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

    时间:2023-03-04 14:4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陈金龙,冼 骏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中国共产党是饱含人民情怀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民情怀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表达了对人民地位的尊重、对人民力量的推崇、对人民智慧的信赖、对人民生命的珍视、对人民福祉的关切、对人民评价的关注。通过党的二十大报告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有助于深化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及实践要求,同时能从情感维度诠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对人民地位的尊重程度,是一个政党执政根基是否牢固、执政理念是否科学、执政绩效能否赢得认同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通过客观全面评价人民在历史进程、现实实践和未来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达了对人民作为历史、现实、未来实践主体的尊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为“六个坚持”,其中之一是“坚持人民至上”。[1]19第三个历史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一条历史经验。[2]66党的二十大报告运用和发展了这一历史经验,进一步强调人民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3]61-62,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4]16。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自信自立”,强调“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1]19同样体现了人民地位的至上性,中国人民有志气、骨气、底气和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问题导向”[1]20,强调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应成为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关切的焦点问题。此外,“坚持胸怀天下”的原则,要求“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1]21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视角拓展了人民至上的外延,为持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同世界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实践指引。习近平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5]“六个坚持”是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创新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了尊重人民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的内涵旨意与文本格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原则。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6]这五大特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7],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总结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1]23-24,凸显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其中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27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地位的尊重,表明中国共产党在谋划现代化过程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容写入党章。[8]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从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四个方面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37-40这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内涵的一次提升,强化了其完整性、系统性、协同性,有助于增进具体制度的实践效能,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是进一步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9]协商民主是党在长期治国理政实践中探索创造的民主形式,也是党从情感维度建立起来的重要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协商民主是当下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1]38同党的十九大报告相比,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基层民主提升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明确“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等。[1]39这些都是党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创新和理论深化的表达,是党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的积极回应,从政治发展的角度充分表达了党对人民地位的尊重。

    推崇人民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回顾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阐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叙事中,表达了对人民力量的敬畏和推崇。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习近平指出:“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10]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英雄史观,是中国共产党客观评价历史的思想传统。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1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1]15这一饱含激情的话语,表达了对人民力量的尊重与感谢之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经历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三件大事”,赢得了“历史性胜利”。[1]4对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它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15这是对党和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作出的公允评价。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肯定人民的历史贡献,建构起新时代人民力量的叙事话语,刻画出新时代党同人民共同奋进的形象,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力量的推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团结亿万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伟力。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12]“五个必由之路”作为总结历史的规律性认识,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尾部分。其中,“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1]70彰显了党对人民力量的推崇。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善于团结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成熟大党的实践品格,也是对政治力量本质的深刻洞察。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如果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13]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6670余年之后,尽管党和人民面临的时代任务和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党团结人民的根本态度、党对人民力量的认知与推崇没有改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有为的团结理念。“团结”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关键词,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1]70。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团结人民力量的理念贯彻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文化自立自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诸多领域。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的讨论时指出,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14],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这里同样表达了党对人民力量的推崇和对团结力量的重视。团结起来,形成奋斗的合力,才能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提振人民精神力量,是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回顾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10。这一评价,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过去十年取得的成绩。增强文化自信,提振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及巩固和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一个国家要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首先要解决拥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44中国共产党既通过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式来调动人民力量,也通过提升精神文明水平来提振人民精神力量,显现了人民力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

    人民群众富有创造力和实践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明中国式现代化使命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对人民智慧的高度信赖。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竭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4]32。虽然党的二十大报告没有沿用“大众化”的表达,但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的密切关系,揭示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1]19,指明了人民的实践活动与实践智慧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19人民创造提供理论资源,人民智慧丰富理论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进行了深入阐释,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需要理论创新从实际出发,“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1]17,“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1]18,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喜爱理论、认同理论、拥有理论,让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2]67,指导党和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理论创新的诠释,表达了对人民智慧的重视与信赖。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首创精神的发挥提供制度保障。激发人民首创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1]70。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所形成的重要规律性认识,是党倚重人民智慧的制度性话语表达。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进行了系统阐释,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都蕴含了对人民智慧与人民首创精神的信任与依靠。二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层面,不断健全作为市场创新主体的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发展的相关制度,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强调保障农民权益、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以及“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1]29-32体现了人民智慧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是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层面,强调要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1]38旨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是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层面,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54为人民群众在汇智汇力推动解决基层问题时提供更完善的制度支撑。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并通过制度来激发、强化、固化和持续支撑人民首创精神,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智慧的信赖。习近平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3]62。

    人才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得到彰显。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八项规律性认识。[15]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八个坚持”的基础上,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指明“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33。科教兴国战略的地位得到历史性提升,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进行系统性集成,阐释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实践规律。其二,进一步明确“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36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浓厚的人民情怀,以及对人才群体的劳动付出与智力贡献的肯定与敬意。其三,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任务,强调“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1]36。如此,生动刻画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敬才、爱才、惜才的先进政党形象。其四,强调人才振兴对于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性。[1]31党的二十大围绕人才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彰显出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一个政党对人民的情怀是否深厚,最有说服力的表现就是看这个党是否珍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并评价了党领导人民抗击、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系统规划部署了建设健康中国的任务,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珍视。

    中国共产党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置于优先战略位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发展态势,接连作出切实有效的防控部署。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6]“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党和人民同严重疫情展开殊死较量的根本准则,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指出,“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17]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权的基础,[18]捍卫人民的生存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与历史担当,诠释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敬仰生命的情怀。中国共产党开展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三者上取得了最合理的平衡。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的重大部署,[1]49是推进建设健康中国、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支撑。历史证明,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考验执政党的政治决断力、政治统筹力、政治执行力。中国共产党时刻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为国家治理的出发点,体现了对人民生存问题的关切,决定了党执政施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广泛性与可持续性。

    中国共产党把珍惜人民健康的理念贯穿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任务之中。维护好人民的生命健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方面面,具体包括:其一,党的二十大把“宜居”作为珍惜维护人民健康的首要标准,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1]31-32其二,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1]35科技支撑对于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至关重要,是不断提升健康卫生水平的能力手段。这既是党的科技创新观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是党秉承人民至上价值原则的例证,蕴含着对人民生存境遇的现实关切。其三,党中央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的内涵,[1]50-51这为推动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等提供了实践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珍惜人民健康的政治理念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部署中,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尽责担当。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为民造福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叙史主线。[1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从十八大以来,“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1]10。对人民福祉的关切,是展现中国共产党人民情怀的重要维度。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描述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时,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1]24。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所使用的“城乡居民收入”[4]4相比,前者更能够准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体现出党对人民群众现实利益关切的深化。党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在教育、医疗、卫生、食品、住房、就业、治安等涉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的问题上迎来了重大改革,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不断落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得到长足发展,分配制度持续优化,许多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解决。

    精准扶贫、尽锐出战,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并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1]31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出了“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国共产党做好了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与一系列风险挑战所带来的“加试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民族千年之梦。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评价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党对于脱贫攻坚全情投入,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有1 800多名同志为脱贫攻坚事业付出了宝贵生命。[20]从脱贫攻坚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贫困群众的关心与牵挂,可以看出数百万扶贫干部的奉献与坚忍,可以看出贫困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动人场景。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在考察延安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21]中国共产党把对人民的深厚情怀,转化为同人民群众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脱贫实践,通过做好一件又一件的实事,带来了震撼人心的山乡巨变,推动了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深刻变革,使中国农村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群众的安全为主要关切,推进国家安全现代化。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方略。[4]19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规划并单列一章,凸显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2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新时代的一项重大成就,并指出“同形势任务要求相比,我国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不足,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维护国家安全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的问题。[2]55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单独列为一章,进一步提升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习近平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并从风险视角、要素视角、环境视角、体系机制视角提出了涵盖面广阔的总体国家安全观。[2]55-56党的二十大报告紧密结合近年来国家安全所遇到的新问题、新局势、新规律来叙事,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围绕人民的根本利益,持续深化对国家安全的整体与局部、结构与要素、内部张力与外部压力的认识,坚持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实践中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等置于国家安全体系进行部署,发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新增“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等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1]53-54均与人民群众在时代发展中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关切人民现实利益与长远福祉的有力证明。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人民群众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提供了新的坐标。这是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人民评价的表现。

    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面依法治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1]40。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23]。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为坚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1]42。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对于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的切身感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21年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达到了98.6%,我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24]这一评价指数表明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高度认可,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实际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动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建设,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把人民的体验感受作为衡量党的工作的标尺,努力在新征程的奋斗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中国共产党捍卫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坚守“不负人民”的实践底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包含“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充分彰显了党的人民情怀。[25]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时任众议长菲科时表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26]这体现了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无我”的崇高境界、现实担当、奉献决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情怀的凝练概括。不负人民,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1]70。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优良作风、制度规定,是人民至上的制度性成就。不负人民,要不断自我革命。新时代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开展反腐败斗争,“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1]13-14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坚守不负人民的实践底线,“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14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不负人民”这一简短而有力的政治宣言,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评价的重视与关注,敢于刀刃向内,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努力向人民交出新的满意的答卷。1945年4月,毛泽东在说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时指出:“正确和错误的标准自然是马克思主义,但人民利益同样是标准。”[27]这说明了人民的态度和口碑对于评价党的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习近平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3]63第三个历史决议形象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71知名咨询机构艾德曼的调研表明,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国家综合信任指数高达83%,两项均位列全球首位。[28]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连续10年的调研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高于90%。[28]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29]中国共产党坚持以“赶考”的心态来面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要继续考出好成绩的坚定决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是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三个务必”[1]1,其中“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涵义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30]。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情怀的实践表达。从人民情怀的角度,我们也许能够找到诠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新答案。

    猜你喜欢 二十大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二十大颂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23喜迎党的二十大金沙江文艺(2022年11期)2022-11-28喜迎二十大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喜迎二十大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评《中国现代化论》">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2期)2020-02-18
    相关热词搜索:二十国共看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