显示下颌发育过度的Ⅲ类患儿舌体积较Ⅰ类、Ⅱ类患儿大。骨性Ⅱ类患者因下颌骨后缩,导致固有口腔体积(OCC)较小,容纳舌体空间不足,舌体后缩,舌体积(TV)小于对照组。Rajkumar等[12]通过正颌手术前移下颌骨后,舌体体积增加。Twin-block矫治后使下颌骨前移,固有口腔体积(OCC)增加,舌体发生适应性变化,舌体厚度增加,舌体积(TV)增大。实验组治疗前后下颌长度(Co-Pog)变化量与舌体积(TV)变化量成正相关。这因为下颌骨通过颞下颌关节与颅底相连,活动度较大,舌体通过肌肉与下颌骨紧密相连,舌体积增加,会带动下颌骨前移,进而髁突前移并发生适应性改建,促进下颌骨生长[13]。本研究,治疗前实验组舌背与腭平面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这说明实验组舌背较低平。骨性Ⅱ类舌体积较小、舌背低平,上牙弓缺少舌体支撑,颊肌张力过大,导致上牙弓狭窄[14]。Afzal等[8]通过测量头颅定位测量片上舌背与腭部轮廓之间的6个距离,发现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其中5个距离值增大,说明Twin-block矫治器降低了舌体的位置。本研究舌体垂直位置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Twin-block矫治器使后牙垂直向打开3~5 mm,下颌骨向下移动,舌体随着下颌骨向下移动。这一现象提示我们Twin-block配合慢速扩弓矫治不能改善骨性Ⅱ类患者舌背低平,需进行舌位置及舌功能训练以预防上颌牙弓狭窄的复发。

    上气道分为鼻咽、口咽、喉咽,口咽又分为腭咽和舌咽,舌咽段和喉咽段有下颌骨及舌骨作为骨性支撑,软组织结构有舌体、扁桃体、会厌等,硬组织的位置和大小会影响气道形态,软组织的占位和肥厚也会影响着上气道的大小。

    舌体后下移位会使舌根向后坠入口咽气道,使气道狭窄[15],舌体前移可以使口咽气道空间增加[9]。舌体偏大会占据口咽部气道空间,造成气道阻塞。有学者[16]对舌体与口腔的相对体积进行了研究,舌体积与口腔体积的比值与口咽部气道体积成负相关,与舌体积成正相关。这表明,舌体积与口腔体积的比值增加,会造成容纳的舌体空间不足,舌体发生后下移位,导致口咽部气道变窄。本研究实验组治疗后,固有口腔体积(OCC)增加,舌体积(TV)增加,舌随着下颌骨的前移和生长发生适应性变化,治疗后舌体积与固有口腔体积比(TV/OCC)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治疗后舌体水平位置明显增加,舌体水平前移减少了舌体在舌咽部气道占据的空间,使舌咽段体积(V舌)、最小横截面积(S舌)及最小横截面积的矢状径增加(S舌L1)增加,舌咽部气道扩张,上气道容积增大。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舌背与腭平面距离与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矢状径(S总L1)变化量成负相关,这说明舌背与腭平面距离越大,越不利于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矢状径(S总L1)的改善。实验组治疗后,舌背与腭平面距离增加,但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矢状径(S总L1)并没有更狭窄。这是因为下颌骨前移带动舌体水平位置前移,使舌咽部气道扩张;
    舌骨水平位置前移,使喉咽部气道扩张[17,18]。吞咽咬合接触拦截矫治器(swallowing occlusal contact intercept appliance,SOCIA)是一种控制垂直生长和帮助恢复正确舌位置的正畸矫治器,Ciavarella等[19]采用SOCIA治疗24例舌位异常的患者,治疗后使舌体与腭平面距离减小,上气道空间增大。28例鼻气道阻塞患者采用上颌快速扩弓治疗,治疗后口内容积增大,舌体垂直位置上移,上气道容积增加[20]。而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舌背到腭平面距离增加,提示我们对于骨性Ⅱ类的青少年在Twin-block治疗时要加强舌位置训练,提高舌体垂直向位置,防止上气道狭窄。

    综上所述,舌体水平位置前移有利于Twinblock矫治后舌咽部气道扩张,舌体垂直位置降低不利于气道改善。提示正畸医生对于骨性Ⅱ类的青少年,在Twin-block治疗后要进行舌位置及舌功能训练,防止因舌位置降低导致上颌牙弓狭窄、下颌后缩骨性Ⅱ类错牙合的复发,降低OSA的潜在风险。

    理想的对照组应为观察10~12个月未进行治疗的骨性Ⅱ类的青少年,但不符合伦理学要求。本研究病例数较少,治疗10~12个月后,缺少回访和跟踪观察。Twin-block矫治是使下颌发生暂时性的生长加速,并且舌体软组织变化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治疗后的变化可能并不稳定。因此下一步需要追加样本量并进行回访长期追踪,评估Twin-block配合舌肌功能训练矫治后的长期稳定性以及上气道的远期变化。

    猜你喜欢 舌体下颌骨咽部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14期)2022-04-09下颌骨发育性缺损1例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年4期)2021-09-04基于一种局部图像增强和改进分水岭的舌体分割算法现代电子技术(2021年16期)2021-08-16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期)2021-02-07灭菌水雾化式口咽部湿化法对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8期)2021-01-143D打印下颌骨定位及连接导板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口腔医学(2020年8期)2020-09-08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舌体胖瘦精细分类现代计算机(2020年34期)2020-02-01观三寸之舌,晓身体之病家庭医药(2020年14期)2020-01-03融合多颜色分量的舌图像阈值分割算法研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年5期)2019-05-16个性化钛修复体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年5期)2018-01-09
    相关热词搜索:畸形气道青少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