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艺术接地气,艺术家才有底气

    艺术接地气,艺术家才有底气

    时间:2020-03-24 05:12:2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经历与生活

    薛锡祥(以下简称薛):从10岁到26岁,这十多年对您来说,是不平凡的,既有战争的考验,也有生活的体验。

    吕其明(以下简称吕):我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社会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位从事音乐工作的人来说,是创作之源、创作之本、创作之根,我们要全身心体验这千古不变的规律。文艺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人民,这是我在1944年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一直牢记不忘的信条。还有一条是,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些思想早已渗透到我的血液中。

    薛:多少年来,您到工厂、农村、部队体验生活,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吕:1952年,我接了《淮河》这个任务以后,就到淮河去深入生活。当时毛主席就讲,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接下来还是和《五一国际劳动节》作曲的同志一起接受了“淮河”这个活。当时是在颖上县,这是我从事电影音乐创作最深入生活的一次,体验到当时民工那种战天斗地的感情和生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收集了好多民間音乐素材。记得有一次,我远远地就听到有一个人在唱歌,好像唱的是山歌。听起来那么高亢,那么好听,我这就去找他了。他是颖上县一个民工,他说他唱的是自己家乡的小调。我当时搜集了很多这样的民间小调。我记得其中一首是这样唱的:“金金花,你为什么长在沟埂上,你那么香,为什么长在沟埂上,一日得了她,我把你移到高台上,家花野花一样香。”到了工地以后,我一方面是吸收生活营养,体验劳动人民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决心和意志,一方面我也搜集了很多民间歌曲。这是我正式搞电影音乐创作的开始,我不深入生活就没法下笔,这一条体会一直贯穿在我的创作中。我和其他两位同志到山东深入生活,到那里,我们就问老乡,前面是个什么地方,他说前面是个烈士陵园。到了山上,大家非常激动。远远望去,一片梯田,上面飘着白云,《谁不说俺家乡好》的词曲就自然而然从心里流出来了,那是生活奔涌出来的音符浪花。我就举这个例子来说明,生活体验是创作的源头,没有这个,都是空谈,都是痴人说梦。

    薛:您从《淮河》这部作品开始就深入生活,后来又为电影《铁道游击队》作曲,激烈的战争场面把整个影片的“弦”绷得很紧,您是如何把握生活和艺术规律来处理这部战争片音乐的?

    吕:按当时的话说,“革命的英雄主义表现得很充分,革命的浪漫主义却表现得很少”。我向导演提议,能否为影片创作一首歌,从另一个侧面表现游击队员的乐观主义精神?导演赵明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同意了。

    薛:《铁道游击队》的歌曲按照什么风格写,您是怎么考虑的?

    吕:我们中国有上千种地方戏,有那么多优美的民歌,多好听啊!我当年写《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旋律时,在山东找到了原型,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我是在山东度过的。在这期间,我大量学习山东民歌,对山东的民间音乐很熟悉,就把那些民间音乐素材提炼成自己的作品。《红旗颂》也是把许多中国各地民歌的因素消化以后变成了我自己的东西。

    薛:您广泛积累民族音乐素材,从中提炼出中国风格的瑰宝,而不局限于哪一个省,这一点非常重要。您所有的东西都来自民间,来自民族音乐的宝库,这也是您的作品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吕:1986年夏,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在荧屏热播,主题歌《微山湖》当时由著名歌唱家陈海燕演唱,其中一句“是谁又在弹响土琵琶”又勾起了人们对《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思念。这首歌洋溢着激情和浪漫,是体现我前期风格的一首代表作。曲调激荡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社会上广为传唱。

    薛:很重要的原因是您非常接地气,汲取了山东民间音乐的丰富养分。

    吕:1946到1949年,我跟随新四军部队长期驻扎在山东,熟悉鲁南、微山湖这一带游击队的生活。那些游击队员,虽然多数不识字,半兵半农,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点,都有保卫祖国的情怀,都有打鬼子的顽强决心和意志。歌曲怎么写?写成什么风格?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写进行曲;也有人说写抒情歌曲;还有人讲,写一首像苏联影片插曲那样的歌曲,拉着手风琴,很浪漫、很潇洒。

    薛:曲子怎么写,这是作者的事,当然还是由您定。

    吕:后来导演也说,由小吕拿主意。最终,还是生活给了我灵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我看过很多游击队员,他们不过是“身穿百姓衣,头扎白毛巾,身挂子弹袋,手持套筒枪”的老百姓,因此,绝不能把那种洋腔洋调强加在这些“土八路”身上,这不符合他们的身份。他们只能是唱着山东民歌风格歌曲的游击队员。

    薛:在创作过程中,您从来没有选择走捷径,也不套用一首什么现成的小调,简单改编成电影插曲,而是重起炉灶。

    吕:在那些日子里,我利用业余时间大量搜集山东民歌、戏曲,研究当地音乐的调性和语言,将采风得来的散发乡土气息的素材变成了创作的原动力。因此,写作《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时,得心应手,灵感开闸,一发不可收。

    薛:好的作品是久唱不衰,并经受得住岁月的检验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首歌早已成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至今仍魅力不减。

    吕:这要感谢我的经历,感谢我所经历的战斗生活。我历经新四军、山东军区文工团,以及后来的华东军区文工团。在此后的战斗生活中,在行军途中,在宿营地,我和我的战友们,不顾疲劳与困顿,贴标语、说快板、唱革命歌曲,并冲锋在战火纷飞的战场,出生入死,毫不畏惧,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友们演出、鼓劲,为誓死解放全中国的将士们高唱充满激情和豪迈的战斗歌曲。伴随着他们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薛:这难能可贵的经历,是战斗岁月脚踏实地的感受,是生与死碰撞出的灵感。

    吕:70多年来,我的创作确实经受住了历史的、实践的检验,也使我明白,越是植根于民族土壤的作品,越有艺术生命力。1957年,我为江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乘风破浪》作曲,该片由著名导演孙瑜先生任编剧兼导演,描写解放后第一批青年女海员诞生成长的故事。

    相关热词搜索:才有接地底气艺术家艺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