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是金子也不发光]是金子总会发光

    [是金子也不发光]是金子总会发光

    时间:2019-02-17 05:34:3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从二○○二年岁末的《英雄》到二○○六年岁末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国商业大片――更宏大的说法是“中国电影产业”,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奔跑,把那套传统的经济学逻辑抛在了后面,还没看见自由竞争,就进入了心照不宣的垄断。中国媒体在一旁扮演的角色,与片方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像一出五味杂陈的喜剧。这条路上,张艺谋的三部大片,是三个显著的坐标。
      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零点,已经“传说”了很久的《英雄》露面,全国票房一片红。票房过亿之时,很让有些人兴奋了一下,似乎看到了国产电影战胜好莱坞的曙光。“二十一日当日,光是徐家汇永乐影城票房就达四十万元人民币,打破了由《泰坦尼克号》保持了多年的单日三十二万元纪录。”(中国新闻网)根据媒体公布的数据,《英雄》投资二点四亿人民币,票房二点三五亿人民币。二○○四年《英雄》进入北美市场,又传出被发行方米拉麦克斯公司为保护自己的影片将之雪藏两年,《纽约时报》做了两个整版(实际上一个版是广告,另一个版有半版剧照),暑期黄金档(实际上那是暑期档末期,已入淡季)连续两周票房第一等消息(《外滩画报》)。几个属实又打马虎眼的报道,加上票房数字的“硬道理”,给人的印象是,好莱坞排挤中国电影,但《英雄》用事实说话,最终为中国人扬眉吐气。我想,张艺谋的武侠片代表国产影片,它将战胜好莱坞,拯救中国电影,批评张艺谋就是不支持国产片,这个逻辑就是这么逐渐奠定的。
      《英雄》的运作和宣传,虽然投入、规模、手段都超出以往(比如明星们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包机宣传),但大体在市场范畴之内,《天地英雄》为避其锋推迟到次年上映,也还是出于商业逻辑。媒体虽然在前期报道中拼命炒作,公映后不厌其烦地报道一个个票房“突破”,但在对影片本身的批评上并未却步。早在九月《英雄》为满足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报名条件小范围放映后(这种“申奥”点映日后也成惯例),很快就有评论见报,批判该片“手中无剑、心中有贱”,糟蹋传统、崇拜权力的奴性历史观,这类观点鲜明到位的批评,导致了《英雄》引发的普遍争议,体现了媒体批评的效力。但到了二○○四年七月十日《十面埋伏》首映,一切都有了变化。
      那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夜晚。在暴雨成灾、交通瘫痪的北京,一场豪华首映庆典高歌猛进。一边是《十面埋伏》,一边是“水淹七军”,现实给了我们一个不太工稳的对仗。
      《十面埋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和“政策扶植”。北京影院从七月十六日影片公映到八月初,与之同期的新片只有七月初上映的几部显然缺乏竞争力的国产片,比如《自娱自乐》,名字这么不吉利,碰到大规模的“埋伏”也只能自娱自乐了。而《蜘蛛侠(二)》、《史瑞克(二)》、《哈利・波特(三)》、《二○四六》等热门大片被压后到八九月份,于是从六月的《后天》、《特洛伊》到秋季好莱坞卷土重来就出现一段显眼的空白,从造势到公映,七月被“埋伏”得从容不迫。同时一个名词正式诞生了――“国产片保护月”。
      这种档期安排立刻引起质疑,片方回应是某些影片主动放弃竞争,保护国产影片是国际惯例。某位官员为此痛心疾首,似乎质疑这种安排就成了对中国电影的不尊重。“国际惯例”是有的,但那是一套政策法规,我们是特例,明显是为一部电影亮绿灯,却必须拉上几个垫背的。我们从前的“惯例”是为一些大家心照不宣的“主旋律影片”拒绝好莱坞,如今却有一部商业电影奏响了“主旋律”。更微妙的是,“埋伏”之后,“国产片保护月”只在二○○五年保护了一把徐克的《七剑》,到了二○○六年就失效了,“国产片和进口片的比率几乎达到一比五”(《扬子晚报》)。
      《十面埋伏》和媒体的一番博弈也耐人寻味。它在拍摄的前、中、后期对宣传的口径、节奏、新闻点的掌控,比《英雄》更为熟练。从透露“《英雄》之后还是武侠片”,到乌克兰选景,从拍摄高度保密引发的偷拍事件,到剧情、剧照、海报的逐步曝光,从戛纳电影节“长达二十多分钟”的掌声,到歌舞晚会式首映礼的创造(首映式不放电影,除了防盗版,显然也吸取了《英雄》点映遭恶评的教训)……《十面埋伏》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了制高点。
      《十面埋伏》七月十六日公映前只在戛纳露过面,能看到的国人极少,随行记者也不会写不利言论。于是基本看不到影片的媒体完全成了片方操控的对象,尽职尽责地完成了前期炒作的任务,或许还以成为“合作媒体”为荣――那至少意味着“独家报道权”。
      中国媒体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电影上表现得最鲜明也最荒谬。七月十六日《十面埋伏》零点起映,很快媒体做出了有趣的集体反应――以前的期待、赞美一概变成了批评、嘲讽,像是期待已久的笑话终于抖出了包袱,要自己做主出口恶气了。也许是这部电影本身确实不值得讨论,认真评说也罢,讥讽谩骂也好,都淹没在无数口水之中。媒体先捧后骂,观众越骂越看,看完也骂,循环往复,这场壮观的热闹比《英雄》上了一个台阶,但少了一份力量。片方、媒体、观众共同明确了游戏规则。
      即便有行政力量和媒体护航,《十面埋伏》还是没能刷新《英雄》的神话,根据媒体公布的数据,它投资二点五亿元人民币(另说二点七亿元),收获一点五亿元人民币,对票房和政绩的渴望暂时受到了挫折。不过它真的为中国电影设下了重重埋伏,一个富有“中国特色”,处于不平等、不透明状态下的大片体制已初见端倪,到了二○○六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黄金甲》),它更加名正言顺、振振有词。
      《十面埋伏》打造中国暑期档的愿望没能实现,《黄金甲》转入了最为稳妥的贺岁档。二○○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映,投资号称三点六亿元,截至今年一月中旬,票房二点八一亿元(《北京晨报》),新的神话诞生了。
      表面上看,《黄金甲》是自由竞争结硕果,不过这果实的肥料不一般。它有成功的营销方式,临近年关团体票大卖,比如北京移动的抢票活动,数量相当之巨。另外,“发行方与全国数字院线签署垄断放映协议,从二○○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到二○○七年一月十四日,整整一个月时间内全国数字院线只能放映《黄金甲》,而不得放映包括《伤城》、《三峡好人》、《面纱》在内的任何贺岁影片”(《南方都市报》)。这份协议被视为市场环境下的商业合同,但我们不应忘记,当初建设数字院线,有保护中小投资电影的意图。
      几大主流院线更是《黄金甲》的天下,《三峡好人》在北京绝大多数影院不放,放也是一天一场,安排在上午、中午、二十二点以后等最差时段,且放一两天就以没有观众为由下档,全然不顾观众意愿,果然让它成了市场上的地下电影。设想《三峡好人》的票房有跟《黄金甲》比肩的潜力是不现实的,但是它从来没有获得一个平等的市场机会却是眼睁睁的现实,这类影片从来是以市场公平的名义被市场不公流放。
      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担任评委的俄罗斯导演索洛维约夫抨击本国的电影发行体制,说占了主流的私营影院只放好莱坞影片或俄国人拍的美式影片,年轻电影人的作品根本进不了影院,他希望俄国政府能建立统一的国家院线来解决这个问题,还“希望中国能吸取我们的教训,不再重复我们的道路”。可这位导演哪里知道,我们的主流院线倒是国有的,至少是国有企业控股的,可造成的局面还不是一般无二?
      行政部门坐视一个不公正的市场形成,此时的“不管”与“埋伏”时期的“管”异曲同工。这种畸形市场也是自《英雄》以来顺理成章的结果,在振兴民族电影产业的旗帜下,行政力量或明或暗的支持,院线不顾一切的牟利需要,与强势的片方共同营造了满城“黄金”的垄断局面。
      《三峡好人》“殉情”的姿态、贾樟柯的质疑,为一个事关文化产业发展,本应引起政府部门重视、进行广泛而严肃讨论的问题揭开了盖子,却迅速化为一场娱乐“口水仗”,似乎只是两个人、两部影片之间的“恩怨”。在网上随意检索,不难发现,有关这场纷争的报道大同小异,要点集中在:张伟平说《三峡好人》获金狮奖有“猫腻”,贾樟柯要告张伟平,张表示奉陪,事情起因则被归结到“获奖片碰撞大片引发恩怨”,而报道中充斥着“骂架”、“官司”、“不忿”、“诽谤”、“讥笑”、“停战”之类的词汇,另外就是两人被引号引起来的、相当情绪化的表达。
      表面上看,媒体不偏不倚地报道了“客观事实”,但它是经过选择的事实――选择“新闻点”,选择报道词汇,更选择理解这一事件的思路。这是在“吸引眼球”、“娱乐大众”甚至“读者至上”的理念下,由媒体自觉制造的典型闹剧,新闻事件所蕴涵的问题被轻轻抹杀,它暴露了中国媒体追逐所谓“新闻”的惯性思维,以及普遍缺乏深度分析能力的致命弱点,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不能宣之于口却一概明了于心的“业员关系”。我们时代的趣味确实不佳,而媒体是以大众的名义制造这种趣味的第一责任者。
      没头脑的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片方的共谋,而片方也没闲着。实际上,《黄金甲》比《英雄》、《十面埋伏》更进一步的是,它完成了对媒体的控制,全面占据了主动。
      二○○六年九月,《黄金甲》点映,“观众”一致赞好,号称“零板砖”(不准确,我至少看到过一篇批评文章),这个良好的口碑纪录平稳地维持到了公映前。不过,点映不久,周润发就说看片的都是“自己人”,导致他与制片人张伟平交恶。究竟是不是“自己人”,又怎样做到了“零板砖”,那些看片写稿的记者、影评人,那些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体心中有数。“外人”能看见的不过是,最重要的首映宣传,主演周润发消失了。
      待到《黄金甲》和观众见面后,媒体又开始恶评如潮,没看过影片的借口即使失去,照样能完全忘记点映期间自己的说辞。这套自打嘴巴的游戏屡屡上演,此时已令人厌倦。媒体立场这种怪异的翻盘,则在言论自由、客观报道的名义下被化解。四处开花的新闻,不外乎高票房、口水仗、冲击奖项大有希望。影评的意义也基本失去,一篇篇关于“丰乳”、“把人抽成肉酱”的评论文章,反而能让片方化被动为主动,让更多的人买票捧场――这是我们时代的趣味。更令人感慨的是,曾几何时,我们欢呼网络媒体带来的言论自由,现在却发现它不仅欢迎片商的官网落户,自己也差不多成了“准官方网站”。
      平心而论,将媒体一概视为与商家合流,将记者一概当做片方的吹鼓手,抹杀那些围绕《黄金甲》的批评和讨论,轻慢有些记者在种种压力下周旋的无奈,无视新闻竞争的现实和某些媒体试图有所作为的努力,并不公正。但面对“唯票房论”的单一思维,面对“战胜好莱坞”的官方目标,面对荒谬的大片体制,它们溅起的几丝浪花,作用微乎其微,很快就淹没在市场和娱乐的滚滚波涛之中。遑论那些与片方露骨合作的媒体,有什么公信力可言?
      时至今日,张艺谋影片的质量,已不重要。它们象征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而崛起的不过是几个拥有特殊待遇的片商、导演,以及他们背后的影院经理、政府官员。现实永远比影片荒诞。在“文化产业”的旗帜下,在市场的狂欢中,荒诞不过是一种微弱无力的感受,它不能抵消不公正给人的压迫。
      二○○六年,许多人记住了一部小成本、高收入的影片《疯狂的石头》,银幕上的光影、坐席间的笑声告诉我们,商业片还有另一种逻辑,一代更年轻的导演将会浮出水面。不过,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掉进光鲜的陷阱中呢――据说那是一条和世界接轨的康庄大道。

    相关热词搜索:也不金子发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