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ICU重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无隙衔接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ICU重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无隙衔接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3-03-02 16:45: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张雪英 郑燕兰 朱海引 梁华

    危重患者需要入住ICU接受更加专业化治疗,气管切开术是ICU常见治疗措施之一,能够维持呼吸道通畅,在ICU应用广泛[1]。但气管切开会使患者丧失对吸入气体的温化、湿化、净化等功能,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因此而下降,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再加上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会严重影响机体康复进程[2-3],故对ICU重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施以系统化全面护理的必要性日益凸现[4]。无隙衔接护理为全程连续无空隙护理,在提升护理质量方面已证实具有实效[5],本研究尝试将之应用于ICU重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效果较好。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12月入住于ICU且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入住ICU且接受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首次气管切开重症患者;
    意识模糊或昏迷患者;
    颈部无损伤;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条件:患者无自主呼吸;
    颈部结构异常,有颈部出血倾向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女20例,男30例;
    平均年龄54.57±10.36岁;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平均19.52±1.32分;
    原发病种:感染性休克1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颅脑损伤19例,多发伤8例。观察组中女21例,男29例;
    平均年龄54.82±10.17岁;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平均19.67±1.23分;
    原发病种:感染性休克1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颅脑损伤17例,多发伤9例。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①病房环境。以紫外线灯对病房进行消毒,60 min/次,2次/ d,每2 d进行1次病房微生物监测。②术前准备。备齐气管切开等急救用药用物,术前15 min吸氧,及时清理气道口腔分泌物、声门下积液。③术中垫高双肩10~12 cm,将气管、颈前区居于正中位,充分暴露术野,吸净气道分泌物。④妥善固定气管切开套管,定时检查系带的松紧度,使其处于可容纳1指状态,用死结行系带固定。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每日采用3%过氧化氢进行口腔冲洗与擦拭。采用0.45%氯化钠、无菌蒸馏水、1.25%碳酸氢钠进行持续性气道湿化。⑥管饲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保证每日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量。⑦插管舒适护理。协助患者头部稍后仰,严密观察气管插管深度,妥善固定牙垫,防止患者将导管咬扁,每1~2 h放气1次,5~10 min/次。⑧采用改良深部吸痰法吸痰,尖端超过套管顶端5 cm,标记吸痰管长度,保持在人工气道末端的上缘水平,撤回吸痰管后需记录长度,后续吸痰至该长度时,放缓插入速度。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无隙衔接护理干预。

    (1)组建无隙衔接护理小组:由1名护士担任组长,负责无缝隙护理工作计划的制订和工作安排,5名业务能力较强的责任护士组成护理小组,以无隙衔接护理为主题,对ICU重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无缝隙护理方案。

    (2)无隙衔接护理实施:组长依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前1周将无隙衔接护理计划内容“住院期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消极情绪的计划”上传,严密观察是否出现皮下气肿、渗血、支气管痉挛、切口感染等症状,局部渗血处可喷洒肾上腺素,亦可用凡士林、碘仿纱布填压处置,发现气道间断渗出新鲜血性液,可能有动脉破裂风险,及时汇报给医师,及早处理。指导督促清醒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等,每2 h更换体位1次,辅以叩胸、胸部震颤等护理,以促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每天视频或面对面向家属告知患者情况,指导、鼓励家属以视频语音等干预方式唤醒昏迷患者。

    (3)加强护理安全无缝隙:护士长与护理质控小组共同查房,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对各项细节管理和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包括器械、仪器和药品管理等,组建非计划拔管等应急小组,按需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4)质量监控:及时交接器官切开患者的管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探讨,找寻发生的原因,针对性进行改进。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血肿、皮下气肿、支气管痉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2)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校正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d)

    ICU重症患者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能够有效缓解呼吸道阻塞症状,保证有效通气,增加气体交换量,保持呼吸道通畅[6-7]。但气管切开会导致患者呼吸道生理结构改变,若护理不当,易引发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加重患者身心痛苦,影响疾病治疗和康复[8]。因此,加强对ICU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无隙衔接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依据病情和护理需求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住院期间给予患者一体化、连续性的无缝隙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无隙衔接护理可降低ICU重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与杨冬玲等[9]取得了一致性研究结果。分析原因在于:采取无隙衔接护理,通过成立专业的无缝隙护理小组,预防术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或不良事件的发生,较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及时性。班班床头交接,保证了无隙衔接护理。

    术前加强病房空气消毒管理,能够减少病房空气致病菌菌群数量,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的发生[10-11]。对于意识模糊的患者,术后及时告知手术情况,满足其信息需求。加强排痰护理,不仅能够保证呼吸道通畅、气道清理效果,还可最大限度地减轻气道黏膜损伤,提高患者舒适度[12]。采用0.45%氯化钠溶液+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6 次/日,进行气道湿化,促进排痰[13],肺组织换气量增加,脑组织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有效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采用无隙衔接护理对ICU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施加干预,强化并重视对不安全事件的管理,做好相应预防控制,提供持续性服务,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皮下气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气管气道通气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2期)2022-04-1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12期)2021-01-26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不通气的鼻孔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中国医学装备(2016年6期)2016-12-01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24期)2016-01-14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2期)2016-01-06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2期)2015-06-10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1期)2015-02-27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4年2期)2014-09-26
    相关热词搜索:通气切开衔接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