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4篇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4篇

    时间:2023-05-04 16:3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篇一: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些自己的观点。目前各方面宣传以及影视剧所反映的看占题材多在歌颂八路军作战英勇无畏,同时也从侧面在不断的暗示人们国民党军队是如何的无能。诚然,八路军的机制与骁勇已得到所有中国人的认可,然而今天我想通过我对这段不平凡战争的一些了解来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国民党军队。在这些人身上依旧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值得人们去歌颂与学习。这两支伟大的队伍均曾为我伟大民族之复兴流血牺牲,在这里,我谨以文献给所有的烈士们,愿他们的英魂保佑祖国繁荣昌盛(鉴于本文核心内容,我将以一些能说明我以上观点的例子论证中心主题)。

      一.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要明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何种作用,我们必须明确国明党在这场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居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在我看来,国民党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首都位于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是当时中国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府,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至少从法律上时这样),因此只有过名党政府有能力代表当时的中华民国对日本宣战,进而加入到伟大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反观当时的共产党则不具有这样的权利,这也是我党提出与国民党联合抗日的重要原因之一。又由于这种身份使得国民党成为战争后期盟国援助与合作的主要对象,这些盟友在抗日战争战略反击阶段起到了相当积极与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由于国民党控制当时中国绝大部分土地,同时掌握着那时的各个工商业部门,使其有能力发动国土防御战争,而我党当时生存条件艰苦,实际上不能与侵略者进行真正的全面作战。所以国民党是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必然参与者;

      其三,由于国民党为准备内战购买各种先进装备同时扩充军备使得国民党有能力从正面战场对敌人发动进攻,从一场战争的角度上看,国民党军从战略上起到了在正面战场延缓敌人进攻步伐,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关键作用,因此国民党是这场战争进程与历史的决定者。比如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国共双方密切合作就成功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同时迫使日方大本营重新思考中国的战争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日均的进攻步伐;又如在江阴阻击战中,年轻的中国海军不得不面对当时世界排名第三,总吨位一百倍于自身的日本海军。我们的海军官兵不仅没有被敌人吓倒,反而在岸上火炮的支援下奋起反击,多次击退日本海军航空兵虎狼般的攻势。虽然最终的结局是主力舰只全部沉没,中国海军暂时退出历史舞台;我空军勇士甚至曾驾驶轰炸机飞临东京上空抛撒传单。我相信他们这种死战不退的英勇与无畏必将激励所有中国人将敌人赶出自己的祖国。

      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正如上述内容所论证的,国民党当时拥有的一些特殊条件使得它具有上述三种地位,而这些地位又决定了国明党在整场战争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将分为战争前期(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中期(战略相持阶段),战争后期(战略反攻阶段)三个部分来阐述

      战争初期: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对于抗战的态度与其他两个时期相比较还是积极的,而且在正面战场进行了一些比较有效的作战,牵制日军主力70余万人。

      但由于国民党自身的原因,并未对日军的攻势造成重大影响。我们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战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战争中期:在这一时期,日本发现其设想的全面灭亡中国的政策不可能实现,故寻求其他方式奴役中国人民。故日方与国民党内一部分人进行接触并寻求在中国建立唯日本是从的傀儡政权,由于国民党为中华民国合法政府这一地位使日本人与其频繁往来。最终,汪精卫成为其最佳选择。与此同时蒋介石希望借日本人之手削弱我党实力,以便在之后的内战中获得主动,于是进行消极抗战同时对我党军队进行打击。这一时期国民党在抗战这一问题上起到的作用是消极的,这也使他站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上来。

      战争末期:国民党在配合英美军对抗日本侵略军上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最大战果为打通中缅公路,为盟军的进一步行动提供便利。在与我党的合作上依旧采取消极的态度,在获得大量援助的情况下并没有在战略反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民党在这一时期对待抗日战争的态度仍然不够积极。

      最后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国民党在废除不平等条约这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用最终的胜利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重归平等

      尽管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得不够积极,却依旧为这场伟大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篇二: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篇三: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2、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

      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大发国难财。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篇四: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

      

      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进行的抗战

      13-1函计本

      李红

      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一次全民族战争。共产党为代表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为代表的下面战场,是相互依存而又相对独立的。对国民党下面战场的评价,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要克服思维定势,摒弃极“左”观点,正确认识下面战场的作用。要根据抗日战争的发展,从国民党下面战场的不同历史阶段来具体评价。

      一

      抗战初期

      国民党战场积极抗战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戟的主要目标是国民党军队。在日军的攻势下,国民党政府及军队被迫抗战。国民政府召开了国防会议,进行了军事部署,制定了战略指导方针。调集了200个师的兵力,先后进行一系列保卫战。较认真地进行了一系列防御战,涌现了一些抗日将领和民族英雄。

      1、忻口会战。日军占领平津以后,即分兵沿平绥靖、平汉和津浦铁路干线向华北发动全面戟,夺取山西是日本全面占领华北的首要目标。9月中旬,日军占领大同,晋北门户洞开。忻口一线便成为保卫太原的重要防线。10月13日,日

      军以三个师团的兵力向忻口戟。国民党守军在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的指挥下,奋勇抗战,在八路军的配合下,经过23天的阵地争夺战,大小40余次战斗,毙伤敌2万余人。此次会战国民党军队伤亡也达10余万人以上,军长郝梦麟、师长刘家骐等阵亡。后日军突破娘子关,由正太路抄袭太原。11月8日,华北重镇太原失陷。整个华北随即陷落。

      2、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以后,蒋介石亲自担任上海战场最高军事指挥官,调集70万大军进行淞沪会战。日军投入海陆空兵力共达30万。国民党军队广大爱国官兵在上海人民的支援下,不畏强敌,顽强战斗,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在战斗中先后涌现了与阵地共存亡的上海宝山姚子青守备营500官兵、在敌军包围中孤军坚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由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等英勇事迹,表现了中国军民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淞沪会战进行了三个月,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意志,赢得了向大后方撤退战略物资和人员的时间。上海失陷以后,日军分兵两路向南京戟。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军在南京制造了屠杀我国军民30万人的“南京大屠杀”。24日,日军占领杭州。至此,宁、沪、杭长江下游三角地区全部陷落。

      3、徐州会战。4、武汉保卫战??????????

      从总的方面来看,由于国民党片面的抗战路线和错误的战略战术方针及敌我力量的悬殊,这一时期国民党的下面战场一再失利,处处被动,形成溃败。但国民党抗战在这一时期主要是积极意义的。

      二

      相持阶段

      国民党战场的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并存

      938年10月后,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内战危机。但在对日作战上仍然进行了诸如昆化关战役、枣宜战役、三次长沙战役和赴缅甸作战等十余次较大的战役或会战。

      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战场虽然打了一些重大战役,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从总体上看,国民党的政策重心,已由对外转入对内。军事上更依赖盟国的对日军作战,自己则保存实力,消极退守,在沿海丧失了大片国土。例:1944年4月12日开始的豫湘桂战役等,所有这些都是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菜政策导致的必然恶果。由于其采取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错误方针,一方面降低了其军队在掂中的地位,还很大程度上起了妨碍和破坏抗战的作用。

      三

      反攻阶段

      国民党战场主要起了消极作用

      在日军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军队不仅未实施有效的战

      略反攻,反而固守其错误立场,导致了豫湘桂战役等一系列溃败,从而大大削弱了总反败的有利形势。在日军投降前后,国民党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力图垄断受隆权力,独吞胜利果实,并为此积极准备内战,其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由于受阶段局限和国际大环境的制约,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抗战中始终推行一种两面政策,即“主张抗日但又动摇,主张团结但又反共”。这一政策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体现。在抗战前期,抗日是主要方面,反共是次要方面,下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在相持阶段,其政策发生了逆转,但仍是两面政策;到抗战胜利前夕,反共成为国民党政策的主导方面,抗战仅留于口头上。总之,在整个抗战中,国民党基本上坚持了义气风发战,始终举着抗日旗帜而没有投降日本,这是应肯定的。但一直奉行两面政策,推行了一系列误国政策,给抗战事业造成了过多损害。就其作用,与当时执政党和抗战主要兵力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与一心为民族而浴血奋战的中国及武装力量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相关热词搜索: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国民党抗日执行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