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创新生态系统中参与者资源获取路径研究——社会嵌入视角的多案例分析

    创新生态系统中参与者资源获取路径研究——社会嵌入视角的多案例分析

    时间:2023-04-20 18:5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赵艺璇 成琼文 陆思宇 郭波武

    (中南大学商学院)

    资源,是一切组织构筑竞争优势的力量之源泉、发展之根基。资源的获取也由此成为组织理论探讨经久不息的核心议题。随着数字技术作为新生产要素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彻底颠覆了传统科层制工业组织自上而下、层层分包的资源流通规则,拓展了技术、工艺、资金、服务等各类资源在市场的流通范围(喻为“水”)[1];
    同时,在建设统一大市场过程中,资源配置可通过构建自组织“社群”进行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重新配置(喻为“池”),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交互成本。在此情形下,ADNER等[2]认为,企业(喻为“鱼”)可以集结各类创新伙伴,广泛建立多边相互依赖与互补匹配的自组织社群——创新生态系统,构筑一种介于交易市场和科层制工业组织之间的中间层新兴组织场域,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更为灵活与柔性地获取外部资源。

    对于行业领军企业而言,尚且能够利用其规模优势,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捕获外部资源;
    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而言,独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新生态系统则存在困难,加入一个或多个已有系统却不失为获取资源的迂回战略。现有研究指出,即便同属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不同角色的生态参与者(如互补者、中介者)存在不同类型的资源需求(技术或市场资源),对核心企业也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3]。实践中,不乏参与者在加入核心企业主导的生态系统中收获满满,诸如依靠阿里、淘宝生态圈发展起来的笙语、三只松鼠等网红企业;
    然而,也发生了诸如阿里巴巴吞并饿了么,即参与者过度依赖核心企业导致逐步被吞噬的事件。可见,探究不同参与者如何克服对核心企业主导者的过度依赖,导致议价能力下降所造成的资源获取不确定,甚至被吞并的危机,保持独立竞争优势,获取自身所需相应资源并与主导者互惠共生,已成为生态参与者在加入创新生态系统过程中亟须回应的重要问题。

    此外,尽管现有的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已经逐步开始从核心企业主导者视角转而关注生态参与者,并且以王节祥等[4]为代表的学者,突破了参与者同质化且被动接受主导者安排的研究假设,开始思考不同生态角色的参与者与核心企业竞合博弈过程中的战略反应。然而,这些研究还仅限于探讨参与者与核心企业二元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忽视了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参与者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必将受到参与者与其他参与者的多边网络关系的牵制。此外,生态参与者是可以机会主义地采取一系列网络行动,如异常地加入某个网络以实现某种目的,从而缓冲核心企业的非对称地位与权力。正如GRANOVETTER[5]提出社会嵌入理论时所强调的,经济主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嵌套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且这些社会关系影响着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网络嵌入可以被视作组织间形成“结伙关系”放大优势、缓冲劣势、获取资源的有效“杠杆”。同时,生态系统研究文献也指出,生态系统作为一类有别于传统的科层制工业组织的自组织社群,其中的参与者是具有不同战略能动性的主体,它们之间的网络链接包含却不仅限于契约合作式的“点点链接”,而是互补依赖、相互适应的,并随合作目标呈现网络形态动态变化的“生态型”嵌入特征[6]。可见,上述研究均为本研究探究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参与者如何利用网络嵌入平衡与核心企业生态位的关系,从而获取自身所需资源的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线索。

    鉴于此,本研究聚焦创新生态系统组织场域,基于社会网络嵌入理论,从中介者、互补者两类生态参与者对技术与市场两种异质性资源的需求出发,遵循“需求动因→实现路径→实现结果”的分析逻辑,通过多案例分析,探索参与者在加入生态系统后,如何实现资源获取的网络路径,以期为参与者与核心企业互惠共赢、实现可持续共生发展提供理论洞见与实践参考。

    2.1 资源获取与创新生态系统

    资源获取的概念源于资源基础观,是指组织根据自身需求,联系外部组织让渡资源掌控权,填补自身资源缺失,以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7]。不同经济时代背景下,资源获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工业经济时代的科层制组织中,企业获取新资源主要通过将不同资源相应地进行资本化核算,依据契约交易规则让渡使用权与所有权,以满足对方的资源需求。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组织获取新资源不再仅限于线性的经济交易,更多是突破地域、时空界限跨界合作,介入多个价值创造环节,并在多场景迭代重组过程中实现资源非线性联动。这对于从事创新活动的企业,以全新的方式获取新颖的资源,从而实现新的价值尤为关键。由此,企业也需要产生与之相契合的新型组织载体。随着研究的深入,ADNER等[2]指出,企业可以通过构建相互依赖的自组织结构,广泛连接多种类型的参与者,更为灵活柔性地实现主体间的资源交互。JACOBIDES等[8]进一步结合企业创新活动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生态系统组织——创新生态系统,强调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可以摆脱固定的行业角色,打破行业壁垒、打通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实现生产者、供应者、消费者之间资源实时联动和互补,从而获取各自所需资源。

    从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主体的资源获取研究来看,既有文献多从生态主导者,即核心企业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了核心企业为了实现自身资源获取所进行的一系列生态战略:诸如构建开放或封闭的创新生态系统[9]、实现生态系统合法性[10]、生态系统内部治理[11]、激发生态系统多边主体资源交互网络效应[12],最终实现外部主体难以模仿的“资源池”。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在于,大多将生态参与者视为核心企业主导者资源获取目标的“群众”基础。虽然也关注生态参与者对于核心企业战略行为的反馈,强调核心企业对于激发参与者活力的重要性[13],但此类研究仍侧重考虑生态主导者的资源需求与收益,重点考察了如何利用生态参与者为主导者源源不断地提供资源,并未真正意义上将参与者放在与核心企业进行价值共创的平等地位上,也就疏于关注生态参与者的资源需求。此外,有研究发现,生态参与者依附于核心企业,二者存在非对称、不平等的生态地位,占据高生态位的核心企业具有较大的主导权利,可以采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将参与者轻易替换甚至吞并。由此,参与者单纯出于自身的资源需求加入创新生态系统,不但难以实现自身资源获取目标,甚至会由于对核心企业的过度依赖,导致自主议价能力下降,从而丧失竞争力。

    可见,参与者如何避免过度依赖惯性,而是通过提升自身互补价值获取所需资源,实现趋势升级,且避免丧失自主性,成为事关生态参与者存活与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鲜有研究对此深入诠释。此外,创新生态系统还具备一个关键特征,即具备互补性、相互依赖的空间结构,其中,用户、高校、研究院所和来自不同行业的合作厂商等,作为重点生态参与者进行资源交互。因此,结合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核心特征,探究参与者的资源获取路径,十分有必要将参与者的自身资源需求、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以及互补性三者共同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中进行研究。

    2.2 社会嵌入视角

    “嵌入性”源于组织学概念,意指一个组织单元通过某种关联机制与其他组织形成联系,达成一致意志和行动,以发挥集体组织功能[14]。此后,“嵌入性”概念被引入新社会经济学领域,形成社会嵌入概念,定义为有限理性的社会主体(或组织单元)根据对外部情境变化的识别,与其他主体建立连接,以拓宽资源获取途径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15]。社会嵌入的策略在于能动性地调整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BURT[16]指出,通过占据网络结构洞能够把握更多利基空间,打破冗余关系,提高新资源的获取效率;
    WRIGHT等[17]认为,通过调整网络关系的强弱程度,或动态增减网络连接节点,能够控制资源交互的范围、方向和流量,实现更有效的资源整合。现有研究关注了诸如产业集群、创业联盟、公司内团队等不同组织情境下的社会嵌入,并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紧密连接的社会网络嵌入能够促进资源交互,但是过度的社会嵌入会带来路径依赖、关系固化、路径锁定等抑制资源流通的负作用,发现了它们之间的U形或倒U形关系[18]。然而,这些组织情境下的资源获取过程大多基于契约交易而形成的网络连接。之后,HOU等[19]指出,企业与外部主体客观存在相互依赖与互补匹配的生态系统,形成包含却不仅限于交易契约的商业活动联系,由此,生态系统成为一类新兴的经济结构体系。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存在与传统商业情境不同的社会网络嵌入,表现为一种基于相互依赖的共生型网络,然而鲜少文献予以探索,也就更为缺乏明晰参与者如何利用生态系统内网络嵌入实现自身资源获取的具体路径。因此,参与者想要获取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创新资源,不仅需要关注自身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二元关系,更需要扩大视野,看到自身在核心企业周围所处的网络位置。TREGEAR等[20]指出,组织并非被动地嵌入在某一网络之中,而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外部主体协同形成特定形态的网络嵌入。可见,参与者与其他参与者相互配合形成一定形态的网络链接,以缓冲核心企业的强势地位,引致非对等依赖性,不失为参与者资源获取的新策略。

    综上所述,尽管既有相关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依然存在以下缺口:①以往研究多关注主导者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治理以及如何利用参与者获取所需资源等议题,而基于生态参与者视角的研究则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以往研究的潜在假设,也大多默认生态参与者被动参与,缺乏对参与者的资源主观需求的关注,针对其对应策略的系统性分析则更为匮乏。②以往研究多关注参与者与核心企业的二元关系,而缺乏参与者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调整网络嵌入状态,共同努力减缓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实现资源获取的分析。③传统社会嵌入理论,虽然对于组织间的网络特征(如结构洞、连接节点、连接强度、网络焦点等),以及组织的资源获取与绩效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但主要基于企业内部或企业外部的产业集群、供应链、价值链等组织间合作的网络效应检验,鲜少探究创新生态系统组织情境中网络嵌入对于资源获取的影响,更未能揭示创新生态系统组织中的参与者的资源获取网络路径。

    2.3 理论分析框架

    针对上述理论与实践局限,围绕“创新生态系统组织情境下,参与者如何克服依赖性,以应对资源获取不确定”的研究问题,本研究以社会网络嵌入理论为基础,从参与者调整与核心企业多边网络结构、关系匹配的策略进行分析,遵循“需求动因→实现路径→实现结果”的研究逻辑。具体如下:①分析两种参与者角色(互补者、中介者)的资源需求,及其对技术与市场两个类型的资源需求差异,以此为研究起点;
    ②在不同资源需求下,识别出参与者采取的资源获取网络嵌入策略;
    ③分析中介者与互补者两种不同参与者的网络嵌入策略组合,以及他们如何协同合作,以降低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提升互补性。综上,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见图1)。

    图1 理论分析框架

    3.1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常用于探讨多变量间复杂作用的机制问题,适合回答 “Why”和 “How”的问题。本研究探究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参与者如何配置主体之间复杂的网络嵌套关系,以降低依赖度提升互补性,实现资源稳定获取路径,正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
    同时,创新生态系统组织情境中,主体间的“生态型”网络嵌入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理论研究较少,缺乏足够的文献指导。因此,案例研究正适合此类情境。实践中已有不少企业积极参与了核心企业主导的生态圈,本研究从参与者视角出发进行分析,且由于生态参与者的角色与资源需求存在差异,故多案例对比研究更适合识别出不同案例间的异同之处,或可通过案例对比进行理论扩展与验证。

    在案例数据处理方面,本研究采用基于事件路径的分析技术。该方法不再将案例中单个事件的某一因素列为案例编码单元,转而将整体事件进行编码,着重关注同一类事件前后发展的历史脉络,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提炼出整体的事件发展规律,改进了传统案例数据处理过程中,仅片面性截取某一因素的描述进行编码的做法。同时,案例研究过程中,归纳式的定性数据(包括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式观察、企业报告、人物传记、媒体新闻材料等)能够为事件路径分析提供长期且详尽的现实数据源,涌现出数值数据所无法提供的隐含信息,为探寻新的理论见解奠定了基础[21]。

    3.2 案例选择

    3.2.1抽样原则与案例概况

    本研究选取具有明显的参与创新生态系统活动特征的组织,遵循EISENHARDT[22]强调的案例选择理论抽样与典型性原则,抽样步骤如下:①所选样本契合研究情境,与研究问题相呼应,必须与核心企业具有明显的依赖互补关系,以及存在技术或市场资源交互活动的组织。②所选样本须加入核心企业生态圈时长超过5年以上,参与者从业活动较长,并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为探究事件因果关系提供更典型的案例支持及丰富的实践素材,从而提升案例研究的信效度。③为了探索不同生态角色参与者技术与市场两种不同资源的获取路径,所选样本需要具备利用社会网络实现资源获取的典型组织行为;
    同时,为了体现多案例分析的复制与拓展逻辑,须考虑案例间的对比性与差异性。据此,本研究选定美的主导的“智能家居生态圈”中的4家作为参与者样本组织,从样本案例库中选取8件有效事件为分析对象,且另外选取4件典型事件为补充理论检验样本,以便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案例概况见表1,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绘制事件轴图见图2。

    表1 案例基本概况及数据收集(N=4)

    注:文字加粗为关键事件,未加粗为补充事件。图2 参与者加入美的“智能家居生态圈”的关键事件

    现有研究对于生态参与者角色的分类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互补者与中介者两类。考虑A企业可为美的的智能化楼宇暖通系统提供楼房整体的电机调温管控技术,B企业可为美的智能住宅提供房屋土建工程技术,根据A、B企业在美的生态圈的功能,将其参与者身份界定为互补者。C企业是美的的子公司,主要从事技术孵化服务业务;
    高校D相关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专利成果可为美的的生产实际提供知识支持。可见,C、D并不直接为美的提供生产资源,而是提供企业间资源相互融合的基础知识,表现为“桥梁”作用,故将其参与者身份界定为中介者。

    3.2.2数据收集

    案例研究中数据收集的质量,会对案例分析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做到:①保证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数据收集过程遵循案例研究倡导的三角验证原则,即使用各种数据源,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二手文本数据、参与式观察等多种数据收集方式进行交叉验证,确保事件数据的有效性;
    单一数据中的缺项可以通过其他数据来弥补,从而提高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②确保数据收集的系统性。多案例数据收集要围绕主导事件发展的时间轴展开,其在时间的延展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上都要充分而详细。

    3.2.3变量测度

    鉴于生态系统中的网络嵌入与传统企业集群、联盟、供应链中的网络嵌入具有较强的互鉴性,因此,本研究的变量测度主要参考已有社会嵌入理论成熟文献的概念界定,对应到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中存在争议的概念和范畴,并在征询企业创新生态与组织资源研究方向专家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防止研究人员的主观编码对编码结果带来的干扰,从而提高编码结果的客观效度。同时,由于多样本对资源获取结果呈现的形式可能存在差异,故对于结果变量的编码,本研究采用等结果设计,强调不同角色生态参与者结果的“殊途同归”,要求多案例选择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结果(见表2)。

    表2 核心变量测度

    3.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参照KOOPMANS等[23]、杜义飞等[24]事件路径分析方法,对案例样本数据进行编码,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从原始资料抽取出与本研究相关的关键事件,使用Max DQA和NVivo 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编码,比照主流文献对核心构念进行识别。其次,遵循EISENHARDT[22]多案例分析原则,采取“逐项复制”来确定不同事件单元是否在同一阶段呈现聚类的发展模式,以及各时序阶段是否存在内在关联性,总结出4个案例组内的差异规律与共性特征;
    同时,采取“差别复制”进行案例组间对比,归纳出不同案例之间的潜在内部逻辑。最后,将得出的研究结论与检验事件编码反复对比与检验,当发现可能忽略了一些数据时,则重新回到初始编码,不断加入新调研的数据来筛选和校验这些编码,再次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类,直到事件所涌现出来的信息与理论趋于饱和。

    参与者加入核心企业所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的目的之一,即在协同合作过程中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资源。本研究考虑到生态参与者具有角色多样性,如互补者、中介者,且各个参与者资源需求具有差异,因此,实现资源获取的路径并非单一。本研究根据案例调研数据,识别不同资源需求导向的多元参与者网络嵌入策略,从而提炼出资源获取的实现路径。

    4.1 参与者资源需求识别

    4.1.1互补者资源需求

    (1)互补者的技术资源需求在美的智慧云平台“大脑”(数字化/信息化系统)中,A企业提供电机技术建造“心脏”(楼宇供水供电/动力);
    B企业搭建“骨骼”(房屋土建工艺/结构)和“呼吸系统”(通风/空调);
    美智设计企业铺就“皮肤”(感知/服务);
    菱王电梯则合成“代谢系统”(客户流/物流)。由此,共同为用户提供智能家居住宅产品。由于美的位居主导地位,掌握着美的智慧云平台的核心技术控制权,因此可选择合作的互补者较多,而A、B企业无法独自完成智能家居产品的技术合成,导致生态互补者技术上依赖美的,且自身存在可被替代的风险。

    (2)互补者的市场资源需求美的智美家APP平台可直接为用户提供家居家装服务,A、B企业仅在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前端加入,市场用户对A、B企业了解较少。美的作为生态主导者,一方面,将智能住宅“打包”销售给用户,A、B企业也仅得到美的给予的收益分成;
    另一方面,智美家APP平台通过发展社区邻居社交关系,逐步垄断智能家居用户的销售渠道,导致A、B企业很难插手。据此,A、B企业需要继续扩大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市场份额,构建自己的市场影响力。

    4.1.2中介者资源需求

    (1)中介者的技术资源需求C企业针对美的智能家居的卧室、厨房、客厅等各个具体场景的细化技术进行孵化。例如,C企业将美的、掌勺科技、D高校的信息通讯专业资源集成孵化项目,推出厨房场景的语音助理、厨电智能硬件,实现厨房场景语音交互、语音控制、辅助烹饪、厨艺社交等技能。C企业想要提升孵化器技术能力,快速地协助企业孵化出更复杂的技术产品,需要依靠美的来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
    D高校虽然在基础理论知识上占据优势,但是理论与实践技术的创新还需要依靠龙头企业美的。

    (2)中介者的市场资源需求C企业不仅提供技术孵化,还设计孵化出与新技术相匹配的市场商业模式。例如,智能厨房项目利用5G,在厨艺社交+厨具+农业食品销售上做更深入探索,让用户在采购食材、烹饪和分享美食整个过程中,可以不断产生“订单成交”;
    同时,与D高校食品大健康专业结合,推出养生、食疗等服务,让饮食过程更富有人文关怀温度,更精准地触达不同健康养生需求的用户。但是,C企业、D高校依然要依靠美的成熟的现有商业渠道和用户基础,才能进行新的商业模式和理念的试验,由此被局限在美的已有的市场群体中。

    基于已有文献[25],以及对4个生态参与者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参与者资源需求的矩阵模型(见图3),其中横轴表示资源需求的种类(技术资源VS市场资源),纵轴反映了生态参与者角色(互补者VS中介者)。

    图3 参与者资源需求的矩阵模型注:同一创新主体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生态角色和资源需求,为了便于分析,本研究仅考虑组织的单一角色和资源需求。

    4.2 资源获取路径选择

    资源需求属性的异质性会影响参与者采取的网络路径策略的选择,从而中介者和互补者之间会形成不同的网络结构与关系嵌入布局。由此,本研究认为,所需资源类型和生态参与者角色共同决定了资源获取的网络嵌入路径,对同一类型资源的一致需求能够促使两种参与者形成网络配合,协同打造技术需求导向型和市场需求导向型资源获取路径。前者的路径选择思路为,参与者需要从核心企业获取前沿技术支持,形成交叉技术融合,并增加技术合作主体节点,在多场景中实现颠覆式技术创新,从而提升互补技术资源的不断获取与衍生;
    后者的思路为,参与者需要在核心企业既有市场资源基础上,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试验[22],并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激活与开发新用户需求,提高市场营收,以此与核心企业错位竞争,制衡核心企业的市场垄断。

    4.2.1技术需求导向型资源获取路径

    技术需求导向型路径主要刻画了参与者加入创新生态系统获取技术资源策略,目的在于获取自身所缺的知识、工艺、信息等技术资源,以及提供技术转化渠道资源,从而获得技术创新收益。参与者技术资源获取路径见图4。

    图4 参与者技术资源获取路径

    (1)资源获取动因通过案例事件编码可知,互补者和参与者具有不同的技术资源需求:①对互补者而言,技术资源需求主要表现为需要跨领域、跨行业的技术融合。案例A企业长期从事电机生产,需要与美的暖通、扇热、排水等各类家电产品的生产技术相合成,才能形成供给用户的实际使用产品;
    案例B企业掌握工程房屋建筑技术,但缺乏楼宇智能监管系统和各类家居智能电器生产技术,无法独自完成智能家居住宅产品设计。②对于中介者而言,技术资源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需要吸纳更优质的初始技术提供者,才能孵化和推广出更好的技术应用产品。案例C企业成立之初为美的的子公司,因此,主要为美的提供的初始技术做孵化,而缺乏其他更优质的初始技术来源;
    案例D高校掌握了国内能源健康领域、工程机械领域的尖端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但是与实际应用转化存在较大差距,缺乏技术转化渠道。

    (2)网络路径案例编码显示,参与者技术资源获取实现路径为:在细分技术利基上占据主导地位,深耕钻研技术,提升自身填补核心企业技术空隙的能力,增进与核心技术的互补融合创新;
    同时加强与外部其他参与者的协同合作(网络节点),在多场景中实现技术创新推广,以获取更多的互补技术资源。网络嵌入路径的具体策略组合如下。

    ①互补者占据技术网络结构洞。案例A企业具有良好的注塑机、空调电机制造技术。2000~2004年,美的陆续从A企业引入了空调压涡旋式压缩机和转子式压缩机技术。由此,A企业成为美的生态圈中的一员。随着合作的进行,美的逐步学习到A企业的电机技术,A企业对于美的的技术价值逐步下降,获得美的的支持也渐次减少;
    随后,美的拥有了西莫高科、KUKA等其他电机合作伙伴。鉴于此,A企业进一步借助数字技术,开发数字智能化电机控制平台,深入挖掘电机技术领域的空白点,逐步掌握了电机技术发展的前沿细分领域尖端技术。由此,美的决定继续与A企业合作,将自己掌握的供暖、排水系统技术与A企业的数字化电机控制平台结合,共同开发全屋暖通智能系统。

    ②中介者增加技术网络连接节点。案例C起初与美的是母子公司发展起来的技术孵化企业,但始终为美的的技术收益而服务,自身的发展也备受美的干涉。C企业要想独立自主发展,成为获取更多技术收益的中介孵化企业,就需要拓宽技术中介服务的主体,将服务目标转为与美的存在合作关系的其他企业。编码显示,“C企业将A企业的数字智能电机技术嫁接在B企业的房屋电梯设备上,拓宽了电机技术的应用场景”,从而强化了A、B、C这3家企业的合作;
    同时,也与美的开发智能家居的战略目标方向一致,因此获得了美的的支持。对于A企业而言,电机技术的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空调系统,而是在房屋电梯、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等场景上也得到了应用,企业获得了技术收益,减少了对美的单一空调系统的依赖。

    ③参与者与核心企业形成强技术连接。编码显示,案例D高校的环境与能源、材料工程等学院均先后与美的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联合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致力于在校企合作中发现新的机会点。典型事件如“2021年,美的携手某高校打造了绿色高效空调器技术联合研发中心”。通过多方合作,4个案例与核心企业美的形成了互惠合作的信任关系,尤其是共同打造“智能家居”产品,彻底颠覆现有的用户家居消费思维,创造出新的用户需求。据此,一致性价值目标促进了多方建立合作的归属信任关系,同时促使参与者与核心企业更为公平地获取双方所需的技术资源。

    (3)实现结果经过梳理4个案例样本的数据可见,互补者通过持续纵向深挖技术,一方面,形成“专精特新”的“精一主体”,即“深挖洞”;
    另一方面,不断与中介者协作,横向拓宽精细技术成果转化的相关多元化应用场景(类似“广积粮”)[26],通过在不同产业技术链上“多点卡住”核心企业技术利基,形成“聚集型技术网络嵌入”战略,摆脱对于核心企业的技术资源、技术成果转化等渠道的依赖性,以平等互利的战略姿态与核心企业形成互补合作关系,更为平等地获取所需技术资源。技术导向需求下,参与者的主要网络策略配合及证据举例见表3。

    表3 参与者技术资源获取的证据举例

    基于上述分析,得出以下命题:

    命题1当创新生态系统中参与者的资源需求为技术导向型时,其主要采取聚集型技术网络嵌入路径实现技术资源获取,即“互补者占据技术网络结构洞”+“中介者增加技术网络连接节点”+“参与者与核心企业形成强技术连接”3个策略组合。

    4.2.2市场需求导向型资源获取路径

    市场需求导向型路径主要刻画了参与者加入创新生态系统获取市场资源策略,目的在于获取核心企业支持,以优化自身的商业模式、服务和营销渠道等,进而提升参与者的企业市场价值与收益。参与者市场资源获取路径见图5。

    图5 参与者市场资源获取路径

    (1)资源获取动因案例事件显示,互补者和参与者具有不同的市场资源需求。①互补者市场资源需求。案例A企业是海外入华企业,对中国市场和制度较陌生,依靠美的的熟门熟路才得以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其亟须开辟属于自己的中国市场和客户群体;
    案例B企业长期从事地产业,缺乏对智能化家居用户需求的了解和营销能力,需要依靠美的长期积累的智能家电品牌与影响力共同打开市场,但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收益,B企业需要在智能家居领域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②中介者市场资源需求。案例C企业的市场业务份额主要依靠美的安排的技术孵化业务,外部业务不足,想成为技术孵化行业的优势企业,还需要扩大孵化业务的市场服务范围;
    案例D高校长期从事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工作,其市场盈利能力较弱,虽然具有产学研和学术创业项目,但市场营收经济效益仍不乐观。

    (2)网络路径根据事件分析,参与者市场资源获取实现思路为:逐步分化与核心企业合作的市场焦点,减少与生态系统中其他参与者的市场合作,避免与核心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多发展生态外弱联系合作,形成市场错位竞争,以提升市场互补性。网络嵌入路径的具体策略组合如下。

    ①互补者分化市场网络焦点。案例A企业某经理在访谈中强调:“虽然是在美的的带领下入军中国市场,但美的智能家电产品和智能家居住宅产品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而我们则将本企业产品下沉到二三线城市,因为那里的人群基数更大,他们对海外企业产品的需求还很憧憬,市场空间很宽松。”而案例B企业也表示,跟随美的打造智能家居合作,是一直被压制在房屋建筑施工的价值链下端,客户只知道购买的是美的智能住宅,对B企业则知之甚少。考虑到美的的高端智能家居产品多迎合年轻人的时尚住宅需求,由此,B企业开始错位竞争,在自己建筑的房屋里加装人体感应雷达、睡眠监控仪器等智能健康监测系列产品,并推出老年智能养老住宅。B企业的某经理谈到:“老年人对智能产品的学习能力较弱,他们并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系统,满足简单的健康居家安全即可,这对于我们并不熟悉复杂智能家居技术的企业来说不失为契机。”

    ②中介者减少生态内部网络连接节点。案例A、B企业一方面与美的合作,另一方面,另辟蹊径兼顾其他市场需求;
    而对于跟美的合作的孵化器C企业与D高校,由于它们是知识服务型组织,并不具备生产能力,无法直接为用户提供产品,如果要增加自己的收益,则需要扩大知识服务范围,成为普惠型的服务组织;
    且需要加强与生态系统中其他企业乃至生态外企业的合作,在广泛的合作中发现更多机会。诸如案例显示,C企业跨界与影视舞蹈公司合作,共同培养了大批年轻有活力、外形条件较好的主播人群,为有销售各类产品需求的企业提供抖音、快手等社交视频网站的直播带货。由此,为缺乏直播经验的企业直接打开了一条新的商业渠道;
    D高校则利用自己丰富的校友资源,建立校友商会,促进学术创业。

    ③参与者与核心企业形成弱市场连接。案例显示,虽然,A、B、C、D 4个案例都在市场合作中对美的核心企业采取了一定的网络疏离策略,但是其市场价值和行业地位的提升,能够增加生态参与者对于美的的吸引力。A企业下沉二三线城市扩张转战新阵地,与当地的不少超市、便利店合作,在超市内部成立A企业的“迷你”柜台,与超市零售企业形成大便利店+小业态布局,用更低廉的价格满足二三线城市用户对于“洋电器”的需求,与美的智能家电产品瓜分市场份额。B企业从客户群体方面,通过减少与美的主供青年群体份额,重点关注老年特殊健康养护需求,其市场重心从与美的龙头企业合作,转向与养老院、社区卫生中心机构合作。C、D案例显示,自2019年以来,其加大了与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业务,特别是D案例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派出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与乡镇企业进行人才培训、创业交流、对点扶持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乡镇的中小企业成长,也为D高校学术创业打开了新天地。

    综上分析,参与者市场资源获取的证据举例见表4。

    表4 参与者市场资源获取的证据举例

    (3)实现结果经过梳理4个案例样本的数据可见,互补者一方面配合美的的服务、营销模式,参与美的支配下的市场营销合作;
    另一方面,互补者挖掘美的忽视的市场,利用自身优势激活这些未得到充分重视的长尾市场的需求,形成错位市场竞争,减少了对美的的单向依赖。此外,它们在发展中,有意识地弱化与美的核心企业的市场关系,对美的形成类似于“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态势,构建独立市场,以增加对核心企业的吸引力,增强双方互补资源的分享意愿,即分化市场网络嵌入策略,从而制衡美的的市场垄断,吸引美的主动形成公平的市场合作,主动让渡出部分的智能家居市场资源。案例B企业显示,在B企业的智慧养老住宅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后,美的积极与B企业合作,将自己的智慧医疗项目让渡,与B企业合作开发智慧医疗+养老项目。由此,B企业获得了更多资金、渠道、品牌等市场资源。

    基于上述分析,得出以下命题:

    命题2当创新生态系统中参与者资源需求为市场导向型时,其主要采取分化型网络嵌入路径实现市场资源获取,即“互补者分化市场网络焦点”+“中介者减少市场网络连接节点”+“参与者与核心企业形成弱市场连接”3个策略组合。

    4.3 技术与市场资源获取网络路径的对比

    本研究基于4家美的“智能生态圈”参与者的现实事件,遵循需求动因→实现路径→实现结果思路,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中参与者利用网络嵌入,实现资源获取的潜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资源与市场资源获取的网络嵌入机制,在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维度上存在不同的安排;
    同时,与传统供应链、价值链抑或产业联盟情境下,基于市场交易形成资源互动的网络模式也不同。在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中介者、互补者与核心企业之间一系列的网络行为,促进了双方的网络连接,表现为一种“相互依赖与互补匹配”的共生型网络。生态参与者的技术与市场,在资源需求动因、嵌入机制和网络要素整合方式的侧重点上也存在差异(见表5)。

    表5 资源获取网络路径的对比

    本研究选取我国智能家居领军企业——美的生态圈中4个参与者案例样本之8项关键事件进行编码分析,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探讨了互补者与中介者两类生态参与者资源获取的网络组合路径。本研究发现,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中介者与互补者,可以相互匹配形成网络策略组合,以获取技术与市场资源。具体路径如下:在技术资源需求导向驱动下,以互补技术交换思路获取外部技术资源;
    在市场资源需求导向驱动下,以下沉边缘市场思路获取外部市场资源。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充分考虑到创新生态系统组织的依赖性与互补性的空间结构特征,剖析了参与者如何降低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以提升二者的互补性,实现自身资源获取的具体策略,突破了现有研究生态参与者被动性假设[26~28],有助于深化对处于生态地位弱势的参与者战略行为的理论洞察。②本研究对中介者、互补者网络策略的组合、策略内涵及网络作用路径的分析,以及将两类参与者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多边网络连接关系,共同纳入参与者资源获取过程的研究范畴,廓清了不同角色参与者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网络联动行为,以合力实现资源获取的潜在路径。这填补了已有研究忽略生态参与者角色差异性、资源需求多样性及它们之间不同的网络行为组合,从而对资源获取产生的综合作用所形成的研究缺口[8]。③传统社会嵌入主要基于企业内部或企业外部的产业集群、供应链、价值链等组织间合作的网络效应检验[29],本研究提炼了创新生态系统中参与者资源获取的“共生型”网络嵌入路径,深化了对多元主体间相互依赖关系形成的“共生型”网络嵌入的理解。

    本研究主要为生态参与者提供实践启示:①参与者在加入生态系统过程中要先动响应,客观预判自身的资源需求以及核心企业的需求,率先布局,有策略地联结其他参与者“群起而攻”,缓冲与核心企业非对称依赖关系,获取所需资源。例如,互补者可以培育自身成为“专精特新”单点技术的隐形冠军,以此增加自身对核心企业的互补价值;
    中介者须提升自身集成多元技术的“接口”能力,将自身变为多元技术之间的“集结器”等策略,将有利于实现资源获取。②生态参与者可以充分利用多边关系,应对与核心企业的二元非对称关系,通过占领网络结构洞或分化网络焦点等一系列措施,“腾挪”网络空间。诸如:互补者有意识地保持与核心企业的适当市场距离,关注长尾市场用户,开拓市场空间,以此逐步摆脱垄断权力的干扰。③王节祥等[4]强调的,可以通过减少或增加组织间交易投资的“解耦”策略,以降低生态系统复杂度,且减弱核心企业和参与者之间的依赖度,从而提升互补性。此外,本研究从社会嵌入视角探究,发现生态参与者还可以通过调整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社会网络嵌入(状态),实现对核心企业或聚集、或分化的灵活“网络嵌入”,这也可以降低依赖度,提升互补性。

    本研究尚存在以下研究局限,有待未来推进:①由于外部环境中的制度变迁、地域文化、市场机制等外生因素的变化将会涌现出新的网络行为,未来可以将更多宏观因素纳入考量范围,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分析;
    ②考虑到参与者可以利用多重身份,同时栖入多个核心企业主导的生态系统以获取资源,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
    ③未来可以设计实证研究,采用大样本数据分析,更加全面地探究企业层创新生态系统中,参与者获取资源面临的依赖性与不确定性压力、网络嵌入策略以及资源获取之间的关联机制及其情境边界。

    猜你喜欢参与者美的案例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3期)2022-05-23台胞陈浩翔:大陆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华人时刊(2022年21期)2022-02-15案例4 奔跑吧,少年!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打破平衡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42期)2019-12-10好美的雾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12期)2019-12-04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二数学)(2019年6期)2019-06-24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10期)2018-10-12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华人时刊(2016年13期)2016-04-05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相关热词搜索:参与者案例分析视角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