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学位贬值根源何在?] 人民币贬值根源

    [学位贬值根源何在?] 人民币贬值根源

    时间:2019-02-05 05:31: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短短30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培养了大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硕士、博士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为国家建设奉献青春和智慧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学术事业增添一抹亮色。
      然而曾几何时,硕士、博士的头衔不像当年那么响亮、那么令人羡慕了。求职时分,已从当年的礼遇有加,变为今天的挑肥拣瘦,其中不少人甚至遭遇冷眼,长期找不到一份略可谋生的简单工作。于是有人浩叹:现在研究生培养严重过剩了。
      我们国家真的除了技术工人不需要那么多高素质人才吗?研究生培养真的超过了自主创新的急切需要而严重过剩了吗?我看不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一方面是整体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城乡之间、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可以相差几十倍甚至更多。笔者在一篇文章中针对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残酷现实,曾不无调侃地说过:偏远地区无人去,政府机关抢着去,自主创新上不去,个人生活过不去。研究生的贬值,既有其本人和学校培养的问题,也有社会需求不尽合理的问题。但概括说来,不外乎以下四端:
      一是质量下降。不可否认,现在的研究生培养从总体上说,不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那个时候,一大批饱受迫害的知识分子重新回到讲台,以毕生的积累和极高的敬业精神,少而精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这批人学养根底扎实,治学作风严谨,能够忍受寂寞,一心向学,他们中的多数,今天已成为各学科的带头人或各个领域的骨干人才。今天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当然也不乏出类拔萃者,但就整体而言不能让人满意。硕士不“硕”,博士不“博”的情况时有所见;顶着高学位的头衔,而缺乏真才实学的“人才”也不鲜见;至于眼高手低、好高务远、追求享乐等毛病,几乎是这批人的通病。这就不能不使公众对他们的心理期待和社会评价有所降低。
      二是乱扩规模。研究生水平的下降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本人,学校出于各种正当或不那么正当的理由、不顾自身的办学实力争相扩大招生规模,像放羊一样招生,像培养本科生一样带研究生,也是导致研究生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研究生教育有其自身规律,不能不顾办学条件盲目扩张,搞学位大跃进,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为什么?显然是利益驱动,而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以为把“学院”改成“大学”,把“大学”变成超规模的“大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水平就上去了,鬼才相信。笔者曾到某熟悉的省会城市出差,那里的朋友调侃说:你现在找不到咱们市了,咱们市现在搬到某某大学里去了。“城市在大学之中”,这不是对教育规模无限扩大的赞赏,而是对不尊重教育规律、好大喜功做法的批评。
      三是学风不正。存在于各类学校中的不正学风,也是导致研究生贬值的重要原因。现在不要说学生,就连研究生导师,也有不少人作风浮躁,急功近利,其人品学问都不敢让人恭维。有的人热衷于参加各类研讨会、评估会、论证会、招商会,实际上是弃学而奔利;有的人热衷于揽课题、找项目,谈资金,而无心于学问;课题洋洋洒洒几十万言,都是学生东拼西凑而成,导师大名却赫然在目,而且名列最先。至于学生,囿于外语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至少一半时间不得不用于发简历、跑招聘会。而学位论文就对不起了,只能作急就章。好在网络时代比剪刀加浆糊更方便,输入主题,大量检索,海量的信息不怕找不到可以抄袭的东西。于是乎,用不了十天半月,几万字的硕士论文就算搞掂了。还有更加不堪的,一方面雇佣枪手代劳,一方面重金伺候评委,学位照样可以轻松拿到。这样的研究生,怎能让人入眼?
      四是以假乱真。所谓“以假乱真”,一是说以假学历、假学位招摇撞骗、混迹于市;二是说假作真时真亦假,使研究生教育整体上令人怀疑。如今的假学历、假学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不法分子在地下通道、高校周边制售的,这部分可以说是真正的假证;二是变相贩卖于各类高校、党校的所谓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博士学位。说“变相”,是因为享受这类教育的对象通常要比前者社会地位和经济层次略高。他们不屑于到不法分子那里去买假证,而要追求一个体面的“真实”,自然只能到“合法分子”那里去变相购买。好在市场经济无奇不有,你有需求,我就开店,于是各级各类研究生教育雨后春笋般地活跃于神州大地。君不见,初中都无法毕业的发小,转眼成了硕士研究生;而“日理万机”的领导干部,一天学不上照样获得博士学位。如果说前者是公然的欺骗,那么还有一份“欺骗的诚实”;而后者挂着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幌子,行的是满足私利、欺世盗名的把戏,就更加让人鄙视。他们不仅大大降低了学位的成色,而且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其危害,已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不说也罢。
      【明明荐自《讽刺与幽默》2007年10月19日】

    相关热词搜索:贬值何在根源学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