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6篇

    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6篇

    时间:2023-07-31 15:3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6篇

    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篇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正确理解“两个确立”的深刻依据,对于进一步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重大原则是伴随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明确规定,成为盟员的条件之一是“保证服从同盟的决议”。1850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指出,“革命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全部力量”。第一国际时期,在批判巴枯宁“支部自治”、“反权威主义”等错误观点时,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凝聚自己的所有力量,强调如果每一个支部、每一个人都各行其是,党就只能陷入瓦解,就不能成为坚强统一的组织。1872年1月,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强调,“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并进一步指出,“如果有人对我说,权威和集中是两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加以诅咒的东西,那么我就认为,说这种话的人,要么不知道什么叫革命,要么只不过是口头革命派”。

    关于维护“集中和权威”,马克思、恩格斯还有很多生动而深刻的论述。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现代生产为例:“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恩格斯在《论权威》中以航海为例:“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

    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维护无产阶级政党“集中和权威”的重要思想,深刻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正因为有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战胜各种错误思想和分裂力量,取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见,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是否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对于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夺取革命胜利,至关重要。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共放弃了集中统一领导原则,实行所谓各级党组织自治,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致使这个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大党轰然倒塌。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要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拥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作为思想武器同样非常重要。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强调“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既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近代以来,在“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从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和路径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总结指出:“我们党走过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看到,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保持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始终是我们党坚持的一个重大政治原则和显著优势,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在百年伟大斗争实践中,我们党积累了关于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不断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写在党的旗帜上,从而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前进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章程明确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党的二大制定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凡一个革命的党,若是缺少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那就只有革命的愿望便不能够有力量去做革命的运动。”这说明我们党成立之初,就从革命斗争形势任务出发,十分自觉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遵义会议前,我们党之所以屡遭失败,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特别是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没有形成全党的团结统一。这是中国革命早期党和人民事业屡遭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的重要原因。遵义会议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且在这以后使党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集中论述了党的领导核心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核心只能有一个。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只有一个核心;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这是深刻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尤其是深刻总结曾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张国焘、王明等的错误得出的重要结论。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夕,毛泽东同志着眼于革命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全面系统论述了看齐问题:“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这些重要思想,对于解决当时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进一步团结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深刻论述了党的领导核心问题。他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强调“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党的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是第一位的头等大事。一百年来,在一个个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力挽狂澜,砥柱中流,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有着坚强的领导核心,全党上下“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

    与此同时,我们党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对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45年,我们党制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党以后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阐述了错误路线的严重危害,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使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摆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极大推动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党的领导不仅在理论上有新认识,在实践中也有新探索,完善了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比如,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出台中央政治局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使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带来的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党治国理政的种种重大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呼唤、历史选择、人民期盼和实践锻造中,习近平总书记当之无愧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发展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从党的指导思想向国家指导思想的转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强调“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郑重选择、必然选择,是党和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中华民族之幸。

    《决议》关于“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政治论断,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强的政治保证。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上,还会有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艰难险阻,将继续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进一步深刻认识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导,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把拥护“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两个维护”建立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追求基础上,建立在对党的核心发自内心的敬仰、爱戴、忠诚、信赖、维护的深厚感情基础上。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绝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实践有力证明,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大局把握住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就能进一步做到“两个维护”,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首先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站得稳、靠得住,最重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各项工作中毫不动摇、百折不挠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打任何折扣,不耍任何小聪明,不搞任何小动作。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对党忠诚是写进党章里面的,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条件和入党誓词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要居其位、担其责,尽其忠、竭其诚,一切行动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挥,在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忠诚、以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忠诚、以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立场定力检验忠诚、以无私无畏的担当诠释忠诚。

    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在党员干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咬定青山不放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泰山压顶不弯腰”。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把政治能力训练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努力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篇2

    “两个确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最重要政治成果,也是对新时代所取得的最宝贵政治经验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提炼。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政治命题,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总结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总结新时代取得的创新成果和新鲜经验,集中概括并明确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结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熟自信。“两个确立”的明确提出,表明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指导思想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思想保证,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具有无比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的时代意义、历史意义。

    深刻领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时,唯物史观也明确承认和充分肯定领袖人物作为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在推动社会变革、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开创性和引领性作用。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必然需要领导革命运动的政治领袖,需要保证革命取得胜利的集中权威和统一领导。恩格斯曾论述说,如果没有无产阶级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就不能保卫和巩固无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他曾形象比喻道,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的,“要算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列宁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强调“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列宁强调了党的杰出领袖对党的意志统一的决定性作用,其实这也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没有自己的领袖、自己的核心,没有党的领导权威,就无法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有了自己的坚强领导核心,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反之,党的事业就会遭受严重损失、甚至失败。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35年遵义会议前,都没有形成过成熟的、有能力的党中央和领导核心,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命悬一线、面临失败的危险。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就在于它结束了党在早期由于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领导核心而导致革命屡屡失败的局面,在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此后,正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的逐步形成,党的领导核心的逐步确立,才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我们党在不同时期总结党的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都明确强调确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强调:“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和全局出发,突出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要求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政治命题。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庄严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两个确立”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既是对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时代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高度概括,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掌舵领航、英明决策、科学指引。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还取决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具有非凡理论品质、卓越政治智慧、高超领导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不愧为全党核心、全军统帅、人民领袖。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实至名归。

    在新征程上,面对国际和国内更趋复杂严峻的环境,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面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严峻风险挑战,我们更需要坚定的领导核心。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有着14亿多人口和56个民族的大国,没有一个坚强有力、坚定成熟的领导核心,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号巨轮有了习近平总书记掌舵,即便面对惊涛骇浪和各种风险挑战,也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民族复兴伟大航程中行稳致远。

    深刻领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一个革命政党要指导革命取得成功,都必须具有科学的思想和理论,并且善于把这种思想理论和革命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使它真正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否则事业就会因为没有科学理论指引而迷失方向,归于失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一百年来,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在不同时代能够准确把握并科学回答时代课题,指导马克思主义政党胜利完成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从而在回答新的时代课题中推动理论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从集中回答一个时代课题,到全面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并突出强调三个时代课题,是对科学理论形成创立的时代需要和实践要求的更全面认识、更深刻掌握、更完善表达。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回答新的时代课题中形成,又在深化拓展中“真正搞懂”和继续回答时代课题中丰富发展,从而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概括。《决议》明确指出,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这些最新概括和重大论断,高度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丰富内涵、理论贡献、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这一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解决当代中国问题和当今世界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论成果,也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形态,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严整、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一思想又内在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这一伟大思想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以深邃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总之,我们要从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中,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要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不懈用这一伟大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篇3

    按照xx要求,聚焦此次会议主题和目标要求,围绕“五个带头”方面的重点内容,通过认真学习、征求意见、谈心谈话,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查找差距不足,深刻剖析问题原因,明确了今后自身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带头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感悟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非凡历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ds观,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方面。ds学习教育以来,自己始终把加强ds学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相结合,坚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对照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透。在ds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方面,能按照要求积极参与其中,但由于受业务工作冲击、惰性思维干扰,理论学习中存在以浏览网络简讯和杂志报刊代替学习原著,以工作感悟代替读书体会的现象。对新理论、新概念、新观点和新战略,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内化于心不够,缺乏着眼实践、指导工作的理性思考,没有很好做到全面性归纳梳理和系统性融会贯通。二是学以致用还需加强。受过去一些工作套路影响,在推动工作中还存在“惯性思维”,有效运用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够,在弘扬传统、开拓创新和自我革命方面勇气不足、狠劲不够,缺少对办里整体工作的统筹兼顾和通盘考虑,没有很好地将所学所思转化成推动工作的重要武器,没有完全做到“两个结合”。

    (二)在带头牢记我们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心怀“国之大者”,贯彻新发展理念,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持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等正在做的工作,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要求落实到位方面。工作中,自身能认真勤恳、扎实推进分管领域各项工作,自觉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存在的问题是:一是贯彻落实还不够迅速。主观上认为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要求落实到位,但在具体工作的贯彻落实中,对所学所悟融汇消化缓慢,对推进环节研究考量反复,导致有些认识和执行还不够及时到位,抓贯彻落实的时效性还不够。二是谋全局抓统筹还不够全面。在用“国之大者”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正确处理好“国”与“家”、“大”与“小”、“近”与“远”的辩证关系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缺乏战略高度、辩证思维。对分管领域外的工作,谋的不深,思考不多,缺少从全办的角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考虑机构编制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建言献策较少。三是创新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重视以“国之大者”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但在立足新发展阶段,破解难题,顺势而为,主动求变的能力和举措上还有短板,有安于现状、求稳怕乱的思想存在。日常遇到棘手工作,有时不能积极主动作为、研究解决,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政策指导,等主要领导安排部署,导致个别工作推进缓慢、效果不佳,一定程度上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动力。

    (三)在带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群众意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效保障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党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方面。通过ds学习教育,真正领会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含义,厚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人民情怀,激发了工作热情。存在的差距不足:一是深入基层调研还需加强。忙于机关日常事务,在办公桌、会议桌的时间多,深入一线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时间少。工作中有以电话沟通、材料汇报掌握情况,以报表、数据对比发现问题的现象,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广泛倾听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做的还不够好。二是深入谋划还不够到位。在实践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对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考虑得不够全面系统,解决问题不够彻底。通过持续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乡镇(街道)体制机制,提升了服务基层群众的效能。但与相关负责和主管部门的协调衔接配合、指导职责运行上用力不足,乡镇事业人员通过职称晋升增加收入,乡镇(街道)对县区直部门派出机构加强属地管理等环节还存在堵点、漏点,服务保障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得还不够充分。三是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还需强化。日常完成工作任务、解决问题困难也不少,但实际比照革命先烈、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优秀党员,仍有不小差距,见贤思齐,在信念坚定、无私奉献等方面做的还不够,在情感上对以身许党、以身许民的充分感悟不够充分彻底,没能及时全部地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

    (四)在带头学习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提高能力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和荣光方面。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在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战胜风险、破解危局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不仅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取得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密码,而且对新时代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提出了要求。自身存在的不足有:一是应对新形势新问题不够主动。适应新形势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够,欠缺主动性和前瞻性,受传统机构编制工作条条框框限制,有时思维视野不够开阔,举措办法比较保守,往往惯用老办法、老经验处理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性开展工作还不够。二是攻坚克难的精气神不够奋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苦干实干的思想根子扎的不够深,缺少对过程的监督检查、对结果的跟踪问效,更高标准、更好成效完成工作的精品意识还有欠缺。面对困点难点,满足于不超时、不出错,习惯于找政策、找对比,斗争精神还不够强烈,有时候思想上存在放松的心态,靠前作为和敢啃硬骨头的进取心不足。

    (五)在带头深刻派取ds中正反两方面经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用力纠“四风”、树新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和领导班子监督,坚决同一切违规违纪违法现象作斗争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己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分管领域的全过程,政治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存在的问题是:一是作风锤炼需持续加强。政治敏锐性还需进一步强化提升,“一岗双责”履职标准还需加强提高。对分管工作跟踪问效、督导落实力度不够,没有很好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对分管科室的廉政教育常常结合工作安排进行,形式单一,抓思想、抓作风、抓日常方面还有差距,对党员干部批评教育管理成效还不够明显。二是推进科室间协同高效联动还有欠缺。机构编制工作是一个整体系统,需要协同联动、整体发力,在强化科室工作交流沟通,打破信息壁垒,强化补台配合,进一步形成互动合作、联动共进的工作模式还有一定差距。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不足,自己深入剖析、认真反思了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感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学习的热情有所松懈。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积极,“重业务工作、轻理论学习”的片面认识还一定程度存在,缺乏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深刻理解,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不够扎实深入,规划性不足,满足于现学现用、即学即用,缺少深度和广度,对新知识、新政策掌握不够、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理解没有与实际紧密结合,立足实际学习运用政策能力需要继续提升。

    (二)担当进取的精神还需提振。按照新形势新要求,带头示范深度钻研不足、视野拓宽不足、理论内化不足,在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方面有短板,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还有差距。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的抓工作、促落实的功夫不够,特别是在深化拓展机构改革成果、推进“六稳”“六保”等重难点任务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创新进取的劲头,敢闯敢试的锐气,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发挥不够明显,距离组织和群众期盼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为民服务的意识有待强化。对“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的实质理解体会不够深入透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不够。特别是在工作任务重的时候,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时间相对少了,主动向群众学习做得不够,抓工作的出发点没有真正落在群众满足、群众受益上,拓展服务渠道手段不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党性修养的锤炼需进一步加强。面对繁重的工作,没有很好的处理抓分管工作与加强自身党性锻炼的关系,觉得自己受党教育多年,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肯定没问题,没有深刻认识到政治素质、党性修养是一个艰苦锤炼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导致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有所懈怠,探求就里的精神有所欠缺,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调的多,平时更注重事务性工作。

    针对查摆的问题和原因,以本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定和细化整改措施,务求将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取得实效。

    (一)加强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坚持把ds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夯实政治思想根基,筑牢对党忠诚基础。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理论深度提升思想境界、武装头脑,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行”,做到“两个维护”,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推进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实际成效。

    (二)积极开拓进取,崇尚实干担当。今后工作中,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始终保持对事业的进取精神,以“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担当,铺下身子干、亲力亲为抓,坚决杜绝精神懈怠、安逸求稳的消极思想。坚持开拓创新,强化担当意识,秉持“实打实干、干就干好”的工作总要求,加强对本职岗位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探讨,大力弘扬“感恩创新苦干,勇毅追赶奋进”的新时代**精神,努力在推进工作上有新举措,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新突破,确保本职工作更上新台阶。

    (三)牢固宗旨意识,立足为民服务。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置顶”的“金标准”,搞调研、做决策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时刻校正服务群众的“坐标系”,做到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纾民忧解民困,在疫情防控、“六稳”“六保”、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下功夫,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机构编制保障,不断完善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强化表率作用,严格廉洁自律。进一步强化模范带头和表率作用,注重自省内心、严于律己,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履行好“一岗双责”,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教育、管理和监督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时刻牢记党员干部身份,坚守理想信念宗旨,做一名思想纯、作风廉、行为净的清廉干部,自觉树立共产党员良好形象,切实维护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篇4

    “两个确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最重要政治成果,也是对新时代所取得的最宝贵政治经验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提炼。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政治命题,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总结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总结新时代取得的创新成果和新鲜经验,集中概括并明确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结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熟自信。“两个确立”的明确提出,表明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指导思想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思想保证,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具有无比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的时代意义、历史意义。

    深刻领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时,唯物史观也明确承认和充分肯定领袖人物作为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在推动社会变革、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开创性和引领性作用。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必然需要领导革命运动的政治领袖,需要保证革命取得胜利的集中权威和统一领导。恩格斯曾论述说,如果没有无产阶级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就不能保卫和巩固无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他曾形象比喻道,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的,“要算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列宁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强调“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列宁强调了党的杰出领袖对党的意志统一的决定性作用,其实这也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没有自己的领袖、自己的核心,没有党的领导权威,就无法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有了自己的坚强领导核心,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反之,党的事业就会遭受严重损失、甚至失败。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35年遵义会议前,都没有形成过成熟的、有能力的党中央和领导核心,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命悬一线、面临失败的危险。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就在于它结束了党在早期由于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领导核心而导致革命屡屡失败的局面,在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此后,正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的逐步形成,党的领导核心的逐步确立,才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我们党在不同时期总结党的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都明确强调确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强调:“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和全局出发,突出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要求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政治命题。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庄严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两个确立”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既是对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时代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高度概括,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掌舵领航、英明决策、科学指引。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还取决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具有非凡理论品质、卓越政治智慧、高超领导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不愧为全党核心、全军统帅、人民领袖。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实至名归。

    在新征程上,面对国际和国内更趋复杂严峻的环境,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面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严峻风险挑战,我们更需要坚定的领导核心。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有着14亿多人口和56个民族的大国,没有一个坚强有力、坚定成熟的领导核心,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号巨轮有了习近平总书记掌舵,即便面对惊涛骇浪和各种风险挑战,也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民族复兴伟大航程中行稳致远。

    深刻领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一个革命政党要指导革命取得成功,都必须具有科学的思想和理论,并且善于把这种思想理论和革命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使它真正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否则事业就会因为没有科学理论指引而迷失方向,归于失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一百年来,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在不同时代能够准确把握并科学回答时代课题,指导马克思主义政党胜利完成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从而在回答新的时代课题中推动理论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从集中回答一个时代课题,到全面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并突出强调三个时代课题,是对科学理论形成创立的时代需要和实践要求的更全面认识、更深刻掌握、更完善表达。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回答新的时代课题中形成,又在深化拓展中“真正搞懂”和继续回答时代课题中丰富发展,从而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概括。《决议》明确指出,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这些最新概括和重大论断,高度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丰富内涵、理论贡献、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这一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解决当代中国问题和当今世界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论成果,也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形态,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严整、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一思想又内在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这一伟大思想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以深邃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总之,我们要从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中,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要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不懈用这一伟大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篇5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对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之所以发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对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由“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前者强调的是实践方面的根本要求,后者强调的是理论方面的根本要求;前者是后者的实践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思想引领,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两个确立”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两个确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体现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辩证法。

    “两个确立”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20xx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提法,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xx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阐明了这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同时,还进一步强调“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决议》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尤其是在总结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命题。“两个确立”的提出,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两个确立”重要论断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分肯定历史人物尤其是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必须有一个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革命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全部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并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保证全党思想和行动统一,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和成功的关键所在。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都反复强调过“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等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和我国国情发展现实明确指出:“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并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视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20xx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还必须有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要造成一种学习理论、学习实际的空气”,“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江泽民同志提出:“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谈不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两个确立”重大政治论断,是总结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政治优势。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全党坚定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党的事业就能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弱化党的领导核心和党中央权威,缺乏用科学理论引路导航,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损失。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出,“两个确立”这一重大论断是从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经验中高度总结凝练提出的。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由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我们这样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快步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到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再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两个确立”重大意义的认识和发展过程,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两个确立”不仅是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制胜密码,而且是新征程上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两个确立”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两个确立”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应有之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拥有9600多万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领全体人民不断抵御重大风险、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就必须拥有一个具有崇高威望的党的领导核心和具有高度权威的党中央,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意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党只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才能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只有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有精神上的主心骨、理论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主动,更坚定地锚定奋斗目标,更有力地应对风险挑战,进而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其次,“两个确立”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必须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时代和引领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最后,“两个确立”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坚持“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上做表率,勇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坚定捍卫者、忠实践行者。

    两个确保心得体会“两个确保”优秀篇6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对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之所以发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对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由“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前者强调的是实践方面的根本要求,后者强调的是理论方面的根本要求;前者是后者的实践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思想引领,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两个确立”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两个确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体现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辩证法。

    “两个确立”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20xx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提法,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xx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阐明了这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同时,还进一步强调“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决议》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尤其是在总结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命题。“两个确立”的提出,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两个确立”重要论断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分肯定历史人物尤其是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必须有一个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革命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全部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并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保证全党思想和行动统一,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和成功的关键所在。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都反复强调过“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等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和我国国情发展现实明确指出:“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并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视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20xx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还必须有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要造成一种学习理论、学习实际的空气”,“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江泽民同志提出:“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谈不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两个确立”重大政治论断,是总结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政治优势。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全党坚定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党的事业就能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弱化党的领导核心和党中央权威,缺乏用科学理论引路导航,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损失。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出,“两个确立”这一重大论断是从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经验中高度总结凝练提出的。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由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我们这样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快步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到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再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两个确立”重大意义的认识和发展过程,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两个确立”不仅是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制胜密码,而且是新征程上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两个确立”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两个确立”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应有之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拥有9600多万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领全体人民不断抵御重大风险、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就必须拥有一个具有崇高威望的党的领导核心和具有高度权威的党中央,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意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党只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才能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只有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有精神上的主心骨、理论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主动,更坚定地锚定奋斗目标,更有力地应对风险挑战,进而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其次,“两个确立”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必须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时代和引领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最后,“两个确立”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坚持“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上做表率,勇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坚定捍卫者、忠实践行者。

    相关热词搜索:确保两个心得体会两个确保是什么内容俩个确保是啥做到“两个确保”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