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园林翻译中生态环境的“补建”——以《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为例

    园林翻译中生态环境的“补建”——以《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为例

    时间:2023-03-10 18:55: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张 凤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苏州 215163)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园林集建筑、诗文、书画、雕刻等艺术的精华于一体,其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更是中国园林的翘楚和骄傲。为了向世界正确地宣传介绍中国园林艺术和传统文化,高质量的园林介绍英译必不可少。2018年10月,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苏州举办。在此背景下,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了《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一书。该书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介绍了苏州现有的2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大运河苏州段)以及2个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江南水乡古镇、海上丝绸之路),同时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该书为世界了解苏州,熟悉该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书的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拙政园、环秀山庄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9座苏州古典园林。英文译文通顺自然,较准确地传递了原文信息。但是笔者认为译者对文化信息的处理仍有不当之处,文化信息没有被完整呈现出来,给译语读者造成了一定的理解障碍。主要是没有考虑到汉英翻译生态环境的差异性以及由此造成的语言、文化、交际环境的空白。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以《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一书中苏州古典园林介绍部分的英译为例,具体探讨园林翻译中译语生态环境空白“补建”问题,为园林翻译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最早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率先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翻译过程即由译者主导的,在原文和译文所构建的翻译生态环境中不断做出适应与选择的过程[1]。译者“既有责任尽量保持并转换原文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也有责任使译文能够“在译入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生存’和‘长存’”[2]。由于原语和译语生态环境差异性的存在,要实现译文在译语环境中的存续,译者需要运用多样的翻译策略与技巧,能动地对译语翻译生态环境进行补建,通过解释、换例等手段对译语生态环境进行补充和重建,以此来实现译文的存续。

    中国园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罕见的宝贵遗产。中国园林不仅仅是花木、山石、建筑的简单堆砌,而是以诗文造园,融诗画意境于山水别墅[3],并将建筑美学、传统文化精髓与哲学思想融入山水园林之中,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因此园林翻译的原语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原语与译语生态环境较大的差异度。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时刻将园林文化铭记于心,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积极进行译语生态环境的“补建”,为译文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一)语言生态环境的“补建”

    《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一书中介绍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9个苏州园林。9个园林各具特色,各美其美。中文介绍用了较多的四字词语、对比、排比句来体现各个园林的特色与美感。译者在翻译时,要积极进行适应与选择,努力将园林独特而丰富的美学特征表现出来。

    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二者在语言形式,表达习惯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喜欢用重复排比等方式突出重点,而英语更崇尚语言的简洁自然。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给园林翻译带来了挑战,但是原语和译语语言生态环境的“差异度”并不意味着译者无可作为。相反,译者可以积极进行语言生态环境的“补建”工作,使译文既适应译语生态,符合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又能展现原语信息,再现园林之美。

    例1:叠石求画意,植树重姿态

    The rockery features artistic inspirations and the plants boast graceful postures.

    例句展示了园林中叠石,花木之美。拟人手法的运用给人一种浪漫灵动的感觉。对称的结构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出韵律的美感。译者注意到了原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将后半句中的“重”字翻译为“boast”,保留了拟人的手法,再现了花木灵动的感觉。但遗憾的是,前半句中的“求”字,译者却没有再现原文的拟人手法,翻译为“features”,译文不再生动,略显呆板。倘若将“features”改为“evokes”,则更能体现出原文的生动性。另外,如果将前半句改译为“The rockery evokes poetic splendors”,既可以和后半句形成结构上的对称,同时“splendors”与“postures”的尾音“[ə]”也强化了本句的韵律感。

    通过例句可以看出,在符合译语表达习惯的前提下,译者可以通过调整译语的词汇、句式等方法,对语言生态环境进行“补建”,使译语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语言环境的特点,展现原语的语言之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世界遗产城市·苏州》译者的语言生态环境“补建”意识还比较薄弱。该书园林中文介绍部分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而译文虽然语法正确,传递出了原文的基本信息,但是却用词单一、表达枯燥。在9篇不同园林的介绍中,对于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汉语表达,译者均使用了同一个英语表达。比如在介绍园林位置时,9个园林译者都使用了“belocated”这个表达。在评价园林的山水布局时,园林中文介绍使用了“颇有野趣”“有山野自然之趣”“山林之趣”等表达,而译者均翻译为“rustic charm”。这种大量使用单一表达的译法并不符合英文忌重复的表达习惯,致使园林介绍单调雷同,体现不出园林美的丰富性。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译者在保证基本信息传递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到原语的语言特点。通过精心的词汇、句法布局,实现语言生态环境的“补建”,创作出整合适应度最高的译文。

    (二)文化生态环境的“补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其亭榭轩廊,山光潭影,都浸泡在中华文化的大酒缸中,醇香厚味[3]。因此,园林介绍中有大量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文化生态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意味着原语和译语的生态环境无法实现完全对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充分理解原语文化,考虑到文化缺省可能造成的理解障碍,然后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如加注释、解释等手段,积极进行译语生态环境的“补建”,确保文化信息的成功传递。在《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一书的园林介绍部分,译者对部分文化信息的处理不够仔细,解释不到位,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理解障碍。

    例2:明正德四年(1509),御史王献臣解官回乡……取西晋潘岳《闲居赋》……题名“拙政园”。

    In the 4th year of the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s Zhengde Emperor(1509) a magistrate named Wang Xianchen retired from his government post and returned home...he built a house and named it"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after a line of a poem written by Pan Yue,a poet in Western Jin Dynasty.

    例3:(艺圃)明嘉靖年间袁祖庚始建……

    (The Garden of Cultivation) Built by Yuan Zugeng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Jiajing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

    中国园林介绍中不可避免要涉及有关中国朝代的表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朝代更替频繁,与西方政体差异巨大。因此,中国朝代这一类文化信息在译语环境中是缺失的,找不到对应表达。译者采用了直译(西晋:Western Jin)或解释(明嘉靖年间:during the reign of the Jiajing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的方法对年代进行处理,虽然保留了中国文化,但是译语词汇却难以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时间概念。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文中的年代概念,译者可以运用加注释的方法,在译文后面加上对应的公元年份,如西晋可译为Western Jin(265—317 AD)、明嘉靖年间(公元1521—1567年),这样读者就可以对中国的朝代有了具象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汉语原文对个别年份用了括号加注的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如“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译者对原文给出的公元年份信息予以了保留,而对于没有给出具体年份的朝代(如西晋)则只是进行简单的直译。说明译者在朝代翻译问题上并没有深刻的文化意识,没有意识到因为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有文化背景的差异,因此译文也要进行灵活调整,而不是呆板地逐字对应翻译。这个问题在其他文字翻译上也有反映。

    例4:(沧浪亭)……诗人苏舜钦流寓吴中,以五代孙氏园址傍水筑亭……

    ...the poet Su Shunqin,who was exiled to Wuzhong,built a pavilion beside the water on the site of the Sun family"s Garden of the Five Dynasties Period...

    在沧浪亭的汉语介绍中,出现了苏州的别称“吴中”。该词并不会造成中国读者的理解障碍,因为他们具有相应的文化背景,该词语与原生态环境是相适应的。但是英语读者并不知道苏州这个城市也被称之为“吴中”。这种文化缺省会造成理解障碍。读者会困惑为什么苏州的园林会建在“Wuzhong”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与苏州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这就造成了信息传递的失败,生态平衡也被打破。因此译者一定要有“文化意识”,密切关注译文与所在环境的适应度和读者的阅读体验,要敏锐地发现原文中可能造成理解障碍的文化信息,然后在译文中进行积极的文化“补偿”,确保译文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例4中的地名“吴中”的处理,笔者认为可以直接将其译为“Suzhou”,也可以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翻译为“Wuzhong (an old name of Suzhou)”。两种方法都简单易懂,确保读者可以准确理解译文。

    (三)交际生态环境的补建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除了要实现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外,还要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要“关注原语系统里作者的总体交际意图是否在译语系统里得以体现,是否传递给了译文读者”[4]。苏州市市长李亚平在为《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作的序中说道,该书的出版主要是为了“立体展现苏州独特的城市个性和人文风情,让中外友人更好地了解苏州”。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补建空缺的交际生态环境,实现文本的交际意图。

    在《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一书中,除了对文化遗产的文字介绍外,还配有大量精美的摄影图片。以《苏州古典园林》部分为例,每一个园林介绍之后,都配了该园林的美景照片。有的是园林的著名景点,有的是园内的美景采撷,每幅图片都经过了精心的排版,图片下面是中英文说明。中文说明言简意赅,只是列出了景点名称或景色名称。如见山楼、冠云峰、留园霜叶等。苏州园林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同样被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国读者能够体会出园林文化的内涵。所以虽然中文说明比较短,但是读者可以理解其中的深意,原语的交际生态环境是和谐的,平衡的。但是译语读者的中国文化背景是缺失的,如果英文说明不加以补充解释,读者只是看到了单词的组合,却不知其深意,这就可能造成交际困难或者交际失败。

    例5:见山楼

    See Hill House

    中国园林倡导以诗文造园。园林中很多亭榭也以诗歌命名。比如拙政园的见山楼。该楼阁名字取自陶渊明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读者很容易理解该楼阁名字中的诗情画意。但是英语读者是不具备中国诗歌背景的。直译的英文并不会引发他们诗情画意的联想。因此,译文在译语生态环境里是突兀的,不和谐的,译者要对译文加以解释,进行交际生态环境的补建,才能帮助读者体会名字的内涵与美。另外,见山楼的英译还存在语法错误。综合修改后,笔者认为,图片下面的中英文说明可改为:

    见山楼

    Watching Hills House (Taken from lines of a famous Chinese poem:
    Gathering chrysanthemums in the shade of the eastern fences, I sank into a leisurely mood and found myself watching the distant hills to the south)

    苏州园林的多处景点均以诗歌命名,除见山楼外,还有与谁同坐轩(出自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的诗句“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月到风来亭(出自宋代邵雍《清夜吟》的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译者翻译时,需要将景点名字的出处详细解释,才能让译语读者体会到园林的文化之美和园林主人的高情雅尚。

    中国园林作为中华璀璨文化的结晶,其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为全世界所关注。中国园林是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成为展现中国文化的窗口。因此,古典园林的英文翻译不容小觑。生态翻译学为园林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化和交际生态环境的补建来提高译文的整合适应度,使译文既保留原文特色,又适应译语环境,从而帮助外国读者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园林文化。

    猜你喜欢 原语译语译者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天府新论(2022年3期)2022-05-04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2年3期)2022-02-08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8期)2017-12-07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6期)2017-08-31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考试周刊(2016年37期)2016-05-30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科技视界(2015年35期)2016-01-04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物联网技术(2015年6期)2015-07-02浅谈“说”的翻译技巧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5年4期)2015-05-28
    相关热词搜索:苏州为例生态环境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