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传统住宅空间格局的阶级性文化浅析

    传统住宅空间格局的阶级性文化浅析

    时间:2020-03-19 05:18:4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中国传统的礼制与官本位的思想赋予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中的阶级性,虽然在当代它的社会意义具有了反人权性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批判。然而不可置否的是,在这种阶级性的存在下,它不仅利于了国家统一,增强了民族认同感,而且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乐舞、绘画、诗词、建筑等等都具有了深远的影响,使传统文化彰显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色。本文就从传统阶级性文化对中国古代住宅空间以及建筑发展变化的影响简要的阐述传统建筑与阶级性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阶级性;礼制;建筑;空间格局

    1  中国古代阶级性产生的原因

    根据《古汉语词典》的解释,“阶级”有两种解释,第一就是字面意思,即台阶。这也是阶级的最初的含义。其二,旧指官位俸给的等级。后世的使用中也多使用第二个含义,但是在这里忽略了一点,中国的阶级生成不仅受制于官本位的思想,也受制于中国古代传统礼教思想。在诸如此类的传统思想的制约下,传统礼制尊卑的阶级性便产生了,因为家中的丫鬟和小姐在官位俸给的意义上是没有可区分性的,但是在礼制上而言,尊卑的阶级性就显而易见了。

    国家要想统一,要靠阶级性来约束,稳定君权,由上治下,国家才能安定;家族要想统一,也要靠阶级性,家中长者为大,由上治下,家庭才能和谐稳定。国家和家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称国家为大家,家庭为小家,国为什么有国法,家为什么有家规,其实可一并而论。在古代,阶级高的人不仅是统治阶层也是代表,从“三纲五常”中的“三纲”即可看出,“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因此阶级代表的还是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的形象,因此在历史的长河逐渐变迁中,这种阶级性便体现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去了。国君中有强弱之分,贵族中有高下之分,士人中有富贫之分,家族中更有尊卑之分,而最能够表现出这些阶级性不同的,也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宅院的区别,国君的宅院和普通人家的宅院必然不同,宅院中长者的居室和儿孙的居室也有差异,甚至连正房和二房的住处也有不同,因此宅院的阶级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绝对程度上体现着自身的阶级性。

    2  传统居室的空间格局与阶级性文化

    2.1  原始社会

    早在公元前4860年,陕西就出现了半坡文化,其聚落类型通常构成为南北长、东西窄的近似圆形。居住区一共分为两部分,分属于氏族内的两个不同团队,每部分都有一座主体房屋建筑,周围是小居室,可能用于氏族首领的居住或者是氏族成员聚会的场所。在这一时期,从聚落间不同的大小规格可以看得出部落的强大与否,从每个聚落中的合抱之势也能看得出单个聚落中已经有了早期阶级的存在表现形式。半坡类型的建筑形式,通常为圆形也有少部分的方形或长方形,而且分为半地穴式和地面建造两种形式。

    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分化进一步的加深,聚落之间已经存在着比较大的等级差别,开始出现了比普通聚落级别更高的中心聚落,同时期还出现了特大型的类似宫殿的建筑群。更有甚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兴建城址,其中较原始的圆形城址为下一阶段龙山时代城址的涌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2.2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夏至春秋这段时间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这一时期,金属工具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它使一部分人得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为诸如文化科学等活动提供了先决条件,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逐渐在社会上出现了,奴隶社会伴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开始产生。

    而在这一时期,人们的居住形式不再以穴居或者半穴居的形式存在,而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这时期的建筑形式已经具有了各种样式与风格,出现了早期的宫殿,例如发掘的夏代遗址二里头宫殿,此时的建筑形式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影子,但是已经初见奴隶社会阶级性的影子。

    在1号宫殿的复原图中可以看出,早期的宫殿形制已经形成,而且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如地形坐北朝南,长者和有权势者在中间线且最靠内部,这也是阶级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到了奴隶社会的末期,建筑制式已经逐渐成熟,原始社会的旧建筑制式也因阶级和礼制的约束,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格。最著名的当属《三礼》中描绘的王城规划。

    据《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城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宫殿在皇城的中央,太庙社稷分裂左右,由此看出西周时期已经是君权至上的时代了,中国宫殿的形制从此时基本就已定型,并延续数千年。

    西周建筑受当时礼制的规范和宗教制度的影响,贵族所居住的房屋结构布局必须符合周代“前朝后寝,前堂后室”的要求。房屋的大小规格也有一定的规模尺度。而平民庶人则只能住在简陋的土窖式或半地穴式房屋里。

    2.3  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对各种制度进行了所谓的规范,建筑的空间规则与尺度规范也依据不同的阶级制定了相关规定。《礼记》:“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这是建筑这种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大的艺术创作赋予了等级的概念,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营造实践,它成了两千多年以来传统建筑制式分级的起源。

    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的开端,随着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的大步前进发展,封建君权专制的加强和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階级的分化越来越明显,物质资料也极大的丰富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时期形成了我国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在唐代,建筑标准制式有了严格的文字规定,据唐代《营缮令》资料所述,有鸱尾的庑殿顶仅宫廷可以建造;而五品以上官吏住宅正堂宽度不得超过五间,进深不得超过九架;六品之下官员到平民百姓的住宅则比这些规格更低,阶级性集中的体现在了住宅的规格建制上。

    与唐代相比,宋代更为严格。除了庑殿顶为宫殿、寺庙专用,歇山顶也被列为了皇家专用。除此以外的其他的住宅只能使用悬山顶。在木构架的类型上,殿堂构架只能用于宫殿和祠庙;而厅堂构架则用于衙署、官民的住宅。

    明清两代的建筑等级制度基本类似,没有太大差异。明朝建国初期,对亲王以下各级官员和百姓的住宅形制规模及装饰特点等都有明确的界定,同时颁布禁令。甚至是瓦当都有着对应的等级规格,如宫殿用黄琉璃瓦,亲王府可以用绿琉璃瓦。油饰彩画和屋顶瓦兽也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地方官员在住宅建设上若是 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建制,则会被下令改建。

    中国传统的居室住宅随着礼制的发展和森严的等级制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四合院。

    3  四合院的格局分析

    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北方的民居建筑,它以院落或是天井为核心,按照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的原则进行规划建造的,每个房间、厅堂、建筑甚至空地都有着不同的功能作用。一个四合院通常承载着数代人百年的胜败兴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四合院种类众多,历史也极其悠久,距今已经有3000年历史,从西周岐山宫殿就可以看出四合院已初具雏形。

    到了汉代,这一时期风水学说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包括像四合院这样的住宅空间。从选址到内部布局,都遵循着阴阳五行的原理。唐代的四合院对于两汉和宋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窄后方是其基本格局。

    元明清三代四合院的格局建制逐渐成熟。北京作为首都基本上是元朝之后的事情,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为元大都,上个世纪60年代,在北京发现了后英房元代四合院的遗址,它被称为元代四合院的典范,但均是富裕的商贾或是大都的高级官员才可以享用的,后经明、清两代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才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四合院建筑风格。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而故宫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四合院建筑形式。

    四合院作为由墙体围合而成的庭院式空间,是封建宗族和宗法统治所需的典型建筑环境。在这个封闭的庭院中,几何建筑的空间秩序对应着伦理道德秩序。空间被赋予了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意义,体现了鲜明的等级制度色彩。

    此外,不同的四合院在房屋的大小和间数上都各不相同,甚至在装饰上也不尽相同,而这些不同与差异就是房屋主人地位与身份的象征。如四合院北面的主房“大殿”,多为三间,遵守着明清朝廷“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的规定。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鲜明的等级制度,突出了体现了封建传统鲜明的阶级性,这也是礼法制度和伦理规范具体体现的共同结果。

    4  小结

    如今,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早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消失在尘埃中,建筑也已经开始关注于每个独立个体本身的需求,而不是遵循原有封建统治者所制定的规则。中国的建筑要想进步与发展,是不可能离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去单独看待的,也更不能沉浸在千年的封建 陈旧礼制中去。我们相信,随着理解的深入,对于建筑的传统理解将会越来越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任式楠.我国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形成和發展[J].考古,2000(7).

    [2] 付克辉.中国设计艺术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 张启.旅游文化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热词搜索:浅析阶级格局住宅性文化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