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大将许光达二三事】为什么授许光达大将

    【大将许光达二三事】为什么授许光达大将

    时间:2019-02-19 05:33:1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许光达,湖南长沙人,1908年出生,解放后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在他戎马一生中,有的人负伤后被他抬过,有的人被他骂过,有的人被他保过……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能看到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磊落胸怀。
      
      
      司令员和政委抬伤员
      
      1945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组成以许光达为司令员、孙志远为政委的“许孙纵队”,在贺龙的统一指挥下攻打包头。
      由于天气寒冷,我军战士干粮短缺,加之敌人的防守比较强硬,连着打了几十天,仍旧没有攻克包头,部队伤亡很大,一些官兵士气低落。
      这时,上级根据新的情况决定让许光达他们撤下去,许光达看着受伤的战士们,由于连续作战和供给不足,使他们精神疲惫,重伤员不能行走,只能用担架来抬。他二话没说,拉起政委孙志远,抬起了一副担架,担架上是一位班长,腹部受了重伤,他看到司令员和政委抬着自己,心里过意不去,坚持要下来。许光达和孙志远急忙按住他,让他躺好。这位班长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司令员无声的行动就是命令,其他干部把马让给了轻伤员,自己争着去抬重伤员。大家相互鼓励,一路行进。当他们来到石拐子沟,前面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面上结着薄薄的冰,许光达和孙志远相视一笑,挽起裤脚准备过河。“咔嚓、咔嚓”,冰碎了,刺骨的河水冻得许光达不禁打了个寒颤。有两个参谋要换下许光达和孙志远,被他俩拒绝了。傍晚,他们到了一个小村庄,警卫员领着许光达来到了一个收拾得比较干净的小屋,屋里烧着热乎乎的炕,许光达一看立刻说:把这个房子给重伤员住,我和老孙和战士一起住。说完抱着被子走出了屋,找到了一个背风的地方席地而卧。
      终于,大家克服了种种困难,没有一个伤员掉队,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老胡,这是我的责任
      
      老胡名叫胡定发,是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第八师副师长,打下兰州之后,得了急性胸膜炎。那时,部队正挺进河西走廊,任务很紧,他不能离开。忍着病痛的折磨,挥师西进。到了武威,再也挺不住了。第三军军长黄新廷把这个情况向兵团作了报告。许光达知道后对兵团卫生处说:“我们应多关心下面的干部,你们弄辆车到第八师,把胡副师长接到兰州来治病。”于是,兵团卫生处把胡定发送进了刚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过来的中央医院,那里的医疗水平、技术条件都比野战医院好。
      1949年9月的一个夜晚,许光达忙了一天回到家里,妻子邹靖华问道:“第八师副师长胡定发的病情怎么样了?”许光达才记起来这些天光顾忙,把这事给忘了,决定第二天去看看胡定发。
      第二天,许光达来到兵团卫生处问:“第八师胡副师长在哪里治病?”卫生处的同志告诉他送到中央医院了。许光达沉思了一会说:“送胡副师长去中央医院检查、进一步确诊是可以的,但是不应该住在那里。那个医院我们刚接收,政治情况还不清楚,一个师级干部放在那里,我是不放心的。你们带我去看看。”说完,他们驱车来到中央医院。
      许光达看到胡定发穿着一身国民党丢下的旧棉衣,皱了皱眉头:怎么给病号穿这种棉衣?这种棉衣棉花很少,是不保暖的。
      许光达问清了胡定发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后,对他说:“这个医院医术高明,但兰州解放不久,政治情况我们尚摸不清底,准备由卫生处另外给你找个地方。”
      胡定发见司令员来看他,心里很感动。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司令员连他的安全问题都考虑到了,有点激动地说:“不要紧,别麻烦司令员了。”
      许光达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胡,这是我的责任嘛!”
      就这样,胡定发被送到了兰州郊外下星园。
      过了一天,后勤处的负责同志来看他,还特地带来一套新棉衣,对他说这是许光达司令员让带的。胡定发知道,解放战争迅猛发展,西北人民一时供应不了那么多棉衣,只能就地取材,把缴获来的国民党丢弃的旧棉衣也发下来御寒。昨天他还看见许光达司令员穿着旧棉衣,自己怎么能穿这样的新棉衣呢?坚持不肯收下新棉衣。
      后勤处的同志说:“胡副师长,这套棉衣,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司令员亲口交待:‘他不要,你扔下就走,看他穿不穿!’我们只好照办了。”说完,真的扔下棉衣就走了。
      胡定发无可奈何地拿着棉衣在房子里转个不停,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共产党员,不能这样
      
      1949年9月13日,许光达率第二兵团从兰州出发,一路斩关夺隘,所向无敌。
      9月27日,我军解放了玉门,占领了这个石油基地。在玉门,许光达来到了老群庙油矿。这一天,刚好上级来了指示,为了建设玉门,第二兵团要留下一些干部支援油矿。许光达受兵团党委的委托,审阅留守干部的名单。
      正在这时,警卫员蓝德明扛着一个小箱子进来了。原来是一个陪许光达参观油矿的干部托警卫员蓝德明送给许光达的礼物。蓝德明见礼品中有些蜡烛式样各异,色彩缤纷,既可以照明,又可观赏,还可以拿回去给许光达的儿子小延滨玩玩,加上他认为这是个小东西,值不了几个钱,就没有请示许光达,自作主张收下了。
      许光达示意蓝德明坐下来,对他说:“你去看了《四进士》吗?还记得戏中那个贪图贿赂的赃官吗?《四进士》里的那个贪赃枉法的赃官,不为百姓办事,只想自己发财,这是封建社会的坏东西。我们共产党人,不能这样。要为人民服务,不要人民报酬,什么送礼喽,都不应该有,我们是无产阶级嘛!”
      蓝德明无话可说了。是啊,他当许光达的警卫员以来,还没有见司令员收过什么礼。记得有一回,司令员的儿子延滨在路边玩,穿了件破衣服。战争时期,延滨的衣服都是司令员的旧衣服改的,不很结实,小孩子满地滚爬,穿得很费,没几天就破了,只好穿露屁股的裤子。正巧被管理科的同志看见了,回去一说,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最近不是缴获了一大批布匹吗?扯一块给司令员的小孩做条裤子,有什么不可以呢?哪能叫司令员的儿子光屁股。科长觉得有理,点头同意了。一个参谋裁了一块送来,蓝德明很高兴,很感激管理科的同志,可是许光达就是不收。他还把管理科长叫来,严肃地说:“同志,战争时期,前方部队尚且节衣缩食,一个小孩子,穿得破一点算什么?同志们的好心我非常感谢,布,必须拿回去。”想到这,蓝德明立即把这箱礼物还回去了。
      
      为张福星说情
      
      1963年夏天,许光达患眼疾住进了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为麦粒肿。该院决定由眼科一级教授张福星为他作手术。
      这时,张福星60多岁了。解放前,他曾在上海开办私人眼科诊所,有很高的技术。解放后,他被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聘去任教,后来被调入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高干病房,重点为高级首长治病。因为他解放前有那段经历,他一直压力很大,工作非常小心谨慎。
      尽管张福星很小心,可是在给许光达做眼睛手术时还是出了点问题,碰伤了眼角膜,眼睛红肿起来。这件事惊动了中央保健局,为此作了三条指示:一、追查责任;二、许光达马上转到北京医院治疗;三、写出事故报告。
      出了事故之后,张福星思想压力很大,尤其害怕联系他解放前的那段历史。许光达知道后,也给中央保健局回了三点意见:一、不转院,仍住在解放军总医院;二、仍请张福星继续治疗;三、不要追查。
      妻子邹靖华十分支持丈夫的三点意见,手术上出了点问题,怎么可以上纲上线呢?对同志要信任。为了解除张福星的思想负担,她建议把张福星接到家里来,肯定他的劳动,感谢他的治疗。许光达赞成。于是邹靖华亲自出面,把张福星接到了家里。许光达夫妇对张教授安慰了一番,劝他大胆工作,并继续治疗。张教授深深感动。许光达又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全院上下知道了这件事,都很敬佩将军夫妇。
      原佛教协会主席,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赵朴初先生对许光达非常敬佩,特意为他写了首诗:“刑威不能屈/烈火出纯钢/节节皆忠骨/寸寸是刚肠/句句腾正气/字字发奇香/宜做军民范/永为邦国光。”这正是对许光达崇高品德的正确评价。

    相关热词搜索:大将二三许光达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