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世界怪奇实话之莫非是她:世界怪奇实话在线

    世界怪奇实话之莫非是她:世界怪奇实话在线

    时间:2019-02-22 05:31: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1]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夏末秋初,炎热一如既往。至九月八日,秋老虎兀自肆虐未休。   时值一九。二年。   博洛尼亚市里,有一栋属于波马蒂尼伯爵的府邸。九月八日清晨,伯爵隔壁家的人从睡梦中醒来,突然就闻见了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意大利人本来就喜欢议论是非,遇见这种怪事,自然就开始议论起来。
      人们用鼻子吸了吸气:“哇,这味道也太难闻了吧!”
      “到底是哪儿来的臭味啊,闻得我胸口都疼了!”
      阳光渐渐猛烈了起来,臭味也越来越浓了。经过四处搜寻,众人发现臭味的源头好像就是隔壁的伯爵宅邸。平时宅邸里住的是伯爵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们,可现在他们都出门去了。伯爵到乡下的领地视察去了,夫人则带着孩子们去威尼斯旅游了,宅邸里理应空无一人才是。
      人们为此争论不休。时间流逝,恶臭越发刺鼻。宅邸入口处的小房间里,有个守门人一开始坚决不承认有臭味,可到最后实在瞒不住了,又改口说好像是有股怪味。面对人们的质疑,他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自称他只管看门,臭味从哪里来的跟他没有任何关系,还是不让别人进门。
      于是,镇上一些有识之士找到了当地的卫生官反映问题。可是,意大利人最喜欢搞形式主义了,手续多得不得了,效率非常低,一直拖到傍晚才把该问题传达到市里的卫生部。而且,这个城市比较偏僻,许多人都是身兼数职。市议会议员兼治安官兼卫生部长特里奥・穆里(他与伯爵家的关系密切,是姻亲,稍后详细说明)深知此事绝不简单,遂向警方报告了情况,事情自此始有转机。穆里本人亦率部下赶到了伯爵府。到了一看,只见府邸大门紧锁,阵阵恶臭扑鼻而来。大家撬开门锁,终于进入室内。果然,眼前正是一幅血腥的惨状。伯爵倒在门口,周围一片血迹。他的颈部、胸部、手腕上都有刺伤的痕迹,死状极其惨烈,肯定是被人杀死的。而且刀伤实在太多,要杀死一个人根本不用刺这么多刀。根据这两点,穆里和同行的警官们都认定杀人犯一定是个疯子。
      卧室里还留有搏斗的痕迹。小镜子、烟草盒、珠宝箱都被摔坏了,散落地上。珠宝箱是空的,衣橱和旅行袋也都被人翻过,地毯上扔满东西,连路都没法走。在一张四脚朝天的椅子下面,搜查人员找到了伯爵的钱包。不过,最吸引警员们的是一瓶喝了一半的葡萄酒,床边的小桌上还有两只玻璃杯。这说明伯爵家来过客人,伯爵还倒了葡萄酒招待这个人。而且,这位客人一定是女性,因为床上有一条定做的高级内裤。在寝室里喝了酒,脱了衣服――不用说,她一定是个妓女。也就是说,在被残忍杀害之前,伯爵正和这个女子享受春宵一夜呢。虽然警方还不确定该女子的身份,可是她应该也是抵抗过一阵子的,因为墙上还留有她的血手印。
      线索就只有这些。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一起单纯的杀人事件。从这些线索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伯爵被抢劫了。正在和妓女共度春宵的伯爵遭到了强盗的袭击,被强盗拖出了被窝,刺了好几刀。伯爵一路追到门口,可还是倒下了。犯人应该有两到三个人。
      那么,那个目击了杀人全过程的女子究竟是谁?这是警方要解决的第―个问题。从床上发现的内衣可以判断出她的生活十分奢侈。可是墙上的血手印只能提示她是个女子,没有其他用处。穆里让人把血手印的照片复印多份,分发给负责搜查的各位警官,可是也没能引出更多有用的信息。能够进入伯爵的寝室,还留下了这么高级的内衣――她一定是所谓的“高级应召女郎”。可是警方查到这里就陷入了瓶颈。难道要把博洛尼亚的妓女都找来一一审问吗?不可能。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正当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一种新的可能性浮出了水面。那就是,床上的内衣是凶手为了扰乱警方的视线故意留下的。也就是说,“抢劫”也是一种假象,真正的动机其实是“怨恨”。而且伯爵家里被盗的东西,到现在还没有流入市场。警方仔细调查了博洛尼亚当地的当铺、古董商人,可是没有发现任何从伯爵家里偷走的东西。
      首先,介绍一下本篇中将要出现的人物吧。
      弗朗切斯克・波马蒂尼伯爵――意大利豪门;手握大权的天主教徒;拥有社会、政治地位的青年贵族、富豪。
      特奥德琳达・波马蒂尼伯爵夫人――出嫁前的名字是琳达・穆里;穆里教授的女儿。
      奥古斯特・穆里教授――博洛尼亚医科大学校长;上院议员。
      特里奥・穆里――穆里教授的儿子;伯爵夫人的亲哥哥;第一个冲进杀人现场,发现惨死的妹夫;身兼市治安官、卫生部长、市议会议员,头衔很多;为了给妹夫报仇,负责指挥此次搜查工作。
      塞奇博士――穆里教授的助手。
      纳尔迪博士――著名外科医生。
      罗吉娜・伯内特――特里奥・穆里的小妾。
      全市最著名的医生、上院议员奥古斯特・穆里教授,自然是博洛尼亚上流社会最受瞩目的人物。他的千金,特奥德琳达小姐芳龄十九,才貌双全,是博洛尼亚市最受欢迎的姑娘,求爱者无数。不过特奥德琳达小姐可是志存高远。她是个不折不扣的野心家。她想要飞上枝头做凤凰,一定要等到一个又有财又有权的人托付终身。这已是博洛尼亚尽人皆知的秘密。
      一八九一年,琳达・穆里(特奥德琳达的爱称,只有家人和朋友才能这么叫)和朋友一起去帕杜亚市旅行,邂逅了年轻的伯爵弗朗切斯克・波马蒂尼。她立刻被伯爵的财富与英俊的相貌所吸引,主动出击。伯爵也积极回应了琳达的感情,为了她决心放弃美酒佳人陪伴的单身生活。他立刻向穆里教授提亲,与琳达举办了婚事。老教授当时并不赞成这桩婚事,觉得两人间并无真正的爱情,只是年轻的琳达被对方的财富和地位蒙蔽了双眼,但这毕竟是女儿的心愿,无法阻拦。他很担心未来女婿的状况,曾私下派人调查,发现此人极为好色,尤其喜欢找那些低俗的妓女。而且“波马蒂尼”家世代都是保守党,是著名的反对派。穆里教授是位科学家,是共和派人士。意大利人本就喜欢议论,在政治问题上尤为敏感,考虑婚事时也要把政治立场考虑在内……但是,两个年轻人最终突破了一切障碍,举行了婚礼。
      两人度完蜜月后,在帕杜亚的别墅定居了。大女儿玛利亚和大儿子吉奥瓦尼诺都是在帕杜亚出生的。
      表面上,伯爵一家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伯爵去罗马的时候,都会给夫人送去充满爱意的信件。在外人眼里,伯爵夫人也是幸福无比。可是,她心中其实痛苦不已。正如她的父亲穆里教授担心的那样,与丈夫在阶级上的不同,以及习惯、价值观的差异,不会随着婚礼烟消云散。夫妻俩三天两头就会吵架,琳达的美梦早就灰飞烟灭了。而且,当时的意大利经常出现政治破坏家庭和睦的情况。丈夫是极端的反动主义者,而妻子却是先进的共和论者――这其实并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政治主张,只是自己碰巧生在了这样的家庭中。可就是政治取向的不同,在波马蒂尼夫妻间造成了一道鸿沟。
      最让人头疼的是,伯爵的放荡并没有随着婚姻生活的开始而结束。婚后不久,伯爵就开始夜夜笙歌。他经常去罗马和博洛尼亚的夜 总会。左拥右抱,引得人们议论纷纷。
      在儿子出生后,伯爵的行为越发荒唐,硬是说自己是被迫结婚的,当时并不情愿。他带着一群女人跑去齐瓦尼加的别墅过日子,留下夫人一个人孤零零的不管不顾。
      痛苦中,夫人曾给教授写过一封信,信中如此写道:
      “我那弱不禁风的健康,娘家的名誉,子女的教育,我的思想、信念、家务……我奉献给他的一切,现在都成了他折磨我的工具。”
      [2]
      然而,伯爵固然有错,夫人也好不到哪儿去。早在结婚前,十六七岁的她就跟父亲研究室的助手,也就是父亲的徒弟塞奇博士有了关系,成了远近闻名的丑闻。
      这位塞奇博士年近四十,是有名的花花公子。他经常出入穆里家,和琳达的关系十分密切。终于有一天,穆里教授看不下去了,把塞奇博士逐出了师门,与他完全断绝了联系。琳达的哥哥特里奥・穆里和塞奇的关系很好,为了他在父亲面前说了不少好话,琳达也哭诉了许多次,可都没有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穆里家与塞奇博士都处于绝交的状态。
      一八九五年,波马蒂尼伯爵觉得在帕杜亚住腻了,带着妻子孩子搬到了博洛尼亚的府邸中。夫人觉得很高兴,因为自己的娘家也在这里,能经常与父亲哥哥见面了。可是,正是在博洛尼亚,发生了这起悲惨的事件。
      夫妻俩的关系在帕杜亚的时候就不好,搬到博洛尼亚之后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伯爵发现了一种折磨妻子的新战术,那就是把孩子们与夫人隔开,而且把孩子往夫人不希望的方向培养。为此,夫人特别痛苦,找父亲与哥哥商量。他们听了之后怒气冲天,劝琳达立刻与那个“耶稣会教徒的小哈巴狗”(穆里家的人一直都是这么称呼伯爵的)离婚,回娘家生活。可是夫人为了孩子,没有同意。现在想想,要是当时夫人能咬牙离婚,离开伯爵家,情况可能会好很多。
      这时,命运般的邂逅出现了。那位卡罗・塞奇博士出现在了琳达・穆里――波马蒂尼伯爵夫人的面前。伯爵夫人前去卢斯科尼伯爵夫人家拜访的时候,在客厅里偶然遇见了塞奇博士。琳达几乎快把这段学生时代的罗曼史给忘了。可是塞奇博士并没有忘记少女时代的琳达。他凭借着自己精湛的魅惑技术,勾起了伯爵夫人心中的欲火。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能猜到了。对塞奇这样的老手来说,勾引伯爵夫人简直是小菜一碟。不过,这一次夫人犹豫了整整半年。然而,她最后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其实她也只是个普通的女人,而且性格还很刚烈。她再次向塞奇奉献出了全部。可是夫人一旦通奸,立场就变得非常不利了。
      可能是因为夫人心中有愧吧,她在与塞奇重修旧好之前,给伯爵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完成离婚的法律手续。她说这样的状态再持续下去,对两个人都没有好处,还不如离婚来得干净。夫人抑制着感情,可怜巴巴地写道:
      切斯克啊,就像你说的那样,我们的出身是我们面前的一道鸿沟,我们越是努力想要在一起生活,就越是不幸。
      我对你的感情――爱情,对我这种会为了爱人奉献一切的人来说,是不够的。我不能把l心中所有的感情都奉献给你,想必你也是不会接受的吧。我越是想要努力爱你,你就越是会不愉快。我越想爱你,就越是觉得不满足。我想要更多的爱。所以我现在非常不幸,一天都待不下去了。可是,刚结婚的时候,我真的是很尊敬你,很爱你的。我相信你是个好人,是个感情细腻的人。我承认你的确是个好人没错,可是对我却缺乏关心,这一点削弱了我对你的爱。
      你轻视我,对我不理不睬。而且你还因为我的娘家对你的恶评,对我的理解和同情也不闻不问。你觉得我像我的父亲和哥哥一样,是拥有自由思想的共和主义者,是坏人,是国贼。而且你还说你本来就不想和我结婚。说当年是我主动诱惑你,与你发生关系,所以才不得不与我结婚一我的后台就是我的父亲和哥哥――简直就是被迫结婚的。切斯克啊!我们的婚姻究竟如何,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可是,我其实并不想写这些,不想破坏我们之间的那些美好回忆。可是你的言行却伤害了我,让我自暴自弃。我现在已经脆弱不堪了,脆弱到不能战胜肉体的诱惑了。现在有一股巨大的感情浪潮朝我袭来,我几乎就要将自己的全部奉献出去了,我在感到恐惧的同时,却也感到了一丝喜悦。
      特奥德琳达
      然而,对伯爵来说――哪个国家的伯爵都是如此――教义与家族荣誉高于一切。现在夫妻只是暂时分居――永远的暂时分居――所以他完全没有理会妻子的离婚请求。
      妻子是妻子,自己归自己,为所欲为,愈演愈烈。
      丈夫不在,情夫自然乘虚而入。塞奇博士常常前往伯爵府邸。然而,当伯爵在罗马患上热病的时候,夫人还是立刻赶到了丈夫身边,不分昼夜地照顾他。看到这幅景象,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希望夫妻俩破镜重圆,博洛尼亚教区的长老斯瓦帕主教还特地为他们举行了一场“和好仪式”,伯爵也勉强回到了夫人身边。朋友们的计策成功了,但好景不长,两人性格不合,一切都于事无补。两人住在一起,关系越来越差,很快,伯爵就在博洛尼亚恢复了荒淫无度的生活。见状,夫人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也扯下了道德的面具,和塞奇博士打得火热,日夜享乐无边。弗朗切斯克・波马蒂尼伯爵府邸成了博洛尼亚市民厌恶的风月场所。夫人和塞奇博士每晚都会举办宴会,那些行为不端的绅士淑女都会来参加,一直闹到次日早上。当时,附近的居民都给伯爵寄信,提醒伯爵要注意。伯爵立刻考虑到了“家族荣誉”。深夜,正当宴会进行到高潮的时候,伯爵突然回到了家中,客人作鸟兽散。第二天早上,伯爵就带着孩子们出发去了威尼斯,临走时扔下一句话:“今后我们一刀两断。”
      丈夫既然去了水城休养生息,那妻子自然也想出去散散心。于是她也立刻离开了博洛尼亚,前往瑞士。同行的人竟然是她的哥哥特里奥和哥哥的小妾罗吉娜。三天后,她又发了一封电报叫上了卡罗・塞奇。两人以夫妻身份在苏黎世住了一段时间,随后前往德国达姆斯塔特。两人前往当地的药店,塞奇博士以研究为借口,购买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两周后,夫人若无其事地前往威尼斯,与丈夫和孩子团聚。塞奇和罗吉娜则回到了博洛尼亚。
      两个月后,也就是十月八日早晨,弗朗切斯克・波马蒂尼伯爵被人发现惨死在自家门口。
      警方将问题看得太过简单,一开始调查就碰了一鼻子灰。他们曾多次改变搜查方向,可还是一无所获,只是找出了一堆戏剧性的要素:不幸的婚姻、不被爱的妻子、第三者、永恒的三角关系,以及丈夫的离奇死亡――一般来说,人们都会同情寡妇,大家都觉得那位为所欲为的伯爵只是遭了天谴而已。
      然而,一九�五年八月十一日,让意大利全国都目瞪口呆的审判,在巡回法庭开审了。被告席上坐着的,竟然是伯爵夫人特奥德琳达・波马蒂尼、她的哥哥治安官兼博洛尼亚市议会议员兼卫生部长特里奥・穆里,以及那位花花公子卡罗・塞奇博士。这场审判旷日持久,从去年十月就开始了。三人的罪行确凿无疑,如何量刑却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警方之 所以会逮捕夫人,实因夫人的父亲穆里教授向警方提供了线索,可他们并不知道治安官本人也有共犯嫌疑。虽然意大利是个盛行秘密结社的国家,但该事件在那里也算是独树一帜。伯爵夫人到底有没有参与伯爵杀害案呢?这还是一个谜。
      警方自然想到要向伯爵夫人了解一下情况,然而伯爵夫人的哥哥考虑到妹妹受到了强烈的打击,带着她到瑞士散心去了。于是,事件就陷入了死胡同。新闻还给这起事件起了个名字叫“博洛尼亚事件”,宣称这起事件的谜底永远不会被揭开。过了一段时间,案情突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某天早晨,穆里教授来到警察局,要求与负责的搜查科科长谈一谈。警察局的局长出来见了教授,只见老教授神色慌张,喘着粗气。
      他说道:“我知道犯人是谁了。”
      “杀害波马蒂尼伯爵的人,其实就是我儿子特里奥。我和他弟弟里卡尔多亲自前往瑞士,问出了事实的真相。”
      一开始警察并没有将老教授的话当真。他们觉得教授是受了打击,精神不正常了。可是他们调查下去后发现,老教授说的话合情合理,很有可能就是事实,警方立刻重视了起来。
      老穆里教授说,为了除掉妹妹的仇敌,特里奥・穆里杀死了波马蒂尼伯爵。他的小妾罗吉娜也是共犯,她负责勾引伯爵,给特里奥制造机会。二人进入卧室之后,特里奥就偷偷溜了进去,不费吹灰之力就杀死了伯爵。
      警方本希望教授能够保守秘密,直到警方正式公布消息,可是老教授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走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这条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博洛尼亚。特里奥・穆里从瑞士回来,刚跨过国境,就被警方逮捕了。本来警方准备找齐证据再逮捕他的,可是现在实在是等不了这么久了。
      伯爵夫人寄给哥哥的信件也成了证据。信中写了伯爵荒淫无度的行为,而且在信的最后,伯爵夫人如此写道:“哥哥,请你救救我,把我从这个恶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吧!”
      特里奥一定是看了这封信才下的决心。从伯爵的伤痕和行凶的工具来看,犯人也绝不会是单独犯案的。
      [3]
      市议会议员兼治安官兼卫生部长特里奥・穆里,接到有关恶臭的报告,第一个冲进伯爵府,发现尸体的就是他。被任命为事件总负责人,为妹夫讨个说法的也是他。他其实就是凶手,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被惊得目瞪口呆,即使是热爱议论是非的意大利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自己杀了人,自己再发现尸体,自己还要当侦探。侦探小说里倒是经常见到这种模式,可没想到真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被逮捕的特里奥在署长面前承认了一切罪行。可是,他就是闭口不谈自己还有共犯。
      “我没有杀人,那是正当防卫。我为了让妹妹过得更幸福,作为长辈去质问伯爵,可是他竟然污蔑我和父亲,以及我们整个家族,于是我们就吵了起来,最后开始动手。他手里拿着小刀企图攻击我,我为了自卫,就抢过他的刀,一不小心把他给杀了。可能当时我因为怒火中烧,多刺了几刀,回过神来才发现大事不妙,于是将现场布置成遭到抢劫的样子,把旅行包里发现的一条女性内裤放在了床上,造成是有一个女人做内应,让两三个男人进屋行凶的假象。”
      接着,警方还发现穆里教授曾请求那桑先生包庇自己的儿子。那桑先生是一个叫福利梅森的强大结社的支部长,手握大权,他拒绝了教授的请求,所以教授只好去警察局投案。
      在多次搜查波马蒂尼伯爵府之后,警方发现了几封信,其中有一封出自女性之手。亲爱的伯爵大人:
      感谢您邀我赴宴。切莫忘了约定。
      这封信正是罗吉娜写的。特里奥・穆里硬逼着她写了这封信,并要求她在行凶后将这封信放在卧室中。罗吉娜被警察一吓,就什么都招了。她说自己和特里奥-穆里、卡罗・塞奇博士,以及纳尔迪博士潜入了伯爵府邸,等待伯爵回来,联手杀死了伯爵。为了制造不在场证明,纳尔迪博士还亲自前往了佛罗伦萨。罗吉娜和特里奥则负责制造抢劫的假象。
      不久,纳尔迪博士也被逮捕归案。他的证词和罗吉娜基本一致,却称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是伯爵夫人的情夫塞奇博士,而他只是共犯。塞奇博士答应,只要他帮忙,就会给他一百二十英镑。
      “你为什么要当共犯?”警方如此问道。
      纳尔迪博士悠然答道:“我那时正好需要一百二十英镑。”
      这时,警方还没有意识到伯爵夫人和伯爵的死有着直接联系。然而,纳尔迪的供述让警方产生了怀疑。夫人已经回到了博洛尼亚,住在父亲家。九月十四日是周日,刑警前往教授家,希望夫人能协助调查。
      “你知道我有多爱你吧?我比古往今来的任何女人都要爱你,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希望你能在我面前。卡罗啊!我爱的,我相信的只有你一个!希望你也能想着我,我永远属于你。”
      情书本身十分普通,而且事件也落入了俗套。夫人和塞奇博士的关系得到了证实。伯爵夫人琳达也成了杀人嫌疑犯。
      然而,到了审判的那天,犯人们却推翻了最初的自白。
      特里奥・穆里宣称主犯是塞奇博士,他用马钱子毒死了伯爵。塞奇博士当时还没有被逮捕归案,于是警方立刻将塞奇带来问话。可是他却说特里奥・穆里是在瞎编乱造。
      “可是,你的确和伯爵夫人有恋爱关系吧?”
      “这我并不否认,我现在还爱着她。”
      说得真是明明白白!
      警方还发现塞奇和伯爵夫人在达姆斯塔特的药店购买了马钱子,可是博士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博士家一个叫特蕾莎・波奇的厨师作证说,博士曾经给小羊注射过马钱子测试效果。收购了那头小羊的肉铺老板也上法庭作证了,可是博士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意大利人一碰到法庭手续之类的东西就特别有耐心。预审就花了整整两年。证据堆得像座小山一样高,证人也是数不胜数。博洛尼亚的大主教、帕尼茨鲁迪将军、大学教授、医生,还有一些闲杂人等,总共四百多人。在意大利,一个人设杀要动用大笔的国家预算。
      骚动还在继续。
      一九。四年十月十一日,巡回法庭的审判拉开了帷幕。这场审判一直持续到了次年的八月十一日,成了意大利最受人瞩目的充满戏剧性的审判。许多爱凑热闹者为了一睹伯爵夫人的芳容,甚至将法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当年风情万种的伯爵夫人,现在早已憔悴不已。罗吉娜因为长期坐牢腿脚不便。卡罗・塞奇和纳尔迪博士都驼着背,路也走不稳了。变化最大的是特里奥・穆里,他原本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可是因为长期坐牢,运动不足,胖了不少,脸颊的颜色就像蜡一样,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风采。
      审判长德吉奥,警司斯特拉齐奥尼。意大利人嘴上功夫了得,审判起来精彩无比。伯爵夫人的辩护人是加瓦格利亚,特里奥・穆里的是阿尔贝尔与费里,卡罗・塞奇的则是波齐亚尼。费里和波齐亚尼都是有名的社会主义者。审判长、警司和律师都光顾着宣传自己,甚至还有不同的政党加入了这场审判,宗教团体也在法庭上发言了。
      波马蒂尼伯爵的三个孩子也被带到了法庭上。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现在法庭上,夫人心痛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有许多人批评说这种做 法太不人道了。
      夫人的辩护人加瓦格利亚起身强烈反对:“控方完全不顾伯爵夫人作为母亲和女性应有的权利,竟利用她的孩子们……”
      警司的起诉理由长达两万字,可见这场骚动是何等可笑。起诉书从琳达的少女时代讲起,从与波马蒂尼伯爵的恋爱到结婚,一五一十全都写了。南欧出生的法官念的时候,要是能再绘声绘色一点,肯定比看小说还有趣,没准会跟看戏一样。
      特里奥・穆里的辩护人费里,是当时意大利社会党的领袖。他主张事件的受害人――生前荒淫无度的伯爵本人――才是罪魁祸首,而所有被告都是无罪的。当然,没有人把他的理论当回事。著名的隆布罗佐教授当时尚在人间,动不动就对报社记者说需要鉴定一下特里奥・穆里的精神状态。他认为这个兼治安官兼卫生部部长的市议会议员精神有点问题。而且,教授还称伯爵夫人的精神肯定是失常了,罗吉娜等人也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这简直就是说被告里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嘛。
      “伯爵夫人拥有自己无法驾驭的激情,已经陷入了一定程度的痴呆状态。听说她曾经写过剧本,那个剧本的故事情节十分不自然,是个特别残酷的悲剧,这也正说明了她的情绪倾向。”
      接着,博士又道:“一个人写出的故事,不管是小说还是戏剧,只要所有登场人物最后全都死了,那就说明此人已经进入了疯子的领域。”
      反动主义者与宗教相关人士也加入了法庭审判,借机对穆里教授一派代表的自由思想家们施加压力――有人也提出了这种意见。整个意大利一分为二,展开了唇枪舌剑。报社记者与警司大吵大闹,审判长与穆里教授破口大骂,双方律师扭作一团,到最后整个法庭都被搞得乱七八糟。唯一让大家会心一笑的东西,竟然是伯爵家中搜出来的旅行包。包里搜出了四千余张“春宫照片”。警司和律师一看到这些照片,立刻和好如初,争相传看。可怜的是被杀的伯爵,死了以后还坏了名声。后来,卡罗・塞奇博士承认杀人案是他一人所为,顶下了其他人的罪名。伯爵夫人在狱中还出版了一本《无罪!――琳达・穆里的记忆》,销量很好。她对情夫塞奇的态度非常气愤,从女监狱送了一封绝交信到男监狱去。所谓“最大的爱”云云,似也不过如此,所有人都筋疲力尽了。
      一九�五年八月十一日,法院终于作出了判决。特里奥・穆里与皮奥・纳尔迪博士被判三十年徒刑,伯爵夫人与卡罗・塞奇博士各判十年,罗吉娜则是七年。但罗吉娜早在判刑前就得了精神病,被送去精神病院了。
      这场审判持续了整整四年。犯罪集团中的一个人居然是治安官,还参与了搜查工作。意大利人再怎么喜欢秘密与犯罪,看到这种奇怪的事件也不免目瞪口呆。然而,琳达夫人到底有没有参与伯爵被杀案呢?这依旧是一个谜。

    相关热词搜索:实话世界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