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从马来西亚主流媒体看中国国际形象塑造

    从马来西亚主流媒体看中国国际形象塑造

    时间:2023-04-25 15:05: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马来西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其主流媒体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报道及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对我国提升国际影响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章采用文本和词频分析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马来西亚主流媒体《新海峡时报》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为基础建立语料库,对稿件来源、报道主题、报道基调、情感倾向等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其变化特点及背后原因。研究得出,马来西亚主流媒体在经济、科技及公共卫生领域分别勾勒了经济发展迅猛、科技创新前沿、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的中国国际形象;
    2019年至2022年期间,马来西亚主流媒体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情感倾向经历了从2019年负面报道频发到2022年正面报道比例居高不下的扭转趋势,且整体上对共建“一带一路”持欢迎态度。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被搁置的东海岸衔接铁道等项目成功重启、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定支持、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进展的示范效应、中马双方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以及中马合作领域的不断深化和扩大,表现为以传统经济合作为中心,向高新技术、医疗卫生、人文教育等多领域合作的趋势。文章旨在为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国际形象;
    马来西亚;
    《新海峡时报》;
    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123-04

    在杰维斯、雷默等学者看来,国家形象的好坏与国际冲突风险的高低呈负相关,即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大大减少国际摩擦的成本与风险[1]。可见,塑造良好正面的国家形象对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尤为重要。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从战略层面看,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首选区域和必经地区[2]。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中心,连接海上东盟和陆上东盟,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其对“一带一路”倡议也率先响应、积极参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3]。

    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国有企业80%的持股量使其同时具备官方立场和媒体属性,另外,其作为当地历史最悠久、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刊,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马来西亚是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形象的。

    本文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分析案例,以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新海峡时报》涉及共建“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为分析文本,试图更为具象化地呈现他者视角下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及其变化趋势。

    在《新海峡时报》官方网站检索“One Belt One Road”“Belt and Road”“BRI”①等关键词,并对报道内容进行初步筛查,剔除个别无关样本,共得到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涉及共建“一带一路”报道169篇。按年度对报道数量进行统计,发现从2019年至2022年,《新海峡时报》关于共建“一带一路”报道数量呈减缓趋势(见下图)。

    (一)稿件来源

    从报道形式来看,《新海峡时报》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主要分为自采或收录的原创稿件和转载稿件。原创稿件作者主要包括本报记者或编辑、本报社论、高校学者、智庫研究员、政府官员、个人或国际非政府组织等。转载稿件来源主要由西方媒体、中国媒体以及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构成,其中西方媒体以法新社、路透社及彭博社为主,中国媒体以中国日报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转载稿中,尤其以法新社、路透社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占主要地位,2019年至2022年的报道篇数占共建“一带一路”总报道的25%。而以中国日报为代表的中国媒体,仅在2022年出现转载。

    下文剔除非马来西亚的外国媒体报道样本,以《新海峡时报》原创稿及马新社转载稿等124篇本土报道建立语料库,并对其进行文本分析。

    (二)报道主题

    从报道主题上看,《新海峡时报》共建“一带一路”英文报道主要分为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包括教育、科技、文化、环境、公共卫生在内的教科文卫四大主要领域。

    其中,经济领域占主要地位,报道集中关注中国和马来西亚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签署的合作项目进展,报道频率最高的包括东海岸衔接铁道项目、马来西亚大马城项目、两国双园项目等。此外,《新海峡时报》还尤其关注东南亚其他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签署的合作项目进展,如柬埔寨的德崇国际机场、老挝的中老昆万铁路、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等。

    政治领域则主要包括对缅甸、印尼、尼泊尔等东南亚区域形势的分析研判、中美大国关系和中马关系分析等。

    社会领域主要包括马来西亚国内的重大事件、中国的重大事件、其他国家国内社会事件等报道。

    科教文卫领域报道虽不是主流,但在2019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后,人工智能、5G、北斗系统、数字技术等科技领域合作意向及报道篇幅逐渐增加。

    (一)维护多边主义的经济超级大国

    《新海峡时报》频繁使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超级大国”“经济巨人”“经济快速增长”“维护多边主义”“包容性发展”“对外开放”等词,以及中国从“贫穷”到“富裕”前后转变的叙事,将中国塑造成一个经济体量庞大、经济发展迅速、维护贸易多边主义、致力于促进贸易公平的经济超级大国形象。

    “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第一大投资国”“贸易合作”“从中获益”“双赢”“创造(高收入)就业机会”“促进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加强棕榈油贸易”等高频叙事,将中国塑造成与马来西亚经济联系紧密、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友好邻国形象。

    (二)创新发展的科技巨龙

    《新海峡时报》在科技领域重点关注并报道了中国人工智能、5G技术、北斗系统、数字与数据技术、华为未来种子计划等领域的进展,以及中国在教育科研方面投入的巨大研发经费,用“科技巨龙”“前沿技术”“优越的5G技术”“高科技霸主”“巨大技术进步”“最大的论文产出国”等词塑造了中国重视教育科研、追求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大国形象。

    (三)负责任的友善国家

    《新海峡时报》在公共卫生领域主要报道了中国的国际合作,如以“与其他国家分享专业知识”“专家跨境密切磋商”“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疫苗的欢迎与感谢”“中国疫苗供应快速充足、安全有效、发展中国家可获得可负担”“中国以开放合作态度推动疫苗研发、生产、流通,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疫苗生产能力”等方面内容[4],塑造了中国与邻友善、担当负责、信守承诺、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卫生大国。

    (一)报道特点

    依据正负向报道的篇幅比例及总体报道基调,本文将其情感倾向分为正面、负面、无明显情感倾向三类。例如,在《中国科技创新转型对马来西亚的机遇和风险》一文中,尽管有两处描述了共建“一带一路”科技转型带来的损失和风险,但更多篇幅在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对高新科技的重视将给马来西亚带来长远发展的机遇[5],故将其归为正面报道。

    2019年共建“一带一路”英文报道最高频,且负面报道篇数较多;
    而自2020年起,报道频率降低,且负面报道数量减少。总体而言,《新海峡时报》共建“一带一路”英文报道的正面情感居多。自2019年至2022年,正面报道约占报道总数60%,负面报道呈下降趋势,这反映了马来西亚主流媒体对共建“一带一路”普遍持欢迎态度,且呈上升趋势。

    (二)主要原因

    2019年先后爆发了两件马来西亚国内重点关注的事件,并在《新海峡时报》持续发酵。其一是基建项目的搁置事件。马来西亚和中国合作的东海岸衔接铁道项目、马来西亚大马城项目、两国双园项目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马来西亚上届政府的贪污腐败、马来西亚国家财政不足、中国投资方计划撤走一半资金等被迫搁置暂停。其二是“一带一路”漫画书争议事件。前任民主行动党官员邱光耀私自印发出版《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漫画书并在中学分发宣传的行为引起马来西亚教育部调查并将其列为禁书,认为会影响马来西亚年轻人对国家的认知和忠诚。

    在这两个事件的影响下,2019年的负面报道多以“不公平的”“一边倒的”“债务陷阱”“不透明”等词叙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放大了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不安、忧虑、猜疑。

    而隨着东海岸衔接铁道等项目的成功重启、中马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加强、合作领域的拓展和深化,2020年起,《新海峡时报》负面报道数量明显减少。此外,2019年的负面高频词,如“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一边倒的贸易政策”“债务陷阱”“担忧”等,在2021年至2022年均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创造就业机会”“有益的”“友好的”等正面词。

    造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中马领导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重新谈判的高度重视。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华期间在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就东海岸衔接铁道项目重新谈判,双方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6],及时处理并妥善解决了东海岸衔接铁道项目落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马来西亚政府高层的支持态度。《新海峡时报》报道中多次援引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正面看法和积极态度。当东海岸衔接铁道项目的搁置被西方媒体解读为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拒绝时,马哈蒂尔则向媒体表达了对共建“一带一路”初衷和理念的支持,解释项目搁置的目的是希望政策谈判更透明。在“一带一路”漫画书事件舆论发酵后期,马哈蒂尔也在采访中将漫画书事件与共建“一带一路”本身区分开来,重申对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和蓝图的认同和支持。

    三是其他东南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进展的示范效应。《新海峡时报》重点报道了柬埔寨的德崇国际机场、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和老挝的中老昆万铁路,如“德崇国际机场将极大促进柬埔寨航空和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7];
    “中巴经济走廊在疫情下也没有停止建设,正进入第二阶段关键时期,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可行性”[8];
    “中老昆万铁路已运输价值超过14.5亿美元的货物,为地方企业节省了50%的运输成本,截至8月初,客运量达到554万人次”[9]。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项目顺利进行带来的示范效应增强了马来西亚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以更加欢迎的姿态迎接共建“一带一路”。

    四是中马合作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在外部环境及《马来西亚第十二个国家发展规划》等政策环境的影响下,双方合作领域呈现出以传统经济合作为中心不断深化,向医疗卫生、高新技术、教育人文等多领域拓展的趋势。在加深电气和电子工业、汽车制造、化学冶炼、铁路和港口等传统行业合作的同时,不断挖掘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的合作潜力,如推进两国双园项目升级、建设马来西亚数码自由贸易区和人工智能园区。

    一方面,在医疗卫生领域尝试将“一带一路”建设为提高紧急卫生管理能力的平台,包括疫苗供应、研发、生产和临床试验的全链条合作,建立区域性疫苗研发中心,加强传统医药合作;
    另一方面,在航空航天领域,签署空间合作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协议,建立北斗系统合作机制及海外中心,加强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

    对《新海峡时报》“一带一路”英文报道进行分析可知,整体上《新海峡时报》关于“一带一路”英文报道的数量呈现出减缓的趋势,并且其稿件主要为自采或收录的原创稿件以及转载的各种稿件,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教科文卫等领域。对照英文报道的分析可知,在《新海峡时报》有关“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中,中国的国际形象均较为正面。但其在报道之初,负面报道内容较多,虽然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但仍需要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沈晓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3.

    [2] 薛力.“一带一路”与中国对东南亚外交[J].世界知识,2017(21):73.

    [3]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马来西亚(2020年版)[R].中国商务部,2020-12-25.

    [4] 周欣.为什么邻国欢迎中国疫苗[EB/OL].新海峡时报,https:// www.nst.com.my/opinion/columnists/2021/09/727608/why-neighbours-welcome-china-vaccines,2021-09-15.

    [5] 安吉莉.中国科技创新转型对马来西亚的机遇和风险[EB/OL].新海峡时报,https://www.nst.com.my/opinion/columnists/2021/05/691518/ opportunities-and-risks-malaysia-chinas-shift-tech-innovation,2021-05-20.

    [6] 卓秀玲.马哈蒂尔博士发表演讲并承诺全力支持一带一路[EB/ OL].新海峡时报,https://www.nst.com.my/news/nation/2019/04/483090/ dr-mahathir-given-honour-present-speech-pledges-full-support-bri,2019-04-26.

    [7] 报社记者.柬埔寨的新机场将于2023年完工[EB/OL].新海峡时报,https://www.nst.com.my/world/region/2020/05/592752/cambodias-new-airport-be-completed-2023,2020-05-15.

    [8] 阿扎姆.中巴经济走廊的进展证明了“一带一路”的可行性[EB/OL].新海峡时报,https://www.nst.com.my/opinion/columnists/2021/01/658889/cpec-progress-shows-bri-viability,2021-01-20.

    [9] 报社记者.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货物通过中老线路运输[EB/OL].新海峡时报,https://www.nst.com.my/world/region/2022/09/828446/ goods-worth-more-us1-billion-transported-china-laos-line,2022-09-05.

    作者简介 徐书凝,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①三者为共建“一带一路”常见官方英文表述。

    ②须注意个别报道主題综合,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卫四大主要领域两种及以上,本文依据报道侧重及篇幅归作一类。

    猜你喜欢共建国际传播马来西亚有你在可真好呀风流一代·经典文摘(2020年2期)2020-03-13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海外星云(2016年15期)2016-12-01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新闻爱好者(2016年10期)2016-11-18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10期)2016-11-14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基于汽车专业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践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11期)2016-05-23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中国卫生(2015年11期)2015-11-10
    相关热词搜索:马来西亚看中塑造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