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教育整顿 > 请给教育多留点空间

    请给教育多留点空间

    时间:2022-09-06 16:5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教育;空间;学校]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中国现代教育走过百年之际,钱学森的发问振聋发聩。同样让中国人感到痛心的是“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难题背后隐藏的疑问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也谈了自己的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
      “钱学森之问”“李约瑟之谜”“习近平之思”这三个“世纪之问”如三记重锤敲在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里,我们该如何迎头赶上,找回我们在世界该有的位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许,我们的社会氛围、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舆论导向等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也是最值得反思的领域之一。那么,面对一流人才的缺乏,面对暂时落后的科技,我们教育该做些什么?确实,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的教育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但我们也看到,这些改革,并没有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彻底性的改观。那么,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最需要什么?我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
      曾经一个阶段,以衡水中学、衡水二中、安徽毛坦厂中学等为代表的教育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其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动辄近百人,重点人数动辄上千人的辉煌吸引了大江南北无数教育者的目光,他们也因此获得了“高考加工厂”“高中生集中营”的“美称”。
      仔细剖析衡水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其最成功的经验是将学生与任何事物的链接全都切断,只让你和学习建立关系。管理上采用封闭式、军事化模式,对学生时间的控制精确到了分分秒秒,让学生在一种接近真空的环境中得到培养。走进他们的校园,没有人散步,学生全都一路小跑乃至快跑,好像赶地铁,学生的神经犹如上紧了发条的钟表,绷得紧紧的。这种高度紧张的节奏,很容易让人想到富士康的员工,当紧绷的神经一旦奔溃,发生N连跳也在情理之中。
      可以想见,像衡水这样的情况,在全国不在少数。可以说,至上而下,我们留给教育的空间太逼仄了,这种空间的狭隘,将我们的一所所学校逼进了死胡同,束缚了教育者的手脚,戕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剥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远离了教育的本真。最近几年,学生心理压力加大,跳楼惨案频发,给我们敲响了一次次警钟。
      可以说,我们的教育被绑架了。我们的学校已被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绑架,被社会绑架,被家长绑架,我们的社会与公众对学校灌注了过多的感情。这种过于情绪化的“关爱”,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的那样,“使得学校疲于应付,很难平静地思考涉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显然,改革的关键,在于给教育更多的空间。
      教育行政部门需要给教育多留些空间。教育和企业不一样,人才的培养不可能立竿见影。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教育更需要有长远的眼光。个个都想着将钱砸下去,马上就是“地区第一”,就是“省内知名”,就是“全国一流”,这种用办企业的套路搬到教育上来,导致中国自上而下的教育,普遍刮着功利主义之飓风。就像网上曝光的速生鸭子那样,填食,催肥,打激素,让学生迅速膨胀起来,其结果,只会害了学生,害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最终受伤的是我们整个民族。
      社会需要给学校多留些空间。评价一个学校,并非只看它考上了几个清华、几个北大,并非那些重点率、上线率与平均分等冷冰冰的数字。它还承载着呵护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合作意识,砥励学生志气,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有良知、有担当的合格公民之任务。其最终目标,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走向适合他们的岗位。所以,社会对于学校的评价,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要摒弃固有的“成王败寇”的功利模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学校需要给老师多留些空间。教育是一门讲究情怀的学问。老师身心的健康,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前提。提高教育质量,绝不能以压榨老师的生活空间作为主要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作家武志红认为,假若生活空间受到了工作空间的严重侵袭,那意味着自己的心将忽视甚至忘记爱与珍惜的滋味,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了权力,那时自己就会变得悲观、偏执乃至绝望。同样地,假如老师的生活空间受到了侵占,因而丧失了清晰的自我感,也即萨特、加缪和尼采所说的那种存在感,那么,教师的工作很有可能会陷于这样境地:除了知识之外,老师就没有了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诸如思想的,修养的,人格的,情操的……这对人才的培养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
      老师需要给学生多留些空间。蔡元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胡适则倡导教育的真谛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形成。胡适还经常借用易卜生的话说,对于青年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只有成器,才谈得上有意义的人生,才谈得上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做贡献。确实,学生的生命原来是无比丰富的,但在目前不少学校中,学生的活动被死死限定在狹窄的区域,生命的意义被降格到一个纯粹的工具——仅为考试而存在的工具上。这种状况亟需我们去改变。
      家长需要应给学生多留些空间。在当前的不少家长眼中,我们的道德、信仰的教育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孩子的学习成绩,仅被当作衡量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即使有任性、自私、偏激、狭隘、懒惰等缺点也不被注意。相反,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使有节俭、勤劳、乐观、开朗、坚韧等很多优点,也被忽略不计。他们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学习——准确地说是学习成绩——这一中心,一切都为这一中心目的服务。著名学者易中天论及教育问题时,曾举了这么一个事例:
      夫妻两个白天平时工作比较忙,到了国庆长假,孩子问爸爸妈妈能不能花一天时间陪我到游乐园玩一下。夫妻两个开了一夜的“遵义会议”,最后咬紧牙关,下定决心,拿出一天时间陪孩子上回游乐园。做了第一个游戏,孩子挺高兴。妈妈就问,好玩吗?好玩。那回去就可以写篇作文了吧。孩子当场脸就拉下来,然后垂头丧气去做第二个游戏。做完第二个游戏妈妈又过来了,问第二个游戏好玩吗?好玩。那你可以写一篇精彩的作文了吧。孩子说,妈妈我不玩了。
    相关热词搜索:请给留点教育空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