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立德树人、春风化雨——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

    立德树人、春风化雨——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3-02-26 18:5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杨苗苗

    (甘肃省泾川县第二中学,甘肃泾川 744300)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道德可塑性,通过科学实施德育工作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但是初中学生的理想信念并不坚定,尚未形成完善的价值观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误入歧途”。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侧重于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德育工作存在矫治化、规训化等特征,这样不仅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还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烦情绪,不利于促进学生道德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阶段学生道德的发展特点,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理念与方式,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切实改善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推动深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道德发展特点

    只有准确把握学生道德的发展特点,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动荡性与过渡性是初中阶段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特征,初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经常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进而逐步形成反抗心理,而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可塑性,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道德认知层面来讲,初中学生逐渐形成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理想化、信念化较明显,但是由于初中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不能全面、透彻地看待问题,导致其难以正确、科学地认知幸福观、自由观、是非观等价值观念;
    从道德情感层面来讲,初中学生的正义感较强,十分看重同伴之间的义气,但此种情感态度较激进、热烈与狂暴,如果缺乏良好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

    (二)道德发展问题

    受初中阶段学生道德发展特点的影响,导致他们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1)心理问题频发。初中学生在生理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成人感”,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但是初中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知识与经验,不具备良好的心理控制与调节能力,导致他们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失落感”等。同时初中学生具有十分复杂的情感心理,一旦遭遇大的挫折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冲突,随之出现不正确的行为。特别是进入初三阶段之后,学生面临较大的考试、升学压力,有较高的概率会出现无助、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不但难以顺利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也容易诱发一些道德过错行为。(2)道德同一性危机。初中学生的双重道德人格特征较明显,“知”与“行”难以有机统一,无法确立明确的道德自我,容易产生高强度的内心矛盾。由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学生很大程度上挑战自我的同一性,进而诱发一些不正确的思想与行为。例如,部分学生的逃避心理明显,缺乏明确的目标,而有些学生则试图摆脱外界的约束,经常违反各项管理制度等。

    立德树人起着统领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需要全面渗透与落实在各个学科的教育行为以及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为了改善落实立德树人的成效,提升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准确把握德育工作的核心;
    另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及健康成长的需求,构建科学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案。

    (一)课程育人,优化课程体系

    只有在初中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全面融入立德树人的要求,依据“立德树人”的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才能切实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要将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深入贯穿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评价设计等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此种贯穿并不是消解学科的课程属性,而是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功能,在课程设计中自然融入立德树人目标,深度履行学校教育的职能与责任。要想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理念,教师就要充分关注发展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确立与“立德树人”一致的课程目标,理清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科综合育人的优势。(1)课程内容落实德育为先。初中学校要综合考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密切关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其他学科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切实凸显人文学科的德育价值,将价值观教育自然融入数学、自然学科等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要做好专门开发德育内容的工作,将德育内容系统化、整体化地传授给学生,在德育内容中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2)系统梳理课程内容。从纵向角度来讲,教师要科学衔接各个学科的课程,避免出现知识断层等情况,明确初一、初二、初三等各个年级段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同时,横向整合学科内容,以主题形式统整相近学科的课程内容。初中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深度剖析学科核心思想及育人目标,精简、整合交叉重复内容,拓展补充缺少的内容,建设重点突出的课程内容体系,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又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文化育人,创新学校文化

    单单依靠口号、灌输等形式难以保证道德教育的成效,还要利用相应的载体。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即传承与发展文化,而时代文化也会影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因此,为了推动顺利实现育人目标,学校要做好传承与创新德育文化的工作。学校文化整体展现了学校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推动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体现春风化雨的德育原则。一方面,要科学建设学校物质文化,利用物质载体呈现文化。例如,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中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在学校走廊、操场等地设置一些具有德育功能的器物,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强化建设学校精神文化,依托隐性精神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定期组织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讲座活动或在学生中定期评选“道德榜样”等,这样学生能够深刻感受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与精神力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

    (三)活动育人,组织德育活动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校不能只采用理论灌输等方式,还需要积极组织类型多样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与践行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又可以推动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德育活动的意义,组织丰富的科学技术、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学习与成长,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发挥活动课程补充、拓展学科课程的作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讲堂、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载体的作用,积极联合当地文化馆、博物馆等相关组织开展生动多样的德育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也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德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近距离地给学生传输先进的理念与知识内容。同时,学校要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科学组织朗诵诗文、征文比赛等趣味性活动,进一步创新育人形式。为了保证活动的实施效果,教师要创新活动形式与方法,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一方面,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活动环境氛围,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建议,给学生安排自主活动时间,深刻体验活动的主题与内涵;
    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深入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知行转换,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逐渐规范学生的行为。

    (四)管理育人,优化评价体系

    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实践要科学设定德育评价指标,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实施情况。为了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要切实保证德育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全面性,设计明确、合理的评价准则具体评价德育工作,避免评价结果模棱两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这样可以增强学生道德层面的自我能动性,引导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主动反思与调整自我的价值观念,有效改善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效果。一般来讲,要着重考虑这些方面的要求:(1)方向性。学校主要依据德育教育评价标准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因此要严格依据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与初中阶段的育人目标科学设计导向性的评价标准,充分贯彻落实教育指导方针。(2)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为了获取全面、翔实的评价结果,教师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在定性分析与描述的基础上同步采用定量评价方式。(3)协调过程性与结果性。德育评价过程不能仅从结果的角度进行考量,而是要着重关注实施的过程,科学判断、检测与考评德育教育的整套流程,之后鉴定活动的总体实施效果。(4)校内外相互结合。为了保证德育评价的全面性,教师要在学校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其他社会评价主体,如家长、社区等,引导社会力量监督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校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不断优化德育工作理念和思路模式。

    (五)协同育人,整合教育资源

    要想顺利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只依靠学校的力量,还需要整合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建设全程、全域的协同育人机制,全面发挥立德树人系统内外机制的整体育人功能。(1)优化家校合作机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辅助与补充的关系。如果家庭教育缺位,也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学校要完善建立双方合作机制,切实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初中学校要综合运用线上与线下沟通渠道,利用微信群、QQ 群等及时向家长展示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或班级活动的实际表现,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增强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同时,要定期组织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向学生家长详细介绍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家长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思维。为了切实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等渠道给家长定期分享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视频,鼓励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碎片化学习,逐步调整教育思路和模式方法。(2)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渠道。为了全面改善初中德育工作成效,学校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广泛吸纳社会团体、民营企业的支持,从资金、资源等角度为初中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帮助。

    (六)加强保障,提升教师能力

    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成效受到教师能力素质的直接影响。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各学科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融合德育内容,同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道德品质。因此,要综合采取教师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各科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力,培训实践活动要结合教师的角色与职能科学确定培训内容。例如,要把品德、政治、思想等内容作为班主任教师的培训重点,在提升班主任思想素质的基础上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意识。普通学科教师要紧密结合德育教育和知识教学内容,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全面渗透德育教育。为了保证教师培训的效果,要综合运用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如岗前培训、以老带新、专题会议等,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同时,要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分享德育经验,共同探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推广应用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法,持续改善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效果。为了调动各科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要同步优化教师考核机制,将渗透德育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情况。通过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综上所述,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只有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才能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职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初中学校要深入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转变传统粗放式、矫治化的德育工作模式,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等多个角度着手,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工作机制,显著改善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效果。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立德德育工作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学习与科普(2022年16期)2022-04-23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相关热词搜索:树人春风化雨初中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