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昆明“一颗印”传统木结构民居形制规律浅析

    昆明“一颗印”传统木结构民居形制规律浅析

    时间:2023-02-26 13:5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杨旸 强明礼

    1.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2.西南林业大学

    昆明地区传统木结构围院式民居,又称“一颗印”,形象地描述了其体量和形状。“一颗印”存在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显著,有“三房四耳倒八尺”的口诀描述其建筑组成形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更新改造脚步空前加快,“一颗印”传统木结构民居存续状况堪忧。本文旨在通过对昆明“一颗印”传统木结构民居的造型、空间序列、功能组成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其建筑设计形制规律,为传统民居多样性保护和更新发展提供参考。

    云南省昆明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是西南边陲最重要和发达的城市之一。昆明市中心海拔1891m,受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影响,这里气候温和,降水量适中,为木结构民居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基础。“一颗印”民居的形制呈现形式,是当地居民与居住环境适应和选择的结果,在地域民居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1 造型特点

    昆明“一颗印”民居,最常见的形式是围院式独栋住宅,外围墙体为夯土墙,内部框架为木质结构。昆明传统木结构民居造型方正,占地规整,是“一颗印”叫法的由来。这种民居一般占地不大,和昆明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的交通枢纽、经济中心有关,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有限、住宅用地紧张,房屋尺寸也紧凑了起来。也有规模较小的住宅,建筑规模只是“一颗印”的一半,称为“半颗印”,“半颗印”两户拼联,即成“一颗印”。建筑形制的组合、设计无处不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图1 昆明“一颗印”剖视图

    传统“一颗印”木结构民居通常在向阳面设前廊开院门,建筑四面全由夯土墙围合。夯土墙比例敦实厚重,是传统施工方法和居住者对房屋保温隔热诉求的体现;
    建筑外立面上窗台位高且开窗狭小,正面院门过梁位底且门框低矮,建筑开口都设置较小尺寸主要是为了满足防御的需要;
    普通“一颗印”民居均为两层楼房,在正面倒座设置每层三间,共六间主房,主房左右两侧各设置两层,共八间耳房,在主房和耳房之间设置楼梯解决竖向交通;
    有些规模较小的“一颗印”也有设置左右各两层、每层一间耳房的情况,但并不影响整个建筑的固定形制。昆明地区雨量适中,房屋均采取双坡屋顶形式,烧制瓦片使用较为广泛。“一颗印”民居建筑的形成受地域文化交流的影响,是汉、彝建筑技术交流和融合的结果,综合体现了汉族民居建筑的建造技术和彝族建筑的建造艺术。

    2.2 空间序列

    昆明“一颗印”传统木结构民居建筑,是生活空间、起居空间、储藏空间、生产空间、辅助空间有序组合的结果。正房的一楼,布置4柱3间,正中的明间,是规整方室,家庭议事、重大决定,都要到这里聚会和商议,是家庭精神生活的核心区域;
    明间左右的两次间,一般是餐室,客堂,供日常生活使用;
    正房的二层正中,供仓库使用,在过去主要用于储藏粮食,是一个家庭富足的表现;
    二层的左右两次间,一般设为卧室,供休息使用。左右的耳房,底层楼用作厨房、柴草储藏室、牲畜圈,二楼用作卧室,通过外走廊,左右耳房与正房二楼卧室连通起来。如此,建筑空间得到有序组合,生存诉求得到一一应答,从进院门开始,就进入“天井(采光通风节点)-正房明间(精神生活节点)-餐室客堂(物质生活节点)-卧室(起居休息节点)”的生活流线,以及“天井(采光通风节点)-耳房(生产服务节点)-餐室客堂(物质生活节点)-卧室(起居休息节点)”的生产流线。

    现在,他应该后悔,慢慢来,稳着,不急着搞大的,他会有今天?拖得起吗?他把要做的事排到65岁退休,再往后加十年都排不完,他急,心急脾气就大,没人敢拦,拚着往前赶的他,从未料到会在这连天暴雨中嘎然而止。

    2.3 功能分区

    “一颗印”的平面布局,被称为“三间四耳倒八尺”,“三间”指正房的三开间,“四耳”指四间耳房(较小规模民居设置两间耳房),“倒八尺”指主房倒座,在院门的对侧布置。从平面布局来看,“一颗印”传统民居在方正的院落中有序的布置了卧室、起居室、客堂、餐厅、厨房、储藏室、牲畜圈等生活生产功能区,还布置了楼梯和走廊等交通空间,通过交通空间,将各个功能分区有机串联起来,形成有机空间序列。所有的功能分区,都围绕内院天井布置,形成院落围合。受价值取向及认知的影响,位置正中和室形方正的房屋,被用于聚会、议事和储藏粮食,体现对精神生活和家庭财富两方面的重视;
    卧室都设置在二层次间或二层耳房,选取位置相对私密隐蔽,对心理需求有所考虑;
    生产空间在家庭生活中最为次要,都布置在底层耳房或院落中。房屋功能分区是在历史的发展和房屋的使用中逐渐形成、改进和固化下来的,现存的方式,符合当地居民对“家屋”的多重要求。

    过去,“一颗印”民居是昆明各族人民都广泛居住和建盖的房屋,建筑材料就地取用,将生土夯筑成墙体,将木材加工成框架。得益于木材和生土两大天然建筑材料的使用,“一颗印”传统木结构民居同时具备土掌建筑良好的热工性能和木结构建筑优越的抗震性能,建筑寿命终了后,拆除的建筑材料几乎可以全部回归自然,不造成环境污染,在当地发展和存在了上千年。昆明,作为西南边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一直都是发展较为快速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物质交流的空前加强,本地传统的木结构民居已在城市发展中拆除殆尽。为避免城市面貌无序趋同,保护和发展传统民居建筑,试从“营建技术重现”和“材料更新替代”两个方面提出民居建筑保护和发展建议。

    3.1 营建技术重现

    营建技术,是民居建造过程中设计思路、建筑材料、建造工序、施工工具、实施方法的总和,是民居建筑内在的遗传因子,营建技术的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民居建筑的呈现形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凝练和体现。过去建房,木工、石工、泥工、铁工、彩画油漆工、裁缝六个工种彼此配合,充当现代建筑工程中总建筑师、总工程师的角色,工种搭接合力建造。工匠代际间的营建技术传承靠的是手口相传,就连建筑最基本的尺度、模数问题,也靠工匠自己的身体尺度核准,近代以来,才开始使用规范的汉尺。这就造成技术传承过程中内容变异较大,有些技艺甚至已经失传,当“一颗印”失去它大量生存的土壤,研究它的形制特点、营建技术,就是在为民居建筑多样性保护提供帮助。民居营建技术的形成受当时的材料、工具、经济、文化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每个历史时期内的建造技术都或多或少带有时代特征。很多古城重建,期望用现代技术恢复原始风貌,往往成效一般,本质上来说,现代技术确实是相对先进的,但现代技术,很难恢复“传统韵味”。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变异造成,技术变异体现为传统营建技术手段的变化和替代,进而营建出与传统风格不尽相同的建筑。导致技术变异的原因,主要就是营建技术的流失。研究“一颗印”传统木结构民居营建技术,厘清传统建房工序,重现传统建房工艺,并将之完整和有效的传承下去,是保护和发展传统民居建筑的保鲜剂。

    3.2 材料更新替代

    “一颗印”传统木结构民居,在昆明及周边地区、在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里都能广泛被使用和建造的原因,除造价低廉,技术成熟,施工快捷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一颗印”的建筑材料易于取得。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民居建筑的形成和发展是这种朴素生活哲学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建造“一颗印”,需要两种主要建筑材料,一是木材,二是生土。生土来源于山上河边,储量巨大,成本低廉。可以说是存在最广泛、取得最容易、价格最便宜的建筑材料之一。夯土墙的材料是当地出产的黄土,拣出或筛除其中的石子、树叶等杂质,存放备用。准备使用时,要在处理好的黄土中拌入墙筋,一般是是草絮、秸秆、松针等纤维性材料,施工时边洒水边搅拌,水不宜多,土壤经过预拌后呈细小散团状,然后将备好的黄土倒入夯板中,分层夯实,即成夯土墙。生土比热容较大,热工性能良好,围合房屋,给人以紧实温暖之感。“一颗印”的另一主材木材,来自本地出产的树种,因交通发达,或可从周边地区运送品级更好地木材,用于搭建内部框架和装饰地面、墙面。建好的“一颗印”外立面紧实严密,开洞狭小谨慎,内部密檐窄天井,有避免高原强烈阳光直射室内的效果。木结构民居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居身之所,也是具有美学意味的地域标签。但传统营建方法,建房对木材的耗费量是巨大的,有研究表明,建造一栋普通规模的木结构房屋,需要耗费的成材树木在100棵左右。近年来,为保护生态环境,木材采伐受限,木结构房屋主材亟须替代更新。材料更新对传统建筑保护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材料更新必然带来技术更新,技术更新导致传统营建技术变异或缺失。材料更新的思路和方向,应该是以原木的形状性能为出发点,以原木材料的可降解性为落脚点,寻求既能留存传统建筑材料意向,又能与环境友好对话的新型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传统木结构民居的建筑形制发生较大变化,存续状态面临巨大挑战。城市面貌“趋同”或许不可避免,但建筑基因库值得被扩充,其中丰富的“遗传因子”值得被保留。“一颗印”传统木结构民居是昆明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保护民居建筑类型多样性、更新和发展区域民居建筑,应落脚在掌握其建筑形制规律、重现其营建技术、更新其建筑材料等方面。探索建筑材料替代、优化营建技术,进而不断改善居民生存居住条件,是研究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木结构民居建筑材料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20期)2022-11-03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应用研究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3期)2022-04-19民居摄影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民居书画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4期)2022-03-16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22期)2022-01-18BIM技术在古建木结构中的保护研究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9期)2021-07-16云南藏区木结构民居框架构造研究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民居智库中华民居(2021年2期)2021-05-24民居摄影中华民居(2021年6期)2021-02-14
    相关热词搜索:形制木结构昆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