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论庄子《逍遥游》中的隐士及其思想|庄子逍遥游的主要思想

    论庄子《逍遥游》中的隐士及其思想|庄子逍遥游的主要思想

    时间:2019-01-28 17:56: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在《逍遥游》篇,庄子记述的思想家有:宋荣子、列子、许由、接舆和惠子。庄子对许由和接舆这类人物的态度是完全肯定的,赞美他们不愿“弊弊焉以天下为事”,所以能够“物莫之伤”。对宋荣子和列子,庄子一方面赞赏他们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修养不够,“犹有所待者也”。而对身为魏国国相的惠子,庄子则是完全否定的,讽刺他“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对这些思想家的评判,让我们看到了学术思想间的背景关系和渊源关系。崔大华先生在《庄学研究》中说:“渊源关系表现为较早的思想学说里的基本概念,例如,思想在其后出现的学说或思想体系里得到继承和发展;而背景关系则是指一种在先的学说思想所产生的理论环境、社会后果构成一种激起新的学说思想形成的契机、条件。”①《逍遥游》篇所展示的便是在庄子思想产生时就存在有的这样一个学术背景。而庄子思想的一个主要的背景渊源便是对隐士的借重。《逍遥游》便是庄子吸收了隐士的某些思想观点后以彰显自己独立自由思想的一篇宣言。
      《逍遥游》篇记载的第一个隐士是传说中的许由。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记载: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我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这本是庄子借“重言”以寄意的写法,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庄子对许由的赞赏。司马迁也在《史记・伯夷列传》中说:“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并称赞“(许)由、(务)光义至高”。庄子笔下的许由是一个自满自足、摒弃功名的形象。他不愿接受尧所让的天下、只是因为天子不过是外在的名位,而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名并不是人生活需求的必需品,而只是一个派生物、附属品。实际上,人性在自然的状态下,其生活需求是极为有限的。正所谓“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因此,许由的“予无所用天下为”,就可以理解为超越世俗功名的束缚、自觉地立足于人的自然本性,从而实现个人精神的独立和自由。那么,“无用”就绝不是浑浑噩噩、一无是处的代名词,而是一个洞察人生真相的得道者的精神境界。
      本来,隐士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逸民高士,孔子生前对这些隐者 也是极为敬佩的,称其为“贤者”。《论语・宪问》中记载了孔子评价隐士的言论,子曰:“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子曰:“作者七人矣。”在与孔子接触的诸多隐士中,写得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楚狂接舆。《论语・微子》记载: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接舆是楚国著名的狂人,屈原《九章・涉江》曰:“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髡首即自刑身体,避世不仕。《成疏》曰:“接舆者 ,姓陆,名通,字接舆,楚之贤人,隐者也,与孔子同时,而佯狂不仕,常以躬耕为务。楚王知其贤,聘以黄金百镒,车驷二乘,并不受,于是夫负妻戴以游山海,莫知所终。”由此看来,接舆是一个主动与政治疏离的佯狂之士。而在庄子的笔下,接舆的言行更具有神奇色彩。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庄子・逍遥游》)
      接舆描绘的藐姑射神人,不仅不食人间烟火,而且能够无任何负累的“游乎四海之外”。这种神奇的本领源于“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郭象给“神凝”做诠释道:“遗身而自得,虽淡然而不得,坐忘行忘,忘而为之,故行若曳枯木,止若聚死灰,是以云其神凝也。其神凝,则不凝者自得矣。”②看来,“神凝”的特点在于让自己的意志从对万物的主宰上独立出来,也就是要顺万物之性,甚至要人捐弃自己的心志,使自己形如枯木,心如死灰。只有这样,万物才能自化自得,不留神人痕迹。而意志从万物上独立出来的神人,也就能了无牵挂、无所束缚,“游乎四海之外”。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不自由在于不能解除已见和功名之见。他说:“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所以,庄子以无已、无功与无名,为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徐复观在《中国人性论史》中写道:“人所以不能顺万物之性,主要是来自物我之对立,在物我对立中,人情总是以自己作衡量万物的标准,因而发生是非好恶之情,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扰。自己也会同时感到处处受到外物的牵挂,滞碍。有自我的封界,才会形成我与物的对立;自我的封界取消了(无已),则我与物冥,自然取消了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而觉得我以外之物的活动,都是顺其性之自然。”③所以,只有顺万物之性,主体自我与自然万物才能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玄同彼我”的“无已”状态。因此,郭象诠释道:
      “无已,故顺物,顺物而至矣。”④
      “乘天地之正者,即是顺万物之性也;御六气之辩者,即是游变化之途也;如斯以往,则何往而有穷哉!所遇斯乘,又将恶乎待哉!此乃至德之人玄同彼我之逍遥也。”⑤
      综上所述,《逍遥游》表达了庄子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以自然为宗,既要能立足于人的自然本性,又要能顺自然万物之性。其一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讲,强调社会不应成为个人生存的制约与束缚。庄子认为,人只需满足食色的自然需求就能获得生命与生存,社会上的功名利禄只不过是人生的附属品。面对人生仅此一次的生存,任何为了外在目的的行为都变得无意义。庄子提出回归人的自然本性,从“人的自然化”这一历史过程而言,正是要使人从权力、语言中解放出来,也就是从“本已人化、社会化了的人的心理、精神又返回到自然去,以构成人类文化心理结构中的自由享受”。 ⑥其二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认为人不应成为自然万物的干扰和主宰。庄子说:“天与人不相胜也,是谓真人。”(《庄子・大宗师》)并且反复强调“物我两忘”。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庄子・宗师》)
      因为,只有物我两忘、互不相扰,人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同时,万物也才能处于一种自由生长的自然状态。人移居山林,与草木花鸟为友,与自然万物相生相长,就是为了充分享受人的生命与生存。这种顺万物之性,“磅礴万物以为一”,“之人也,物莫之伤”的生活,或许就是“弊弊焉以天下为事”的尧,往见四位隐士,�然丧其天下的原因吧。
      陈鼓应先生认为:“《逍遥游》篇,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⑦然而,这种鄙弃功名所获得的精神自由是庄子吸收了像许由和接舆这类隐士的某些思想,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自然主义哲学体系的结果。
      
       注释:
      ①崔大华.庄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1992(11).
      ②慕容真点校.道教三经合璧[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6).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④(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
      ⑤(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
      ⑥李泽厚.历史本体论 己卯五说(增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5).
      ⑦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作者简介: 张 伟(1979-)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隐士庄子逍遥思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