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张謇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探析

    张謇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探析

    时间:2023-04-25 14:50: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徐春辉 岳文典

    摘 要:张謇精神是中华传统商业文明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有机结合的时代产物和精神财富。践行张謇精神,是民营企业家群体回应社会呼唤的应然选择,既受价值观、认知水平影响,也与教育培训、社会氛围等外部成长环境密切相关。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既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阵地建设,又要重视与之相适的良好文化氛围、社会环境、制度保障。

    关键词:张謇精神;
    时代价值;
    影响因素;
    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3163(2022)05-00052-07

    一、张謇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一)张謇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7月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他们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张謇以其毕生精力、才智致力于实业教育、社会治理,寻求经邦济世、强国富民之路,为此不惜筚路蓝缕、“舍身饲虎”、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遗产,值得后人深入学习与借鉴[1]。

    张謇发扬了一种精神,即将中国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关心民族兴亡和黎民疾苦、崇尚经世致用等优良传统,与西方工业文明中企业家创新精神相结合的新型中国企业家精神[2]。张謇是受中国传统教育熏陶的人,一样可以有世界的眼光,能达到世界的水准。因此,从本质上讲,张謇精神是中华传统商业文明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有机结合的时代产物和精神财富,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兼具世界眼光的开放品格,是贯通家国情怀与经济理性,实现了义与利、公与私、家与国等相互关系伦理重塑的新时代商业文明表征,展示出一种超越性、引领性和全球性的意义。

    (二)张謇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民营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担当社会责任、弘扬社会美德、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践行张謇精神,是民营企业家群体回应社会呼唤的应然选择。

    1.实业报国的爱国情怀,是当代企业家增强民族复兴使命感的动力源泉

    爱国是贯穿张謇一生的主线。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国家面临外强加剧入侵之际,张謇以“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爱国情怀[3],最终选择以身许国,持之以恒探求实业报国之路。在他看来,“富非实业不张”[4],救国的当务之急就是办好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业。张謇经过5年艰辛努力,于1899年成功创办大生纱厂,经过10年艰苦奋斗让“中国最早、最大的现代化垦牧区终于初显风貌”[5]。张謇的强国志愿并未满足于此,之后,他又“开始搞集各项事业为一体、资金链和产业链相互配套联动的现代产业集团”[6],为中国近代民族纺织业、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民营企业家要以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实际行动,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和使命。学习张謇实业报国的爱国情怀,可以让更多企业家增强民族复兴责任感,使其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提升境界与视野,提高自身站位与企业发展定位,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2.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当代企业家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张謇怀揣“建设一新世界雏形”的崇高理想[7],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一方面,他注重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欧美各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并通过改良、仿制实现技术本土化创新。为摆脱对西方技术人员的依赖,张謇又积极培养本土技术人才。为此,他从1905年创办第一所实业公立艺徒预教学校开始,先后又创办了通州师范职业科、法政讲习所、手工传习所、农业学校等40余所学校,为实业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技术骨干。

    张謇鲜明的创新品格,对当代企业家全面立足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推动现代化创新驱动,以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打破西方封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强国富民的社会责任,是当代企业家践行共同富裕发展理念的基本遵循

    张謇一生以义为先、以义为主,“时而忧国计,时而忧民生”[8],终其一生为国家和人民的“大利”而奋斗。从创办纱厂初期分文未取,到盈利后创办一系列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利国利民企业,张謇大力兴办各类现代化社会公共事业、社会保障体系。张謇在竭力把实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更是“将经营实业所得的股息、红利及公费几乎全部用于公益民生事业”[9],为改善民众生活、全面促进南通经济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营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必须通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实现。学习张謇“兼济天下苍生”的民本意识和倾心倾力于社会建设的卓越创举,有助于引导民营企业家提升共建共享、服务社会治理的价值自觉,汇聚践行共同富裕的强大社会合力。

    4.言信守诺的诚信品格,是当代企业家引领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价值基础

    张謇始终坚守诚信为本,固守“忠则不贰,信则不欺,笃则不妄,敬则不偷”[10]。他不仅把诚信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而且始终不忘将为人诚信与校规校训、企业信用联系在一起。在创办学校时,他拟定“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忠信持之以诚,勤俭行之以恕”“忠信笃敬”等校训[11];
    在经营企业中,张謇的信用意识、契约精神在企业内部,在企业与企业、与消费者、与银行、与社会等方面贯通。他对内注重员工诚信,对外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企业信誉。

    张謇深知履行契约、忠诚守信、以德兴商的重要性,并认为“重利轻义,每多不法行为,不知苟得之财,纵能逃法律上之惩罚,断不能免道德上之制裁”[12]。学习张謇精神,对于塑造秉持法治意识、契约精神、诚信品格的民营经济人士,促其引领经济社会保持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洞察大势的开放胸襟,是当代企业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要求

    张謇主张,“一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
    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
    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在经营好南通各项事业的同时,张謇并没有满足于现状,相反,他把目光投向了江苏乃至世界。

    国家鼓励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号召企业家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这要求企业家拥有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博大胸怀。强烈的家国情怀、前瞻的世界眼光、开放的胸襟气魄,是张謇精神的重要内涵,对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民营企业家对张謇精神的认知及践行现状

    2021年7月—9月,课题组以民营企业家对张謇精神的认知及践行状况为主题,以张謇企业家学院参训学员和全省13个设区市部分民营企业家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集中座谈的方式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被调研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基本情况

    从年龄结构看,以35—45岁中青年企业家为主,其中70后企业家占34.21%;
    80后、90后企业家占47.83%。从知识水平看,文化程度普遍较高,58.61%的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21.01%的人有过海外留学访学或进修工作经历。从政治面貌看,群众占41.12%,中共党员占39.00%,民主党派成员占6.91%,无党派人士占12.97%。从企业家所属企业创立的时间和年销售额看,大部分是处于创业期或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其中,创办10年以内的占40.22%,10—20年的占38.00%,20年以上的占21.78%;
    年销售额1000万以下的占43.70%,1000万至1亿的占34.79%。从所属行业看,37.32%民营企业家来自制造业,占比最高;
    其次为批发和零售,占比为12.56%。

    (二)民营企业家传承张謇精神的现状及问题

    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家对企业家精神越来越认同,很多企业家都在默默地为自己的家乡和祖国贡献一分力量。但是,总体而言,部分民营企业家对张謇精神的理解仍停留在浅表层面,对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还缺乏深刻认知。

    1.对“爱国情怀”有较高认同,但缺乏以国家和人民福祉为重的使命感

    爱国主义是张謇精神的核心要义。访谈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爱国情感强烈,高度认可党和政府关于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5级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我为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而感到自豪”的均值为4.85分,“民营企业家要听党的话,为大众服务”的均值为4.79分,这表明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家能够坚定爱国情怀。

    然而,两组统计数据显示,也有一部分人还达不到把办好一流企业同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紧密结合的高度。一是在创办和经营企业的目的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实现自我价值”(62.31%)、“改善家人生活”(43.65%)、“赚钱”(30.09%);
    “产业报国、产业强国”仅占25.08%。二是关于创新的主要动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企业生存”(49.12%)、“市场竞争”(39.54%)、“实现自我价值”(39.22%);
    相比之下,“为国争光、为国分忧”仅占13.56%。可见,在创业创新发展上,部分民营企业家的站位还不高,把企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上升到推动民族复兴和人民福祉的高度还不够,创新创业的目标定位仍有待提升。

    2.履行社会责任的效度不高,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长效性

    社会责任是张謇精神的标志性特质。自斯密以来,近现代经济学普遍阐发了功利与美德相统一的商业思想。数据显示,75.66%的企业家认为,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认为完全没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的仅占2.66%。可见,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认同,初步养成了“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

    但是,调研也发现,当前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效度还不高,在引领共同富裕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参与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从企业参与公益的方式看,71.44%的企业家选择以“慈善捐赠”的形式参与公益活动。结合企业规模、行业领域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帮扶”(27.43%)、“结对帮扶”(38.05%)、“生态环境保护”(16.99%)的企业,占比相对较小。

    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不足。数据显示,45.46%的企业家是响应“政府和有关组织的号召”和“政策引导”而参加社会公益,26.62%的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16.13%的企业家是“向身边优秀榜样学习”,2.94%的企业家是为了“满足公众对企业的期待”,还有1.04%的企业家仅仅是随大流。调研发现,也有少数企业家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是负担,或是把履行社会责任异化为“作秀”,偏离了服务社会的初心。

    社会责任行为缺乏长效性。数据显示,65.84%企业没有专门的社会责任或公益慈善部门,能把社会公益活动上升为“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仅占16.37%。访谈中,有的企业家反映民企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不能认清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尚未把社会责任嵌入制度文化和发展基因之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还比较随意,缺乏与企业发展同步规划的长远考量。

    3.创新发展主动性不足,创新创业信心有待强化

    熊彼特率先提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鼓励并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但是,调研数据显示,69.87%的企业近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低于5.00%,其中39.99%的企业不足3.00%。不少企业家心态比较浮躁,忙于“挣大钱”“挣快钱”,缺乏艰苦奮斗、精耕细作的耐心和恒心。

    从企业家反映的创新阻力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缺少技术和研发人才”(61.07%)、“缺少资金”(50.77%)、“政策支持不到位” (31.14%)。此外,25.63%的企业家认为“风险大,不敢轻易尝试”。访谈中,多数民营企业家,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家表示,不是主观不愿创新,主要是社会创新环境支撑不足,对创新缺乏长远预期。

    除此之外,调研也发现,尽管党中央一再宣示,对民营经济的大政方针不会变也不能变,但仍有部分受访者在内心里存在“国进民退”的担忧,这影响了企业家创新创业信心。

    4.诚信法治意识明显提升,诚信体系仍需健全完善

    诚信法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保障,也是促进市场主体合作共赢的底层逻辑。当前,大多数企业家对合法诚信经营有较高认同度,对法治环境也有较高期待与关注,诚信和法治意识明显提升。在关于保障企业生产经营、保护合法财产方式的问卷中,“诚信合法经营”和“依靠法律”成为民营企业家的首选,占比分别为74.61%、63.73%。

    但调研也发现,整体法治水平和诚信体系仍需健全完善。访谈中,有企业家表示,一些大企业在失信方面推波助澜,恃强凌弱。还有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缺乏带头遵守诚信的观念和意识,造成失信者得利、诚信者受损的情况,产生负面效应。

    5.不少规模以上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国际视野有待开拓

    多数民营企业具备全球化意识,有意参与国际市场。但调研发现,不少规模以上企业缺乏拳头产品,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集合创新能力及产品科技含量方面意识不强、力度不够。“缺少核心竞争力”(44.41%)、“创新能力不足”(32.93%)、“缺乏国际性复合人才”(29.39%)等因素制约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访谈中,一些企业家表示,对国际市场规则、需求、动向不了解,对国际形势、国际政治关注较少。

    三、影响民营企业家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的因素

    民营企业家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既受自身价值观、认知水平影响,也与教育培训、社会氛围等外部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结合调研和访谈情况,课题组认为,当前影响民营企业家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党和政府服务管理层面看,主要存在三个影响因素

    1.教育培训制度不健全

    在教育培训方面,企业家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建立长效培育机制”(53.19%)、“整合培训平台,明确各自定位”(53.05%)、“培训内容精准化”(43.91%)。目前,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训还缺乏统筹规划,各层级、各部门的培训分工还不够明确,存在培训对象、主题和形式相互冲突的现象。培训形式比较单一,高质量培训相对较少。社会层面的商业化培训在引导企业家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方面,作用发挥不明显。

    2.激励引导体系有待完善

    在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方面,由于激励标准、方法、措施尚不完善,清晰明确的“张謇式”企业家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形成,在政治任用、选树标杆、表彰惠企等激励措施方面,“张謇式”企业家导向还不够突出。调研发现,各地激励措施往往偏重大型企业,一些中小微企业获得感和归属感不强。

    3.服务保障机制有待强化

    目前,支持民营企业家参与慈善公益的服务对接机制还不健全,慈善公益、信托等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统筹安排、常态化、平台化的慈善公益活动较少。调研中,一些民营企业家需要参与慈善捐赠的收集、转移和分配等各个环节,慈善公益成本相对较高且可持续性差。在支持保障企业家弘扬张謇精神方面,还缺乏更加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另外,保障民营企业家权益的各项法律和政策尚未得到充分有效落实,这清晰地体现在企业家的担忧中。例如,企业家主要担忧的问题前三项依次是:“发展环境不公”(51.53%)、“财产权和创新收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44.36%)、“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会变”(43.23%)。

    (二)从企业家自身层面看,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

    1.受多元价值思潮挑战,部分企业家对集体主义、社会责任等价值观的认同趋于弱化

    全球化发展中多元价值思潮并存,伴随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与蔓延,民营企业家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出现多样化与差异性。部分企业家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缺乏深度认同,在涉及具体利益时,很多企业家处理不好个体发展与政治大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调研中,个别企业家认为,自己先富起来主要依靠个人努力和自身聪明才智,与政府、社会等外在因素没有多少关联,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让企业牺牲利润,甚至是“劫富济贫”“养懒汉”。

    2.企业家的综合素养、社会认知、政策解读能力有待提升

    因综合素养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一些企业家对转型升级中的国家大政方针,如“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等,缺乏正确认知,这需要有效引导。还有一些功成名就的大企业家和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年轻一代企业家对国情、社情、民情了解不深,对民营经济领域的一些政策和管理举措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甚至误读、误解。

    (三)从社会层面看,有两个方面影响因素

    1.媒体聚焦度不足、覆盖面不广,鼓励张謇精神的社会氛围有待优化

    目前,虽然新闻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地对张謇进行宣传,但没能聚集张謇精神。从覆盖面上看,张謇精神的宣传目前主要以江苏为主,全国的媒体关注度不够高,鼓励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的社会氛围、社会环境营造得还不够。

    2.对张謇精神思想渊源、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目前,对张謇精神的思想渊源、文化内涵缺乏深入研究,源头性资源挖掘不足、深层次认知不够,尚不能从中华商道和新时代商业文明的高度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因此,难以从思想根源上引起企业家的共鸣。

    四、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的路径与对策

    结合上述分析,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大力培育新时代“张謇式”企业家群体,既要激发引导企业家的内驱力,也急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给予更多统筹规划与制度保障。

    (一)加強顶层设计,完善民营经济人士培训体系

    完善培训规划。以培养新时代“张謇式”企业家为目标,加快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动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工作步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轨道。将“张謇式”企业家队伍建设纳入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战略和民营企业家教育培养工作总体规划,完善中长期培育发展计划,研究出台培育政策意见,设立专项培育基金,切实加大对民营经济人士的培育力度。

    增强培育合力。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培育“张謇式”企业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全局观念,充分整合相关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培育合力。要优化整合现有企业家培育资源,明确统战部门、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商会、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多元培育主体的作用机制,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培育重点与中心任务,建立统筹协调、相互衔接的培育平台体系,避免简单重复。

    建立轮训机制。构建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培育“张謇式”企业家的调训、轮训工作机制,实现对领军型、科技型、成长型、新生代等各类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分层级、分行业、多元化、梯队式培训。对担任县级及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和工商联所属商会副会长及以上职务的民营企业家,建立年度培训计划,确保他们在一届任期内至少参加一次培训。

    (二)加强基地建设,打造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学院

    充分发挥张謇企业家学院培育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张謇企业家学院的独特优势,高起点打造面向全国的“张謇式”企业家高端教育培训基地,全方位推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持续发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全国工商联、江苏省委统战部、南通市委市政府等参加的高质量建设发展协调小组的作用,把建强建优张謇企业家学院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定期组织召开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建设发展问题。相关部门要建立目标责任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为学院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持续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知名商学院等共建共享共赢的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進“张謇式”企业家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科学规划教育培训,寻找适合中小企业行业特性的培训方式,创设相应的平台和抓手。

    明确培训要求。构建张謇式企业家调训、轮训工作机制,实现对领军型、科技型、成长型、新生代等各类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分层级、分行业、多元化、梯队式培育。

    (三)强化文化认同,发掘张謇精神的文化资源

    张謇精神是中国文化孕育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其思想根源。发挥文化影响力、塑造力的本源性作用,是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的关键举措。

    建议加快组建张謇精神研究联盟,深入研究张謇精神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尤其是中国文化中内生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才能;
    系统总结和整理中国式企业家精神特质和中国式经营管理理念,进行理论创新,为确立新时代商业文明体系奠定基础;
    着力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挖掘传统文化中有益于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的养分,有的放矢,发挥文化育人、文化引导的功能;
    充分发挥国际儒联优势,调动其海内外学术资源,系统阐述张謇精神文化内涵,构筑民营企业家内生精神资源。

    (四)优化培育环境,构建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社会生态

    强化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为企业家精神的萌生、发育和壮大提供支持。要以公平为核心原则,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财产权,建立法律的预期性宽容机制,严厉查处侵犯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为民营企业家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持续构建公平公正竞争的法治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升民营企业家创新发展的信心,让企业家有明确发展预期。

    推进政策落地。加大对政策贯彻执行的细则指导和法律约束,积极推进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地。数据显示,42.28%的企业家近三年从未参与过重大政策的讨论或制定,46.14%的企业家偶尔参与过。建议规范重大经济政策出台前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程序,建立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企业家咨询库,高度集成匹配相关惠企政策、科创政策。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或发布官方APP,建立健全统一、高效、权威的政策信息发布平台。

    优化舆论环境。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宣传导向作用,精准阐释张謇精神的时代价值、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倡导创新创业、守法经营、诚实劳动、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道德。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风采,凝聚崇尚创新创业的正能量,营造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尊重企业家价值的舆论氛围。增进大众认知,肯定企业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建议设立全国企业家日,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社会氛围。重视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及时了解和回应社会上涉及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的舆情,为“两个健康”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4][7][11]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4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2012:550、67、183、444-445.

    [2] 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60.

    [3] 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8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566.

    [5][6][9]罗一民.开路先锋:张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34、35、113.

    [8] 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1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479.

    [10] 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3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522.

    [12] 王敦琴.张謇研究精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268-269.

    责任编辑:蒋建忠

    猜你喜欢时代价值影响因素“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导刊(2016年12期)2016-12-27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法制与社会(2016年30期)2016-11-24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商(2016年27期)2016-10-17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商(2016年27期)2016-10-17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传承路径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