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提供对话资源的要素】阅读教学是什么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提供对话资源的要素】阅读教学是什么之间对话的过程

    时间:2019-01-28 17:51:5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话理论和对话式阅读教学成为新的热点,但要很好地推动这一理念的进行,需要对其构成要素有一个清晰的料了解。   第一要素当之无愧是文本。学习语文最终要落实到发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上来,而教学中提供言语实践的载体就是“文本”。
      当然在天然的原始的文本中融入了师生的体验后就形成了“对话的文本”、“读者心中的文本”。这一“对话的文本”的形成,是对话过程与对话结果的统一,其中闪现着作为文本的阅读者,即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体悟,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和学生,不仅是享有“对话阅读教学”成果的要素,也是提供资源的要素。
      所以,提供对话资源的要素有三个:文本、教师、学生。
      
      (一)文本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文本是师生特殊的对话者。作为教学中的文本“教材”是师生展开对话的客体,同时也是与师生进行对话的主体。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也是一个对话者,它不再是神圣的范例,它以自身包含的视野与师生一起在平等的关系上进行对话。同时它是一个潜在的文本,只有在对话中师生与教材文本的融合才能促使它形成真正现实的文本,并且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再做统一的权威的解释。所以这种新的教材观确立了文本与读者的双主体地位。这种文本重在对话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充分地以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在对话中读出真实、自由、个性。同时,这种文本也对语文教师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的任务是:用感动来激发感动,用感悟来唤醒感悟,用思考来启迪思考。那些经典的文字就静静沉睡着,它以自身的丰富和厚重等待我们共同去发现。
      
      (二)学生作为主体: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阅读教学的对话中,传统的学生地位处于一种接受信息的被动状态,教师多数时候是提供和传递信息的角色。学生个性的声音往往被压制住,出现了“学生的失语”。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也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因此,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对话式阅读教学”的主体之一,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表达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挥。
      对学生来说,文本不是简单地被动地等待他们去阅读的对象,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生与教材中的文本对话、与权威真理对话、与大师对话、发问、交谈、争辩……在这个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独特的精神力量,学会思考、合作、交流,从而塑造自己的生命灵性。
      
      (三)教师:角色定位的重构
      作为对话者:
      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不会淘汰,但在新课标理念下它已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作为主体之一的教师,应该确立“对话人”这一观念,在平等的对话里和学生共同进行文本的解读,尊重学生这一另一方“对话人”,改变原先意义上的知识传授的权威角色。以民主意识、人本意识来构建“对话者”的角色。民主意识,是基于新课标指出的: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人本意识,是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地看待学生的智力发展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并且在对话中以文本为基点从多个维度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解读教材,评价学生时,多一点自由的本真的态度,多一点幽默和谐趣,允许学生自在酣畅地展现个性。
      作为课程的创造者:
      教师不只是对既定的教材被动的执行,而应该将创造性精神发挥出来,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自主选择或者重组。阅读不是没有选择的自由,教师可以根据文本、根据本校、本班的情况做出适当的“篇目增删”或者对一篇文章进行“剪裁”;可以组织活动,成立课外阅读小组,适当地由教师组织材料并加以检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阅读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突破课堂阅读教学的封闭性,自主建构与社会和日常生活广泛的联系,从而使既定的有字之书和鲜活的外界现实同化,将对话教学的文本资源尽可能充分的发挥。
      作为全面新型的评价者:
      过去的评价总是过分地强调选拔功能,往往通过学业成绩(主要是考试)来进行评价,这是一种片面性的、以结果好坏为主的评价。而新课程要求我们注重整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与他们共同介入,注意情感性原则。全面地看待学生的表现,不能只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对学生独特的、有建设性和创新性意见给以适当的评价。从整体上来说既不忽视对当前的语文知识的掌握又不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其发展的潜力。在整个课程的开始、进行过程、结束的每一个阶段全方位考察和关注学生,并在纵向的观察中去比较和评价每个学生的变化,在尽量客观的分析里对学生的进步和不足进行有效的评价,并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陈顺洁,华卜泉,对话教学:概念与要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相关热词搜索:对话要素阅读教学语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