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0-04-13 05:19:2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教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且根据现代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索解决其面临的困境及普遍受到冷落的策略和路径。提出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理念,努力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等事项,使田径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健身、娱乐和学习田径文化的需求,培养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田径教学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47-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新兴、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正逐渐进入了大学校园,并且成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供广大学生参选学习,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生们的热切关注,参与的学生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良好趋势。而对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田径课程教学即遭受学生们的冷落,参加田径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是越来越少,导致田径教学在高校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田径教学就属于此情况,很多学生都不愿意选择田径课程而青睐于其他新兴时尚的运动项目,认为田径课程较为辛苦,娱乐性不强,也不够时尚,技术要领复杂难掌握等现状,使得参选者逐年减少,部分学校已经被迫取消了选项课中田径项目的课程设置。众所周知,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发展人的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性,也能培养人们的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是所有体育项目的基础。可见,田径运动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在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的新意识,客观认识、理解田径课程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和意义,结合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改的发展趋势,对田径课程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使其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要求,吸引学生的目光,逐步扩大参加群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自觉锻炼的兴趣及习惯,以期为田径在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中重新发挥出自身应有的功能和价值,重振当年之雄风。

    2 田径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教学理念陈旧及竞技色彩浓厚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理念一直主导着田径课程的教学活动,禁锢着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思想。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习惯于从教的角度看待学,而不是从学的角度看待教,导致教法吞没学法;只注重前人研究的成果,不注重其过程;或者注重别人研究的过程,而不注重学生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学方法单一与竞技色彩浓厚;学生成绩考核评价观念落后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田径课程的教学质量及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对田径运动在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中大众化开展是不利的,也对不利于培养学生田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田径文化知识。因此,为顺应现代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实际需要,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多元化的需求,在田径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充分吸收新的理念与新方法,改革实践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以竞技项目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和偏重于运动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体育锻炼之用,要重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另外,要构建更加合理、适宜的教学评价方式,考核不应只是单纯通过一些直接测量的数据而定,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通过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课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树立学习田径的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2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课程遭学生冷落

    目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按学生的学习意愿开设了各种形式多样的体育选项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就有田径选项课程。田径课程的开设进一步丰富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体育基础的提高以及学生素养的全面培养。但是,由于当前所设置的田径课程教学内容多以短跑、长跑、跨栏跑、跳远、跳高、标枪、铅球等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为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甚至偏重于运动训练模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了学生上田径课时情绪较为低落,产生被动学习及厌学的心理状态。总体看来,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不善于针对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现呈现出教学内容与方法较为单一、枯燥和乏味,另外,也存在缺乏游戏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导致一些学生对田径课程产生厌倦感,课程一定程度遭受到学生的冷落。

    2.3田径运动的基础较差

    从当前的中小学田径运动课程所设置的教学内容来看,总体是以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掷实心球、推铅球等内容组成。而上述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在露天场地进行,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田径的练习过程还会给身体带来了一定的困倦或运动损伤。相对而言,田径运动较其他球类项目的教学内容欠缺趣味性、娱乐性和游戏性。因此,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练习田径积极不高,而更多的是热衷于球类项目,更多的学生会去选择那些趣味性较浓的球类项目作为运动锻炼,如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由此可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田径与球类之间的运动基础上的差异早在中小学就已经形成了,并且这种运动情结被带入了高校阶段,导致部分学生对田径课程产生逆反的情绪,表现出兴趣不浓的状态。这些,均对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选择参加田径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逐年降低,也是导致学生田径运动基础较差的直接因素。

    2.4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

    当前,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适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顺应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对现有教育教学进行了适宜的改革及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性能。现代教学模式的运用,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及技能知识,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肯定,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向前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部分教师的教学中早已根深蒂固,仍然沿着旧的教学观念进行着教学活动,现阶段还无法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平方法。总体看来,当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多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在田径课教学中仍然占着主导的地位。这一现状,导致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忽视了田径运动的健身教学需要,对于追赶新鲜事物的现代大学生来说不合适的,因此,使得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田径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没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导致学生对田径课学习缺乏兴趣。

    3 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教学的发展对策

    3.1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

    实践证明,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能有效地促进田径课程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田径课程的兴趣与爱好,也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从当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所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发现,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及完善的地方。如课程目标更多是体现了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竞技能力水平等。而教学内容目前主要还是沿用着竞技运动的相关项目,呈现出内容单调、运动强度较大、灵活性不够、个性化不足等状况。另外,运动技术的固定形式和单一动作的重复练习都是通过个体行为来完成,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导致田径教学缺少生机和活力。由此,我们应更新教学理念,对以前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根椐田径课程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当前大学生体育运动学习的实际需要,努力构建出一套适合当前田径运动发展趋势以及适合学生学习田径知识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可采取降低难度,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练习形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愉快地投入到田径运动中来。使其所构建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能够向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及促进身心健康这一根本目标迈进,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并且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教学形式,使之成为学生愿意接受并经常进行的用于锻炼身体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手段和内容。

    3.2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

    就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而言,其共同目的都是传授学生田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一些正确的田径技术和技能,为日后顺利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并且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田径课程教学质量,也符合现代田径技术的特点。教学过程特别是要注意对学生的潜能的调动、想象力的发挥,注重教育学的规律和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到知识和方法,而且还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把学生以往的知识和动作,迁移融合到教学中来创新,把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通过与其他的项目进行合作来开展田径运动的教学方法,或者利用其他的运动项目作为田径运动教学的载体,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走、跑、跳、投等基本知识。其中,现代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己的体验、参与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比较而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保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为主,而现代教学模式则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这是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特征。通过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相结合,实现了共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完成了共同的教学任务,更好地推进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教学的发展。

    3.3建立学校田径俱乐部,开展大众性健身活动

    从当前学校所构建的各类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状况的特点来看,俱乐部式的教学及管理比较灵活化,打破以往枯燥、缺乏趣味性的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与积极参与。由此,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与研究,力求建立出科学、合理的学校田径俱乐部,开展大众性健身活动,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要锻炼的项目。当然,学校田径俱乐部要将竞技与趣味相结合,使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田径运动的乐趣,强调健身原则与方法的掌握,同时还要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了解参与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以激发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欲望。我们相信,通过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校园田径教学气氛,弥补田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对培养学生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将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院田径课程的发展。

    3.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校纷纷对各学科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目前的田径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略了与之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改革,尤其是忽略了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导致教学与评价相脱节,改革和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可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当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当然,就教学而言,田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应根据学生实际和田径项目的特点而定,考核内容应能全面反映学生在进行田径课程学习之后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适时进行调整和改变,所设置的评价手段应对田径教学具有显著的导向功能,成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条件,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田径课程的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和真实。

    4 结语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田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与评价体系以及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并且建立学校田径俱乐部,开展大众性健身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田径运动的锻炼价值,加深对田径课程的感情,进而产生兴趣,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田径课程的学习,拓宽田径运动的生存空间,让田径课程在体育职业学院中重新焕发出生机。

    参考文献:

    [1]郭炎林.对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分析与对策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9月.

    [2]刘健鹏.对田径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遭受冷落的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2月.

    [3]郑雅蕊,孙 璞等.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6月.

    [4]余贞凯.网球技术课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的评价研究[J].楚雄师院学报,2013年3月.

    [5]吴有凯,曾秀端等.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体育科学研究,2006年12月.

    [6]庄伟.普通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6月.

    [7]周辉.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分析与探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9月.

    相关热词搜索:田径职业技术学院现状教学研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