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浅析漂泊与流浪在卡夫卡创作中的表现 卡夫卡们是什么意思

    浅析漂泊与流浪在卡夫卡创作中的表现 卡夫卡们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9-02-04 05:34: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漂泊与流浪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这是先民们为适应自然而最早作出的能动反应。因而就有了“流浪”一词的广义所指:指有着同一文化、宗教传统的人们移居到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后来因习惯变成了自主选择行为,遂有了“羁旅,漫游、漂泊、放逐、流亡”等相关意义。
      关键词:漂泊与流浪意识;卡夫卡;表现形态
      
      漂泊与流浪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这是先民们为适应自然而最早作出的能动反应。因而就有了“流浪”一词的广义所指:指有着同一文化、宗教传统的人们移居到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后来因习惯变成了自主选择行为,遂有了“羁旅,漫游、漂泊、放逐、流亡”等相关意义。
      一、漂泊与流浪释名及其表现形态
      漂泊与流浪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这是先民们为适应自然而最早作出的能动反应。因而就有了“流浪”一词的广义所指:指有着同一文化、宗教传统的人们移居到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后来因习惯变成了自主选择行为,遂有了“羁旅,漫游、漂泊、放逐、流亡”等相关意义。其范畴包括了主动的与被迫的,行为的与精神的,显性的与隐性的,历史性的与现时的各个层面的、各个形态的流浪,那么它的基本属性就是物质和精神生存境遇中那种失根或无归属感,以及与此相应的流动不定的生存状态。当游牧时代结束后,固守本土与流浪迁徙就成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种存在悖论――流浪意味着行为的越界,越界既是一种生存的无奈选择行为,也是一种超越。无论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接受,它始终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相生相伴。而在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学表现中,漂泊流浪的印记不可避免地、自然而然地深深烙在了文学史上。
      漂泊流浪作为人类生存的常态表现,它与流浪文学结缘同行,千年文化积淀的“源的意识”以其内蕴丰富的品质和复杂的形态表现着:
      第一,外在(肉体)的漂泊流浪。我们可以称其为“行万里路”。往往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出游及由此展开的行旅生活,表现为物理空间离移的游历与属已的生存本土的分离。第二,内在(精神)的漂泊流浪。也叫精神流浪,其实质是与本已依靠的精神地域相分离,这种漫游主要展开在精神方面,主要指人在精神上产生失落感、漂泊感、彷徨感、迷惘感、虚无感、荒诞感,以及心灵的无可归依感之后要是在精神上寻找一条走出迷惘的路,是对人存活理由、现状及未来的怀疑与困惑,它要比外在的流浪更引人深思。肉体漂泊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漂泊,即身体离开家乡,居无定所,四海为家;精神的漂泊则与身处何处无关,是一种意向和价值取向。
      二、漂泊与流浪意识在卡夫卡创作中的表现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文小说家。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是20世纪欧洲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评论家多将其视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认为他是时代的预言家。诚如英国诗人奥登所言,“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在欧洲如此纷繁的背景上,如果一个人还有着犹太背景,那么,他的命运之更加复杂的特质,也就可想而知了。某种意义上,犹太人,那意味着永世的流浪和漂泊,意味着不安中的不安。如果历史要挑选某个民族,让它代表所有上帝的子民去认识人的天命,那么历史多半会挑选犹太民族。如果历史出于同样的原因要挑选某个人,它多半会在犹太民族中去挑选。幸而不幸,卡夫卡历史地注定了必将成为一名在茫茫思想的海洋里孤独地飘荡、寻求归宿的精神漫游式人物。
      (一)永远在路上―――从《起程》到《回家》
      卡夫卡的微型小说《起程》约写于1922年春,它和《新律师》、《一条狗的研究》均见于卡夫卡遗物中中一本棕色的方形笔记本。1922年1月中旬,卡夫卡神经崩溃。27日,他前往巨人山区的施乒德尔缪勒疗养。2月17日,他返回之后,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问世,并开始写作《城堡》。这些背景为我们从互文角度考察《起程》提供了依据:卡夫卡在当时的确有一次起程的经历,并积淀成一系列厚实的象形文字。《起程》的中文只有短短的300字左右,它的故事情节相当简单,主要讲述了起程前主仆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然而,看似短小的,就可能是精悍的。正是在这篇耐人寻味的寓言中,卡夫卡大笔勾勒了他的小说主题之一:让精神走在漂泊与追寻的路上。
      卡夫卡的微型小说《回家》约写于1920年秋末,它见于卡夫卡的一本蓝色方型笔记簿。1920年8月8日,卡夫卡回到父母家自己的房间内,8月14日至15日,与密伦娜在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的边境小镇格明德会面。8月底,卡夫卡辍笔逾三年之后,重新从事文学写作。10月,奥特拉在保险公司为卡夫卡申请到病假。从这些背景中,我们看到,在当时,疾病、爱情、写作缠绕着卡夫卡。《回家》的中文只有短短的400多字,它的内容简单,主要写“我”“回家”的见闻和感想,透过这冷冰冰的文字,我们触摸到的是陌生的亲情和不可逾越的隔膜。卡夫卡通过他的平常文字再次传递传递出他创作的主题:走在漂泊与追寻的路上。
      (二)永远的精神漫游―――逃离异化,追寻失去的精神故乡
      20世纪的西方社会,生活形态已由先前的生产型转化而为消费型,科技的进步大大加速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步伐,人们饱享着丰厚的物质文明的成果。但是,这种饱享中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始料未及:人类自己所手创的物质文明在有形无形中支配着它的创造者,这种支配力量之大之神秘,让人莫测。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扩展带来了人的灵性的丧失,技术、功利把人引离故土,这种抛弃式的引离,相当于抽掉了整个人的生存根基,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人不但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流落异乡,也许会因为精神上的虚无而结束自己。可以说这种精神的无家可归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和无数人的命运,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说不?是因为人微言轻?但这不是沉默的理由。终于,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说:我需要一个精神世界,那就是卡夫卡,他操着先知的口吻说道,“所谓的物质世界是精神中的恶魔”,他要在毫无生机与希望的、平庸与卑琐的现实中实现一份精神精神漫游,异质的土地上去直面惨淡的人生;在精神的漂泊中相信自我行为的勇气与力量、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卡夫卡《城堡》中的主人公K也是一个想进城堡但永远进不去的异乡人,更表现了是一个漂泊与流浪的主题。土地测量员K,为了能在城堡当局管辖的村子里落户,进行着日复一日的努力,但却毫无结果。城堡近在咫尺,但却总也无法到达。最终,为达目的而毕其一生的K在弥留之际被告知:他虽不被允许进入城堡,但却可以在村里落户。一个小小的愿望,让人奋斗了一生,需要时,求之而不得;不需要时,却又意外地满足了他。是荒诞?是无奈?抑或是作家在他所钟情的人物历尽了漂泊与流浪之后所给予的一种慰籍?
      仅仅是漂泊与流浪并不能确定卡夫卡作为一名现代派作家的特征,而是因为在漂泊与流浪中获得精神上的自有感显示列他与普通人的差异性特质,他的漂泊体验更注重对人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的渴望。漂泊与流浪,永远是一种美丽的忧伤,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一场命运的抗拒,一种沉默的期待,既是精神的远游,也是灵魂的回家。
      参考文献
      [1]张德明. 流浪的缪斯[J]. 外国文学评论,2002,(2)
      [2]陈晓明. 后现代主义研究[M].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浅析漂泊卡夫卡创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