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威尼斯商人》中对种族歧视的批判

    《威尼斯商人》中对种族歧视的批判

    时间:2020-04-22 05:20:1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夏洛克”是处在基督教社会中的一个边缘化人物。从《威尼斯商人》创作的历史背景出发,不难发现该剧深刻地批判了“种族歧视”,而这也成为《威尼斯商人》的主题。《威尼斯商人》中对种族歧视的批判,不仅体现在主人公“夏洛克”对“种族歧视”的强烈批判,还体现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对立、杰西卡皈依基督教等几个方面。因此,研究《威尼斯商人》中对种族歧视的批判,对提升“种族歧视”的认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夏洛克 安东尼奥 种族歧视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包括两条主线:第一条是主人公夏洛克和安东尼奥间有关“一磅肉”的契约,第二条是杰西卡和洛伦佐的私奔、巴萨尼奥向波西娅表白。在这两条主线中,第一条是主线,是该剧的主要部分;第二条线建构了剧中的次要情节。两条主线相互促进、影响,交织在一起,让整部喜剧情节跌宕起伏,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独有的艺术魅力。一般认为,《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喜剧,拥有完美的结局,这一完美的结局是对广大基督教徒来讲的,但是对处于基督教社会被边缘化了的主人公“夏洛克”来讲,则深刻地表现了对犹太种族的歧视现象。《威尼斯商人》中对“种族歧视”的揭露正是作者肯定人的崇高地位,尊重人的崇高价值的表现。下面主要从杰西卡皈依基督教,夏洛克强烈谴责“种族歧视”现象以及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对立等三个方面,来研究《威尼斯商人》中对种族歧视的批判。

    一、杰西卡放弃犹太人身份,皈依基督教 夏洛克只有一个女儿杰西卡,他非常爱他的女儿,称女儿为自己的“血肉”,凭借其财力,完全可以为他女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条件。

    虽然夏洛克能为女儿做任何事情,但是杰西卡还是趁着月色,穿着男孩子的衣服逃走了。从表面来讲,杰西卡是为了和洛伦佐的爱情才选择了私奔,但这已经完全超越了社会现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社会现实造成的。在杰西卡生活的时代,私奔是一种令人不屑的耻辱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道德。{1}杰西卡在进退维谷之际,她选择了改变自己的身份,从犹太人成为一名基督徒,而放弃个人名声。杰西卡处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社会压力下,巨大的社会压力让杰西卡通过嫁给一位基督徒来获得解放,这昭示着对基督教的屈服。朗斯洛特认为,父亲所犯下的罪恶应该由子女来承担。杰西卡作为一名犹太人的女儿,转投基督教是一种罪恶,上帝并不会宽恕杰西卡。但是,杰西卡则愿意皈依基督教,她认为可以通过洛伦佐来获得救赎,成为基督徒,免受来自基督教社会的迫害。从杰西卡为爱私奔,皈依基督教可以看出,杰西卡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女人,基督教的迫害是多么严重,种族歧视是多么厉害。在这双重压力下,才让杰西卡不得不放弃犹太教信仰,舍弃犹太民族身份,放弃民族文化。

    杰西卡最终皈依基督教,正表达了作者对犹太人进行种族歧视的社会现象的强烈控诉。莎士比亚拥有人道主义理念,他对犹太民族有着深厚的怜悯之情。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公正的现实,他能做到的只有将怒气诉诸笔尖,呈现在作品中。从杰西卡为爱私奔,皈依基督教的情况来看,这一情节对整部作品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莎士比亚安排这一次要情节,全面反映了社会种族歧视发展到了何种严重的情形。杰西卡和洛伦佐为爱私奔,正深刻表达了对种族歧视、宗教迫害的强烈控诉。不公正的社会是导致杰西卡皈依基督教的直接原因,如果不清楚当时的社会基础,也就很难理解杰西卡的真正原因。

    二、夏洛克强烈谴责“种族歧视”现象 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后,夏洛克是从萨拉里诺和萨莱尼奥的谈话中得知的。商船失事实际上就意味着安东尼奥存在破产的巨大风险。所以,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商定的“一磅肉”契约就会生效,得知该契约的萨拉里诺追问夏洛克,如果安东尼奥不能如期归还您的欠款,你也不会要他那“一磅肉”的,那“一磅肉”的价值也不大。夏洛克不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安东尼奥曾经当面羞辱于我,并且直接从我这抢夺了几十万元的生意,还故意讥讽我的失败,挖苦并侮辱我的民族,破坏我的生意以及和朋友间的良好关系,煽动我的敌人。他做这些坏事,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我是犹太人”{2}。犹太人有眼睛、五官四肢、感情、知觉和血气,基督徒侮辱犹太人是显示他的谦逊,但是犹太人侮辱基督徒的话那又该如何处置?

    此处,莎士比亚给我们描述了当时生动的生活画面,当时的犹太人社会地位低,没有任何的自由、尊严,长期处在基督徒的歧视下,一直处在社会底层,承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摧残。从精神方面,基督徒挖苦、侮辱犹太人,甚至离间犹太人的朋友,煽动犹太人的仇敌,侮辱犹太民族。从物质方面,基督徒时常破坏犹太人的生意、交易。正如夏洛克在《威尼斯商人》中谈到的,基督徒同犹太人一样都是人,犹太人也有情感、血肉。但是,基督徒却在仇视犹太人,不将犹太人与自己放在同一地位上。假如犹太人对基督徒存在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受到严重的惩罚,反之,基督徒侵害犹太人,就不会受到任何惩处。夏洛克坚决要执行同安东尼奥之间的“一磅肉”契约,这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体现了犹太人与基督徒间的长期恩怨。

    夏洛克的坚持并不是偶然情况,是处于基督教世界内被边缘化后的强烈诉求,具有一定的犹太民族复仇的意味。如果认为夏洛克缺少宽恕精神的话,那么基督教世界也并没有给予夏洛克多少关爱与理解,因此,夏洛克的诉求正体现了弱势群体对追求人格平等的不懈追求。

    三、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对立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事件是安东尼奥与夏洛克间约定的“一磅肉”契约,两人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期。虽然在政治上依旧是封建主义,但封建贵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君主集权的政治没落,为开启资本主义时代奠定了基础。在资产阶级不断上升的阶段,安东尼奥作为资产阶级代表,商业贸易的成功,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标志。安东尼奥是资产阶级的核心代表,而夏洛克则是资产阶级的边缘代表,两人之间的利益博弈正是冲突的张力结构。{3}

    虽然安东尼奥与夏洛克同为威尼斯商人,但是却不是一类人。安东尼奥主要从事海外贸易,主要是通过商船同特里坡利斯、西印度群岛、墨西哥、英国等国的商人做生意,并且生意范围在逐渐扩大。{4}其实,安东尼奥的生意正是伴随着殖民扩张逐渐发展起来的,他是殖民者的典型代表,从国外收获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拓宽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这里可以看出,安东尼奥是引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的代表。{5}因此,安东尼奥具有非凡的活力,强大的勇气去冒险,不得不面对海盗、触礁、海浪等的危险。另外,安东尼奥在得知夏洛克是放高利贷的,通过放高利贷来获得经济利益。经商的方式不一样,导致他们之间生成了不同的张力结构。

    作者对夏洛克的态度是较为复杂的,一方面,莎士比亚对夏洛克所承担的价值体系持有否定看法,认可安东尼奥;{6}另一面,通过夏洛克之口来谴责种族歧视、基督教的长期迫害以及夏洛克对女儿深深的爱恋,这又表达了作者对夏洛克的深深同情。也就是说,莎士比亚想要表达的和他创作的《威尼斯商人》之间存在差距,这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正因为莎士比亚在创作过程中存在差距,才能很好地展现种族歧视以及基督教的迫害。

    处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因为身份的差异,导致他们在看待金钱、爱情、慈善等态度上存在差别。夏洛克仇恨基督徒,进而也变得越来越无情,他被贴上了恶毒、贪婪、不择手段等标签。这在第三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夏洛克那犹太人的脾气,在杜伯尔告诉他不同信息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安东尼奥的性格则与夏洛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慈善、宽容、慷慨与重情义。他平时借给别人钱,从来不去多要利息。夏洛克也认为,安东尼奥的做法让高利贷的利息降低了。{7}为了能帮上巴萨尼奥的忙,安东尼奥不得不借夏洛克的“高利贷”,并写下“一磅肉”契约。在法庭审理中,安东尼奥请求法庭,不要没收夏洛克一半的财产,在安东尼奥接管夏洛克一半财产后,就会将其交给和杰西卡私奔的男士。

    实际上,夏洛克和安东尼奥间的对立,充分表明存在基督教迫害、种族歧视是有一定必然性的,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正是存在歧视的根源。莎士比亚采用超然的姿态去审视那个时代的生活,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样势必会导致基督教迫害、种族歧视的程度也会进一步提升。{8}

    总之,《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杰出的喜剧代表作,剧中那两个彼此独立又相互关照的情节,演绎得十分微妙。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悲喜交加,自成一体。作者通过《威尼斯商人》深刻地批判了种族歧视的观念,作者的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夏洛克强烈谴责“种族歧视”现象,杰西卡放弃犹太人身份,皈依基督教,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对立。从表面上看,夏洛克是邪恶的代表,但是,作者却以其超然的态度,去演绎了所生活的时代画面,生活其实就是通过基督教迫害与种族歧视来进行区分的。《威尼斯商人》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不同的人物的思想、情感虽然各有差异,但他们都属于那个时代。■

    {1} 陈建、许丽俏:《论〈威尼斯商人〉的悖论叙事》,《小说评论》2011年第1期,第183—187页。

    {2} 曾艳:《试论〈威尼斯商人〉中对种族歧视的批判》,《作

    家》2012年第2期,第111—112页。

    {3}{4} 黄建岚:《论〈威尼斯商人〉中的“两个世界”》,《名作欣赏》2012年第33期,第123—126页,第123—126页。

    {5} 郑笑然:《解读〈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悲剧色彩》,《芒种》2013年第2期,第167—168页。

    {6} 马红玲:《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喜剧——〈威尼斯商人〉的另类阐释》,《戏剧文学》2006年第7期,第102—106页。

    {7} 李春慧:《论〈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之多面性》,《大家》2011年第16期,第234页。

    {8} 张树宝:《不是讨债,而是索命——从“一磅肉”的契约官司看夏洛克的复仇心理》,《语文学刊》2008年第24期,第101—141页。

    作 者:廖若嫣,浙江万里学院外语系在读本科生;王 婷,浙江万里学院外语系在读本科生。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种族歧视中对威尼斯批判商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