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红花绿叶相映衬,百花齐放竞争春

    红花绿叶相映衬,百花齐放竞争春

    时间:2020-03-22 05:24:2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一个优秀的历史教研组它必须是吃透考纲,培养学科能力;立足课堂,引领专业成长;注重反思,重视交流合作;提升集体素养,着力高效,共同成长的集体。

    【关键词】能力 课堂 合作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5-0092-02

    古语云:“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个优秀历史教研组它必须是立足课堂、重视能力、着力高效、共同成长的集体。

    一 吃透考纲,培养学科能力

    1.2009年后高考历史试题的突出特点

    第一,“三新”成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呈现形式和模板,能力立意突出。命题专家杨宁一教授认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要尽可能体现高考的“四大考核目标”。因此在2009年以来的试题中,“新情境、新材料、新观点”这“三新”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在12道选择题中,几乎没有一题是简单的“问答式”提问,也没有一个选择是教材中的原形呈现,都需要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推断,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第二,留给学生发表观点、组织答案的空间。试题的命制灵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和用自己的话语组织答案的能力,并在问题的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第三,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新课改的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试题形式上突出了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试题尤其考查了对信息处理能力,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以材料的形式向考生提供信息,要求学生阅读信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处理这些信息,最终才能得出正确答案。(2)考查目标上,主观题更是突出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考查。新课改提倡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衡量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近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完全体现了文综高考大考核的目标,所以说“学生可以带课本进课堂”参加历史高考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传统的知识传递型教学已不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教学应强调以“道”为先,何为“道”?“道”即规律,根据对课标、新考纲的理解,我们认为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最基本的“道”即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呢?

    2.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原因

    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它是一种历史的认识活动,在这种历史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科学的历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用它来考察和解决社会历史问题,这是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

    简单地说高中阶段历史思维能力包括:(1)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2)区分历史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和社会偏见;(3)依据历史事实论证某些观点;(4)在中外历史大范围内的评价和比较;(5)用历史观点分析现实问题,预测今后发展趋向。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它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要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如现象和本质、继承和发展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应通过具体的历史内容和生动的讲述来逐步形成,这就是“从历史中来”;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初步观点后,再回到学习中去应用、去检验,这就是“到历史中去”。“从历史中来”,是从史实中提升观点,“到历史中去”是由观点来驾驭史实,反复循环,渐次提高,做到观点和史实的辩证统一。在观点和史实的处理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掌握好这八个字,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上就有了主心骨,才不会走偏方向。

    3.“三新”客观题与主观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客观题解题思路。(1)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与限制条件(如时间、地域等);(2)采集获取信息: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名、官职、事件经过和材料出处等;(3)分析解读信息:联系课文知识分析解读信息,判断材料所指内容;(4)寻找最佳答案:比较四个选择项,寻找最恰当的答案。

    第二,主观题解题思路。(1)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与限制条件(如时间、地域等);(2)采集获取信息: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名、官职、事件经过和材料出处等;(3)分析解读信息:联系课文知识分析解读信息,判断材料所指内容;(4)探究解答思路:结合题目要求及所学知识与史学理论探究解答思路;(5)准确描述、组织答案,利用学科语言结合材料观点准确描述、组织答案,应特别注意把课文没有而材料中补充的观点纳入答案。

    二 立足课堂,引领专业成长

    近年来我们立足课堂,以“拉课”、“磨课”、案例研讨为抓手,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帮助一位位教师站稳了课堂,以此带动了更多教师的专业发展。

    每年各级教研部门都要开展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等。我们抓住每次赛课和公开课、展示课的机会,组织教师进行课前研讨,十分重视上课的准备过程。通过多次“拉课”,使上课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每一次赛课,展示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在此过程中,也增进了感情,凝聚了人心。黄老师描述了令她终生难忘的磨课感受:八次试教,四易预案。真的感谢所有讲真话的老师,他们把我从迷茫中解救,从失落中拉起,让我重新走上坦途。我们的集体是温暖的,我们的团队是有战斗力的。在高三复习中,针对复习课怎么上这个问题,我们反复磨——上课、讨论、再上课、再讨论,终于大家有了基本的共识。

    1.引领学生构建认知结构

    引领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教师上课时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文的章、节、子目知识结构,帮助他们清结构、用结构—→问原因往前推,问影响向后伸—→写章节子目答题。

    2.将问题进行变式与类化,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我们要求后期应把某个问题的分析方法一般化或类化,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如,把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的方法迁移到中国的辛亥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

    我们已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风气:只要有谁赛课或上公开课,大家一起帮助,从前期的备课到一次次试教,无不一一参与,使得一人上课,多人受益。在多次的磨炼中教师们博采众长,将集体智慧融为个人素养。每次接到任务,各人先分头准备,第一次集中由上课教师先说课,讲讲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及设计的理念和意图等,然后大家提意见和建议,各抒己见。我们将这样的研讨称之为“拉课”,每次“拉课”就是一次小型研讨会。上课教师记录整理后,采用大家的合理化建议,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后进行第一次试教。试教后大家再来“拉课”,这样反复进行,不断修改完善,直到定稿。针对一节课,这样的“拉课”少则三四次,多则七八次,有的甚至十多次。在“拉课”过程中,一节课逐渐成熟、成功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思想认识也随之有了触动和提高。

    三 注重反思,开展校本教研

    学习+实践+反思=成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我们教研组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提出了系列要求,每节教案必须要求写好教学后记,教研组分别在开学、半期、期末定期检查教案。可以记教学中的得失,并对得失进行剖析探索,找到理论依据;也可以记“智慧的火花”,包括教学机智与灵感、学生创新的见解、好的思想方法等,作为教学资源,使以后的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这种反思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反思教学设计、反思课堂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评价。

    在加强反思的同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如,我们针对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等现象,开展“借鉴文学知识,感受历史教学”的研究。语文课本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不少课文是生动的文学作品,对我们理解历史内容很有帮助。如在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教材只是说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不能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学生对此不好理解。如果我们用学生较熟悉的鲁迅的作品《药》、《阿Q正传》、《范爱农》及《社戏》等,以其中的人物形象如夏瑜、阿Q、范爱农、闰土等在革命前后及革命中的所作所为,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加以印证,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再如,当讲授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时,可适当引用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讲授普法战争时,可引用《最后一课》等,都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交流合作,提升集体素养

    教师个人的反思,往往只是个人的成长,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成长。必须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研讨、反思与归纳,并把所得整理成文,这样才可能得到一些可操作性的东西。

    如,针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知识,即转化知识。”我们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提出各自的观点与已运用实例,经整理得出以下存档材料:

    运用知识的方法,即转化知识的方法:(1)扩大转化或特殊为一般,即把课本上的局部性、区域性知识转化为一般知识或普遍性知识。如,把“秦朝统一的原因”等同为其他的统一原因,等同代进即可。(2)缩小转化或一般转化为特殊,即把课本上的一般知识或普遍性知识转化为局部性、区域性知识,回答局部性问题想全局性问题回答,回答大前提下小问题,从大前提入手(小问题深分析研究)。如,“武汉地区开展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可将课本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迁移过来即可。(3)反向转化,即把课本上某一知识反向转化为另一知识。如,寻找“魏晋时期北方经济不发展原因。”可由此时南方经济发展原因反向推找即可。

    经过以上各项活动,老、青、中经常合作交流,反复拉磨。老教师所拥有的就不仅仅是经验,青年教师获得的也不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年教师收获则更大,正“如日中天”,整个学科组呈现的是一派“红花绿叶相映衬,百花齐放竞争春”的景象。

    参考文献

    [1]赵恒烈著.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李继孔〕

    相关热词搜索:绿叶百花齐放相映红花竞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