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茹苦忆《弹花》】 弹个花

    【茹苦忆《弹花》】 弹个花

    时间:2019-02-13 05:46:2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编辑与作家有不解之缘,二者常常合而为一;编辑同时又是作家,作家多喜爱也善于干编辑。二、三十年代不少著名作家都办过刊物,做过编辑,如鲁迅、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他们编辑的刊物既风靡文坛,影响深远,又发现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作家。编辑于文学事业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一般,编者与作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编者离开作者,他的刊物园地便会荒芜;作者离开编者,他的作品无从开花结果,便会枯萎,湮没;所以编者与作者最后必成为朋友,知己。当然,这还须他们的目标一致,都是为国家,为人民的需要而耕耘。
      刊物比如百花园地,有时也可以比作战场;把编者和作者比作共同战斗的指战员;这样比是确切的,编者和作者历来都是为了各种正义的事业而战斗;为真理而战斗,他们的战斗阵地就是刊物。
      卢沟桥事变以后,抗日救亡的烽火煮沸了爱国志士的热血;有的从戎上征,有的挥笔作战;谁都不愿偷生苟安,谁都不甘消极落后。随着这种时代激流,一九三七年底我到了抗战中枢的武汉。当时四面八方的作家也都汇合到武汉,并为保卫祖国作出各自的贡献。我刚刚结束了《妇女文化》月刊的编务,象着了迷似的,一心想再编一个宣传抗战的文艺刊物;于是在华中图书公司的同情合作下,《弹花文艺》月刊于一九三八年三月诞生。
      《弹花》创刊的经过,我已在《漫忆写作与编辑》一文写了一些,这里再谈谈过去的甘苦感受,回想过去,就会看出今天的优越性。那年头编刊物不是容易的事,要巴结书店老板,还要巴结作家。私营书店出版一本刊物,总是希望赚钱,赔钱生意绝不肯做。华中图书公司的老板唐性天,又是北京大学出身的知识分子,因此和他打交道还较有共同语言;比如对《弹花》的创刊宗旨便能一拍即合,都主张宣传抗战救国。只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销路好;销路好,要靠名作家,他认为名作家才有号召力,这等于是他的条件。至于作家的政治倾向他不在乎,他表示:反正大敌当前,抗战第一,各党各派的作家,除了汉奸都会是抗日的。我同意他的看法。这也反映了《弹花》的立场观点,反映了文艺界的普遍愿望――团结抗战。
      《弹花》是抗战后出版的第一个文艺刊物,华中图书公司抢先出版这一刊物,是很明智的;它既适应了国家形势,广大人民的需要;又恰值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之时。我是“文协”会员,就为《弹花》组稿带来了便利,保证了一定质量,相应地销数也逐渐增加。“第二期出版不几天,两千册销尽,第三期加印至三千册。”(见《弹花》第四期“编后记”)此后抗战文艺运动蓬勃发展,刊物也多起来了。陆续出版的有文协主编的《抗战文艺》,马彦祥主编的《抗战戏剧》,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等。有了这些内容雄厚的文艺刊物,宣传抗战的力量大大加强。相形之下,《弹花》就显得十分单薄。但只要能起一点马前卒的作用,我也很高兴。
      在文艺界统一战线的号召下,《弹花》也本着这个原则精神进行组稿。我统计了从《弹花》创刊到停刊,为她撰稿的著名作家、艺术家,共有四十二位,绝大多数是属于革命的,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包括共产党和无党派人士;如郭沫若、老舍、应云卫、穆木天、魏猛克、欧阳山、安娥、王莹、草明、罗荪、金满城、锡金、梅林、张恨水、张十方、陆志庠、高龙生、赵望云、谷剑尘、朱双云、卢冀野、谢冰莹、陈雨门等。不少作家、艺术家还在延安,如丁玲、左明、椰子、邵子南等。大约不到四分之一的作家、艺术家是国民党,如冯玉祥、华林、王平陵、曹雪松等。通过这些作家、艺术家的阵容和他们的作品,可以明显看出《弹花》的倾向性,看出她是个忠于贯彻团结抗日方针的刊物。正如老舍在《弹花》创刊号的一篇《我们携起手来》的文章里说的:“伟大的是能唤起民众共同奋斗的这些中国作家,散开来,我们也许只能放出飞蚊的微音,联合起来,他们定能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大家能凑在一起呐喊就是伟大。……我们也是一团精兵,只要我们能迈齐了脚步,一同朝着暴日奔去,我们的势力不可侮!战略如何,须待大家和和气气的商议讨论,已具有携手同行之心是最可庆幸的,齐心第一,怎么‘大’第二。”又如穆木天在《调整文化队伍》一文中写道:“肯定‘八一三’后文化队伍的团结,在文化大军团里,我们必须有利地发挥文化部队的战斗力。我们都是知识分子,都是文人,我们多年积成的习惯,还不能让我们完全把自己的个人主义要素克服下去。”(见《弹花》一卷四期)也是这一光明正大的方针,使我和作家、艺术家们同心同德地奋勇前进,使《弹花》得到了读者们的同情爱护 。而且令人高兴的是,我从外来稿件中发现了优秀的青年作者和作品,我曾在《弹花》二卷二期的“编后记”里满怀喜悦地说:“我很快活,异于往日编后的快活。当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批外来的稿件时,我发现一般所谓‘无名’作家的那种不苟且不滥造的写作精神,他们用灵活的笔致,精密的思想,写成了充实有力的作品,于是我欣然毅然地采用了他们的作品,如罗鸣先生的小说《连长》和烽崇先生的散文《一片血痕与一片泪迹》,以及秦光银先生的诗《武汉,如今的屠场》等篇,都是值得向读者介绍的佳构。”(罗鸣后来成为名作家)由此证明我当时编《弹花》固然依靠名作家撰稿,也很重视和采用外稿。我总觉得“名”作家也都是从“无名”作家过来的,如果没有编者的发现和培植,无名作家永远成不了名!一个尽职的,对文艺事业富有责任感的编者,也应该这样作。记忆中过去的编者与作者之间还没有什么“关系”、“后门”风。许多老作家他们又是编辑,都能热衷提携后进;鲁迅先生就经常在自己主编的刊物上采用无名作家的作品,或介绍给别的刊物;甚至自己拿钱为他们出书,培养成了不少优秀的青年作家,象柔石、萧红、萧军等。我对此感受特深。个人经验里,三十年代的女子书店、商务印书馆也很提携后进,不以无名嫌弃;我在这两家书店发表和出版的作品,都是冒然投稿,没有任何熟人的引荐,所以我也愿学习这种无私的作风。不过那年月政治偏见和文艺派性,给编辑的影响和压力还是相当大的,即使在“抗战第一”的时代,带着有色眼镜的人依然执固不化;他们对《弹花》的态度不作具体分析,不从大局考虑地加以诋毁;造成我和《弹花》陷入几面责难的处境。华中图书公司又因战争原故,发行网越来越小,销路不佳,出了十期便不愿再出下去了。但我还要挣扎着自办,这时我住在北碚,每期发稿都须冒着空袭的危险往重庆去;从编辑到跑印刷所、排字房,看清样校对,全是一个人包干,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气。和我同客北碚的女作家方令孺,见我贫病交迫仍不动摇,笑我太傻了!是的,就是这点傻劲,使我坚持又出了九期。而且最后我还利用这个小小的阵地,为了一家官方《学生之友》的杂志,指责青年学生所谓“思想左倾”问题,与之进行了一场论争;于是得罪官方,终于《弹花》在政治威胁、经济困难的压力下,于一九四一年忍痛停刊。记得郭老曾赠我一首诗,有“锦心一弹花”句,我向他摇头不迭说:不是“锦心”是苦心!至今回忆起来,还有些酸辛之感,但当时朋友们给我的同情和鼓励,也是一种安慰。
      尽管《弹花》给我带来许多烦恼,我并不后悔,我想,为抗日救亡做一点应当做的工作,心安理得。不过限于水平,做得不好罢了。解放后历次运动中,我对自己的作品都进行了自我批评,乃至一笔抹杀;而独对我主编的几种刊物没有这样。因为刊物是集体产物,只要编辑方针不错,我不能随便全盘否定。比如《弹花》宣传抗战,作家们满腔热情地支持她,为她写出宣传抗战的文章;如果轻率地否定,势必也顺手否定了作家们的作品,因为作品是刊物的具体内容;而这是不恰当的。“文革”时红卫兵、造反派抄家,拿去了我保存的全份《弹花》和其他我编的报、刊,他们说解放前的旧报刊都有问题,都是反动的。我要求他们审查内容,历史地具体地分析批判。这些拿去的报刊迄今未还。近几年为了写回忆录,需要这些资料,我便只好上图书馆借阅,但也都不全了。我重新翻阅《弹花》,觉得她的时代感很鲜明,其中文章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即:爱国,反侵略;这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今天看来也仍有一定意义,至少她完成了她的历史任务。最近领导同志们还一再强调,爱国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去年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反证。《弹花》发表的文章体裁多样,每期虽然篇幅不多,主要文章约十五篇左右,也还包括了理论、小说、戏剧、散文、诗歌、随笔、杂感、报告文学、战地通讯以及外国文学,木刻、漫画。不少作品的质量相当高,如老舍的论文《我们携起手来》,应云卫的论文《战斗的戏剧》,丁玲的论文《略谈改良主义平剧》,穆木天的论文《调整文化队伍》,金满城的论文《忠于文艺、忠于抗战》,朱双云的论文《平剧界的延年益寿汤》等;梅林的小说《旅行家》,张十方的小说《泥棒》,欧阳山的小说《爸爸打仗去了》,草明的小说《荣誉大队》,谢冰莹的小说《倭寇的暴行》,罗鸣的小说《连长》等;左明的剧本《王八旦才逃》、《神枪手》,谷剑尘的剧本《紫金山下》,谢冰莹的剧本《野战医院》,高尔基的剧本《伊格・布里珂夫》,罗曼・罗兰的《总有一天来到》等;老舍的散文、杂感《话剧中的表情》、《我为什么离开武汉》、《兔儿爷》,魏猛克的随笔《写什么好呢》,王莹的散文《成长与死灭》,罗荪的散文《江上》,安娥的随笔和诗《残翼》、《歌手》;冯玉祥的诗《汉奸》、《夜袭》,锡金的诗《伟大的开始》,陈雨门的诗《战争》,老舍的诗《剑北篇》等;邵子南的报告文学《公演“黑山白水”的意义》,刘菀苹的《村民大会》;王冥的《徐州的劫运》;陆志庠的漫画《敌人往哪里去》,高龙生的漫画《骄者必败》,赵望云的速写《抗战金钱板》,段青的木刻《袭击》等;这些文章和画幅使《弹花》在战争中起了一丁点的星星之火的作用,也因此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我都愿含辛茹苦地维护她。
      转眼间《弹花》已经停刊四十二个年头了,对于这一渺小的刊物,原不值得一谈;不过想到当年为她写稿的作家也相继凋谢,所剩寥寥无几;想到他们对《弹花》的慷慨支援,却是感念系之!解放前作家撰文多为稻粱谋,而为《弹花》撰文的朋友,不但不嫌稿费菲薄,有时还分文不取,反赔上笔墨纸张。这曾使我非常不安,如今回忆起来犹觉歉疚!是什么促成这种可贵的合作情谊呢?是编辑和作家的良心,是他们的共同奋斗目标――为了抗战,为了爱国!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八日

    相关热词搜索:茹苦忆弹花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