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中有名的话4篇

    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中有名的话4篇

    时间:2023-05-02 11:20: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篇一: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中有名的话

      

      日本美学的四项基本概念:物哀、幽玄、侘寂、意气

      编者按:本文介绍日本文学中时常出现的四个概念:物哀、幽玄、侘寂和意气。“物哀”为与物共鸣的真情流露。幽玄是隐晦。侘寂是禅意。而意气则是美之本身。

      1物哀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赏心悦目,知道这樱花的赏心悦目,就是知道事物的情致。心中明了这樱花赏心悦目,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这感觉就是物之哀。然而不论看到多么赏心悦目的樱花,都不觉得赏心悦目,便是不懂事物的情致。这样的人,更无缘于"好赏心悦目的花呀"的感触,这是不懂得物之哀。

      ——本居宣长

      《紫文要领》

      物哀比悲哀恬淡。恬淡到什么地步?恬淡到"静寂"、"闲寂"甚至"空寂"的地步。川端康成写《伊豆的舞女》,其中"大学生"我"与舞女两人邂逅之后,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觉察又非觉察之间。作者有意识地将似爱情而又非爱情的情感色调淡化、"物哀"化。"叶渭渠说:"物哀作为日本美的先驱,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形成"哀"中所蕴含的静寂美的特殊性格,成为"空寂"的美的底流。"物哀的表现形式若十分强烈,那它就是"悲哀"而不是"物哀"了。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

      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世界"。叶渭渠指出:""物哀"、"空寂"和"闲寂"这三种精神相通的特殊形态的艺术美,大大地拓展了日本民族固有的美意识及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深度。……日本人对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相当普遍的,不局限于文学艺术,而是及于生活的各个层面。""日本国民性的特点……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物哀是一种生死观。其主体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川端康成既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也"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叶渭渠更指出:"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赞美"美之短暂"。"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殉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因此,追求生命的一瞬闪光,是物哀的重要特质。

      "物哀的感情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一定程度上是个体体验,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物哀美"是一种感觉式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即只有用心才

      能感受到的美。"当用"言传"时,物哀不等同于悲哀。而当以"意会"时,它又确实表达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有时甚至是极深极痛的哀情。

      2幽玄

      “幽玄”的审美意识,形成于日本中世,由藤原俊成等歌论家以多角度的探讨逐步规范了其美学内涵。以崇尚“余情”之美为核心,在风格趣味方面,从偏重“妖艳”到讲求“恬淡”,于发展变化中丰富了它的内容。“幽玄”是日本歌论、能乐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观念,也是日本美学观里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意识。

      1、隐藏不露,笼之于内。如正彻所谓的“轻云拥明月”、“山雾绕红叶”。

      2、与露骨、直接、尖锐的感情表现相反,具有优美、安详、柔和性。如“霞满春花之所”。

      3、带有与隐微荫翳相伴的寂静。如鸭长明所讲的“秋空夕暮,杳无音信”。

      4、深远。特别是之精神上的东西,如深奥难解的思想。

      5、具有内在的充实性。其中凝集着不可言传的意蕴。即所谓的“内容丰富”。充实性也意味着与大的、重的、强有力的有关,甚至与“长高”、“崇高”相联系。

      6、有一种神秘性和超自然性,虽关乎宗教、哲学的观念,但仍可感受到其中的“美的意识”。

      7、以一种非合理的、不可言喻的、微妙的意味为主。

      ——

      大西克礼

      最能体验日本人对于幽玄之美偏爱的书籍,莫过于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了。书名本身就已经表明了对于晦涩阴暗的偏爱。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他早期倾倒于西方美学,后来随着精神世界的升华,回到日本古典美学的怀抱,发现了东方传统之美。谷崎润一郎后期的散文洋溢着浓郁的日本风,流露出民族风情。在其散文代表作《阴翳礼赞》中,谷崎润一郎以充满欣赏和怀念的笔调阐述了他的阴翳审美观。他说:"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窃以为我们东方人常于自己已有的境遇中求满足,有甘于现状之风气,虽云略淡,亦不感到不平,却能沉潜于黑暗之中,发现自我之美。""日本人从明暗中发现美,享受暗,使得阴翳美学成为日本独特的美学传统。"由于阴翳,事物都不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是隐藏在一种隐约而模糊的光线中,根据想象,那种美感能增强很多倍。正如阴翳礼赞中谷崎这样写道:漆碗的好处就在于当人们打开碗盖拿到嘴边的这段时间,凝视着幽暗的碗底深处,悄无声息地沉聚着和漆器颜色几乎无异的汤汁,并是可以从腾腾上升的热气带来的气味中预感到将要吸入口中的模模糊糊的美味佳肴。这种心情不能不说有一种神秘感,颇有禅宗家情趣。

      3侘寂

      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它源自小乘佛法总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尤其是无常。

      侘是在简洁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寂是时间的光泽。——村上春树

      侘寂是现代文学翻译上的一个误解,侘び(WABI)与寂び(SABI)。国人将其整理为侘寂一词。19世纪的日本美学家

      冈仓天心

      的著书《茶之本Bookoftea》把侘び的翻译成“Imperfect”所指的应是侘び美学中,外表的残缺。但这种翻译显然是被我们再次翻译时误解了。

      侘び是日本战国时期著名茶人千利休创造了侘び茶,是把精神与茶追求的美融合在了一起,亦是所谓的麁相,日语原文意思是上をそそうに、下を律仪に(外表粗糙,内在完美)。寂び,寂在古语中也可写作锖,意思是“旧化,生锈”。字的原义固然是来自于中文。是俳句诗人松尾芭蕉,能乐推动下,逐渐产生出了一层美感的含义:从老旧的物体(人)的外表下,显露出的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驳,或是褪色暗淡,都无法阻挡(甚至会加强)的一种震撼的美。

      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就写了这样一个侘寂之人。38岁的渡边与36岁的多崎作,不管是18年前在那微风拂过直子脸颊的草原,还是16年前毫无因由的决裂,人生只有直面伤痛,去审视、去追问、直至接受,才能懂得,人心的结合不只是因为调和,彼此伤害也能亲密联接,这样,生活才不至于艰难得难以忍受。既然勇气和生存是永恒的主题,那么带着死去的人的遗憾与希望活下去,就变得神圣起来。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开篇就是一大段对死亡的精彩描写。20岁的青春少年像梦游者一般应付着生活的必需步骤,漫无目的地游荡,他摸不到死亡之门,只能在梦境中直直地坠落。从常人的眼光看,他向往死亡的原因有些牵强,被一个小团体抛弃而要寻死觅活。但在村上的笔下,一切又合情合理:孤独而自认平庸的男孩经过某种偶然而奇妙的,或许是上天安排下的“化学反应”,融入了一个“和谐有序的亲密空间”。从此,一个毫无色彩或者说色彩稀薄的人获得了一群五颜六色人物的照拂,所以他一直是感恩而惶恐的,惴惴于这个团体在未来的不确定。当这种不确定变成了确定的抛弃且毫无因由后,他从这个和谐有序共同体的化学反应中获取的热量骤然停止,孤寂与寒

      冷迅速侵蚀于他。一个人的东京,因为有着这个团体,即使孤独,却不寂寞;五个人的名古屋,即使是故乡,没有了其他四个人,即使表面上不孤独,却寂寞森森。

      4意气

      “意气”(いき)是主要关于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市井文化中就已产生的一种“身体美学”。身体美学及“意气”这一审美思潮由游里这一特殊的社会而及于一般社会,从而成为日本文学、美学中的一个传统。由当时的《色道大镜》等书籍进行提炼。“意气”是一种洞悉情爱本质,以纯爱为导向,不功利、不胶着,潇洒达观,反俗而又时尚的一种审美静观。与“意气”相关的概念是“通”和“粹”。“通”是男女交往中潇洒达观的行为之美,“粹”则是心无杂念的心理修炼。内在“通粹”,外在才能有“意气之美”。

      江户时代近二百七十年间社会安定,文化重心由乡村文化转向城市文化,城市人口迅速扩张,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享乐化,导致市井文化高度发达。有金钱而无身份地位的新兴市民阶层(町人)们努力摆脱僵硬拘禁的乡野土气,追求都市特有的时髦、新奇、潇洒、“上品”的生活,其生活品位和水准迅速超越了衰败的贵族、清贫而拘谨的武士,于是,町人取代了中世时代由武士与僧侣主导的文化,而成为极富活力的新的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如果说,平安文化的中心在宫廷,中世文化的中心在武士官邸和名山寺院,那么德川时代市民文化的核心地带则是被称为“游廓”或“游里”的妓院,还有戏院(“游里”不必说,当时的戏院也带有强烈的色情性质)。正是这两处被人“恶所”的地方,却成了时尚潮流与新文化的发源地,成为“恶之花”、“美之草”的孳生园地。游里按严格的美学标准,将一个个游女(妓女)培养为秀外慧中的楷模,尤其是那些被称为“太夫”的高级名妓,还有那些俳优名角,成为整个市民社会最有人气、最受追捧的人。那些被称为“太夫”的高级游女、潇洒大方的风流客和戏剧名优们的言语举止、服饰打扮、技艺修养等,成为市民关注的风向标,为人们津津乐道、学习和模仿。富有的町人们纷纷跑进游廓和戏院,或纵情声色,享受挥霍金钱、自由洒脱的快乐,把游里作为逃避现实的世外桃源与温柔乡,在谈情说爱中寻求不为婚姻家庭所束缚的纯爱。当时的思想家荻生徂徕(1666—1728)在《政谈》(卷一第九节)中忧心忡忡地说:“……达官显贵娶游女为妻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至普通人家越来越多地把女儿卖去做游女……游女和戏子的习气传播到一般人身上,现在的大名、高官们在言谈中也无所顾忌地使用游女与戏子的语言。武士家的妻女也模仿游女和戏子的做派而不知羞耻,此乃当今流行的风尚……”在这种情况下,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以肉体为出发点,以灵肉合一的身体为归结点,以冲犯传统道德、挑战既成家庭伦理观念为特征,以寻求身体与精神的自由超越为指向的新的审美思潮。这种审美思潮在当时“浮世草子”、“洒落本”、“滑稽本”、“人情本”等市井小说,乃至“净琉璃”、“歌舞伎”等市井戏剧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反映和表现。在这种审美思潮中产生了“通”、“粹”、“意气”等一系列审美概念,而核心范畴便是“意气”。从美学的角度看,这正是当代西方美学家所提倡的,而早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市井文化中就已产生的一种“身体美学”。身体美学及“意气”这一审美思潮由游里这一特殊的社会而及于一般社会,从而

      成为日本文学、美学中的一个传统。可以说,“意气”已经具备了“前现代”的某些特征,代表了日本传统审美文化的最后一个阶段和最后一种形态,对现代日本人的精神气质及文学艺术也产生着持续不断的潜在影响。

    篇二: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中有名的话

      

      “概念

      物哀”(物のあはれ、mononoaware)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

      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

      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先行研究)

      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

      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

      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

      是懂得“物哀”的人。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懂得“物哀”

      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

      本居宣长在他所著的《源氏物语》注释书《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

      对“物哀”这个理念,及其在源氏物语中的体现,都有详尽的阐述。

      用现代的话说,「物,mono」就是认识感知的对象,「哀,aware」,是认识感知的主体,感情的主体。「物之哀,物哀,mono-no-aware」,就是二者互相吻合一致

      的时候产生的和谐的美感。优美、细腻、沉静、直观。(《广辞源》)

      换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

      静的情感。「あはれ、aware」本来是个感叹词,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上,如同汉语

      中的「呜呼」、「啊~~」。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再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指

      称和谐沉静的美感。阿波罗似的。

      ものの哀れの例

      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是这样阐述物之哀的: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

      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

      是懂得物之哀。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

      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赏心悦目,知道这樱花的赏心悦

      目,就是知道事物的情致。心中明了这樱花赏心悦目,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

      啊”,这感觉就是物之哀。然而不论看到多么赏心悦目的樱花,都不觉得赏心悦目,

      便是不懂事物的情致。这样的人,更无缘于“好赏心悦目的花呀”的感触,这是不懂

      得物之哀。

      总之,物之哀,是“我”(主体,内在)与“物”(客体,外在)的共振和同情。这个“哀”

      字,aware,本来没有汉字。但是哀情是人心中最深切的触动,后人便注上了“哀”字。

      看看本居宣长在《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是怎么说的:

      什么叫做懂得物哀(物のあはれ)呢?

      「あはれ」这个词,本来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遇到什么时,心有所感而发出的叹息声,

      用现在话讲,就是「啊~~」、「哦~~」之类。比如赏月观花,赏心悦目之余,不禁

      发出“啊~~(ああ),真漂亮的花呀”、“哦~~(はれ),好一轮明月”这样的感叹。

      二者加在一起,就是「あはれ」。汉文中的「呜呼」读做「ああ」也是这个道理。

      (省略)

      感于物,似乎多指好的事情,其实不然。辞书上说:「感,动也」,就是心动。不管好事

      坏事,心中有所触动,不禁发出「啊~~(あはれ)」的感叹,都是有所感。所以说,「感」

      字正好对应了「あはれ」这个词。汉文中有「感鬼神」之说,在《古今和歌集?真名序》

      中就有这句话。《假名序》中,也有「使鬼神也为之心动(鬼神をもあはれと思はせ)」

      这样的文章。所以我们知道,「あはれ」就是心感于外物的意思。以上是对「あはれ」

      这个词的原意和转意的考察。

      「物のあはれ」也一样。不论是什么事情,不论遇到了什么触动人心的事情,知道为什

      么感动而实有所感,便是「懂得物之哀」。否则,遇到该感动的事物而心无所动,没有

      感触,叫做「不懂得物之哀」,是没有情趣的人。悟性好的人,遇到令人感触的事情,便

      会情动于中而不得不发。这时候若无所感触,此人一定生性愚钝,欠缺感物生情的情趣。

      《后撰和歌集》纪贯之的一首和歌,其序中说「大家聚在某处帘子前(给垂帘后边的高贵夫人)讲故事,我听到帘子后边有女人的声音说“这个老头的这张脸看起来太懂得

      物之哀了”,于是做歌」,

      歌曰:「あはれてふ言に験はなけれども言はではえこそあらぬものなれ」。

      歌意是说:“虽说「ああ」「はれ」呜呼哀哉地叹息并没什么实用,可是碰到触动人心

      的事儿,总会情不自禁地叹息啊。”懂得物之哀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这样。

      物の哀れ発展過程

      物哀,“物哀”(もののぁはれ)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着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古语拾遗》从古代原初歌谣来考察,认为“啊”(ぁ)和“哟”(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这种感叹,最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即对现实的接触--认识--感动的过程而产生的。由于“”这个感叹词与日语汉字“哀”字同音,就以“哀”字标出。”

      “哀”有着感叹的意味,但因为日语是暧昧的语言,“物哀”包含的含蓄内容更有“同情、哀伤、悲叹、赞颂、爱怜、怜惜等诸多因素,需放入具体语境中细加揣摩品味。如《万叶集》中上宫圣德皇子出游竹原井之时,见龙田山死人悲伤作歌一首曰:

      由此可见,“哀”将悲芳凄与同情的感情浑然为一体。而真正将单纯感叹的“哀”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哀”的是《源氏物语》的著者----紫氏部。据日本学者上树菊子,大川芳枝的统计,《源氏物语》中出现“哀”多

      达1044次,出现“物哀”13次(3)紫氏部将“哀”(ぁはれ)之前加上了“物”(ものの),这样就将主客观合一了。“物”是客观存在,“哀”是主观情感,两者“物心合一”其中“物”(もの)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风物,更可以为社会世象,人情百态,总之是以现实之物触内心之“哀”,大大丰富了“哀”的情感范围。这种“物哀”之情包含着赞赏、亲爱、喜爱、可怜、共鸣、同情、悲伤、怜悯、壮美、感动、失望等诸多情绪。这样“物哀”写尽人生世象,人间世情。值得指出的是,“物哀”并不是中国人望文生义而得到的“悲哀”之感,“悲哀”只是其中一种情绪而已。叶渭渠先生在其著作,《日本文学思潮史》就提出久松潜一博士将“物哀”特质分为五大类,“一感动,二调和,三优美,四情趣,五哀感。而其最突出的是哀感。”(4)这五类情韵我们都能在周作人的散文中寻见清晰的影子,而其中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掩卷之后的哀感余绪缱绻流转而挥之不去。

      先行の研究

      对于“物哀”,叶渭渠先生认为“物哀”的思想结构是重层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人的感动,以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第二个层次是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天下大事”的咏叹上。第三个层次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动心。”(5)知堂先生的散文在对以上三个层面“物”的感动书写之下,更有“哀”之情的抒发。他或悲哀,怜悯,愤懑或愉快,亲爱,同情。将“物哀”之情挖掘入至情至理之处。

      “物哀”情绪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笼在知堂小品中的,就内容而言叶渭渠的三个重叠层次可以加以概括,而风格上除了国人公认的“平淡冲和”之处,更有丰富的“物哀”内涵加以补充。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世界”。叶渭渠指出:“?物哀?、?空寂?和?闲寂?这三种精神相通的特殊形态的艺术美,大大地拓展了日本民族固有的美意识及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深度。……日本人对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相当普遍的,不局限于文学艺术,而是及于生活的各个层面。”“日本国民性的特点……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美丽与哀愁——《源氏物语》中的物哀美

      收藏本文

      分享

      《源氏物语》是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它的作者紫式部鲜明地刻画了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生活,用纤细哀伤的笔调写出了以源氏为主的贵族男女的感情生活。美丽与哀愁是其贯穿始终的主题,物哀美这一日本古典文学艺术的魂魄在其中也是诠释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它开启了日本文学史的物哀时代。一、物哀的涵义“物哀”一词,日语写做“物の哀れ(もののあわれ)”。据日本史书《古语拾遗》考证,“哀れ(あはれ)”原本是感叹词,可用于表达一切情感,如同汉语中的“呜呼”“啊”一样。最早提出这个理念的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他在《〈源氏物语〉玉小栉》中,把日本平安时代的美学理论概括为“物哀”,认为“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动最深的”。所以,物哀并非像字面上,意思仅限于悲哀。“悲哀只是?哀?中的一种情绪,它不仅限于悲哀的精神”,“凡高兴、有趣、愉快、可笑等这一切都可以称为?哀?。”而无论是对于自然风物还是对于世事变迁,只要是有感而发就是体会到了物哀美。①二、源氏物语中的物哀美现今物哀已成为日本文学的精髓与本质,而作为物哀美源泉的《源氏物语》则是......(本文共计2页)[继续阅读本文]物の哀れの発展過程

      日本传统文化及审美意识的基石是真实。所谓真实,即艺术要真实地反映人情世相,抒情言志必有感而发,强调作者立著

      唯/诚0,发掘现实生活中自然的美,不提倡浮丽

      虚妄的风格,是一种艺术上的写实主义。5万叶

      集6中的作品尤为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5万叶

      集6时代的人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纯朴的自然美,这种意识来源于古代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万物

      /常住不变0的世界观,即所谓的/乐观地肯定现

      世0的世界观。因此那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

      体现出的就是/^3H0。

      在这之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在真实的基

      础上升华为/"Ol0)))哀,从单纯感叹的/哀0发展到/物心合一0,以/哀0来表现悲哀与

      同情,爱怜浑然一体的感动情绪,向感伤性倾

      斜。/哀0就以可怜的对象的爱情作为主情(主

      体感情),表现人的真情,这样/哀0的主观感情

      便加大,从情绪性推移到情趣性的感动1。因

      此,仅用/哀0已经不能完整地表达日本文学中

      的这种感动感情、情趣和美理念,进而又升华为

      /bNN"Ol0)))物哀。可以说这一理念是

      整个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学的精髓本质,亦是理

      解日本人民族气质的关键所在。叶渭渠先生在

      其所著的5日本文学思潮史6中,将物哀解释为

      /对所感之对象表现一种爱怜和同情混成的心

      绪0,这个对象可以是人或物,也可扩大为社会

      世相。简而言之,物哀是一种由情景交融而引

      起的深沉的哲理般的感触。这一理念奠定了其

      在日本文学的主导地位,综观大多数日本文学

      作品,无不渗透着这样一个文学理念。

      物の哀れについての継承

      川端康成文学美的物哀色彩是继承平安朝

      以5源氏物语6为中心形成的物哀精神,可见5源

      氏物语6所体现的/物哀0与/风雅0是川端文学

      美的源流。他对/物哀0的理解是包含着悲哀与

      同情,即不仅是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而

      且还包含哀怜、怜悯、感动、感慨、同情、壮美的意思。他经常强调:/平安朝的风雅、物哀成为

      日本美的源流0,/-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

      的0?。他作品中的/悲哀0,就大多数表现了悲

      哀与同情,朴素、深切而感动地表露了对渺小人

      物的赞赏、亲爱、同情、怜悯和哀伤的心情,而这

      种感情又是通过咏叹的方法表达出来的。即他

      以客体的悲哀感情和主体的同情伤感,赋予众

      多善良的下层女性人物悲剧情调,造成了感人

      的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美,有时表面上装饰得

      十分优美、风雅,甚或风流,内在却蕴藏着更多

      更大的悲伤哀叹,带着深沉而纤细的悲哀性格,交织着女性对自己悲惨境遇的悲怨。

      此外,川端康成在继承日本传统的物哀基

      础上,又渗透着佛教禅宗的影响力,以/生)))灭)))生0的公式为中心的无常思想的影响力,在美的意识上重视幽玄、无常感和虚无的理念,他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也

      就是说,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他的审美情趣是

      同死亡相联系的,在他的作品中,同/死0的形象

      联系的就有50多篇。在川端看来,生命从衰微

      到死亡,是一种/死亡的美0,从这种/物0的死灭

      才更深地体会到/心0的深邃。即在/无0中充满

      了/心0,在/无0表现中以心传心,是一种纯粹精

      神主义的美。例如:在5雪国6结尾的/雪中火

      场0,川端没有把烧死的叶子看作是生命的终

      结,而是认为她是/非现实世界的幻影0,/她内

      在生命在变形,在转变成另一种东西0à,并以

      银河美景加以烘托,把叶子的死视作生命的开

      始,是美的表现。

      川端康成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发挥

      了作家的主动精神和创造力量,培育了东西文

      化融合的气质,并且使之流贯于他的创作实践

      中,使其文学完全臻于日本化。他说过:/我强

      烈地自觉做一个日本式作家,希望继承日本美

      的传统,除了这种自觉和希望以外,别无其他东

      西。0/我把战后的生命作为余生,余生不是属于

      我自己,而是日本美的传统的表现。0á在川端

      康成的作品里,到处流淌着余情美的血液,处处

      飘荡着日本传统美的气息,表现出一种清淡而

      隽永,委婉而含蓄,质朴而真实的风格,不时还

      抹上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感伤以及东方的虚无色

      彩,使得日本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独树一帜,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清新、自然、质朴中体现出哀伤的感觉,这同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形

      成的欢天喜地、大团圆的喜剧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而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感觉。

      综上所述,通过紫式部和川端康成这两位

      一古一今的大家,对日本传统的美学理念)))物哀的理解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诠释,使我们

      得出这样一个结论:5源氏物语6从中国的文化

      中吸取营养,创造了古老、美伦美奂的忧伤浪漫

      的感情世界,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代表;而5雪国6从5源氏物语6中出生,汲取了西方自然主义的营养,展示了冷艳深沉、自由洒脱的新时代唯美

      追求,代表了近现代文学而成为传世佳作。从

      古至今,我们看到了历代文人对美的认识体会

      和不懈追求,那就是物哀,是幽玄,是千年的境

      界,千年的美。虽然日本的文学历史远没有中

      国久远,思想认识也没有西方那么前卫,但是她

      兼收并举,独树一帜,走出了自己的辉煌。尽管

      日本的思想文化在发展上有着相当程度的片面

      和局限性,但独特的美感还是不断地吸引着众

      多的人来品味她,发掘她。

    篇三: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中有名的话

      

      诚——物之哀——空寂闲寂幽玄——探讨日本传统美意识的形成及其连续性

      许启伟;邢雪艳

      【期刊名称】《日本问题研究》

      【年(卷),期】2007(000)002【摘

      要】诚,物之哀,空寂、闲寂、幽玄作为日本独特的传统美意识,一直是影响日本人深层文化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探讨其演进过程来揭示日本传统审美理念的特质及其连续性.

      【总页数】5页(P53-57)

      【作

      者】许启伟;邢雪艳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5【相关文献】

      1.论日本美学基础概念的提炼与阐发——以大西克礼的《幽玄》、《物哀》、《寂》三部作为中心[J],王向远

      2.日本汉诗对王维诗之空寂、幽玄美的受容——兼谈"汉诗日本化"的形成过程[J],尚永亮;黄超

      3.论“幽玄”“物哀”“寂”在日本雅乐自我化过程中的体现[J],周汨

    篇四: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中有名的话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情怀

      摘要:“物哀”作为日本文学的美学理念由来已久,不仅在日本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予以体现,更对日本人精神价值观产生了诸多影响,在日本人的性格中仿佛注入了一丝婉转、一抹阴柔,形成了一种难以诉说之美。本文以日本文学作品为载体,阐述了“物哀”这一文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和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希望对正确认识日本文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本文学

      日本文学

      美学

      在岛国的自然风土的熏陶下,日本人形成其特殊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结构,培育出崇尚悲哀、幽玄、风雅的气质,进而成为酝酿日本艺术精神的底流,产生了相应的独特的日本艺术美的形态。

      一、何谓“物哀”

      通过古代神话、历史传说,歌谣等口头文学,以及8世纪有文字记载后诞生的历史文学《古事记》、《日本书纪》和最早的歌集《万叶集》等作品,开始萌发日本文学的“哀”的美学理念。在《源氏物语》中,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首先提出将平安时期的美学理论命名为“物哀”,并解释为“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世间诸多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触动最深的。”“物哀”意识在日本文学中,所体现的是纤细而幽怨的情调,着眼点不是炙如烈酒的浓重,却是淡如止水的清雅。

      “物哀”先于其他各种美的形态而存在,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属于日本固有的美范畴。从《古事记》、《日本书纪》时代开始,日本文学就已产生“哀”的美学理念。换句话说,从古代起,“哀”就深深地渗透到并参与了日本文学的形成,其内与容也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物哀”这样一种特殊的日本艺术美的形态。

      二、日本文学中“物哀”产生的根源

      日本人何以催生出物哀文化?为何华夏文明、欧美文化都没有衍生出这样纯洁哀婉,不染纤尘的文学形式?物哀的根源据我来看来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阐述:

      首先,日本的自然环境是影响物哀文化产生的重要条件。

      日本国土狭小,且自然条件多样,列岛四面环海,岛内火山纵横交错,有水汽蒸腾的温泉,茂密森林覆盖大地。由于日本地处岛国,终年雾霭笼罩、景色朦胧。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也产生了日本自然环境的多样;同时,由于岛国较易受到火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使日本人时刻处于一种朝不保夕,现在的拥有顷刻就会消散的悲凉感。

      其次,日本的宗教及中国佛教、道教也对物哀文化的产生起到了推进作用。

      日本的宗教教义奉行“万物皆有灵”,视自然界万事万物为神祇。日月星辰、山川海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它们都是神灵,作为人都应崇敬、亲近以及感怀。至于佛教,日本学者村岗典嗣指出:《源氏物语》中的“物哀”,“流露着一种悲哀、空寂的情调,其中有的平安朝文化的伴随享乐而生的空虚,也可看出佛教无常观和厌世观的影响。”道教崇尚“虚空”,本身就带着消极、悲观的情感色彩,这种消极悲观融合进自然而生凄美悲凉的美感,这种美感就带给人清冷淡泊的超然感受。所以说,物哀文化的产生与当朝宗教的影响密不可分。

      再次,日本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唐朝以来,中日两国的人员频繁接触,当时中国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想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美意识,这些都对日本“物哀”情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玄学的最大特征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格至上,最后演变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法则。这种思想与法则促使人们形成“指礼法为俗流,目纵诞以清高”的心理,他们抛弃世俗礼法的束缚,注重发挥自身个性、以自我为尊,热衷于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思想、认识社会。这种文化特质构成日本“物哀”文学观的特质,是一种相对缺乏理性、注重直觉感受、重视细微之处的文化特质。中国古代文学的悲美意识促进“物哀”文学观的深入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悲剧意识对日本“物哀”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短暂易逝的感叹,以及社会环境和势力的重压而产生的失落。这些悲剧意识强烈的唤起生命主体痛惜生命的悲愤,以及积极寻回生命的灼热激情,进而引发悲剧主体试图寻求各种方式解脱生命之苦闷以及寻找生命意义的无奈心境。

      三、日本文学中“物哀”的体现

      1.《雪国》体现出的“物哀”之美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这样简单的文字,却勾画出了动静结合、浩大震撼的画面,让人读此书第一眼,就不由自主与身体所处的闹世所隔离,仿佛也跟着飞去了幽冷清寂的雪国。

      《雪国》中对人物、情节的描写无不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无可奈何的忧愁,渴望寻找到迷惘的生命意义,并试图回避城市纷扰的岛村终究没能在雪国完成心灵的超越之旅。男主人公岛村在与驹子或明或暗的情感纠缠中,这次看似脱离桎梏的狂欢,却实则弥漫着压抑与虚无的基调。这种美得悲凉的感觉即是“物哀”之美。

      2.《伊豆的舞女》体现出的“物哀”之美

      《伊豆的舞女》的故事背景位于日本伊豆汤岛,一个雾霭迷蒙,绿意葱茏的所在。两位主人公也是纯洁干净,不染尘埃的天真:他们虽然都对对方有着清浅单纯的好感,然而从未说出口有过任何表达。故事的推进缓慢宁静,在山路上,在客栈中,十几天的相处宁静淡然,清寂优美。当然这样的清寂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二人终究是萍水相逢,离别是理所当然。

      川端康成用写尽樱花纷落如雨,或是火山喷薄而出的壮烈与汹涌来写他们的离别,与之前相处的宁静淡然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也正是这对比突出了物哀的终极消散的思想观念。

      3.《挪威的森林》体现出的“物哀”之美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当代文学中的佳作,受到了许多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追捧。它的写作手法是借用西方创作手法来反映日本民族独有的文化。所以,书的字里行间总是会透露出“物哀”之美。《挪威的森林》超脱于其他物哀文学在于文章不只是要表达凄美之情,而是凄美中包含着救赎,就是主人公绿子和渡边的相互拯救。渡边处在孤独之中,所以对同病相怜的直子有惺惺相惜之情,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自救。直子意识到自己精神上的低迷也试图拯救精神危机,最后在绝望和孤独中失败。而精神洒脱又残缺的绿子与渡边的恋爱就是双方的自救,小说的结尾渡边找到自己,意味着两个人自我救赎成功,这是物哀意识在作者笔下的突破和深化。

      不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价值观,“物哀”倾向作为日本文学的审美价值观念,有其本身的特点。在学习日本文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日本文学中的“物

      哀”倾向这一价值内涵,更好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含义,更好地理解日本那个时代的价值取向,更好地从心理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叶渭渠,康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尚学艳.悲与美的盛宴——解读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学[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07):129-132.[3]张锦.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J].外语学刊,2016(05):172-174.

      作者简介:刘斌,1968.1讲师,辽东学院日语系,硕士,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

    相关热词搜索: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中有名的话日本人有名意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