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状元与铜墨盒(四):状元墨盒

    状元与铜墨盒(四):状元墨盒

    时间:2019-02-27 05:40: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状元曹鸿勋墨盒,长、宽7.4CM。高3.7CM。盒面诗文曰:“古墨初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照人光。北窗时有凉风至,闲写黄庭一两章。”上款“韶卿三兄大人雅正”,下款“竹铭曹鸿勋”。书法融董其昌的明秀与欧阳询的刚劲于一体,刀法娴熟、精确,与刻铜大师陈寅生同期作品风格一致,非陈寅生所不能为。
      曹鸿勋(1846―1910)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清光绪丙子科状元,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
      他出身于贫寒家庭,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刻苦读书。1873年(同治十二年)拔贡,朝考一等一名,被派往刑部任七品京官。1876年(光绪二年)中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1879年(光绪五年)任湖南副考官,两年后改任视学。任职期间,为改善湖南边区的文化状况,开办省书院,选送优秀学员入院深造,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使边区学风大变。1887年(光绪十三年),到上书房教载润(惠端亲王绵愉之孙,奕详子,袭贝勒。光绪弟兄)读书。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任云南永昌知府。永昌地处云南边区,多种民族杂居,难以治理。他到任后,对每起巨案都反复调查,掌握案情,依法处理。百姓称赞他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同时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深受人民爱戴和上官赏识。不久,调任云南知府。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升任云南按察使。云南上告巨案,往往连年积压,他到任月余就断结巨案10余起,因此更为上官所器重,两年后升任贵州布政使,不久,命暂任贵州巡抚。时广西南丹游匪作乱,他奉命围剿,南丹得以平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正月,调任湖南布政使,同月,升任陕西巡抚。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奉调回京,协助开办资改院。宣统二年九月病逝。
      他擅长书法,首都故宫、颐和园、东华门、西华门、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家乡有《重修玉清宫碑》(俗称四面碑)、《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
      状元吴鲁山水墨盒,墨盒长8.5CM,宽5.7CM,高3.3CM。画面以晚清特有的纤细刻法,分层次勾勒出远山、孤帆、草亭、古树、茅屋、竹篱、木桥,构图清雅,笔笔精到,刻画入微。款识为“葵轩四兄大人清玩――吴鲁题”,底铭为阳文隶书“万丰”。万丰斋是刻铜大师陈寅生同治初年在北京琉璃厂开办的墨盒店,此墨盒即由吴鲁在万丰斋定制,当为店主陈寅生亲刻。
      吴鲁(1845―1912)。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清泉州晋江池店钱头村人。清道光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生。同治十二年(1873年)登拔萃科,入国子监。第二年授刑部七品京官。任满升刑部主事,充秋审处总办。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军机章京;光绪十四年顺天乡试中举:光绪十六年殿试状元及第,授翰林编修。为福建科举时代最后一个状元。历任陕西典试(主考)。安徽、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吴鲁以振兴文教为己任。把兴学育才当作施政的第一要义。督学安徽太平府时修复翠螺书院,他捐俸五千金倡导,并为书院作记,勉励后学力求上进;任吉林提学使时,又捐俸五千金措办提督学政公署(时吉林初设提学,吴鲁为第一任提学使),继又捐资一千六百金改建文庙。督学云南时,他从云南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功课不能强求与其他地区一致。提出此地之要,务精其化学。冀开农矿之利源。以中学为普通,以西学为专门,应兼者兼之,应分者分之。吴鲁主张兴学要注意因材施教,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兼修博览,终恐一艺无成;即使聪明特出,卓越寻常,学成之后。亦不能以一人而兼数职。为了振兴教育,他特上《请裁学政疏》,提出建议:一是广筹经费,遍立学堂;二是严督各府厅州县,实力奉行;三是遴委道府精于学备者,认真考察;四是鼓励本籍绅士协力相助。凡此四端,皆宜统归督抚经理,方能确著成效。他督学吉林时,倡办《吉林教育官报》,大力提倡教学研究与学术讨论,以促进教育改革。同时身体力行,积极推行。在废科举、兴学堂新风兴起之后,许多有识之士出国留学。吴鲁认为对这些留学东洋的莘莘学子,要加以重用。他建议在经考试及格,当轴者破格用之,或量其才而授之以事,或分发各省学堂以为人师,或入官诏糈出其所学以襄理新政。吴鲁因兴学育才卓著成效,而诰封为资政大夫。
      吴鲁亦关心国家命运。当甲午(1894年)中日战争时,他在《请迅调战将以临前敌书》提出:请旨迅调战将,以分贼势。在《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仍可理也论》中指出:治术与学术异,治术贵因时变通。强调要以史为鉴,因时变通,进行革故鼎新。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国联军入侵京津时,吴鲁大声疾呼,要激发民众的爱国锐气,加强水陆联防。他在《请饬沿海水师互相联络以振全局疏》中指出:宣以北洋为提纲,以南洋为关键;以陆军扼守其要区,以水师会哨其海口。可惜未能被采纳,但因此被主战派推荐为总军务。他倡议办理民团,对义和团及其活动持有独特的见解。在《请饬统兵王大臣部勒义和团勇与官兵长短时间》中他说:窃惟今日之义和团勇,善用之可以壮军威,建议勒以部伍,分地驻扎,与官兵长短相间,协同作战,则可收实效。当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时,统兵马玉昆退守北仓,在北京东、南两面开挖工事,并为此上书军务处给予嘉奖。吴鲁在《代军务处大臣复马玉昆书》中对此加以驳斥。进而提出变被动为主动的策略:如今之计,宜合各军,联络一气,申明纪律,分路誓师,同时进取,以南路辛酉等包抄其后,以西路升元等横击其腰,北路则贵军力遏其衡,克服津郡,保卫畿疆,此上策也。庚子之乱,吴鲁困居孤城,满怀悲愁忧愤,作《百哀诗》。《百哀诗》分上下两卷,集中反映八国联军政掠津京、慈禧太后挟帝出奔、人民备受凌虐的悲惨情况;同时有力鞭挞那些丧师失地、媚外辱国的奸佞之徒。吴鲁对于腐败的清廷在民穷财尽、国家将亡之际,犹不思悔改振作,深感悲愤。于宣统三年(1911年)闰六月,辞职返乡。民国元年(1912年)10月8日病逝。吴鲁著有《蒙学初编》、《兵学经学史学讲义》、《教育宗旨》、《杂著》、《国恤恭纪》、《文集》、《读王文成经济集书后》、《使雍皖学滇学西征东游诸日记》、《正气研斋类稿》、《正气研斋遗诗》、《百哀诗》、《纸谈》等,其中后四部著作曾刊印行世。
      浙江温州藏友蔡先生也藏有一方吴鲁“肠谷仁兄大人清赏”山水墨盒,尺寸、构图、底铭相同,惟画面略简,数月前曾欲两万元转让。笔者稍一犹豫,即有藏家加价买走,诚为憾事。

    相关热词搜索:墨盒状元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