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巴顿将军》:一个人的战争神话

    《巴顿将军》:一个人的战争神话

    时间:2020-03-24 05:17: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1970年彩色片170分钟

    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

    编剧:弗朗西斯·科波拉爱德蒙·诺斯

    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

    摄影:弗莱德·康恩肯普

    主演:乔治·斯科特(饰巴顿)

    卡尔·马尔登(饰布莱德雷)

    迈克尔·倍茨(饰蒙哥马利)

    本片获1971年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美工、最佳剪辑、最佳录音七项大奖,纽约影评协会最佳男主角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男演员金球奖,全美影评家联合会最佳男演员奖。

    故事梗概:

    本片是从美国陆军在北非战场上第一次与德军接触就打了败仗开始的。经过布莱德雷将军的实地调查和报告,巴顿被盟军总部任命管理第二军,布莱德雷作为巴顿的副手留在第二军。巴顿一上任,就严肃整顿军纪,第二军因此在实力上强大了不少。美军不久后截获了德国的通信,得知隆美尔的第十装甲师将在盖古塔攻击美军。巴顿率领美军提前做好准备突袭德军,取得了盖古塔战役的胜利。战争形势对英美联军越来越有利,北非战场上盟军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巴顿制定了攻占西西里岛的计划,总部却决定执行蒙哥马利将军的计划。但巴顿并没有按照命令行事,他很快攻陷了巴勒莫,并且不顾美军的伤亡,要求再来一次两栖登陆,先英军进入墨西拿,赢得了荣誉,但也因此被解除职务。其后巴顿又被派到马耳他岛,德军误以为他是进攻欧洲的总指挥,对他密切关注。艾森豪威尔利用这一点,将巴顿派到伦敦迷惑德军,从而使诺曼底登陆得到顺利进行。然而巴顿在公开场合的口无遮拦使他的军中事业又陷入低谷,就这样,几经沉浮,巴顿最终被免职,只能感叹:“一切荣耀转瞬即逝。”

    在奥斯卡的历史上,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一度是评委们所青睐的对象。从美国的南北战争和殖民战争(《乱世佳人》(1939)、《与狼共舞》(1990))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无战事》(1930)、《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走出非洲》(1985)),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卡萨布兰卡》(1942)、《黄金时代》(1946)、《桂河大桥》(1957)、《巴顿将军》(1970)、《猎鹿人》(1979)、《辛德勒名单》(1993)、《英国病人》(1996))到越南战争(《野战排》(1986)),在奥斯卡金像奖八十年的历史上,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占据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八分之一以上,超过了十部,如果再算上最佳外语片,如《钢琴师》(2002)等,占的分量就更重了。战争既考验了人性,又为英雄和爱情提供了栖身之地。同时,以战争为背景,适合表现多重的主题,又能展现大规模的场面,能多方面满足导演和受众对战争的多样化心理需求,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的盛行显得合情合理了。

    源于二战的惨烈,参加的国家之多,英雄人物、军事名家在这个战争舞台上闪耀着光辉,因而,二战历史成为很多导演寻找题材的重要选择。在那些以战争为背景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当中,二战为背景的影片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这其中,有讲述爱情(《卡萨布兰卡》《英国病人》),有反思战争(《猎鹿人》),有赞扬拯救(《辛德勒名单》),也有讲述人物战争中的命运(《桂河大桥》以及反映战后状况的(《黄金时代》)。而以战争中的名人事迹为依托,讲叙英雄人物的故事,获得巨大的成功的莫过于《巴顿将军》了。

    本片拍于1970年,正值越南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虽然本片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战争,但是隐藏在影像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却暗示了一种通过战争来追求荣誉的心理,而这些都是通过对巴顿这个“战争神话”的多方面构建来实现的。尽管巴顿的结局不是很辉煌,但显然不是电影所表达的重点。作为一部著名人物的传记片,它并没有呈现出反战的主题,相反,有战争合理化以及张扬美国化的意识形态的倾向。

    一、战争神话的构建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他的知名著作《电影是什么?》中提到:“耽于幻想的人。电影就是从萦绕在这些人脑际的共同念头之中,即从一个神话中诞生出来的,这个神话就是完整电影的神话。”[1]纵观电影史上的诸多影片,完整电影的神话终究是要依靠电影中一个个富有立体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才能得以实现的。二战时期的真实的巴顿将军是一个战争英雄和优秀的将领,而《巴顿将军》中的巴顿就成为了一个神话。尽管他对士兵要求严格,对战争极其狂热,但他身材高大,个性鲜明、直率,声音低沉,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军事家特有的自信和霸气,而没有一点做作之处。在本片的叙事中,他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能够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

    在战争的最紧要关头,巴顿率领第二军在连续作战、没有休息的不利情况下,大雪中行进一百里,准备解救被困的一万八千人的美军部队。在行进过程中,巴顿通过祈祷,奇迹般地改变了天气,从而顺利进入美军被围地区,成功解救出被困部队。巴顿成了能与上帝沟通的人,能让上帝帮助他改变天气,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显然是一个神话式的胜利。美国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曾经在他最著名的一首诗《致海伦》中写过类似的话——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希腊作为西方文学艺术最重要的源头对后世的文学艺术都有久远的影响,而罗马人的赫赫战绩——创立了强大的罗马帝国,则为后世每个想建功立业的人所敬仰。巴顿将军对古罗马战争非常熟悉,他渴望建立军功,影片对巴顿将军的塑造采用了古希腊神话式的原型结构的方法。

    如同美国学者威尔·赖特所概括的,在很多的人类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看来:“神话不是被视为历史和哲学的非历史的(即:原始的)形式(列维·斯特劳斯和马林诺夫斯基),就是被视为作家创造文学杰作时挪用和操控的原型(神、起源、革命)模式(弗赖伊(frye)和菲德勒(fiedler))”[2],神话如今已不是作家创造文学杰作所独享的原型了,在电影创作中,神话原型早已渗透进来。威尔·赖特对西部片作了最早的神话原型分析,他认为西部片是现代美国存在的民间故事意义上的神话之一,并且具有类似于其他社会中神话的功能。他总结了西部片通常的架构,“它的主人公是个单身的陌生人,骑马来到一个祸事多端的小城,为民除害,最后赢得小城居民的尊重和当地女教师的爱情”[3]。西部片是当代美国的神话之一,其实,表现英雄的战争片同样具有神话的色彩,《巴顿将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巴顿将军在进入北非战场之后的起起落落,同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英雄如赫拉克勒斯、忒修斯、阿喀琉斯等的遭遇有相似之处。与列维·斯特劳斯等人强调神话的象征符号论不同,威尔·赖特认为:“叙事结构之于神话的组成,正如规则之于足球赛,可以有不同的规则(或象征符号),但如果没有规则,比赛也就不成其为比赛。”[4]本片在叙事结构上同古希腊神话人物事迹相比有以下几点相似之处:

    首先,均受命于危难之际,并且成功地化解了所面对的困难。美军在北非打了败仗,面对“沙漠之狐”德军高级将领隆美尔束手无策,损失惨重,士兵也是士气低落、军纪涣散,没有战斗力和胜利的信心。巴顿就在这时出现了,他一来就整顿军纪,严厉要求士兵,很快取得了与德军的一次战斗的胜利。这与古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参加众神的战斗,帮助众神战胜了巨人;忒修斯为解救国家的苦难,自愿作为贡物前往克里特岛,最后杀死了吃人的妖怪弥诺肯陶斯以及阿喀琉斯在希腊人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同特洛伊人进行决斗具有相似性。

    其次,在取得胜利过后,都会因为与战斗无关的事情遭遇挫折,暂离战场,然后又重回战场。占领墨西拿后,巴顿在医院里遇到了一个流眼泪的不愿意再上战场的士兵,他斥责他是个懦夫,打了他几耳光,并把他赶出医院。这件事情引起民众的反感,遭到舆论的极大反对,巴顿因此被命令向全体士兵道歉,同时因为他与英军之间的抢功行为,被免除职务。赫拉克勒斯在巨人之战后,尽管获得了极大的声名,但由于赫拉的诡计阻挠,而不得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忒修斯则是在杀死妖怪弥诺肯陶斯后,遭遇父亲的死亡;阿喀琉斯则是在释放女俘的问题上与希腊统帅阿伽门农起冲突,而悻悻离去。

    最后,结局都是具有悲剧色彩的,并因而呈现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完美”的布局结构。巴顿因为口无遮拦,以及对战争的热爱和苏军的侮辱、挑衅,被再度免职,并且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战场,死于车祸。赫拉克勒斯获得了一个女俘,归来后却因为妻子的嫉妒而死去;忒修斯则面临族人的背叛,阿喀琉斯因触怒于神而获罪,这种悲剧色彩的结局构成了英雄命运的完整性。本片也契合了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解释:

    悲剧是对于一个完整而且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所以结构完美的不去不能随便起讫,而必须遵照此处所说的方法。(第七章)[5]

    从上面对巴顿和古希腊神话人物的历时态的比较分析过后,我们可以发现神话中英雄遭遇的原型结构,“危机时候的出场及胜利——挫折与胜利的交替——悲剧性的结尾”。英雄的出身都是很光辉的,巴顿与众不同的气质与其出身有很大关系。英雄大多都有杰出的能力,古希腊神话主要是表现在超强的战斗力上,巴顿则表现在整体的军事才能上。他们都是神的宠儿,巴顿能够通过祈祷而使天气变好,获得胜利,古希腊众神则是直接赋予英雄们力量。但是他们都是性格有缺陷的。

    除了上述结构上的相似之处,片中的巴顿与神话中的英雄具有缺陷的性格也有相似之处,一是都酷爱战争。片中在争论是否要迂回攻占墨西拿时,布莱德雷将军对巴顿说的是“我打仗是因为受训打仗,你打仗是因为你爱打仗”。而希腊神话中这些英雄对战争、决斗都有着狂热的兴趣,他们为人们所传颂的也是在战争中的表现。二是都很自负,巴顿对自己取得战争的胜利是没有一丝的怀疑的,而且把打败隆美尔视为他的专利,听到隆美尔不在北非战场,非常失望。而希腊神话的赫拉克勒斯、忒修斯和阿喀琉斯都敢于挑战天神:赫拉克勒斯同太阳神阿波罗决斗,忒修斯欲抢夺冥后作为他的妻子,阿喀琉斯不顾阿波罗的劝阻,试图扳开特洛伊的大门。三是崇尚荣誉,对这些英雄而言,可怕的不是战争,不是失去生命,而是没有荣誉。巴顿违抗军令,先派蒙哥马利占领墨西拿就是为了抢占第一的荣誉,战争就是他获取更多荣誉的一种手段。所以在他看来,战争最好永远都不要结束。这三点既是他们成功与成名的重要原因,也是形成其悲剧的必然因素。在行军途中,巴顿站在军车上,望着下面弯弯曲曲的公路上一辆辆的军车,他发出这样的感慨“与战争相比,人类一切其他努力都无关紧要”,战争在他心目中占有崇高的意味。巴顿在被彻底免职后,对布莱德雷将军说“布拉德,专业军人只有一种恰当的死法,那就是死于最后一场战争,最后一役的最后一发枪弹”。本片将巴顿这个纯粹“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死”的“战争狂人”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二、意识形态的表达

    本片拍摄于1970年,当时美国正处于与越南的战争当中,而越南则得到了苏联和中国的支持,越南战争迟迟不能结束,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得益于苏联的威慑力和支持。客观上,美国人对苏联不可能怀有好感,而且冷战时期,苏联一直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本片当中,在镜头前的二战的胜利主要是由英美联军完成的,甚至没有提到苏联对二战胜利的重要性,如发生在同时期的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等,都没有提到。片中,在德军作被彻底打败前的准备时,德军的将军说的是“我绝不让俄国人抓住我,我会像元首一样自杀”。这里说的是俄国,而没有提到美英联军,这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即使是德国的纳粹党人,也极端地讨厌俄国人。在演员的选择上,扮演俄国的朱可夫将军的演员显得形象不堪。在庆功宴上,朱可夫将军一副傻傻的样子,穿着不合体的军装,嘴巴被食物塞得满满的,身材臃肿,举止粗俗,同坐在另一边的穿着得体的美军将领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与巴顿将军相比,更显得是不堪入目。另外,朱可夫将军的翻译身材更加臃肿,其形象也很差。俄军的男子舞蹈也显得很滑稽,尤其是一段表演中,一个舞蹈者在巴顿座位前面的桌子上张开两条大腿在上面跳舞,显得很没有礼貌。甚至盯着巴顿看的俄国女军人咧开嘴巴的大笑都让巴顿将军很无语地把眼光移向天花板。

    除了在形象上对俄国人进行贬低以外,本片还通过巴顿之口表达了美国人对俄国人的鄙视和愤怒。在朱可夫将军邀请巴顿将军共饮、庆祝德军投降时,巴顿回答的是“我不想与他或者任何狗娘养的俄国人共饮”。这其中的意识形态的意味被隐藏在了影像中的巴顿的后面,传达的不仅是片中巴顿的声音,还是背后的美国意识形态的声音。片中的巴顿,比起讨厌德国纳粹军队,他更憎恶俄国人。而且他对俄国人的憎恶看起来是天生的、无缘无故的。本片结尾前的部分不断地强化他对俄国人的憎恶,但并没有给出原因,这显然也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宣传作用。德军投降后,巴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会任用纳粹官员担任要职,并觉得应该让军队对俄国盟友进行另一次战争,以及他会同时打击德军和俄军的暗示。在受到史密斯将军的责备过后,他说的是:“叫蒙古鬼俄国人去死吧,我们给他们柏林,我们给他们布拉格,天知道还给了什么,还要让他们统治世界吗?”这也代表了美国意识形态的观点,俄国人不知道感恩美国,反而想统治世界。巴顿疯狂地叫嚣着:“我们早晚都要和他们打一场,为什么不趁我们军队在欧洲的时候打一场,不要解除德军武装,应该联合他们打击共产主义……我们到现在为止搞错了战争的敌人。”在这里,巴顿对俄国人的憎恨超过了德国纳粹。

    通过分析片中巴顿对俄国的看法,以及对俄国人形象的贬低,可以清晰地发现其中传达的美国意识形态。并且,可以有这样一种假设,如果当时巴顿联合德军战胜了俄国,美国一家独大,那么就不会有什么越南战争迟迟不能结束的问题了。本片客观上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效果,越南战争的进行其实是二战的一种延伸,美国人正在进行着巴顿未竟的事业。银幕将现实和历史沟通起来,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语境重合,能激起美国人战斗的热情,夺回本应属于美国而被俄国窃取的荣光。无怪乎美国当时在任总统尼克松,在反复看了数遍《巴顿将军》之后,对其大加赞赏,并终于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轰炸柬埔寨,而不顾自1969年美军对北越实施空袭以来,美军在战场的失利,以及国内日益高涨的反战浪潮。在片头,巴顿有一段激励人心的训话:“各位听说一大堆美国不想打仗,我们爱好和平,全都是扯淡。美国人传统就爱打仗,所有的真正美国人都爱战斗。当你们小时候佩服弹珠高手、跑得最快的人、大联盟棒球员、彪悍的拳击手。美国人喜爱赢家,而且容不下输家。美国人永远企图获胜,我完全不屑那些输了还有脸欢笑的失败者。那也正是为什么美国人从未,也不会打败仗。因为失败的念头对美国人是可耻的。”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战争宣言。结合当时越南战争的社会语境来看,《巴顿将军》一片对越南战争的进行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为了拔高美军的形象,即便是对英军的形象也进行了一定的贬低。从蒙哥马利将军的战争才能到英国不守信用的记者,这部片子很容易让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盟军的胜利,代表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小的,而巴顿将军代表的美国几乎是独立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重要原因。蒙哥马利将军的第一次出场是为了争取攻占西西里战役的策略按照自己的意愿而非巴顿的计划,他看起来个子比较矮小,面相也有些猥琐,而且,走路的姿势夸张,声音略带尖细,行为显得趾高气扬。同巴顿比起来就像是一个小丑。蒙哥马利与史密斯将军的交谈是在洗手间里进行的,“进攻西西里的定案计划竟然在阿尔及利亚洗手间里提出的”,蒙哥马利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地点与巴顿将军设宴用红酒招待亚历山大将军等达到目的的方式相比显得不伦不类,颇具戏剧性。为衬托巴顿将军的高大,蒙哥马利将军被塑造成了一个自大的有些像小丑一样的喜剧性角色。还有,在几次巴顿和蒙哥马利将军的对抗当中,巴顿都取得了绝对性的优势,如率先进入墨西拿等,以此凸显了巴顿的军事才能,给人造成一种巴顿的军事才能高于蒙哥马利将军的暗示。巴顿对蒙哥马利的评价是“他是英国最好的将军,但他似乎更关切不打输,而不是打赢战役”。这无疑也是为美国的自信再添加一个注脚。巴顿打败了隆美尔,巴顿胜过了蒙哥马利——美国军队是最强的。

    片中出现的两个主要的美军高级将领巴顿将军和布莱德雷将军,在影像上面的表现力都要优于其他人。与巴顿将军相比,布莱德雷将军显得更为含蓄。两者都代表了美国的精神,巴顿有才能,有性格;布莱德雷含蓄,而又最具有力量。巴顿即使有性格中的缺陷部分也能让人觉得能够接受,而布莱德雷将军的表现可以用没有缺点、近乎完美来形容,这显然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

    三、人物多重性格的刻画

    本片明显地张扬了美国人所欣赏的那种自信或者说骄傲自大的精神。巴顿在剧场的美国大旗下的发言,其衣着、表情、语言等,表面上看只是战前的一次思想动员,实则传达了这样一种信念:巴顿所率领的军队是强大的、战无不胜的;巴顿所代表的美国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客观上,对巴顿将军的神化相当于对美国形象的拔高,以及对美军进行战争的一种粉饰。本片将巴顿塑造成战争中的一个神话,进而实现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渗透,是通过对巴顿的性格刻画来实现的。

    片中,巴顿将军在镜头前,自始至终都是威严有力的。通过画面中人物身高的对比和特写镜头的运用,使得巴顿将军始终处于被仰视的地位。片头部分,突破了常规电影的拍摄手法,巴顿将军走上台对着台下士兵训话,背景是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在长达5分钟的镜头里,只出现巴顿将军一个人的画面,没有给出一个台下听众的镜头。特写镜头让观众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巴顿身上,又为背后的美国国旗所淹没。巴顿将军犹如神一般,威风凛凛、披戴整齐,强有力的声音和坚定的语调传达出近乎冷酷的自信。台下的听众和看电影的人合为一体,共同为巴顿将军的气质所折服。这种仪式化的表现方式强化了人物的形象,传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巴顿除了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外,他对生活也有相当的品味和讲究。他在闲暇时,设计过美军的军服;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有引人注目的象牙柄的手枪;宴请客人时,用珍藏有一定年份的红酒;在打仗之前,会让助理在镜子前为他整理军装;在德军投降过后,让画家为他画油画。这些行为使得巴顿的形象更加丰满,也使影片的风格在战争之外,显得幽默风趣。

    本片还展现了巴顿将军性格中很矛盾的地方:他一方面是上帝的忠实信徒,在攻陷巴勒摩的时候,跪下来让主教为他摩顶祝福;另一方面,他又是个战争的拥护者,对于战争和打仗的激情胜过他对生命的热爱。应该说基督教应该是反对战争的(尽管从新大陆开辟以来很多殖民掠夺都是借着宗教的名义发动战争的),教义中对人生命的重视是绝对的,而战争是反生命的。尽管如此,巴顿将军竟然很好地把这两种截然对立的热情结合在了一起,对上帝万能的信仰是他坚定意志的来源,使他可以不屑于向被殴打的士兵道歉,因为他觉得那是上帝也不愿意看到的。在被停职过后,他向上帝祈求参加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向上帝请求赐予好天气,以赢得战争的胜利。影像中的巴顿,已成为“上帝的选民”。“上帝的选民”是高于其他的,接连打了胜仗,所以他可以不服从命令,打士兵的耳光,破坏了与苏联的关系。多次被解除军职,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性格。对战争的激情和对宗教的热情就这样互为因果的在巴顿身上展现。

    巴顿将军在本片中除了凸显其战争狂人、军神的形象外,还通过其自述和德军对巴顿的了解,正反两个方面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带有古典浪漫主义的诗人或者骑士巴顿的形象。在突尼斯时,他不去当时与德军交战的战场,而去了迦太基人的古战场遗址,在那里他感慨古战争的惨烈,幻想自己是那些英勇守卫故土、抵抗罗马军团的迦太基战士,仿佛亲临了那场战争,他对布莱德雷将军说“二千年前……我曾经身在此地”,并作了一首诗:

    历经世世代代

    在战争的悲壮与罗网之中

    我曾在星空下无数次

    奋战与殒灭

    就像透过玻璃与久远的纷争

    我看见我以许多身份与姓名参战

    但永远是我

    在巴顿看来,战争已成为他永恒的事业。从古到今,他都在参加战争,只不过是换了身份和姓名,战争已成为带有浪漫主义的行为。应该说,他是一个活在古代的现代军事家。在视察北非的美军坟地时他还希望用两组四行诗挑战隆美尔,然后与他决斗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但很可惜,他活在20世纪,时代已不允许他这样做。如同他的助理所说:“可惜,决斗已不流行了,将军。就像你的诗,它不属于20世纪。”巴顿发出“世界长大了……希腊人,罗马人,迦太基人,老天,我真恨20世纪”的感叹。在盖古塔战役胜利过后,当他得知隆美尔当时不在北非时,十分失望,说:“我不喜欢有人告诉我与我对抗的是二流人物。”这是典型的骑士的作风。

    片中,有一点非常有意思的是:了解巴顿的不是与他紧密相连的美军将领,如布莱德雷将军等,而是互为死敌并且素未谋面的德军将领史泰格上尉。史泰格上尉通过对巴顿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的分析,得出巴顿是一个迷失在现代的浪漫战士的结论。通过史泰格上尉对巴顿的介绍,我们开始知道一些发生在本片开始之前的巴顿的事迹,并再次验证他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浪漫主义骑士的结论。1922年,年轻的巴顿系着白领带穿燕尾服开车经过纽约的一条黑暗小巷,当他看见三个男子推一位年轻女孩上卡车时,他模仿唐吉诃德迎战六个商人,拔出手枪逼那些男子释放女孩。但是原来那位女孩是其中一位男人的未婚妻,他们只是帮助她上车。巴顿在那时就想成为一个骑士,并能够碰到浪漫的事情。史泰格还因此推测如果巴顿能作主,他会模仿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人选择西西里岛作为进攻的首要目标,像雅典人一般进攻锡拉库扎,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在柏林最后要被攻陷的时候,史泰格上尉把巴顿的照片扔进火中,对巴顿做出了这样的预言:“他也到了了结的时候,战争剧终,他就谢幕了。为战争而存在,再不适合这个时代”,他的预言是无比正确的,也暗示了片尾巴顿悲剧性的结尾。

    四、结语

    从一定程度上说,战争片是很难拍好的,它必须显得真实可信,并且能够达到影片所传达的政治目的。“好莱坞必须把影片搞得既能提供娱乐,又能发挥鼓舞人心和通报信息的作用;既能使眼前的战争变得令人‘感动’,又能使人们暂时忘记这场战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方方面面的要求,包括一般观众的期待。”[6] 本片的成功与其背后强大的创作团体分不开。巴顿的扮演者乔治·斯科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与马龙·白兰度同属好莱坞演技“方法派”的杰出代表。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曾服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导演沙夫纳于1941至1945年在海军服役时曾亲身参与巴顿指挥下的西西里战役。这些战争经验对他们的创作无疑大有裨益。担任该片高级军事顾问的美国五星上将,是当年长期与巴顿共事的布莱德雷将军。

    本片的编剧是著名的“作家电影”导演,新好莱坞代表人物之一的弗朗西斯·科波拉,除了赖以成名的《教父》三部曲以外,其巅峰之作当属反映越战的影片《现代启示录》(1979)。与《巴顿将军》不同,《现代启示录》对战争有更多的反思,其在哲学层面上对战争异化人性的思考的深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影片。《巴顿将军》像是科波拉在转向战争反思之前,对美国梦从名人角度出发的一次思考。以“越战三部曲——《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1989)、《天与地》”而名躁影坛的好莱坞导演奥立弗·斯通在谈到这部影片时明确地说:“我认为该片是为数不多的几部直接改变美国历史的影片之一,其影响超过了《刺杀肯尼迪》(1991)。我相信,正是《巴顿将军》促使尼克松决定轰炸柬埔寨,以使越南战争升级。”[7]电影由于其所具有的宣传鼓动人心的力量,所承载的使命绝不是单纯地展现艺术的魅力,其总是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甚至总是与一种或者多元的意识形态特征相关联。

    注释:

    [1]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2][4] [美]威尔·赖特:《神话与意义》,[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英]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552页、第553页。

    [3] [美]威尔·赖特:《西部片的结构》,《世界电影》1984年第6期。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6] [美]托马斯·沙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好莱坞的“战争片”》,《世界电影》2003年第4期。

    [7] 转引自贾磊磊《语境重合——论电影叙事语境与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互映》,《电影创作》1998年第3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巴顿将军神话战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