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思考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3-04-24 18:4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刘伟光,张 艺

    (1.北京联合大学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北京 100101;

    2.北京联合大学 党委学生工作部,北京 100101)

    进入新时代,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达到4 43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实现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发展阶段[1]。应用型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并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2]应用型大学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时代特征,立足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风特点,打造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新格局。

    科学把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特点和时代使命,是提高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专业性、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深刻认识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重要性的内在要求。

    1.1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共享性和适应性的基本特征。

    1)多样性特征。区域性、行业性、特色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特点,使应用型大学呈现出办学体制和机制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培养目标多样化、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因此,多样性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最显著的特征。

    2)层次性特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应用型大学无论是从办学主体的内涵和培养目标上,还是从培养对象的客观情况来看,都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征。从培养对象上来看,即使同一院校同一年级的学生,在其基本素质和能力上也出现了实际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层次性特征明显。

    3)共享性特征。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应用型大学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享受高等教育资源已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体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公民共享性。各高校之间在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及教学条件等方面呈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局面。

    4)适应性特征。适应性,一方面是指应用型高校是否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的教学、管理等活动是否与应用型大学教育的本质使命相一致,是否适应、切合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谋职的需要。应用型大学立足多样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人才培养、学生管理及学科专业建设的调整优化等方面呈现适应性特征。

    1.2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应用型大学不仅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落实者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平台。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彰显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加强学风建设是应用型大学多样性、层次性办学定位的需要。服务区域与经济发展,服务特殊行业的特色发展,培养更多“上手能干”“入脑能研”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创新思维和勇于实践的动手能力。这对应用型大学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需要在专业性和精神风貌上深入开展知识传授和品格培养工作,健全完善具有应用型大学特点的学风体系,满足多样性、层次性办学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第二,加强学风建设是应用型大学共享性、适应性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成果,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继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人才保障。对标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任务:一方面,应用型大学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师资结构,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开放的教学思维,推动共享性教育发展;
    另一方面,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区域协同发展和特色优势发展的特点,这就要求应用型大学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提高服务区域发展和特色优势行业的能力,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推动产学研教融合发展。面对新的发展需要,高校应深刻把握学生特点和应用型大学的共享性、适应性发展特点,创新思路,打破学风建设的固有思维,开拓科学有效的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新思路。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并非局限于某一地域,而是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大学生的思想方法、思维特点、道德认知、人格气质等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学习素质都有很大差别。研究这些新情况和新特点,是加强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基础。

    2.1 学生思想状况的成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时代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对他们思想心理影响最深刻的是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文化等的广泛交流。这种深刻的社会变革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解放思想,树立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务实观念及开拓创新观念,同时也可能助推他们产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及拜金主义思想意识等[3]。

    信息化和国际化不但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也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和见识。一方面,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先进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不断充实着他们的头脑,使他们成为具有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另一方面,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不断影响着他们的观念意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弱化”的政治图谋不减,对青年学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斗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难免产生模糊的认识、非理性的看法甚至错误的行为举动,尚须提高科学认识、理性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足,青年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一方面,较为充足的物质条件为青年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感受生活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环境,拓展了更加丰富的渠道,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极大促进了青年学生心智技能的发展和独立、自主、平等、自我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优厚的物质条件和家庭、社会的呵护,使青年学生缺少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方面的磨炼,势必造成其在心理素质、自身情绪与行为调控等方面的失控失调,并可能在性格毅力、自理能力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困境和问题。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全球互通性,对大学生思想心理的影响不可低估。突出的是影视、网络和手机通信,使大学生率先进入信息化生活状态,大学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方面受到的影响都同以往有着巨大的区别。尤其是网络文化,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他们从思维模式到学习渠道,再到为人处事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2 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

    2.2.1在思想意识方面

    1)思想意识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进程的加速,加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多样化、利益多元化、生存方式多渠道化和需求的多层次化已成为当下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经济社会的迅速变化,势必给人们带来思想观念的触动和变化,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呈现出多元、独立、多变和差异的时代特征。

    2)主体意识增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势必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注重自我实现、强调自我奋斗的主体意识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价值意识追求,在此主体意识的推动下,青年学生逐渐树立起通过自我努力和激烈竞争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理念。他们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利益意识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较好的发挥,大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3)维权意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和自觉性提高,并能够利用法律武器维护个人权益。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因学位、学籍、学费、纪律处分等原因导致学生起诉高校的民事诉讼案件,直接反映了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觉醒和提高。但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不强,他们既希望依靠法律保障自身权益,又不愿意接受法律的约束。另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对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纪律与自由、权利与义务等关系的理解不够深刻。

    2.2.2在道德品质方面

    1)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继承和挑战。思维活跃、可塑性强的大学生,成为受多元化道德观念冲击最大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非常看重他人的诚信意识;
    另一方面,自己又不能时刻按照诚信标准做人做事。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乐于回报社会的意识,但生活条件优越了,艰苦奋斗精神却淡薄了,体现为:在生活中贪图安逸、爱慕虚荣、缺乏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学业上表现为不求进取、得过且过;
    在思想上缺乏远大理想和责任意识。

    2)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双标”现象。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的矛盾二重性:有些学生希望增强全社会的公德意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却不能以身作则;
    有些学生在口头上追求远大理想,但实际上却不求上进;
    有些学生在表面上有高尚的道德认知,期待建立和谐的社会道德秩序,但不愿从自身做起,不愿为此付出努力。

    3)网络新道德渐露端倪。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微信、微博、学生论坛及抖音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非可控性的特点,网络交流方式具有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的特点。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网络言行随意,网络价值观念模糊,道德观念偏激,还有少量大学生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出现人格冲突,表现出双重人格倾向。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逐渐深入和理性,对网络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对网络污染的抵抗能力逐渐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秩序和道德体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近年来学校网络平台建设和管理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复杂多样的网络环境现状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对整治网络环境有较好的心理准备。一部分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自发维护网络道德的意识和行动,网络新道德正在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闽江学院考察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为应用型高校的学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风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优良的学风是提高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结合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任务和学风特点,本文对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

    1)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和成才教育。成人成才是大学生的普遍愿望,是他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
    远大的社会理想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高校通过理想教育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找准自我定位,激发学习动力;
    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加强自律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学风。学生辅导员要深入研究并做好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建工作为龙头,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到班级和宿舍,积极主动地深入各领域各环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风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另外,从新生入学第一天起,辅导员就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帮助学生设立科学可行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让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

    2)强化班主任的领航作用。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服务者、指导者和监督者,是做好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学生身边的知情人和知心人,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指导教师。班主任工作是应用型大学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的重要节点,班主任是学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级的学风和班风建设,发挥班级集体的烘托作用、相互影响作用、自我约束作用和自我教育作用,可以切实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风。

    3)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作用。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形力量。针对应用型大学学生的特点,高校要把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视为学风建设的主体力量,赋予其学风建设的任务,使其形成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推动力。党团组织要自觉地把建设良好学风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宣传、倡导建设优良校风,把组织开展活动与学风校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要通过组织活动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如将党团员民主评议会、学生干部民主评议会、先进评选会及各种推优会等引进组织工作中,借机督查学风状况,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学风优劣点,查找不足及其原因,增加前进动力。

    4)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历来都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军。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更要积极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的表率作用、带头作用、管理作用和督促作用。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及使用,发展党员、选拔班团干部和社团干部要与学风和学习成绩挂钩,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和良好形象影响他人,带动班级、年级和学校的学风建设。

    3.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应用型大学建设优良学风的重要基础。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应该由学生的学习质量来衡量[5]。提高教学质量的出路主要在教学改革上: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法,推动数字化教育转型——这是应用型大学教学改革的四大切入点。

    1)及时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时效性强、变化快是应用型大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特征。及时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是多数学生的强烈要求。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学风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教学内容出现问题。教师要做到及时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一是经常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并将其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是自己要有科学研究,在课堂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体会。

    2)大力推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对互动性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根本着力点。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得到广泛应用,但要看学生是否与教师真正进行了互动。只有师生互动起来了,学生才是真正参与了教学,如没有互动起来,就还是教与学“两张皮”。教师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5]。

    3)完善考试考核机制。教育规律告诉我们,用好考试指挥棒,依然是应用型大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之一。如何利用考试手段,真正达到巩固、检查、改善、促进教与学两方面成绩的共同提高?当前,在应用型大学考试考核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考试考核机制,如:实行教考分离,提高命题质量;
    评分客观公正,提高测量水平;
    狠抓考试纪律,加强考试教育;
    实行平时与期末、开卷与闭卷、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相辅相成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试是师生之间的一次深层互动,是对学生学习状态或表现给予总结性评价的一种方式,是对学生学习的一次书面反馈,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4)开展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的学风建设。进入新时代,网络化发展推动了应用型大学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学风建设的新课题。数字化对应用型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办学体系,以及教师能力、学风建设带来了许多影响和改变。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6],为推动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辅助教学管理,已成为应用型大学教学转型的必然趋势。深刻把握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条件变化,是完善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高校要加强对数字化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创新思维、转变思路,以数字化推动因材施教,为每位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可能;
    要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数字化手段,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断探索混合式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要通过移动终端进课堂等方式,开展听课、评教、教学秩序维护等教学督导工作,探索应用型大学数字化学风管理新模式。

    3.3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保证和促进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手段。

    1)加强课堂管理。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也是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主要环节。学风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是课堂学习纪律问题。实施严格的课堂管理,是搞好学风建设的关键。出勤率和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高校可将其与班级和个人的评奖评优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并促使学生的学习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加强课堂管理,督促学生克服懒散习惯,培养严谨认真的良好习惯,是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成才夯实素质基础。

    2)加强教学制度管理。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蕴含着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原则、教育途径及培养方法等深邃的思想和含义。这一经验总结同样适用于应用型大学的学风建设,是应用型大学建设优良学风的强有力手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撑。应用型大学一般已经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但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和贯彻执行,从而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

    3)发挥奖惩制度的导向作用。在学习上倡导树立正风正气,大力营造以努力学习为荣的风气,是促进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竞争是激发学生自身活力的有效手段。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特点,建议在校、院、年级、班级之间相互交叉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举办分学科学习竞赛活动,举办学风评比活动,从而树立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典型。对评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宣传,激发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违反学习纪律、违反考试纪律、扰乱学习环境的行为,在严格批评教育的基础上,还要促使其他学生引以为戒。奖励与处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也是学风管理的有力抓手。我们要两手抓,充分发挥奖惩制度在学风建设上的导向作用。

    4)创新管理制度解决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影响应用型大学学风的因素有很多,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寻找新办法进行有效应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习就业等方面可能面临更多压力,学校应结合办学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注重将学生的创业就业活动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结合起来,建立创新型学风考评机制。良好的学风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实习实践和创业就业环节中。总之,应用型大学要逐渐应对和适应新形势,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

    探索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和社会都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对应用型大学来说,作为培养应用型、专业化、特色化人才的摇篮,要按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7]的要求,立足时代特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刻把握学生特点,创新学风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立德树人,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普及化学风应用型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潍坊学院学报(2020年2期)2021-01-18“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0年1期)2020-07-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历程知识文库(2018年18期)2018-07-09推动家庭影院4K普及化,4K HDR摄影机全面涌现家庭影院技术(2018年5期)2018-06-29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7年6期)2017-11-092015年预测:逐步普及化的私有云中国教育网络(2015年1期)2015-09-10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6期)2014-07-12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相关热词搜索:普及化学风高等教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