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重庆建市与首任市长潘文华|重庆市长

    重庆建市与首任市长潘文华|重庆市长

    时间:2019-02-19 05:35:1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从商埠督办到市长      1891年(光绪十七年)重庆开埠之后,英、日、美、法各国纷纷来重庆设领事馆,开设公司、洋行,办教堂、学校。这就促使重庆的民族资本开始萌芽和发展,使一些民族工业和商业相继开办起来,与外资进行竞争。如1891年开办的第一家森昌泰火柴公司,1900年的涂山煤矿,1906年的鹿蒿玻璃厂,1909年的川江轮船公司等。1904年还成立了重庆总商会,重庆已实际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工商城市。
      但由于受到旧体制的制约,还不能改府为市。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巴县),原府台衙门由总商会买来办公,并在附近开辟商业场,使下半城成为当时最繁盛的商业中心。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重庆工商界和地方绅耆,都有设市的迫切要求。但又由于当时正是四川军阀防区割据时期,连年内战,你争我夺,几无宁日,对城市只顾搜刮,遑论建设。直到1926年6月,刘湘又以四川善后督办名义回驻重庆,把重庆作为他的根据地,局势才相对稳定下来,这时设市的时机和条件才告成熟,刘湘乃于1926年6月,决定改市政公所,恢复成立重庆商埠督办公署,以素有革新重庆之议的川军33师师长潘文华为督办,负责设市及进行建设的筹备工作。
      潘文华于1926年7月受命重庆商埠督办公署督办之后,即开始物色人才,建立机构,召开会议,抓紧对重庆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和全面规划,积极开展重庆设市有关各项准备工作,这是重庆建市准备工作的真正开始。
      1927年上半年,督办公署成立了重庆新市区管理局(后改为迁坟事务所),潘文华委派旅长郭勋祺为局长,并布告市民,正式开辟新市区。同时,创办《重庆商埠月刊》,潘文华在创刊词中说,“数月以来,对各项建设要政……无不殚精竭虑,积极进行,以副市民之期望,至于经费,几经筹划经营,月可收入3万余元(银元)……”
      1927年11月1日,潘文华呈准二十一军军部,将督办公署改组为市政厅,下设财政、公安、工务、民生等局。潘文华任市长,指定重庆上下游南北岸30华里为市区,但无明确边界。潘文华市长开始拟订《重庆特别市暂行条例》30条,报国民政府申请以重庆为特别市(按当时市制,有特别市和普通市两种),因当时重庆人口只有30万左右,与特别市条例不符,未获批准。
      潘文华又召集各局处和市参议会开联席会议,推派代表李西庸、宋绍曾赴国府请愿以重庆为特别市。旋奉国府文官处公函云:“所请确定重庆为特别市一案,已交内政部拟议,俟四川省政府成立后,再行核办。”
      根据1928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的《市组织法》,市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国民政府决定按照《市组织法》批准建立重庆市。因此,1929年2月15日,重庆市政厅改组为重庆市政府(省辖市),重庆正式建市,以潘文华为第一任市长,下设秘书处、财政局、工务局、公安局、社会局、教育局、土地局、团务局、市金库,设官分职与特别市相同。其范围除巴县城区(即今渝中区老城区部分外,还包括江北县城附近(即今江北区嘉陵江出口处一带),并由江北办事处改为江北市政管理处。因南岸居民渐多,又增设南岸市政管理处。是年,重庆市人口共计232993人,45038户(南北两岸人口未计在内),从而开启了现代重庆地跨两江,鼎足三分的先河。
      刚任市长的潘文华认为:“以重庆市区30余万人口,仅以高低斜曲之十三四平方公里面积容之,其拥挤情事,自难避免,若非另图新区,均无法解决此困难问题也。”
      这时重庆的市政建设方面,的确问题很多,困难重重。两千多年的重庆古城,虽然在1891年根据中英烟台续约辟为商埠,但长期受半封建、半殖民地掠夺的影响,以及近十多年军阀内战的破坏,一切都显得保守落后,仍是一个老样不变的旧城市。
      当时的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是川、滇、黔门户,是这几省土特产品集散码头,是外省外国货物进入西南腹地的总口子和转销站,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人口众多。中国在甲午战败以后,重庆被定为对外通商口岸,工商业务更趋活跃。但市区狭窄,房屋年久破烂,街区凌乱,市容不整,实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这座古城又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过江无桥,无轮渡,用木船过渡,水路虽有舟船之便,但陆路交通相当崎岖,只有一条老大路,出通远门经兴隆街、盐锅骑石(枇杷山)、两路口、鹅项颈,上佛图关,走石桥铺、白市驿,到璧山接东大路。其余七星岗、观音岩、枇杷山到两路口一带都是棺山坡,为重庆历来埋死人的地方。
      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个重庆城,前面有水拦住,后面有山挡住,是个没有发展前途的城市。所以30万居民,长期住在城墙圈内的旧城区,生活条件很差,市政设施,听其自然,尽管开埠已近40年,重庆城区并未向外发展一步。全城街道狭窄,房屋矮小,30多万市民没有自来水,长期靠人工挑水吃。同时没有民用电话,没有马路,没有公园。交通工具,城内坐轿子,城外坐滑竿,骑溜遛马。照明,只有一个小型民办烛川电灯公司,只能供微弱电灯1000多盏,其余全点煤油灯。卫生太差,行人在荒坡僻地随地便溺,大小两河码头未修,水上交通混乱……所有这些情况,真是千头万绪,任务艰巨,问题严峻,确实存在一个“难”的问题。
      潘文华市长带领有关专业人员,在充分调查研究之后,结合具体实际,根据既定规划,把筹备建市和市政建设工作同步进行,积极为重庆的市政建设开创新的局面。
      自1926年下半年起,潘文华就具体开始规划。他先从交通着手,再及水、电设施,修建中央公园,兴修码头设备,开拓街道马路,改进电话、消防等重要项目。并从1927年起,次第动工,雷厉风行,取得良好实效。
      
      开辟新市区
      
      开辟新市区是潘文华最注意的重点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是重庆的创举,它的完成,将使这座古城面貌发生空前未有的变化。所谓新市区,是与当时城墙之内的旧城区相对而言的,因新市区全是在城墙之外的荒坡坟地上开辟出来的。
      新市区的面积约8平方公里,比旧城区要大一倍,当时新市区计划开辟中区、南区、北区三条马路干道。第一条是中区干道(即今天的中山一、二、三、四路),从城外通远门、经观音岩、两路口、上清寺到曾家岩;第二条是南区干道,从南纪门,沿长江经燕喜洞至菜园坝;第三条是北区干道,从临江门沿嘉陵江经黄花园、大溪沟至上清寺。
      当时订规划的时候,曾有人说“城墙从来只能修,那么高厚怎么拆呢?通远门外一带成千上万的乱坟堡,向哪儿迁呢?沿途都是山岩坡坎,马路怎么修呢?”潘文华说:“城墙再厚也要拆,坟墓再多也要迁,马路再难也要修。”这样才把规划定下来,这个规划符合重庆山城的实际,效果良好。
      从1927年下半年动工到1929年底,中区和南区两干道完成,当时,开发重点摆在中区干道,沿马路两边隙地,租给群众修建房屋作商店住宅。并在上清寺侧修建陶园(又名�园),在罗家湾侧修建适中花园,供人游览,特别是在掘挖乱坟荒坡时,遭到部分市民激烈反对,但潘文华并不气馁,一直坚持到底。他个人还带头在乱坟荒坡购置大量地皮,以期能带动这片荒废之地的繁荣,果然,后来地价大涨,他的个人财富也随之增加。
      从此以后,新市区逐步形成街道,开始繁荣起来,为重庆市后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新市区的中区、南区两条马路干道完成以后,潘文华决定在旧城内开辟两条马路干道,分别与城外干道接通,以整顿市容,增进繁荣。
      此后不久,中区干道房屋增多,街道形成。许多商店相继开设起来,如当时通远门外的金山饭店、嘉尔登茶园,黄家垭口的西笑豆浆店,观音岩的三飞车行等,使人大开眼界,城里相约出城游马路的人越来越多,重庆新市区就这样逐步繁盛起来。
      与此同时,由第二十一军一师师长兼渝简马路总办唐式遵,负责由大溪沟经小龙坎、山洞、歌乐山、青木关到璧山的马路,已基本修建完工,接通了成渝公路,这样使川西平原和川中盆地几十个县的农副土特产品,源源不断地由公路大量运到重庆。
      随着新市区的开辟和成渝公路的修通,不但对外改变了重庆2000多年陆路交通的困难面貌,而且城内也改变了上下半城的商业结构,使历来居重庆商业中心的下半城,开始逐步把繁荣地位让给上半城,到抗战时期,这个中心的转移就完全实现了。
      在新市区马路完工之后,从1930年起就动工兴修城内马路干道。当时决定在上下半城各辟一条马路干道与新市区马路干道连接。让上半城自七星岗经劝工局街(后来的民生路)、杂粮市、关庙街、都邮街、会仙桥、小梁子、小什字到过街楼为上半城马路干道,与新市区的中区干道连接。下半城自南纪门经镇守使街、段牌坊、新丰街、道门口、陕西街到过街楼为下半城马路干道,与新市区的南区干道连接。
      这样使旧城区和新市区的马路连成一片,交通便利,市民称赞,认为这是重庆空前未有的创举。说明开辟新市区和兴修马路的规划和布局,是符合这个山城的特点的,虽然北区干路没有完成,但格局定下来,到抗日战争开始后,还是完全实现了。为此,市民们都称赞这是潘文华市长在重庆设市初期的一项重要贡献。
      
      创办重庆自来水厂
      
      重庆自1891年辟为商埠到设市时已近40年,竟然还没有自来水,当时全城市民的生活用水都靠用人力挑运江水供应,部分居民还自己下河挑水吃,坡陡路远,十分困难,如遇火灾,更苦无水施救。在历史上重庆曾遭几次大火,均损失惨重。当时大小两河每天靠挑水为生的人在两万左右,且水质浑浊,既不清洁卫生,有时水价又高,因此市民对用水一事,伤透脑筋,开办自来水早就成为市民的迫切愿望。潘文华深知自来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决心在开辟新市区工程的同时,即着手创办自来水厂。
      根据《重庆一览》载称:重庆自来水之兴办,是在1927年开始,由当时的重庆商埠督办潘文华召集全城绅商集资筹办的。初为官督商办性质,预算股本金额银元60万元,因工程艰巨,大大超出预算,到1928年增为180万元,在市房产和税收中募集股金。
      工程由华西兴业公司承包,机器设备向德国西门子洋行订购。并选定打枪坝为制水区,大溪沟观音梁为起水区。1929年2月,潘文华在观音梁举行开工典礼,1931年2月28日各项管道、机器、厂房、安装设备次第完成,开始由起水区向制水区输水,初步设10个水站开始供水。
      1932年,潘文华撤销筹备处,正式成立重庆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仍由市府派员监督。旋因公司管理不善,起水区机器发生故障,1933年改由市府接管整顿,再集资改善设备,于1934年2月才开始正常供水。从此业务好转,售水站增为20个,供水区遍及上下半城和新市区,月供水量约15万吨。
      这样,市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问题基本解决。但重庆市贫苦大众,靠挑水为生的几及2万人,自来水公司成立,无异端了他们的饭碗,断绝了他们的收入,乃群起反对,集众向市政府请愿。开初,市长潘文华派秘书长石体元出来向群众解说,但部分市民仍寻衅闹事,后不得已采取高压手段,由市政府警卫队逮捕了十多人,并打伤了二三十人,一些仍不理解的挑水工改赴二十一军军部请愿。后来,市长潘文华只好决定:自来水公司除在机关、工厂设立专管供应处外,市民用水在全市设立十多个放水站,由挑水工人在放水站自由挑售,离河岸较近地区,不设放水站,仍照旧习办理,才解决了这场挑水工风波。
      1935年该公司改组为官商合办的重庆市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官股20%、商股约80%。当时重庆知名人士赵资生、温少鹤、胡子昂等,都先后任过公司经理,而公司董事长一职则从公司改组起到1949年重庆解放止,都一直由潘文华之二弟潘昌猷担任。潘昌猷时任重庆商会主席,重庆银行董事长,约占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股份额60%。
      
      扩大和新建重庆电力厂
      
      据《重庆开埠史》及有关资料记载,重庆城的照明情况,在1891年开埠之前历来用的是植物油灯(菜油、桐油)。开埠之后,外国煤油(当时称洋油)源源不断运入四川,就逐步改用洋油灯。
      1907年重庆绅商刘泽膏、赵资生、李觐枫等,为抵制洋油,发展地方实业,发起集股创办“重庆烛川电灯公司”,集资30万元,向英商安利洋行订购全部机器,选定在太平门仁和湾建厂,并向商部呈准立案,取得30年专利权,成为重庆民办公用电力事业之始。
      但这家公司最初只有100�直流发电机一部,仅能安电灯300盏,供附近居民和大商店之用,后增购400�直流发电机一部,可安装16支光的电灯16000盏,把线路延伸到上半城一带大街道使用。惟因当时设备简陋,管理不善,到1929年又遇火灾,烧坏部分机器,以致电力不足,光度微弱,且每天只能供电四五小时。居民意见很大,要求改善设备,扩大供电范围。
      潘文华任市长之初,因开辟新市区,兴修马路干道,对整顿电灯暂未进行。到1932年9月,他即饬令由市府接管烛川电灯公司,另建新厂。并成立重庆电力厂筹备处,他亲自召集绅商会议,集资申洋200万元,预计购三相式交流特备发电机3台,容量为3000启罗华特,把江北、南岸两区用电包括在内(当时南岸铜元局、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等渡口及江北溉澜溪、江北城、刘家台、相国寺等地区都划归市管)。
      预算全部机器设备开办费用为申洋200万元,很快募股满额。全部建厂工程由华西兴业公司承包,潘文华派工务局留学美国学电业的傅友周负责监督。选定大溪沟古家石堡为新厂厂址(现大溪沟发电厂)。于1933年4月正式开工,到1934年9月底全部完工,10月1日即开始向全城区供电(包括新市区)。12月江北过河高压线架设完毕,亦开始向江北供电。惟南岸因架设长江过河线工程较大,留待以后架好再行供电。
      1935年2月电力厂筹备处结束,正式成立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电厂的经营管理,潘文华二弟潘昌猷为电力公司常务董事。这时,供电量为每月路灯1035盏,居民供电8万盏,比原来供电量大10倍左右。从此重庆照明得到改善,并为后来抗战时期以及解放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潘文华还以二十一军武器增补的需要,在重庆市建立较大的兵器修械所和冶铁工业,这又为重庆市的钢铁工业和兵器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
      
      建成中央公园
      
      重庆设市之前没有公园,在1921年杨森任重庆商埠督办时,曾拟在后伺坡修建公园,尚未动工,川军内战又起,杨森撤走,继由川军第三师师长邓锡侯进驻重庆,改督办公署为市政公所,又以修建公园为名,发行市政建设奖券。
      潘文华于1926年下半年担任商埠督办时,为了改善市民文化休闲生活,决定动用市政经费在城内修建一座公园,并于1927年10月动工,选定后伺坡一带荒丘僻地为园址,全园面积约1万多平方市尺。因地制宜,精心布局,到1929年8月竣工,正式定名为“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随即对市民开放。
      《巴县志》曾对当时的这个公园进行描述说:“杂莳花木,兼畜鸟兽,以供游人赏眺,焕然一新。东北隅筑‘金碧山堂’,一曰‘葛岭’,左有亭,曰‘小灵湫’,过此西行,有洞二,门垒假山,颜曰‘巴岩延秀’。南有‘中山亭’,其西南隅,建‘江天烟雨阁’和‘涨秋山馆’;大门进口有喷水池、‘悠然亭’,并有中山像、阅览室、网球场、儿童游戏场、草坪等,有园林之风焉。”
      这一描述,说明这个小小公园的布局,还是匠心独运。虽规模不大,但有此创举,仍令人耳目一新。
      公园开放后,游人甚多,尤其在网球场看打网球的人多,主要是打网球的都是驻军高级人员,如师长范绍增,旅长郭勋祺等,都爱好体育打网球,市长潘文华也偶尔前去打网球。他们出门坐的拱杆轿子,4个大班抬轿,几个弁兵警卫,在街上走得飞快,行人侧目,所以到公园打球时,惹人观看。
      公园开放时,入园收费铜钱100文,当时银元每元换铜钱20千文。因公园地处上下半城之间,上面大梁子,下面商业场,是行人必经之路。过路行人并不游园,也要收费,成了额外负担,深感不便,颇有烦言。于是有人在小报上写了一首打油诗说:
      
      中央有地号公园,
      门禁居然森且严。
      园中未贮杨妃履,
      也取游资一百钱。
      
      市长潘文华见报后,即令市府转饬公园管理所,公园任人出入,马上停止收费。
      
      设立电话所、消防队
      
      重庆在设市之前,没有民用电话。但重庆在设市时已有电报局(1886年设立),属川藏电政管理局管辖,只管电报,不管电话。因此长期以来,城区各行各业的民用电话是个空白。早在1913年,曾由重庆警察厅购置25门磁石式交换机一部,附设厅内,分装于当时的九个区署,作传达治安消息之用。
      1926年重庆成立商埠督办公署,正式接管警厅。1929年,重庆市政府正式成立后,潘文华市长才着手整理电话通讯业务。潘文华饬令市府工务局专司其事,成立市电话所筹备处,增设话机100门。同时,潘文华市长决定扩充电话,除饬市金库拨专款应用外,并募集电话公债20万元(银元),修建电话所,购置共电式700门交换机、长途乡村交换机及其附带设备。各机关商团,都争相申请安装电话。供不应求。
      1930年9月,总机及各区线路安装就绪,全城次第开始通话,市民称便,乃于1931年1月举行重庆大电话所落成典礼。
      在城区电话所正式成立的同时,分别在南岸和江北敷设过河线,成立电话分所,南岸设50门总机一台,江北设30门总机一台,使南北两岸与城区声息相通,这是重庆市民用电话通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话机仍不敷应用。
      1934年,潘文华再拨款向上海中国电器公司订购交换机6台,每台120号,到年底扩充安装完成,各线分期通话。
      当时重庆电话总所设长安寺侧,南岸分所设龙门浩普善堂内,江北所设江北市政管理所内,电话用户达1151号,抗战时期有所增加。
      至于当时重庆的消防设施,潘文华也很重视,由于没有马路,用的全是广东式轻便人力水龙。1930年马路修通后,潘文华饬令购置了新式救火汽车两部,升降架2架,两种救火设施,同时并存,分别应用,不通马路地方就用人力水龙。
      当时重庆消防组织,除公安局直属消防队外,还有各地区行业的义勇消防队和拆卸队,统由消防联合会管理。同时将全市划为8个消防区――东、南、西、北、中、新市、南岸、江北,实行分区救火制度。
      报火警的方法,因未修火警台,就借用天主堂、若瑟堂、慈母堂、美道会4处教会的钟楼代司火警,每月由公安局津贴各司钟人银洋3元。报火警的方法是:发现火警(浓烟出屋顶),即急打钟数十下,稍停即报点,上半城打一点,下半城打二点,城外打三点,江北、南岸打四点,到火熄为止。
      
      改善水陆交通
      
      重庆为四川水道总汇之区,凡川西川南货物,由长江运来,川北及川东北一带物产,由嘉陵江运来,川外货物亦多由轮船运来,皆集中于重庆,然后分别转销省内外和西南各省,因此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的经济贸易中心。
      当时重庆受到长期军阀内战的影响,码头失修,货船停泊、货物装卸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市政府成立后,潘文华决定修建码头设备,整顿水上交通运输,他责成川江航务管理处专司其事,建立制度,加强管理,立即着手准备修建。因码头工程艰巨,连续修了九年时间,才先后完成各个码头的修建和改建任务。
      据《重庆市一览》载:重庆设市时,重庆的川江防务,由二十一军刘湘的江防舰队负责(舰队有炮舰2艘名“巴渝”、“长江”,巡逻艇1艘名“绥靖”)。而水上交通治安秩序,中外轮船、木船、客货运输的检查、管理,则由川江航务管理处负责。
      当时轮船航线,规定以重庆为中心点,分为上下两段,长江上游为上段,只能由华轮行驶,外轮不得行驶。长江下游为下段,华轮照常行驶,外轮可根据通商条约规定行驶。
      轮船码头,城区大河(长江)4个,小河(嘉陵江)4个,江北4个,南岸7个。当时轮船码头,大小两河,南北两岸,中外轮船各按指定码头停靠。外国轮船码头泊位基本上都在南岸――英泊龙门浩,美泊玄坛庙,法泊弹子石,日泊王家沱,只有意大利泊嘉陵江口。
      各个码头修建时间,根据《巴县志》记载:嘉陵码头和朝天码头是1927――1930年修建;千厮码头和太平码头是1930――1932年修建,金紫码头和储奇码头是1932――1935年修建。这些码头修好后,使大小两河货船靠岸,货物装卸,都很方便,秩序良好,对水上交通运输管理,收到良好成效。
      至于当时重庆南北两岸市民进城过江的交通方面,因长江和嘉陵江既无桥梁,又无轮渡,自古以来都是用木船渡江。市政府成立后,潘文华才饬航务管理处,试办轮渡两处,一处由储奇门到海棠溪;一处由朝天门到弹子石。因系初办,轮船小,设备差,每次每人收渡资铜钱600文,其余大小两河各渡口仍用木船过江。木船编有号码,船费及载客量,均由航管处规定,列表挂于码头,不准多收超载,码头有保安队维持秩序。
      当时所订《重庆市各渡船载客价目表》规定木船分三等:一等载客16人,二等载客12人,三等载客8人。行船分洪水期和枯水期,远渡洪水每人收费600文,枯水每人收费400文(如黄沙溪到铜元局),近渡洪水每人收费400文,枯水每人收费200文(如临江门到刘家台)。其余各渡口照规定类推收费。
      至于重庆城内和郊区的陆路交通方面,在未修马路之前,主要交通工具是轿子、滑竿、溜溜马。自开辟新市区,修通成渝公路之后,凡通马路地方,轿子被人力车(黄包车)和汽车所代替,交通工具起了空前变化。
      1934年春,潘文华又邀请实业界知名人士参与集资开办公共汽车公司。何北衡、卢作孚均先后任过重庆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他们对发展重庆交通事业很热心,参与组建公司,很快开业。共购备汽车5辆,1辆预备,4辆行驶。路线只有一条,从过街楼到曾家岩,分为三段。过街楼到七星岗一段,七星岗到两路口一段,两路口到曾家岩一段,每段票价又分三种,零售每段铜钱1600文(约合银7分,当时银元每元换铜钱20至22千文);长期票每段为零售票的6折;股东票为长期票的六折。
      城区人力车,也按规定分段行走,每段收铜钱800文。人力车由私营车行出租给车夫,每天每车收租银4角,租车连续满一月者,减收两天租金作津贴。
      据1935年底统计,当时重庆共有各种汽车153辆,其中营业汽车73辆,分短途和长途,短途出城到曾家岩,从过街楼到曾家岩,收银2元5角,从都邮街起收银1元5角;长途按四川公路局规定收费,自用汽车80辆,共计有人力车2499部,其中营业2472部,自用27部,城区已修成马路55.9公里,成渝公路除外。
      重庆设市初期的修建码头设备,试办轮渡和公共汽车,是古城交通史上进行改革的一个良好开端。
      
      收回王家沱日本租界
      
      甲午战争后,1901年,日本政府根据不平等条约,提出把重庆开为商埠,并蛮横地要求把重庆南岸王家沱地区划为日租界,清政府腐败昏庸,无法抗拒,样样照办,因此几十年来,王家沱成为重庆市的特殊区域。
      1928年日本加紧对中国侵略,在济南制造了“五卅”惨案,全国风起云涌地掀起了群众性抗日运动。重庆市除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抵制日货外,群众还要求收回王家沱日本租界,并到王家沱游行示威,情绪十分激昂。
      潘文华市长在群众请求下,派市政府外事处负责人陶守诚向日本领事馆提出严正交涉,并警告说:“群众愤怒,难以制止,租界案为我政府军政力量所不逮,如不归还租界,政府对领事馆及租界日侨安全概不负责。”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领事馆为保护其侨民生命财产,被迫答应交还王家沱租界,但需由市政府作出保护日本人生命财产的承诺。随着当时日本侵华加紧,“九一八”后,租界内日商日侨相继撤走,租界全部收回。
      这次事件在当时来说,来之不易,以潘文华为市长的重庆市政府顺乎民意,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毅然收回被日本霸占了二十多年的王家沱日租界,洗雪了国耻,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重庆市民无不欢欣鼓舞、扬眉吐气。
      
      协助创办重庆大学
      
      早在四川善后会议上,就有在成渝两地各建一所大学的决议。成都大学已先开办,重庆还未办。当时重庆在刘湘防区统治下,有专科学校约10所,中学约14所,小学约80所,各种职业补习学校约30所,惟独没有大学。因此,川东和重庆数十县的莘莘学子,读大学须到千里之外,既增加费用负担,又很不方便,且重庆工商业发达亟需就地培育人才。
      于是在1928年,重庆绅耆宿老及川东有识之士如朱叔痴(老同盟会员、教育家)、汪云松(重庆留法勤工俭学校长)、温少鹤(商会会长)、李奎安(原巴县议长)、李公度(二十一军政务处长)及沈懋德、吕子方、吴芳吉、彭用仪(都是当时成都大学川东籍教授)等,共同倡议在重庆创办重庆大学。敦请二十一军军长刘湘主持筹备委员会,得到刘湘全力支持。
      8月4日,刘湘函请各界知名人士200多人参加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大会,刘湘主持会议并讲了话,会上聘请各界知名人士55人为筹委会委员,并在筹委中推选13人为常委,刘湘为筹委会委员长。
      这时潘文华既是重庆市市长,又是重大筹委会常委。他秉承刘湘意旨,具体协助配合推动重庆大学建校工作。筹委会一些刘湘认可的重要事情,刘湘不在场时,基本上都由市长潘文华向刘湘反映解决。比如选定菜园坝杨家花园为临时校址一事,因该地早被二十一军的马队所占用,要求马队迁走,又怕惹起军队反感。经由潘文华向刘湘提出,马队顺利迁出,抓紧培修,为秋季开学创造了条件。
      1927年7月,潘文华组织拟定筹备宣言,召开重庆大学促进会,一致通过在重庆筹办重庆大学。
      1929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筹备就绪,在菜园坝杨家花园开学行课,发表《重庆大学宣言》,宣告重庆大学正式诞生,初期共计报收文理预科两班,学生45人。一面行课,一面寻找新校址。
      至于后来在沙坪坝选定永久校址的土地征购、建设新校舍以及学校常年经费的筹措工作等,市长潘文华都从中起到具体的策划、配合作用。
      1930年,勘定在沙坪坝建重庆大学永久校址,面积900余亩,50000多方丈,共需要建筑费18万银元,成立建校委员会,开始修建新校舍,经费由潘文华市长协调二十一军财政处筹拨。
      1932年7月,重庆大学开始招收本科大学生,并成立文学院和理学院。1933年10月,沙坪坝新校址落成,重大本科各院系全部迁入新校址行课。
      
      当然,潘文华在八年市长任内,也利用其政治上的巨大影响力,扶持其二弟潘昌猷经营发展实业,奠定了潘家在重庆市的经济基础,自来水公司资本200万元,潘股占70%以上;电力公司的股本潘股也占到百分之三十几,这两大公司实际成为潘家的产业。重庆市银行改为商办重庆银行后,擅长金融业经营管理的潘昌猷任总经理,重庆银行也逐渐发展成为潘氏独资经营的私家银行。在抗战期间,蒋介石政权入川,潘氏兄弟更依靠一些特殊政治关系,使他们经营的企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潘氏经济实力更为雄厚,号称西南财阀,其资力已位于聚兴诚银行老板杨粲三和金融巨头刘航琛之上了。
      1935年1月,蒋介石借口“剿赤”,在重庆设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由贺国光带参谋团入川,进驻重庆。同时又派特务头子康泽组织别动队于佛图关,在蒋系中央势力逼迫下,刘湘只好改组四川省政府,并把省政府迁到重庆。1935年6月14日,重庆市市长潘文华遵照蒋介石关于军人不得兼任文职的电令,特致电刘湘,请求辞去重庆市市长职务。
      从1926年下半年至1935年上半年,在连续近九年的市长任期内,潘文华先后为重庆的市政建设,主持完成了许多重要项目,为后来重庆市的大发展,特别是能成为抗战时国民政府的陪都,以及当今重庆市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任 可

    相关热词搜索:首任重庆市长建市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