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男性患者吸烟危险性分析

    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男性患者吸烟危险性分析

    时间:2023-03-04 15:4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郭苏影 艾建伟 王曼 黄少霆 王俊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 北京 100010)

    慢性鼻窦炎是指病程超过12周的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可以分为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 CRSsNP)和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2种类型[1]。吸烟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的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是世界上烟草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拥有超3亿人的吸烟人群,2018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26.6%。众所周知,吸烟与多种下呼吸道疾病息息相关,例如慢性阻塞型肺疾病、肺癌等。同样,吸烟也会造成上呼吸道的疾患,然而,吸烟是否为慢性鼻窦炎的危险因素尚有争议。有学者研究发现吸烟与嗅神经异常、鼻窦炎及鼻炎[2-3]以及慢性鼻窦炎术后复发[4]相关,然而,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吸烟与息肉大小、CT评分及手术疗效[5-6]无关。临床上,我们观察到男性慢性鼻窦炎的住院患者数量远多于女性,且男性吸烟人群数量远高于女性,因此,我们提出也许慢性鼻窦炎与吸烟有关这一观点。本研究通过具体分析男性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患者鼻窦炎类型的差异,初步探讨吸烟对于男性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的危险性。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20年1月10日~2021年4月16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男性慢性鼻窦炎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均依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1]诊断为慢性鼻窦炎:①存在鼻塞或(和)黏性或黏脓性鼻涕;
    ②可有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③鼻窦CT检查符合慢性鼻窦炎。排除标准[7]:既往曾做过鼻窦炎手术或合并真菌性鼻窦炎、后鼻孔闭锁、后鼻孔息肉、鼻及鼻窦肿瘤、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鼻外伤等疾病。根据既往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90例,年龄25~75岁,平均(45.72±13.04)岁]和非吸烟组[66例,年龄24~78岁,平均(44.11±13.21)岁],2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资料收集 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初次吸烟年龄、每日吸烟量、吸烟持续年数、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有无鼻息肉、鼻息肉病理类型、血常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变应原检查及鼻窦CT情况。

    依据术中所见判定是否合并鼻息肉。依据术后病理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具体标准如下[8]:随机选取5个高倍镜下上皮下固有层视野,计算炎症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平均嗜酸性粒细胞占总炎症细胞的比例≥10%划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否则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

    变应原检查包括10种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树木组合(柳树/杨树/榆树)、普通豚草、艾蒿、室内尘螨组合(屋尘螨/粉尘螨)、屋尘、猫毛、狗上皮、蟑螂、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葎草]和9种食物性变应原[鸡蛋白、牛奶、花生、黄豆、牛肉、羊肉、海鲜鱼类组合(鳕鱼、龙虾、扇贝)、虾、蟹]。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实验操作采用印迹法自动操作仪(EBM;
    欧蒙公司)完成,实验结果采用Eurolinescan软件(欧蒙公司)分析。

    根据患者术前鼻窦CT进行鼻窦炎Lund-Mackay评分,参数包括上颌窦(M)积分、前组筛窦(AE)积分、后组筛窦(PE)积分、蝶窦(S)积分、额窦(F)积分、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积分和鼻窦总积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当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采用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
    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用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患者伴鼻息肉情况 156例患者中,90例(57.69%)有吸烟史,66例(42.31%)无吸烟史。由表1可见,吸烟组中伴鼻息肉的患者高于非吸烟组(χ2=4.717,P=0.030)。

    表1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患者CRSsNP、CRSwNP差异

    2.2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患者鼻息肉病理类型 吸烟组伴鼻息肉的54例患者中,10例病理类型为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18.52%),非吸烟组伴鼻息肉的28例患者中,16例病理类型为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4,P<0.001)。

    表2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鼻息肉病理类型差异

    2.3 吸烟组CRSsNP、CRSwNP患者吸烟状况差异 进一步比较吸烟组CRSsNP、CRSwNP患者吸烟状况差异。由表3可见,吸烟起始年龄、吸烟持续年数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RSwNP患者每日吸烟量较CRSsNP患者多(P=0.004),CRSwNP患者吸烟指数较CRSsNP患者高(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表3 吸烟组CRSsNP、CRSwNP患者吸烟基本情况差异

    2.4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比较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绝对值,以及血清总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表4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绝对值以及总IgE比较

    2.5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患者变应原差异 吸烟组、非吸烟组患者各有28例变应原阳性,2组间吸入类变应原及食入类变应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5。

    表5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患者变应原差异

    2.6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差异 吸烟组患者与非吸烟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比较见表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6 吸烟组患者与非吸烟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比较

    2.7 影响鼻息肉生成的因素 参照既往文献及本次研究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吸烟与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血清总IgE及血清变应原阳性与否对鼻息肉生成的影响(表7),结果显示:吸烟、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变应原阳性为鼻息肉生成的危险因素。

    表7 鼻息肉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可能与解剖因素、纤毛运动障碍、变态反应、细菌及病毒感染、遗传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1]。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吸烟对于鼻窦炎的影响。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数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酚类、烷烃、醛类、氮氧化物、重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其中很多成分都对呼吸道黏膜有毒性作用。既往有学者[9]认为吸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引起和加重鼻窦炎:①导致上气道黏膜纤毛传输异常;
    ②增加杯状细胞的数量和体积以致黏液分泌增加;
    ③减少气道的细胞活力以致呼吸道毛细胞凋亡;
    ④负性影响呼吸上皮成熟和分化。Houser等[3]的研究发现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吸烟与鼻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P=0.007、0.011)。Hakansson等[10]的研究发现,与过敏反应无关的慢性鼻炎与哮喘和吸烟密切相关(OR=1.57,95%CI为1.18~2.08)。Christensen等[11]通过系统性回顾分析112篇文献认为主动吸烟和被动吸二手烟都与慢性鼻窦炎密切相关。2011年欧洲一项多中心研究[12]显示约1/10的人患有慢性鼻窦炎,且欧洲所有地区慢性鼻窦炎与吸烟都具有相关性(OR=1.7,95%CI为1.6~1.9),吸烟患者更易患慢性鼻窦炎。然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于锋等[4]的研究发现吸烟是影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OR=5.969,P<0.05)。孔维封等[8]研究发现,虽然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患者间的抽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患者有抽烟史的概率远远大于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患者(t=3.666,P=0.056)。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男性慢性鼻窦炎吸烟组患者比非吸烟组更易患鼻息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7,P=0.030),而进一步分析鼻息肉的病理类型发现,吸烟患者的鼻息肉多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χ2=12.704,P<0.001),与孔维封等[8]的研究一致。吸烟组CRSwNP患者每日吸烟量(P=0.004)和吸烟指数(P=0.001)均较CRSsNP患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慢性鼻窦炎患者吸烟量越大,患鼻息肉的概率越高。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变应原阳性均为鼻息肉生成的危险因素。然而,进一步分析吸烟与鼻窦炎相关的可能原因时,我们发现吸烟组患者与非吸烟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吸烟与否与鼻窦炎严重程度无关。此外,研究显示吸烟与否与变态反应无显著关联,2组间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清总IgE及吸入性和食物性变应原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吸烟导致慢性鼻窦炎的机制可能与非变态反应性炎症而非变态反应有关。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吸烟组男性慢性鼻窦炎患者中,CRSwNP者比 CRSsNP者多,且吸烟组患者的鼻息肉类型通常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吸烟组CRSwNP者每日吸烟量和吸烟指数均高于CRSsNP者。吸烟、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变应原阳性均为鼻息肉生成的危险因素。即吸烟与男性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密切相关。然而,本次研究的患者数量有限,应扩大研究例数及进行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阐述吸烟的影响。而且,因女性及儿童患者中吸烟人数少,本研究仅局限于成年男性,将来可以进一步补充探讨二手烟对于女性及儿童患者的影响。

    猜你喜欢 变应原鼻息肉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世界中医药(2022年22期)2022-12-14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浙江医学(2022年7期)2022-05-16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1年3期)2022-01-01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1期)2021-01-26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武汉地区54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谱检测结果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年24期)2018-12-27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特异性IgE变应原引起的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的变应原分布特征研究*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4期)2018-08-22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4期)2016-01-15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2期)2016-01-06
    相关热词搜索:鼻窦炎危险性吸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