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以公德立身,做现代公民——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中职生社会公德路径研究

    以公德立身,做现代公民——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中职生社会公德路径研究

    时间:2023-03-09 23:45: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崔素静

    (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泗阳)

    社会公德是每位公民都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原则,这也能够充分地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中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对中职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公德素养,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积极地组织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纠正学生的公德失范问题,使学生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严格地约束自我,不断提升个人的精神文明水平,改变不良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从而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目前,很多中职生对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的了解不足,会穿着奇装异服,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会在公交车上抢占座位,会浪费粮食、浪费水电资源等。他们将这些行为当成是个人的事情,是个人的意愿,并不认为这是社会公德的行为范畴。[1]另外,一些中职生的文明素质相对较低,行为习惯不好,在校园中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食堂打饭时不排队,会随意地破坏学校的公共物品。在日常学习中经常会逃学、抄袭作业等。而且,很多中职生没有较强的道德意识,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不顾及他人以及社会的利益,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这些现象与行为都是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表现。

    (一)学校教育方法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不符

    因为少年儿童的思想比较单纯,具有很强的感性认识,尽管无法全面地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与作用,然而其道德情感处于萌芽状态,对基本文明行为的训练活动有着很强的兴趣,比较容易接受。在行动正确的前提下,其会得到奖赏,就会十分开心,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更容易地帮助其建立是非观,使其能够严格地根据社会公德的要求对个人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与约束,这是与其心理需求相符的。对于中职生而言,其已掌握很多知识,有着一定的思想追求,在此状况下对其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要求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容易导致其出现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

    除此以外,许多学校没有充分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是为学生讲解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却没有制定完善的教育体系。此外,很多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比较固化,缺乏创新与改革,采用的方法十分枯燥、单一,所以就会影响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导向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冲突

    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建立过程,在此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然而,很多家长害怕子女在外受委屈,通常就会为其传授很多与社会公德相违背的思想,发挥了负面的示范作用。因为大多数中职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长的万般呵护与溺爱,所以其就会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在现实生活中不够关心他人、不够尊重他人,社会责任感匮乏。然而,对于中职生而言,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在其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前提下才会更好地被人们与社会所接纳,这也是其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但是,因为家庭教育不到位,导致很多中职生存在道德行为失范的情况,所以就很难被同学、教师、社会接纳,从而导致其内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中职生也没有真正地分析个人存在的问题,从而造成其人格产生缺陷。[2]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1.大众传媒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为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展示民族的价值观以及精神面貌,才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与精神水平。教师要借助报纸、网络与电视等途径扩散社会风气,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正向舆论导向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公德的建设。媒体要宣传报道更多积极、正面的新闻信息,更好地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中职生的社会公德意识。[3]

    例如,媒体要播放公民道德建设相关的公益广告,大力宣传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等,加强正向、积极的引导,使得人们可以不断地约束个人的行为,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素养,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媒体要借助《感动中国》等节目,大力宣传助人为乐以及见义勇为等行为,树立榜样,从而起到更好的感染作用。媒体还要揭露许多社会上存在的不道德行为,严厉地抨击坑蒙拐骗等失德行为,这样才可以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使得中职生能受到积极、正向的影响。

    2.加强社会公德的法制化

    法律主要是借助于惩恶的方式达到扬善的目的,道德主要是借助扬善的方式达到抑恶的目的。法律有着较强的强制性特点,但是对于道德而言,其主要是依赖自觉性。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自律性与自觉性,所以就要实现对社会公德的强制推行,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及公民的合法权益,才可以使相关的道德规范变成法律规范,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秩序,全面提升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

    要使道德建设与社会公德实现法规化与制度化,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约束公民的行为,增强中职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使其建立科学的“三观”,明辨是非,结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对个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以及规范。[4]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1.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

    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发展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所以,父母的道德品质与知识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中职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地积累知识与技能,努力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能够积极、认真地学习社会公德规范的相关内容,不断增强个人的社会公德意识,严于律己,严格地约束与规范个人的言谈举止。[5]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要真诚待人、与人为善,要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从而更好地发挥对孩子的榜样作用,使得中职生可以受到良好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增强其社会公德意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作用。

    2.采用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模式

    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充分尊重子女的意愿,尽量满足子女的合理诉求,不要过分地溺爱孩子,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与互动,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在子女面临问题与存在疑惑的时候,家长要进行科学、积极的指导,充分发挥正向的引导作用,而且要将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进行有机的融合。在家庭中要组织开展大扫除活动等,使全体家庭成员都可以参与进来,共同完成打扫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全家人要互帮互助、分工合作。家长还要带领子女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前往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或者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从而更好地增强孩子的公德意识。

    (三)提升院校培养公德意识的水平

    1.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教育价值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德育课程是组织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主阵地。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作用,不断优化与完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作用,通过图片与视频等方式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也可以合理地采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诚信”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河北省石家庄市最美中学生张莹拾金不昧的事迹,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实是不可多得的美德,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在社会公德教育中,教师也要实现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及诚实守信意识,要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个人、集体及国家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建立科学的“三观”[6],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及较强的责任感,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为社会、为祖国奉献个人的一分力量。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中职生的公德意识,教师不仅要组织其进行主观学习,还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才可以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学校要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为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将闲置不用的生活用品以及文具等捐给贫困山区的学生;
    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成立学雷锋志愿小组等,在课后时间看望孤寡老人、慰问老红军等。学校还要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7]不仅如此,学校也要借助网络与校园广播等平台创建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栏目,记录学生的生活,从而更好地宣传公德意识,要在平台上曝光与批评违法失德的行为,宣传以及赞扬好人好事,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学生发挥教育影响作用。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中职院校要充分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积极地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如《教师法》。[8]教师要认真履行个人义务,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工作中做到认真负责,在科研中做到严谨自律,在生活中做到以诚待人,认真地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与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教师要严格地约束自我,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规范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而且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9]

    在中职院校中学生会存在一些社会公德失范的现象,其尚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素养有待提升。所以,中职院校要充分重视,认真地分析这些失范的情况,并且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全社会都可以融入进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氛围,发挥媒体的正向舆论导向作用,并且引导家长也参与进来,充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另外,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主阵地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组织开展德育工作等,基于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公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研究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年14期)2021-01-03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12期)2019-12-26跟踪导练(五)(2)时代英语·高一(2019年5期)2019-09-03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2期)2019-08-24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9期)2019-01-07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中小学德育(2018年10期)2018-11-16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新闻传播(2018年10期)2018-08-16太没公德爱你·阳光少年(2018年8期)2018-05-14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学习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
    相关热词搜索:立身公德新时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