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 [试析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 [试析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时间:2019-01-28 17:51:1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也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变化:经济多样化,社会阶层多样化、思想意识多样化。伴随着这些多样化趋势的深化,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对于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社会综合治理的新课题,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哲学等等,都是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进行的,物质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经过多少年的生产,实践和认识从自然界获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仅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更是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质量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让我们去思索、研究。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就是要保持社会的人和自然这个生态系统能有效、持续、协调的平衡发展,既要人类向前发展,又不破坏自然生态。自然包括环境和资源两个方面,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节制有度,均衡合理地分配利用自然资源,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要做到这些,必须用生态智慧的眼光善待自然,以维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关系及生态平衡良性运行,将生态规则具体应用到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具体来说,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则:第一是生命规则。即在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因素都是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信息、能量。第二是整体性规则。即在生态系统中,不同部门,不同因素对生态产生的作用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综合性。对外界刺激的反映也具有统一性和综合性。第三是净化规则。即在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征具有一种拒绝,排斥任何有损生态平衡的因素的本能。第四是自然代谢规则,即生态系统时刻处于运力、矛盾、冲突之中,因而生态系统的平衡并非静止的平衡,而是一种时刻在发生着新旧更迭、能量信息交换的平衡。要想深入细致地理解与把握生态原则,就必须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置于生态伦理学的视野下。生态伦理学是20世纪中叶在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调而引发的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中产生的。传统的伦理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和实践,它不涉及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关系。因为自然界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是人类利用的对象,人无需对自然界承担责任,而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们对待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所应采取行为的道德研究,其主要特点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它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包括它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外在价值是它对人具有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价值,即作为人的工具和资源为人利用的价值。内在价值是生命和自然界在地球上追求自己的生存,这是它的目的,这种生存是合理的有意义的”。正是由于生命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因而它是有生存权利的,人类对它的生存是负有责任的。人类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崇尚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和顺应自然的过程。在从采集狩猎阶段到产食革命阶段到工业革命阶段,人类已经从自然界索取了很多很多,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以谋利为目的的现代生产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很大程度上成为盲目追求增长数字的非理性行为。追求自身利益成为人的生活的目标和动机。植被的破坏,河流的污染,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和对立,使得生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感到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生态面临的危机,这不仅威胁到人类的物质生存,也威胁到人类的精神生存。生态伦理观念的产生表现出人类对自身发展的一种理性的批判,这是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是人类道德进步和道德成熟的表现。
      生态伦理观念虽起源于人类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美学哲学反思,但它也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以天人合一为终极追求目标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表现在对自然认识过程中蕴涵的生态伦理意识,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善待自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哲学中的生态伦理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观中,先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思想中就隐含着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在这方面道家思想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道家认为,道从自然中来,又体现为自然本身,道是一切产生的根源,是天地万物的构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事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在自然哲学意义上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体认,这是道之为道的根本所在。后来韩非在《解老》中正是依据这一自然哲学思想来深入阐述“道”的:“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这里的“道”也被看作是构成万物的“理”,含有事理、规律、法则的含义。老子不但认识到了自然之道,也认识到了自然之德:“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生出世间的万事万物,但道不是孤立的存在,它要依赖于“德”,但这个“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老子这里的“德”提的是道所体现出的德的本性和要求,它是从自然界产生的,实际上是自然之德。这个德是无为的,它不同于有为之人德。它体现了自然本有的内在要求。道正是依据了这个自然之德才得以彰显。这里实际上提出了极为深刻的生态伦理命题,它把整个宇宙自然界生命化和伦理化,使宇宙自然有了像人一样的生命意志,宇宙自然也就有了“德”的本性。这里它含了十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正如现代宇宙全息统一论认为的那样,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论是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无论是动态的或静态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宇宙之规律,自然之法则都会通过其全息地印证、表现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不仅体悟到了万物之道,自然之德,在人生实践,精神文明方面也体现出与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的天人合一的寻道,悟道的审美追求,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崇尚自然,以自然为审美的最高准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就是“自然”成为人们审美的最基本的准则,无论是人、物,还是艺术等等,之所以给人以美感,使人感动,就因为它们像大自然。无论是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的东家之女,曹植在《洛神赋》中赞美的靓丽佳人,还是屈源在《离骚》中歌颂的高洁精神与品质,都以自然为喻,为人们审美追求的最高标准。
      二是欣赏自然,纵情山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识,不仅是崇尚自然,还追求亲近自然,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牧场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水乡园林,再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与自然的融洽默契,无不体现出对大自然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无限眷恋与赞美。
      三是尊重自然,视自然万物为平等伙伴。中国传统文化对待自然万物始终具有一种宽容仁厚之心,认为自然万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孔子在《论语》中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体现了儒家对待万物的仁爱之心。宋代的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北宋的程颢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人与天地一物也。”道家的庄子则曰:“以道观之,何足贵贱”,“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又说:“天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子,而彭祖为夭。”庄子的相对论中蕴含着极为可贵的万物平等意识,对后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伦理观念,不仅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它还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深入细致地理解、把握这一理念,我们就可提高思想意识,进一步规范人类的行为和活动,有助于人类从根本上解决和克服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构筑良好的现实基础。这既体现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人类审美追求和精神文明的终极意义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生态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