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为数字中国培养“计算思维+”新一代

    为数字中国培养“计算思维+”新一代

    时间:2020-06-20 05:17:2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重构着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可以说,现代社会赖以运转的各大系统的底层已嵌套在算法之中。面对未来,世界各国都格外重视与之对应的教育体系设计。美国教育协会出台了计算机教育标准,强调在K12教育阶段开展计算思维、计算机实践与编程教育。英国近期颁布的中小学课程纲要中制定了发展基于计算思维的科学探究与计算机编程教育。由此看出,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步伐,将计算思维提升到全民素养的高度,并在不同学段开展相关的课程,以培训学生们面向未来的计算思维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些新要求与提升全民的计算思维能力密切相关。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2017年12月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这一切必然要求提升全民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也必然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方案正式颁布。其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相比之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本轮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能力。当“程序驱动”的数字化工具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时,人们不仅需要具备操作这些技术工具的技能,同样需要深层次理解这些技术工具,知道它们的工作方法和应用流程,及其背后的逻辑与结构,甚至可以重构设计。今天,我们重视编程,已不同于几十年前计算机教育初期的编程教育,而是在培养学生们一种“计算思维+”的能力,讓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创造实践。

    面向数字中国,学生们正在逐渐成为数字土著,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尝试,一起探索,一起创新,展望未来,培养新一代“计算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让每一个人都具备以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的视角理解创造新的世界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肩负着这样的机遇与挑战。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每一次课程改革,也都是为教育理想而进行的一次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新一代中国思维培养数字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