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那串葡萄不寻常

    那串葡萄不寻常

    时间:2020-03-30 05:25: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那时北京已到阴历十月,进入冬季,慈禧见到这么鲜灵的葡萄,不禁馋涎欲滴,传旨采摘食用。太监急忙告诉她,那是假的。

    常弘的手工艺与葡萄有关,但家里一串“葡萄”都没有,哪怕一个半成品都沒有,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北京家庭,住在老式的居民楼里,还略显拥挤。“这是无形中的规炬吧,做什么家里不能有什么,所以我们家什么也没有。”只有拿到订单的时候,常弘才会慢慢准备些相关的东西。

    “有预订的我就做,没有就不做,我不是以这个为生。你告诉我大概多大,什么样你别管,我给你搭。你是外行,你只是欣赏我做出的东西。“常弘做的一串葡萄现在要卖到两三千块钱。

    这门手艺就叫“葡萄常”,是常家自己原创的。葡萄常的创始人韩其哈日布本是蒙古族旗人,家道中落后,便靠捏泥塑的手艺维持生计。同时,韩其哈日布希望自己的作品看起来更加高档,于是他看中了一种在当时尚不多见的原料——玻璃。

    “过去的毛绒玩具,眼睛是玻璃的,我们家就专门做这个,这个是挣钱的。”常弘介绍说。那时候,玻璃的葡萄并没显得多么耀眼。直到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她到颐和园大戏楼准备看戏,突然发现有一株葡萄,果实累累,晶莹剔透。那时北京已到阴历十月,进入冬季,慈禧见到这么鲜灵的葡萄,不禁馋涎欲滴,传旨采摘食用。太监急忙告诉她那是假的。慈禧非常惊讶,找到葡萄的制作者韩其哈日布和他的妻子,并赏韩其哈日布妻为“常在”,赐匾“天仪常”。为感恩,韩其哈曰布改名常在,家人改常姓。做玻璃眼珠的一家人从此以“葡萄常”扬名京城。

    到了常弘这里,实际上已是葡萄常的第五代,但这个过程并不是顺利延续的。“早些时候,“葡萄常”还大量出口,广交会我们拿到过5万只订单,那是整个工美行业中最大的。但1966年以后硬生生断了,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根本不知道“葡萄常”是什么东西。”

    常弘说虽然自己没有做葡萄,但这个手艺都是口传心授,从小就会的。“2004年我看到一篇报道,就说”葡萄常”不在了,觉得心酸,其实是有的。我就跟那记者联系,说不是没有,是没做。他就帮我联系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我开始有想法了。100多年前的玻璃是很珍贵的,而且是原创的,断在我们这儿就觉得对不起祖宗。”

    重新白手起家,自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当时有一种颜料,名字没变,但颜料品质已经变了,所以只能自己重新配,家里跟开了小染坊似的。这样还歪打正着,以前的“葡萄常”只有玫瑰香,现在种类倒丰富起来。”

    颜料自己能解决,但做玻璃胚子的却找了很久。“我们不让女孩子干这个,因为吹珠的车间是高温耐火砖砌的炉子,工人就穿一小短裤,不但不让女孩子干,更不让女孩子进。”常弘找了北京当时好多玻璃器皿厂,但都已经工业化机械化生产,最后在河北农村找到了还能人工吹珠的师傅。

    吹出来的玻璃珠便是葡萄的雏形,送到常弘这里来。首先是灌珠,“用棉纸和铁丝连接玻璃珠,看着容易,但实际上铁丝棒不能大也不能小,粗了会把玻璃挤炸,因为玻璃很薄,小了又固定不住。”常弘说以前做这一步的时候手经常挨刺,薄薄的玻璃跟纸剌人一样的。

    接下来的步骤是上色。为了让色彩牢固,通常每个珠子要上三遍颜色。这上色工艺离不开火,火候不同,颜料在玻璃珠上呈现的色彩也不同。常弘介绍说,“葡萄常”其中一个关键就在这颜料的配方里,因为玻璃上色很难均匀的,但有了这个配方后,“葡萄常”的葡萄就能圆润透亮。

    上色之后会打蜡,“去除玻璃特有的贼光。”之后蘸上同样保密的“霜”,让葡萄接近自然的状态。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人跟我订的时候,我时间都打得特宽泛,基本上是两个月,前一个多月都在酝酿。我知道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做出的东西也特漂亮。”现在虽然住在楼房里,但原来住四合院的时候,常家搭满了葡萄架,随时都要用心观察,“现在没有四合院了,每年也要去果园,看葡萄的长势。”

    “这次去上海世博会,有观众也来学着攒一串葡萄,但怎么都像朵喇叭花。”而除了整体的造型,常弘还会随着心情添加些小虫眼、疤痕,以及大小不一的、长不开的各式葡萄。

    相关热词搜索:寻常葡萄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