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试图建立一个地上乐园|视图可以为每个用户建立自己的什么

    试图建立一个地上乐园|视图可以为每个用户建立自己的什么

    时间:2019-02-04 05:38: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本文试图对庞德《诗章》的“寻求”主题进行解读。荷马在史诗《奥德赛》中描绘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海上历经十年磨难以寻求返乡的航行;但丁在史诗《神曲》中展现了诗人历经地狱、炼狱和天堂以寻求人类至善和光明的精神之旅。而庞德的史诗性巨著《诗章》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留下了模仿《奥德赛》和《神曲》的痕迹,这一模仿就为《诗章》定下了“寻求”的主题寓意,那就是,奥德修斯般的现代诗人庞德在《诗章》中从驶向冥府开始,历经“人类错误”的炼狱,以寻求人间天堂的美好理想。这一“寻求”主题本身蕴含着庞德为荒原般的战后西方社会探索出路,以期重建理想的地上乐园的秩序与意义的努力。
      关键词:庞德;《诗章》;寻求;地上乐园
      
      “我与世界争斗时/失去了我的中心/一个个梦想撞得粉碎/撒的到处都是/而我曾试图建立一个地上的乐园。”这是庞德《诗章》的最后部分《草稿与残篇》里的一段诗行。可以说,这段诗行高度概括出诗人庞德毕生创作的经历和理想;《诗章》,这部被称为庞德的“思想日记”和“心路历程”的长诗真实地记载了诗人为实现建立地上乐园的理想的寻求之路。
      一、寻求精神家园。
      荷马史诗《奥德赛》叙述了特洛伊战争英雄奥德修斯在海上十年历险返回家园的故事。奥德修斯本是伊萨卡岛国王,足智多谋,设计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而后,他率领部下返航回家。但因在归途中得罪海神,受到惩罚,在海上漂流十年,历经种种磨难,受到种种诱惑,险象环生,困难重重:巨人的威胁;女巫的魔法;女妖迷人的歌声;海上仙女七年深情的挽留……但磨难和艰辛阻挡不了他返家的脚步,诱惑和困难改变不了他返家的初衷,最后终于重返故园,重振家业,重建国序。
      诗人庞德一如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奥德修斯。奥德修斯不畏艰难寻求家园,历经磨难而矢志不渝的海上航行经历就是诗人自己近乎一生在人类文明的海洋中上下求索,寻求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以拯救西方文明的执着不懈的精神的写照。庞德崇尚古希腊罗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文明,认为肤浅的美国文化与之相比,就如一片沙漠与“荒原”。为寻求文化的“绿洲”与源泉,庞德选择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欧洲游历与旅行。从西班牙、威尼斯、伦敦、巴黎到意大利,庞德辗转于欧洲数国。然而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欧洲现代社会却充斥着铜臭的商业文化氛围,呆板虚伪的艺术气息使他感到窒息。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现状的失望与反思使庞德把目光“航向”东方,柳暗花明,他在东方文明和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中寻求西方文明危机的出路。在以诗文探索现实的同时,庞德又从文学领域转入经济政治领域,积极参与政治经济活动。他认为高利贷是破坏社会秩序和文学艺术的罪魁祸首,是万恶之源,成为道格拉斯有关货币和社会信贷制度思想的忠实信徒;他认为墨索里尼的工团主义是一种理想的治国模式,成为他心目中的货币改革和废除高利贷制度的“理想的君主”墨索里尼坚定的拥护者。1939年庞德返回美国华盛顿游说国会;从1941年开始在罗马电台发表广播演讲,旨在呼吁政府阻止罪恶的战争的爆发,“渴望建立一个政府仁道地掌握金融而真正热爱文学艺术的理想国家”(汪翠萍, 113)。总之,诗人庞德的寻求之旅跨越古今,驰骋东西,纵横数个领域,旨在寻求真知,为混乱无序、支离破碎的现代西方社会重建秩序与意义,为疗治千疮百孔的西方文明寻求一剂良方。
      庞德历经半个多世纪创作的苦心力作“《诗章》〔更〕是20世纪一部《奥德赛》式的史诗”(王誉公,132),表现了置身于日益腐朽、堕落的西方现代社会中的诗人寻求精神的家园,向慕秩序的理想。《诗章》第1章叙述奥德修斯率领部下,驶向地狱并在其中游历的情景,以期遇到已故先知,希望先知为其指明归途。这章奥德修斯游历地狱的叙述实际上就为整部史诗奠定了主题基调:如奥德修斯在地狱中寻求真知,以期返回家园伊萨卡一样,庞德在地狱般黑暗的现代西方文明危机中寻求精神家园,以期走出黑暗的地狱,拯救现代西方文明危机。
      奥德修斯的返航始于特洛伊城被毁于战火之时;《诗章》第4章描述了战火中的特洛伊城。作为古希腊的城市,特洛伊是古希腊文明的象征,是西方文明的起源。这座文明古城被战争毁之一炬,因而诗人在长诗的开始就暗示了西方文明衰亡的历史命运,那就是:在20世纪帝国主义战争的浩劫下,西方文明摇摇欲塌,处于崩溃的边缘;现代西方社会已驶入“黑暗的森林”,进入地狱般阴森的时代。因此,庞德在《诗章》中猛烈批判现代西方社会的种种社会弊端,无情揭露地狱般黑暗的重重罪恶:政治腐化,商业欺诈;信仰失落,道德沦丧;艺术衰败,世风日下。庞德聚焦英国现代社会的文学艺术现状,抨击窒息、扼杀文艺的资本主义工业、商业文明;揭露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谴责资本主义信贷和金融体制;批判整个西方文明的商业化价值观念,追求金钱至上的衰败世风;揭露国际银行家们对利润的贪婪追求及食利者阶层高利贷者的盘剥。
      而另一方面,奥德修斯下冥府却能得到先知的预言和指引,才能获得重返伊萨卡,才有重建家园秩序的可能。因而,奥德修斯游历的地狱尽管黑暗阴森,鬼蜮森森,却能带给奥德修斯返回家园的希望和光明。因而,《诗章》一方面展现了人类的贪欲和破坏的“地狱”景象,另一方面,庞德又在人类历史中寻求和探索,找到了他认为能带给战后西方社会“希望和光明”的“预言和指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英雄马拉特斯塔修建的庙宇;中国古代盛世社会中的圣明帝王;前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西亚那“牧场之山”理想化的银行改革;美国建国之父杰斐逊的理想政府;还有他心目中的“仁君”墨索里尼所宣扬的国家社会主义。庞德认为,这些都是与地狱般黑暗的现代西方社会形成强烈对比的人类历史上的光辉时代及创造这些光辉时代的光辉形象。这些英雄人物都“试图在荒原上建立文明”,他们的“光辉”能够驱散笼罩着现代西方社会的黑暗。庞德欲以这一系列建立秩序的伟大创举为先知的“指引和预言”来促使现代西方社会从黑暗混乱的地狱里走出,重建西方文明的精神家园。这是走向光明,寻求天堂般有序社会的努力和尝试。
      二、寻求人间天堂。
      诗人但丁在《神曲》中以第一人称讲述他自己的故事。由罗马诗人维吉尔带领,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而后在但丁心目中圣洁的贝阿特丽采的引导下到达天国。但丁在《神曲》中从地狱开始、穿越炼狱寻求光明的天堂的精神之旅也是庞德创作《诗章》所遵循的主题结构。庞德直言,“40年来,我一直在教导自己不要写一部美国或是其他任何一国的经济史,而是要写一部史诗,一部始于‘黑暗的森林’,穿越人类错误的炼狱,而在光明中结束的史诗。”(Cookson,137) 与但丁的精神探索相似,庞德在《诗章》中也创作了一个和这个寻求之旅平行的主题结构:从黑暗地狱向光明天国的进程。
      发表于1925年的《十六首诗章草稿》基本上就遵循了经过地狱和炼狱再到天堂的进程:《诗章》第1章奥德修斯航向地狱;第14章和第15章是“地狱诗章”,描写了地狱里的种种罪行;第15章结尾诗人来到地狱的出口,第16章从地狱进入炼狱,讲述参战者在一战中的战争经历;第17章描写了第一个人间乐园,是天堂的诗章。前十七章中的通往天堂的精神之旅实际上也是《诗章》整部诗篇总体上所遵循的主题结构,虽然《诗章》中并没有如但丁层次划分分明的地狱、炼狱及天堂,而是三者相互交错在整部诗篇中。
      被称为“地狱诗章”第14章和第15章是一幅当代英国伦敦的肖像画,勾勒出英国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腐朽与堕落。“地狱诗章特指伦敦,1919年及1920年的英国思想状况。”这里所描画的伦敦肖像仅是全部西方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早期诗章前四十一章主要把现代冥府――西方现代社会如地狱般黑暗的状貌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与但丁的地狱不同,这里不是死人的地狱,而是活人的地狱;也有别于生活在但丁的地狱中的人的尊严之心和悲剧意识,这个地狱中的居民却是怡然自得,各行其是。腐败的政客和金融家;唯利是图的高利贷者;大发战争财的军火商人;堵塞言路、混淆视听的新闻界人物:一群乌合之众,利欲熏心,争名夺利,对周围的乌烟瘴气、恶臭、腐烂和粪便熟视无睹,毫不在意。庞德对他们深恶痛绝,甚至不愿提及他们的全名或仅用他们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母指代他们,因为庞德认为,生活于此的现代西方人已丧失了他们的身份,不足以被记载为“个体”;或是他们如此腐败堕落,连名字也被腐蚀没了。
      在从42诗章到84诗章的诗章中,庞德为现代西方人的错误在历史的炼狱中探索。但丁的炼狱是净化人的心灵,以期达到天国之所。而庞德认为“时间或历史是人类错误的炼狱”。人类历史是在不断取得进步、前进的同时也历经磨难、痛苦和战争等错误的历史,因而如炼狱一般。与但丁的炼狱相通,炼狱是受罪的地方,也是引导人类走向希望和光明的地方。也就是,庞德要在时间和历史中寻求疗治人类错误与西方社会痼疾的良方,这是在炼狱中寻求出路与拯救之举。在庞德看来,由于现代西方人的错误,如战争,高利贷等社会问题,西方文明垂危。为解救危机,庞德在《诗章》中回顾了西方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再到二十世纪的英国、美国及欧洲在内的历史,以及中国从远古到十八世纪近5000年的中国历史,在人类历史的炼狱之所穿梭,寻求走出人类错误的出口:第42至51诗章中优等银行的典范西亚那银行的创建及其运作方式;第52至61诗章中中国儒家“大同”的社会理想;第62至71诗章中美国总统亚当斯的民主思想。“到1940年,中国史诗章和美国史诗章发表,庞德认为他的《诗章》已经完成,天堂已及通向天堂之路已经找到,即古代中国和建国初时的美国”。(吴其尧)
      穿越人类错误的历史炼狱,不仅包括穿越整个人类错误寻求走出炼狱的出路,而且也包括对个人错误的反思与内省而到达个人心灵净化的境界。《比萨诗章》第74至84诗章就是这样的“个人炼狱”,记录了被囚禁于比萨监狱的诗人个人的真实经历和思想情感。年近花甲却身陷囹圄,恶劣的生存处境、朝不保夕的生命安全、等待审判处决的精神煎熬,庞德在个人历史中回忆探索,反省个人意大利梦的痛苦幻灭过程,思索个人、欧洲乃至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尽管庞德以回忆人类历史及个人过去的方式来疗治人类社会的痼疾和个人创伤,但《诗章》绝不是表达“重返过去”的沉湎怀旧之作。庞德在人类的历史和个人的过去中游历是为了以历史和过去为参照来指导寻求现实社会中的人间天堂。
      首先,庞德以神话中和人类历史上理想化的城市为人间天堂的典范。第四诗章中的埃克巴坦那被描述为完美的人类秩序的典范,自然与文明和谐发展。第17至23诗章的“天堂篇章”再现了中世纪威尼斯的辉煌历史,是庞德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其次,庞德对心目中天人合一的地上乐园的描绘源于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带给他的想象:第20诗章中因吃忘忧果而使人流连忘返的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第49诗章“七湖诗章”中所描绘的诗画中田园般的中国风景。再次,庞德有关天堂的描写主要出现在后期诗章《掘石机诗章》和《王座诗章》里。《掘石机诗章》是对中国诗章和美国亚当斯诗章的回应,再次强调中国周朝的帝王和美国建国者他们个人不同凡响的统治能力对建立地上乐园举足轻重的作用。《神曲》“天堂篇”里的王座是为那些掌管国家秩序的治理的官员们的灵魂而设的。庞德在《王座诗章》中也强调“秩序”,并提及代表“秩序”典范的几部法律文书,其中就有中国清朝康熙帝的《圣谕》。这是康熙、雍正用以治理国家的法令条例,是儒家思想精髓的总结,庞德认为,这是西方应该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良好的“秩序”的建立及随后带来的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或人间天堂都要依靠这些法令条例的制定和颁布,执行和维持。
      三、寻求的失落与寄望。
      1919年庞德开始创作《诗章》时的初衷是创作一首他认为可与荷马及但丁的史诗相媲美的伟大诗篇。以创作“史诗”的夙愿,《诗章》中的诗人庞德如奥德修斯一样航行在人类文明的海洋上,历经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心路历程和寻求之旅,试图为西方文明的危机探索出路,建立理想的地上乐园,也就是取消高利贷盘剥和资本主义腐败,没有人类贪欲和战争的人间天堂。
      然而,“我与世界争斗时……一个个梦想撞得粉碎”:庞德所寄予希望实现自己经济理想的法西斯政府垮台;他想以己之力阻止具有毁灭性后果的人类战争也依然爆发;在穷其一生写就而成的《诗章》中诗人跨越时空,苦苦寻求建立理想的地上乐园的结果也是空中楼阁,脑中幻影,带给他的却是失落与失望。“我不知道人性如何承受/有一个画好的天堂在其尽头/没有一个画好的天堂在其尽头。”诗人的“画好的天堂”的意识其实早在第31-41诗章杰斐逊诗章中就已有所表露。庞德传达的杰斐逊与亚当斯的书信中一方面是对建国初期的美国社会与体制的希望,另一方面却是对人类的堕落和愚蠢的失望。他们意识到他们所开创的国家是极其有价值的,然而他们也明白,与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化的国家相比却要相去甚远。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化的国家也就如庞德心目中的理想的地上乐园,是画中的天堂,也就是人为的天堂。尽管庞德在比萨诗章中五次引用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诗行“天堂不是人造的”,但庞德的寻求之旅却表明,天堂就是人造的,不是存在于现实中的可见的人为的天堂,而是存在于诗人构想中的幻影的人为的天堂。
      庞德理想的地上乐园一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明的丰碑、马拉特斯塔耗其一生的心血建造而却从未全部竣工的庙宇。虽然如此,《诗章》中所展现的马拉特斯塔在其一生永不停止的斗争中所表现的战斗风采,他抵制反动潮流的大无畏气概,也彰显出庞德本人寻求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如马拉特斯塔未完成的庙宇的建造一样,庞德《诗章》的“建造”以《草稿与残章》结篇,也有未了的含义。这一未了的结篇是否也隐含着庞德寻求重建地上乐园的理想是一种未结束的心愿,是否也隐含着庞德寻求重建地上乐园的努力也不会终结的期望呢?
      
      参考文献
      [1]Cookson, William. ed. Ezra Pound: Selected Prose, 1909-1965.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73
      [2]Kearns, George. Guide to Ezra Pound’s Selected Cantos.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80
      [3]Pound, Ezra. The Cantos of Ezra Pound. New Directions, 1969
      [4]Terrell, Carroll. F. A Companion to the Cantos of Ezra Pound. 2 vol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5]Wilson, Peter. A Preface to Ezra Pound.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6]陈明明.寻求精神的家园――论庞德诗歌的奥德修斯情节.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7,2
      [7]杜予景.庞德《诗章》中的“人间天堂”解读. 外国文学, 2008,8
      [8]黄运特 译,张子清 校订.《庞德诗选�比萨诗章》. 漓江出版社, 1998年
      [9]黄宗英.“一张嘴道出一个民族的话语”:庞德的抒情史诗《诗章》. 国外文学, 2003,3
      [10]索金梅.庞德《诗章》中的儒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8
      [11]汪翠萍.论人文主义者庞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9
      [12]王誉公,魏芳萱.庞德《诗章》评析.山东外语教学, 1994, 3-4
      [13]吴其尧.庞德与中国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7

    相关热词搜索:建立一个试图地上乐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