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危机下的世界经济与能源需求波动

    危机下的世界经济与能源需求波动

    时间:2020-05-29 05:16:3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在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联度进行研究,利用"脱钩"理论和脱钩指标评析中国能源消耗脱钩特点及类别,提出实现中国能源消耗脱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经济增长 能源消耗 脱钩

    能源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作为基础的能源,如何实现经济与能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来盾看,一是经济增长对能源具有依赖性,即能源促进了经济增长;二是能源的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因为经济增长促成了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许多专家者就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情况

    1.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中基于二变量建立的模型研究

    在美国,Kraft和Kraft(1978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们利用1947-1974年间美国年度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存在GN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将带动能源消费。Yu和Jin(1992)使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E-G两步法,利用1974-1990年间的美国季度数据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在两变量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均衡关系。

    韩志勇(2004)等采用二变量模型,用E-G两步法对1954-2003年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GDP同能源总消费、煤炭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同石油、天然气和水电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同样在未考虑平稳性条件下采用Granger检验得出GDP同总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的结论。得出中国(1978-2000)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

    汪旭晖等(2007)以1978-2005年间我国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上述作者采用二变量建立的协整模型比较易于分析能源消费总量或单个能源分量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在数据的选用和实证分析上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同基于多变量模型相比会忽略各变量的相关关系造成的伪回归现象,对于多维能源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不能准确分析,拟合度低。

    1.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中基于多变量建立的模型研究

    国外学者Stern(1993)使用4变量(GDP、劳动力、资本和能源)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美国1947-1990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标准的因果关系检验,发现虽然不存在总能源消费到GDP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若对最终能源消费测量数据按燃料构成进行调整,则会发现存在能源消费到GDP的單向Granger因果关系。

    国内学者马超群等(2004)详细研究中国从1954-2003年间年度GDP和能源总消费以及能源消费各构成部分(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力等)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DP分别与能源总消费、煤炭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GDP与石油、天然气和水电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进而分别建立了GDP与能源总消费以及GDP与煤炭消费之间的误差校正模型。分析得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能源消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能源作为必需的生产要素和战略物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我国能源消费中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改变。

    林伯强(2003)应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研究了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GDP、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一证据支持中国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并且这两个变量是互相联系的假说。

    采用基于多变量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可以较好的分析能源消费中各个分量、及多个因素对其两者关系的影响、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异方差和伪回归现象、拟合度比较高,但是存在数据的采集较难全面的获得和难以衡量单个变量同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些不足之处。

    1.3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样本区间不同选择下的差别研究:对于美国数据情形,Kraft和Kraft(1978)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们利用1947-1974年间美国年度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存在GN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将带动能源消费。然而,Ankara和Long(1980)的研究却发现:当使用同样的时间序列数据,但样本区间取比Kraft和Kraft(1978)更短时,不能得出类似的结果,这意味着样本区间的不同选择可能会影响二者之间的实证分析结果。

    运用时间序列技术的基于空间面板回归模型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有以下方面:

    王火根等(2007)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各省市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利用Mat lab软件及其spatial econometric模块建立和比较传统面板回归模型与空间面板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空间面板回归模型较传统面板回归模型优越。

    张兆响等(2008)按照结构突变理论,验证了中国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均值突变和趋势突变的变结构点,证明变结构点的发生与中国50多年来的政治经济形式变化非常吻合。

    张兆响、廖先玲、王晓松、宋晓倩(2009)运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及协整检验理论,得出不同地区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的协整关系也是不同的。

    应用时间序列技术选用的不同数据包括年度、季度、面板数据,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各变量之间随时间改变而形成的相互关系,找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潜在关系和规律。但上述作者多采用传统的多元线性计量经济模型难以获得真实的系统结构模型。

    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效率及资源环境关系研究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能源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表现为能源强度的下降,但与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对我国当前能源消费的现状,其效率提高的源泉、动态发展的轨迹、区域差异等问题都值得关注。从研究文献来看,目前有关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结论。

    杨宏林(2004,2006)采用动态经济学的最优控制技术,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的不考虑生产成本及考虑生产成本可持续发展模型,讨论了效用贴现率、能源生产成本、能源自然增长率对均衡状态能源存量、能源价格、能源消费量的影响。

    张晓平(2008)从不同角度刻画中国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认为我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异与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工业化程度、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存在直接关系,尤其是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的提高将会显著增加地区经济能耗强度。

    3评述及对策述

    上述作者分别构建不同的计量经济模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效率及资源环境关系,发现不同地区能源消费的差异是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存在重要的关系,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能源需求结构水电、火电、核电、石油、天然气及未知的能源等多维能源需求结构参数,而区域经济增长既与能源需求结构有关,又与资源、环境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有关,采用传统的多元线性计量经济模型难以获得真实的系统结构模型。此外,能源需求结构涉及到参数间的多重共线性,即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也难以满足参系数的最小方差性,因而所得模型失效;区域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关系模型的历史数据难以获得较全,加上现有的经济运行体制及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一般的时间序列计量经济预测方法难以解决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结构关系模型。

    分析发现可以从几个方面解决上述不足之处:根据能源需求结构的不确定性,構建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结构的计量经济模型及突变模型,可以成功地解决能源需求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为区域经济提供了能源结构调整决策依据;模糊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系统模型映射能力与泛化能力,其模糊技术可有效地解决能源需求结构的不确定性,用模糊神经网络、非线性时间序列技术及协整理论开展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结构关系研究,构建区域经济增长与水电、火电、核电、石油、天然气等多维能源需求结构关系模型;根据区域经济的内生增长机理,拓展区域经济增长Solow模型,可以成功地解决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路径、产出路径、消费路径及技术路径的关系问题,为区域经济提供了节能降耗的经济决策依据;应用突变理论、非线性协整理论、系统动力学构建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结构、能耗利用效率、资本积累路径、产出路径、消费路径及技术路径的动态演化机制。

    因此,在能源效率、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处理的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家整体宏观数据,还应该对省域级微观个体数据的关联性及其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从区域角度来系统研究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情况,从而为我国若干年乃至长期制订节能减排等方面有效调控政策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和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10).

    [2]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12).

    [3].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J].经济研究,2003(5).

    [4].王火根,沈利生.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空间面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2).

    作者简介:

    陈德云,身份证号:65010419******3316。

    相关热词搜索:世界经济波动危机能源需求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