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宗教与科学共存之可能性

    宗教与科学共存之可能性

    时间:2020-04-21 05:21:4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对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的探讨可以是多维度的,本论文仅仅只是从科学与宗教关系演进的科学哲学的视角对二者的关系作了一点尝试性的分析和探讨。科学与宗教早期的冲突表象到相互促进共谋发展,辩证关联的背后却有着相似相融的哲思。

    关键词:科学;宗教;共存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1-015-02

    一、科学家与宗教信仰

    在西方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大多数科学家的身上都有着宗教的色彩,同时却又崇尚理性。

    众所周知,有不少的自然科学家信仰宗教。比如,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之时,用科学来质疑宗教的哥白尼,就是神甫;天文学家布鲁诺,同时也是一名牧师;爱因斯坦——一位划时代的科学巨匠,在他的心中却有一种宇宙“宗教思想”的萌芽;牛顿——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近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神学的研究者,晚年陷入了对宗教的狂热之中,最后他成功地把科学与宗教联系起来。有人认为这是不了解宇宙奥秘的缘故,当某一事物或现象无法解释的情况下未知世界的自然之谜就会沿着超自然的方向得到指引,当上帝向他招手时,他就站在了宗教面前。从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不仅需要重视科学精神,也应该关注人文精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两大支柱。“从1901年开始颁发诺贝尔奖至1996年,共有639位诺贝尔奖得者,其中有宗教信仰的占到96.7%,这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在科学及人类历史上,做出了极积、有益、正面的贡献”。

    西方科学的发展史上,科学家的宗教情结是非常普遍的。

    通过研究西方科学的发展历史发现,绝大多数的科学家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要么是基督教徒,要么就有浓浓的宗教情怀。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亚·沃尔夫是英国著名科学史家,他曾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强调指出:“对自然现象抱世俗态度并不一定排斥对世界抱宗教态度。……近代科学的先驱者们实际上都笃信宗教,事实上都是基督教的儿子。”科学史家康德利的统计表示,“法国巴黎科学院自1666年成立之后的两个世纪里,共有92个外国人当选该院院士,他们几乎全部信仰宗教,其中16人是天主教徒,71人是基督教新教教徒,其余5人信仰犹太教或不确定。”英国学者的问卷结果显示,“在20世纪30年代,接受有关宗教问题问卷调查的英国皇家学会200位会员中,大约70%的人的答案支持或者倾向于宗教。直到今天,许多西方科学家依然具有浓厚的宗教情结,不少科学家信仰宗教。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爱德华·拉尔森在1997年做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大约40%的在职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

    基督教会在欧洲社会的统治地位使教会诞生出许多优秀人才和科技精英,这也是教会为使更多的优秀的人更好的为教会服务的目的分不开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会也相应的鼓励和资助教职人员的搞科学研究,自中世纪后期以来,大多数著名科学家同时还是教徒或教堂里的神职人员,以下是兼任教职或教徒的科学家一个列表。见表4-1。

    表4-1近代科学家任教职或教徒

    姓名教职学科科学发现

    哥白尼神父天文学家发现行星三大定律

    开普勒教徒天文学家发现开普勒定律

    伽利略教会大学教师天文学家创制了天文望远镜等

    牛顿教徒物理学家发现万有引力等

    莱布尼茨路德教徒数学家始创微积分

    伏特教徒物理学家发明电池

    欧姆教徒物理学家发现电阻,欧姆定律

    法拉第教徒化学家发现电解

    拉瓦锡教徒化学家创立有机化学

    孟德尔神父生物学家发现遗传定理

    拉马克神父生物学家“用进废退”说,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

    达尔文教徒生物学家创立进化论

    爱迪生 教徒发明家、电学家发明留声机、电灯、电话等

    查尔斯·道恩斯教徒激光专家诺贝尔奖得主

    科学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求,它是功利的;而宗教则是非功利的,它带给人们的是非功利享受性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和个人价值观的肯定。无论哪一社会时期,既要人类生存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同时也应满足人们超功利的精神需求,这是人类存在和稳定社会秩序所必需的。社会需要反映了宗教和科学的被需要,二者有局部冲突的部分,但彼此也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宗教与科学主体性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因此科学的发展与宗教的被需求为二者的独立与和谐创造了可能性。

    二、科学与宗教的相互促进关系

    科学与宗教既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其中,就基督教而言,基督教对科学的促进作用有三个方面:首先,基督徒研究自然这在基督教里是被提倡和鼓励的。由于基督教教义的许多思想上的内容和观点都来自于自然哲学(如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以及地心说等),因此对自然界的研究为基督徒更深刻地理解教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者,上帝创造万物,人们要想体会上帝创造万物的丰功伟绩,领略上帝的无限智慧,也只有靠探索自然界内部事物的有序性、规律性和完美性。这无疑给基督徒研究自然界以极大的激励,同时并为他们探寻自然界的奥秘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这就是说,“人们必须研究上帝的创造物以便更好地理解上帝本身”。对此,麦克格拉斯很早就明确的指出,“设想一个人宗教色彩很浓,如果自然与上帝没有联系,那么就没有去研究它的动机。另一方面,如果自然的确与上帝有某些联系,就有着去研究自然的极好理由,因为这有助于研究自然的上帝的性质。”7其实,这正是信仰宗教的人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主要原因。

    其次,基督教使人们探究自然界的信心倍增。我们都知道,基督教认为是上帝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创造了宇宙,由此推知自然界应该是完美而协调有序的而非随机堆砌、混乱无序的,并且这种和谐、有序和完美正是上帝的旨意。同时也正是由于人们相信自然界具有一定法则并且这种规律是可以通过理性来理解的,人们才不顾一切地去探寻自然的奥秘;否则,自然科学就没有探寻的必要了。正如丹皮尔所说:“他们关于神与世界是人可以了解的假设,也使得西欧聪明才智之士产生了一种即使是不自觉的,也是十分可贵的信心,即相信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和一致的;没有这种信心,就不会有人去进行科学研究了。”8为什么西方人总是将知识整理成比较系统的公式定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有科学家与基督徒的双重身份?从这里我们很容易理解了。

    第三,基督徒的培训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科研人才。前面指出,宗教为使人们更方便地感受到上帝的恩典,更好地理解上帝和其过人的智慧,长期以来都提倡人们研究自然。在欧洲早期的基督徒培训中除神学等课程外,还有自然的课程。在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大学诸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莱顿大学等基本上全是由教会创办的,这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和认识。因此,教会学校不仅培养了神职人员,也培养出许多的像伽利略、培根、哥白尼等这样的自然科学的研究人员。这批“自然科学工作者”则成为了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早期的宗教办学,近代科学的诞生也是不可能事情。

    其一,人们通过科学对自然界有着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义的修改。“一般说来,科学每前进一步,便证明各种宗教信念的表现方式需要作出某种修正。它们可能需要加以扩充、解释,或完全用另一种方式加以叙述。假如宗教本是真理的一种完全叙述,这种修改就只要把重点更加精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过程是有益的。因此,任何宗教要是和自然界事物接触,那么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进步,有关这些事实的观点就必须不断地加以修正。在这种方式下,这些事实对宗教思想的正确意义就会不断地明确起来。于是科学的进步就必然会不断修正宗教思想,因而对于宗教有莫大的好处。”9毋庸置疑,科学正是在无形中推动了基督教的不断发展,从而使基督教在满足人们信仰上的需要的同时,也使基督教保持了恒久的活力。

    其二,科学道出了自然界所具有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有序、和谐和完美的特点,这使人们领略到上帝创造宇宙的伟大与神圣,同时也使人们坚信具有力量的耶和华的存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弄明白了自然界中的一个个奥秘以及很多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领略到了事物之间精确地匹配与协调。比如,若核粒子的束缚强度仅小一点儿,那么核的存在将会成为天方夜谭,太阳就不可能发光;但假如这个力比实际的作用力稍微大一点点儿,那么太阳和其它的恒星就将膨胀甚至有爆炸的可能。谈了这么多,我们不禁会想:难道宇宙中的某些现象或数字真的都是偶然吗?宗教徒们则认为自然界中事物之间奇妙的相互关系都有一种上帝的力量在支配着。

    三、科学与宗教在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的互补

    对西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言,科学与宗教的社会功能是相互补充的,这也正是它们能“和平共处”于同一种文化模式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科学的发展引起技术的改革,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而基督教则塑造了西方伦理道德观的雏形,同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也使西方社会稳健发展有了可靠保证。一般说来,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及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为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财富,我们必须处理好前者。我们要想生活得更好,就必须巧妙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界关系并从中获取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在古代,人类主要靠经验,在近代以来则大部分运用科学。然而,现代社会的我们,必须确保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同时满足,从而保证社会的有序与和谐。精神需要,就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就是指每一个人遭遇精神上的创伤都需要的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寄托,以及对实现梦想抱有的希望和感觉上的满足。而人类关爱、怜悯、约束自我行为、善待他人和社会等也正是以这些精神需要为前提的。

    当今社会,相信我们都意识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然而,要想维持社会的和谐就必须要让每个人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让我们可以善待他人、善待社会。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首先我们想到,宗教信仰就是一个很有效的解决精神问题的方法。在西方,那就是基督教信仰了。因为我们信仰了上帝,我们就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心灵的慰藉,甚至是希望和精神的寄托,同时还能够使我们从内心里自觉约束自己并善待他人,而这些都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

    所以,从发挥社会功能的不同看,科学与基督教是互补的。事实上,西方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有二:其一是科学(通过技术的改革实现自己物质力量的转换),其二基督教(通过思想的作用产生精神力量,以约束人们行为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笔者觉得,这两个方面也是西方社会与其他社会不同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就它们的本质而言,科学和宗教是霄壤之别的,由于宗教的分类较多,它们的信仰体系也不同,从而对科学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西方科学与基督教既有对立又相互促进,而它们在社会功能上是互补的,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佚 名.诺贝尔奖得主信仰小考[N].人民政协报,2002.06.29(5).

    [2]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83.

    [3] (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M].周昌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

    [4] 转引尚九玉.简析科学家的宗教情结—兼论科学与信仰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5.

    [5] 转引尚九玉.简析科学家的宗教情结—兼论科学与信仰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5.

    [6] 杜布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75.

    [7] 阿里斯科·E·麦克格拉斯.科学与宗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1-62.

    [8] 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153.

    [9]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81-182.

    [10] 伊安·巴伯.科学与宗教[M].阮 炜,曾传辉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11] 钟传优.当代科学与宗教融合论述评[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12] 周建漳.科学与宗教的对话[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热词搜索:共存可能性宗教科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