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从小理财 发财不难

    从小理财 发财不难

    时间:2020-03-22 05:21:4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都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要以为这句话专指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在当前的经济社会里,只有智商、情商和财商这三“商”都高的孩子,才能赢得自己的精彩人生,而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在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过程中都进行有规划的理财教育,更是新一代父母的必要选择。

    读者宋女士近日来信:“这几年,我和先生都比较重视学习理财知识。我们的儿子马上要升初中了,我也想利用暑假时间给孩子补充补充简单的理财知识。可是查阅了很多资料,好像都是在讲外国人怎么教小孩理财,但很多方法在国内根本行不通,我们也接受不了。不知道有没有适合中国家庭的少儿理财方法?”

    宋女士的疑惑可谓代表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古人云:“仓廪足而知礼节。”理财也是一样,先有财,后有理财需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几乎不需要理财知识,主要是通过勤俭节约把基本生活安顿好。也正因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原因,中国大部分成年人普遍缺乏理财意识。但如今的社会发展了,对于在经济社会里成长的孩子们来说,从小就要和钱打交道,财富将是他们人生中必须面对的主题之一。可以说,社会的发展“逼迫”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财知识,才能将生活调理得更精彩。这堂“人生必修课”从何时开始,也将决定着孩子一生的财商轨迹。

    儿童理财教育刻不容缓

    我们看到,有些人成年之后,能妥善处理和钱的关系,知道怎么挣钱,怎么花钱,怎么借钱,也知道要控制合理的负债比例。可有些人成年之后,且不说突然中个百万元大奖他都不知该如何是好,甚至稍微赚得多一点了之后,他也一样茫然不知所措,不是一味挥霍就是一味节约。

    同龄的年轻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的差异,就是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能够给予他们接触钱、自主支配钱的机会和经验。

    大部分父母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其它事情都可以商量甚至放纵。其中包括孩子的一切花费,全由父亲或母亲代为处理,或是孩子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没有一点使用上的指导。如此一来,孩子对于钱的多少根本没有概念,进入社会初期还是如此。也有的孩子因为大手大脚惯了,对于挣钱的辛苦无法理解,进而可能因此影响自己的择业观和人生观。

    前阵子英国有个新闻,说英国包括抵押、个人贷款和信用卡消费等在内的个人债务总额每4分钟就增加100万英镑(约合1300万元人民币);每7分钟就有一个英国人因债务缠身,无法解脱而破产;已经有200多万人负债严重,处于终生还债状态。英国媒体在检讨此事时说:“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陷入经济困境,这更提醒我们,儿童时期的理财教育非常重要。”

    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

    日本人教育孩子也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打工挣钱。

    所以,我们的家长朋友也不要羞于和孩子谈“钱”。孩子走上社会以后,独立成家以后,必然要和“钱”打交道。孩子们的学校教育和课本中,没有“理财”这一课,家长们就该为孩子补上这一课,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

    都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前这句话主要是指孩子的学习,可现在这句话也可以指孩子的情商和财商。智商、情商和财商这三“商”都高的孩子,才能赢得自己的精彩人生。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在国外的财商学习教材中,常有这样的案例:美国几岁大的小孩就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小熊摆在“Sale”(出售)的牌子后,等待别人付钱拿走小熊,而自己得以获得一点收入供零用。

    但这样的方式,在国内的孩子中大概很难实现。因为国人对于二手物品的接受程度仍然不高,而且把东西放在家门口代售也不太现实。

    所以,儿童的理财教育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或照搬某个案例的经验。最好能够针对家庭的成员结构和经济状况、社区和居住环境的状况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意识的指导,在别人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

    比如,让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就自己出去“打工”赚钱,显然缺乏一定的安全性,也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此时还不如让孩子在家里好好学会辨认钱的大小。又比如,前面讲到的美国儿童卖二手玩具的案例,我们的家长就可以在孩子进入高中或大学后,有意识地告诉孩子,通过网络“易物”或在网络跳蚤市场中拍卖自己闲置的二手物品,也能获得一定的收入。

    比如,英国教育部门现在就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提出不同的理财教育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11岁至14岁的学生要懂得人们的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理财能力;14岁至16岁的学生要学习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务,包括如何进行预算、储蓄和初步的投资。

    别让孩子“金钱至上”

    虽然我们说要重视孩子的理财教育,但家长们千万要记住,对孩子从小进行理财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一定的理财意识和能力,而绝不是让孩子变为金钱的奴隶,可千万别让孩子形成“金钱至上”的意识。

    这可能也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中可能无意间犯下的错误,为此,一定要有意识地把握好“度”的问题。

    比如,逢年过节,家里的老人总要给孩子们一些红包,数额较大的主要是过年分到的“压岁钱”。家长们当然可以教育孩子,把每年收到的压岁钱,包括平时的零花钱存在小朋友自己名下的账户里,让孩子懂得钱放在家里不会“长大”,但存到银行可以变多一些,也就是取得利息收入,让钱自己去生钱。

    可是,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存款账户的数字越变越大,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为此着了迷(有些小朋友可能总会催着妈妈看存折数字有没有变化),那就应该稍微调整一下孩子的心态。比如,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病时,告诉孩子也要尽一份孝心,问问孩子是否能够把自己存折里的钱取出一小部分,买点水果给亲爱的老人?如此,一方面是培养孩子对于亲人的感情,一方面也是教育孩子钱能用来买东西,钱能帮助生病的老人。这不仅不会让孩子偏执地关注自己资产的增长,还能增加孩子的情商和财商。

    又比如,现在很多家长都在谈“股”论“金”,甚至有些幼儿园和小学里的孩子都会说“600xxx”之类的股票代码,知道父母在投资哪个股票,还懵懂地互相“交流经验”。但我们认为,股票是一种复杂的投资工具,至少要初中以上的孩子才能初步理解。作为家长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为股票上的得失而争吵。

    今年高考期间,上海就出现了一对母子的对话。高考前一天,也就是6月5日,正在看书复习的儿子听到母亲的手机又响了,是妈妈炒股的朋友来的电话,告诉他母亲一开盘又是全面跌停,心急如焚的母亲让儿子赶快放下课本,帮他开电脑看看行情。儿子有些火了:“到底是我重要,还是股票重要?你还让不让我安心看书了?”

    所以说,我们是要让孩子懂得“钱”很重要,钱能“美化”生活,但别让孩子以为生活里最重要的就是钱,别让孩子以为炒股票比学习、工作都更重要!因为金钱只是一种生活的工具,而不是人们生活的最终目标。■

    (高梧荐自《理财周刊月末版》)

    相关热词搜索:不难发财理财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