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农村小学特色办学建设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中心学校为例

    农村小学特色办学建设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中心学校为例

    时间:2023-03-02 18:30: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蒋国辉

    (黄山市徽州区南山小学 安徽黄山 245099)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立足个案研究,采用了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以富溪乡中心学校为个案,分析其特色办学成果,提炼优秀经验,为后续农村特色办学提供案例借鉴。

    1.研究目的

    通过对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中心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发现建设特色学校的经验做法,进而提出农村特色办学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为帮助其他农村小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提供实践依据和案例参考。

    2.研究意义

    在理论意义方面,通过对农村特色办学的典型个案分析,有助于人们更直观地了解特色建设的有关情况,为特色办学提供研究素材,有助于从个别到整体的归纳。

    在实践意义方面,个案研究提供了实际案例和参考价值,为其他学校探索特色办学提供经验支持。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

    从国外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来看,20世纪90年代末,特色学校规模化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议题。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国务秘书艾斯特莉·莫里斯明确提出,希望通过改革创建一个以提供多样化和选择性来反映学生个体多样需求的学校体系,促进学校发展各自的特色、学校精神和个性特征。

    2001年,英国教育标准局的调查项目“特色学校:发展的评价”在肯定特色学校取得成效的同时,认为对大多数特色学校来说,特色学校的地位帮助它们保持或加速整个学校改进的速度,并且起着改革催化剂的作用。

    英国特色学校的发展是一个特色目标不断拓展、课程特色逐步深化、社团合作更加紧密的过程,是英国当代教育发展的集合体,其既反映了当代学校变革的趋势,也彰显了当代学校变革的总体特征。

    2.国内研究

    王伟、李松林提出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是深入而准确地揭示学校特色发展的实现机制。学校自主发展,学校文化精神,办学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优化配置、校本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建是四大保证。

    刘复兴结合时代背景提出特色学校的创办策略,在借鉴国外特色教育创办经验的同时,也要更新教育与教学理念,且必须立足学校实际。

    李醒东在《浅谈“特色学校”研究的必要路径》一文中提出,进行特色学校的研究,需要清楚了解制约特色办学发展的因素;
    探索合理的特色学校评价机制;
    深化对特色学校丰富内涵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解。同时,要在实践中发展我国的特色学校理论,坚持从现实问题出发发展理论。

    3.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尽管特色学校建设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思考,但对当地经济、学校师资、教学资源均不具备优势的农村学校如何实施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其个性化优质发展的研究案例并不丰富。本文基于此,对农村小学办学特色建设进行个案研究,希望能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案例和建议参考。

    富溪乡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下设2个村小教学点,1所村级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共有教师23名,学生156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19人。中心校本部99人,住校生81人,留守儿童78人,留守儿童占总人数79%。近年来该校以“三个提升”为发力点,以“三个引导”为落脚点,采取“三个办学模式”,促成学生在快乐的校园中健康成长,在快乐的课堂中愉快学习,在快乐的活动中发挥特长。

    (一)“三种模式”让学生快乐生活

    一是月假办学模式。结合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的假期安排,师生每月底或月初集中放假7天。二是集中就餐模式。严把食堂大米、蔬菜、食用油采购关,实行一日三餐学生集中就餐。三是家庭住宿模式。一方面改善住宿条件,安装了空气能热水器,配齐床上用品;
    另一方面配备专门生活指导老师以及寝室管理员,科学而有序地照顾并管理学生日常起居。

    “三个模式”的实施,既减少学生出行安全隐患、减轻家长频繁接送负担、解决留守儿童双休日在家无人监管的问题;
    同时,学校注重养成教育,大力倡导“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有效促成了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三个提升”让学生快乐学习

    1.提升校园文化

    该校重视校园文化创建,让校园处处都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课余组织师生在校园内种植树木、花草,制作标志牌并注明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结合传统文化、科学小常识,加深学生对植物的了解,使其掌握认识植物的科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激发了学生尊重科学、勤于实践、热爱校园的热情。

    2.提升教师素质

    该校以徽州区“抓生本、促素养、提成绩”课堂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先后组织教师赴马鞍山、安庆、合肥、广州、北京等地参加名师工作室、翻转课堂、全国生本教育理论实践等培训及观摩活动;
    多次邀请区教研室专家、城区学科骨干教师以开设讲座、上观摩课等形式对校内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指导,这为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提升课堂质量

    学校积极探索“教必须皈依学,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打造充满生命力的生本课堂。学生课前按照教师设计的前置性作业自主进行学习,课中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达成共识,在小组间的展示汇报中得到完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交流展示中提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发展。特别是学困生,他们进步明显,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徽州区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特色办学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

    年级实施前实施后2012~20132014~20152015~20162016~20172017~2018三全区第2名全区第1名全区第1名全区第2名四全区第8名全区第1名全区第1名全区第1名二年级全区第2名五全区第6名全区第2名全区第1名全区第1名六全区第8名全区第6名全区第2名全区第1名六年级全区第1名

    (三)“三个引导”让学生快乐成长

    1.劳动引领铸品格

    (1)“快乐小农场”

    该校大门边有一块倾倒建筑垃圾的荒地,其既影响校容校貌,又存有安全隐患,经区教育局调研后决定将其改建成“快乐小农场”。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种植小组,确定辅导老师,推选种植小组组长,制订种植方案,分批入园种植、观察生长过程,填写劳动日记。学生亲手采摘蔬菜、瓜果,并在食堂师傅的指导下,亲手清洗、参与烹炒。学生在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中,切身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2)“青青茶园”

    富溪是黄山毛峰的原产地,结合地域特色,该校以“了解茶文化——学习茶园管理——亲临采茶、制茶、品茶”为主线开辟了“青青茶园”。课堂上带领学生了解茶文化;
    茶园里让学生学习茶园管理中的修剪、除草、施肥;
    采茶季节,让学生亲手采摘,在学校的手工制茶作坊里亲手制作加工。同时,请专业茶艺人员,教学生审茶、沏茶、观茶、品茶。此外,该校开展了“小小茶博会”活动,通过“品香茗 谢师恩”、诵读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竞答与茶有关的数学题三个环节,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学会知恩、感恩,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3)“趣味手工”

    学校利用山区丰富的竹资源,带领学生了解竹编文化,在工艺师傅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竹编技艺。

    以“开心农场”“青青茶园”“趣味手工”三个劳动基地为平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寓教于劳,让学生体验生活,磨炼意志,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多彩活动育特长

    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展示学生个性特长,有效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该校先后组建了红领巾广播站、小苗文学社、小红帽剧社和天天信用社等学生社团,各社团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中午准时开始播音,所有节目由学生参与、编辑、广播,教师适当指导。该社团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并提高了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
    小苗文学社定期举办现场作文比赛和阅读笔记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多读多写,亲近文学、热爱文学;
    小红帽剧社主要是由学生在英语课本中选取表演内容进行编创,并在辅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编演;
    天天信用社则是引导学生参与品德学习、卫生劳动、安全活动,为自己的微心愿积分,当累积到一定的分数时,就可在信用社兑换礼品,实现自己的微心愿。天天信用社的运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目标奋斗意识,也为学生存习惯、存道德、存学习奠定了基础,培育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该校每周一到周四下午按时开放少年宫和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学校充分利用少年宫和留守儿童之家的资源,开设了信息技术、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科技、棋艺、经典诵读等多个兴趣班,学生特长得以发挥;
    周六、周日与黄山学院艺术学院积极对接,派出14名艺术特长生来校支教,通过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提升山区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3.主题教育净心灵

    学校根据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彩的节日”以及季节时令特点,创造性开展了“每月一主题”教育活动。

    一月:迎新春、庆元宵。在民风民俗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月:学雷锋、践行动。通过讲雷锋故事、清扫街道、保护母亲河等形式,学习并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月: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以“诵经典、扬美德、传家风”为主题的清明诗文朗诵会和诗词歌会,激发学生对先烈、先人、先贤的感恩、敬仰和追思之情。

    五月:校园艺术节。通过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示和艺术表演,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六月:“粽”情端午,不忘报国。以班级为单位,亲手包粽子、品粽子、谈粽子,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魅力的同时,接受家国情怀、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九月:品月饼、话中秋。通过做月饼、品月饼和话中秋的由来、说中秋的传说民间故事、诵中秋的诗词佳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华悠久历史和文化。

    十月:迎国庆,心向党。主要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征文评比、唱红歌等方式,开展国庆节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情感。

    十一月:科技筑梦,创新成长。引导学生制作科技小发明、科幻画、科普手抄报,带领学生参观黄山学院动植物标本馆和动漫展示馆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十二月:诵民谣、唱民谣活动。通过诵徽州民谣、唱徽州民谣等表演方式,感受传统民谣的文化魅力,做徽文化的传承人。

    (四)学校办学特色发展成果

    1.贯彻了“劳”

    以劳育美,促进了学生独立意识的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以劳强体,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以劳增智,帮助学生手脑并用,促进其智力发育。学生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样的“大家庭”中,学生个个充满阳光,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在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2.推动了“德”

    通过教育专题活动和劳动实践,学生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彰显出充满阳光的个性,促进了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学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少先队集体,一名学生荣获黄山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一名学生荣获黄山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一名学生荣获徽州区“美德少年”称号。

    3.促进了“防”

    丰富的校园生活使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减少,缓解了学生的视力疲劳,改善了学生视力。目前学校在校学生数156人,近视学生数13人,近视率占学校总人数的8.3%,相比2016年底统计的数据降低了4.7%。

    4.取得了“认”

    项目实施后,学校打造出一支兢兢业业、甘为奉献、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学校获部优1节,省优10节的奖项;
    在“安徽省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竞赛活动”中成绩斐然,全校教师积极参赛,获奖35人次,其中获省级奖14人次,学校代表队在黄山市乡村教师信息化团体赛中连续两年获得第2名的好成绩。

    经过持续实践,学校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了富溪乡教育的整体水平,有效解决了山区留守儿童监管难、学生全面发展难、生源流失快等问题,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可。

    (一)地理环境影响

    该校坐落于徽州区富溪乡,距区政府所在地岩寺约40公里,位置偏僻,是典型的皖南深山区乡,盛产茶叶、竹子、木材、油茶等,空气清新,远离城市的喧嚣。该校充分利用山区现有的地理优势,传承山区优秀文化,营造寓学于乐的氛围,让广大师生在快乐中成长进步。

    但该地地域限制了经济发展,迫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外出务工,很多农村孩子变成留守儿童。有的家长不会跟孩子沟通,跟孩子缺少贴心的交流,也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很难与学校互动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政府政策支持

    安徽省、黄山市及徽州区都对农村小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人力、物力支持,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黄山学院提供艺术教师资源、徽州区提供青年教师资源赴富溪乡中心学校支教,通过开设艺术类课程,弥补了山区学校艺术师资力量的不足,提高了山区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了其课余生活。同时,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增加资源供给,优化对乡村教师的培训机制,缩小城乡差距。

    (三)健全管理机制

    学校领导者的前瞻性思考和正确决策对推动特色办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富溪乡中心学校基于富溪乡生源实际情况,决定发展多元化的特色办学道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坚持德育和劳动教育并行,确保学生成绩提升的同时,同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通过不同的活动、区域间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有效拓宽了全校师生的视野,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教育。

    由于乡村地区存在较多的限制性因素,不具备城市教育的基础条件,在管理体制上,教育主管部门对于特色学校的建设,应完成从行政指导到提供服务的转变,做农村特色学校建设的环境营造人。在为农村小学提供有力的政策及资源保障的同时,鼓励农村学校在遵守教育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特色建设。让农村小学因地制宜,打破原有的管理体制与衡量标准,发挥更大优势,提升农村小学的综合教育水平。

    (一)给予农村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

    加强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共享课程资源与人力资源。利用新时代互联网的优势,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教育信息共享。加强师资建设,是农村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学校应从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建立监督和考评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同时从加强知识学习、开阔知识视野、凭借课题研究弥补专业知识不足等方面加强学习,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同步促进不同地域内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二)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

    促进城乡教育资源、课程与师资共享。加强区域的教育资源网络化共享,加强师资建设,是农村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农村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依靠一支与办学理念相适应,具有一定能力的教师队伍去实施。针对农村师资的现实情况,为农村学校的教师提供系统性培训,拓展教师的眼界,增强农村教师教学科研的能力,同时促进城乡特色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从农村学校的内在需求出发进行特色建设

    每所学校都具备独特性与潜能,关键看能否将特色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在农村小学特色办学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化被动为主动。特色办学应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而组织的一种自发性行为,从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出发,结合面临的困境,确定能否走特色办学之路十分重要。

    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全局观也至关重要。它关系着学校培养学生的导向,具体的培养路径以及最终目标,更决定着特色目标的制订是否符合农村教育的本质,对农村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全区办学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学苑创造·C版(2022年8期)2022-06-18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0期)2021-12-26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1年1期)2021-06-09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1年1期)2021-06-09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2020年11期)2020-03-03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考试与招生(2020年10期)2020-01-09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
    相关热词搜索:徽州黄山市安徽省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