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中国早期的报刊与官报研究

    中国早期的报刊与官报研究

    时间:2020-03-20 05:07: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累计有20种左右。主要集中在香港、上海、广州,还分布于汉口、宁波、厦门等通商城市。比较有名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原由英商出版的香港《华字日报》、《近事编录》等报,这时也转为中国人所有。这些报纸的版式和体例,都仿效外国报纸。所不同的是,它们大多重视政论的作用,特别是《循环日报》,每天刊登 1篇言论,评议时政,宣传变法自强,开创了中国报刊的政论传统。

    【关键词】早期 邸报 报刊 外国人

    一、中国早期的主流报刊

    中国早期报刊可以追溯到先秦的春秋时期。当时朝廷已开始有专门职官出巡各地采风问俗,上报史官以记录流传。“诗三百”就是这样形成的。也有人说《春秋》就是“断烂朝报”。进入秦汉以后,“官报”的雏形出现,如“起居注”、“月表”、“日历”、“时政记”等。但这都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报纸。早期报刊开始于“官报”,即王朝政府的机关报。它开始于唐代,称作“邸报”,又称“邸钞”、“阁钞”、“朝报”“条报”、“杂报”、“状报”。“邸”者,官邸,最先是“郡国朝宿之舍”,即诸侯、地方官吏进京居住的官舍。官报因由这种“官邸”的邸吏负责传发,故称“邸报”。“邸报”在唐代初具规模。现存孙可之的《开元杂报》一文,即是关于“邸报”的最早记载,也是一篇时事评论,相当于今天的社论。到了宋代,“邸报”更为流行,史书也正式作了记载。“邸报”最初为手工誊写,宋时开始有了雕版印刷,到明代崇祯年间才普遍采用活字印刷。负责传发“邸报”的机关,各个朝代不同。唐代由“邸吏”,即“邸务留后使”传发,宋代改为由“进奏官”传发,元代由通政院传发,明代由通政司传发。到了清代,“邸报”改名为“京报”,又称“塘报”、“驿报”、“宫门钞”、“辕门钞”,由内阁负责发行。“邸报”有发行制度,也有监督预检制度,宋代称之为“定本”,重要稿件的取舍取决于皇帝、权相。阅报者局限于政府官吏,士大夫、地方豪绅可以看到抄件。原本禁止邸报以外的任何报纸发行,但到后来很难禁绝。

    二、早期的小报和其他报刊

    早期报刊除了“官报”,还有一种小报。这种小报最早出现于北宋末年,盛行于南宋。发行者有各地驻京城负责传送邸报的“进奏官”、朝廷的低级官员、部分书房书肆的主人。由事先安排在朝廷、宫廷内的亲信传递消息,提供材料,再到书房书肆用小纸印行,分发到各地(有时随邸报传送)。这种小报又称“新闻”,类似于今天的《参考消息》,主要载官报上未曾发表,或不准备发表的朝廷“新闻”。其影响很大,但只是消息,并不可靠。朝廷严禁这种小报印行,但一直未能禁绝。元、明、清时期仍出现类似的小报,称之为“小本”、“小钞”、“报条”。虽宣布为非法被查禁,但同样禁绝不了。明清时期,在京城还发行一种特殊的邸报,叫做“报房京报”。明代时,“邸报”发行有一种特殊制度,即允许民间自设报房,由官府监督翻印从内阁抄来的部分“邸报”稿件,公开发售。这种报房大多设在京城,故称“京报”,或称“报房京报”,亦混称“邸报”,到清朝仍继续发行。这种报纸只发表政府消息,不发表其他新闻舆论,只是邸报的翻版,统治者的传声筒。官报、小报、报房京报发表的都是官方消息。而在民间,则有一种具有报刊性质、作用的宣传品,如揭帖、旗报、牌报、宣传画、政治小册子等,大多是会党组织、宗教组织和农民起义军印行的。揭帖,即“匿名帖子”,类似传单,具有鼓动性。旗报,是以布旗做成的宣传品。牌报则是木牌做成的,上面书写鼓动性口号、文告及法令、战报,以传报各地方。如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大多采用这种旗报、牌报报道战果,传达法令、政策、纪律。近代的天地会、义和团等组织则大多采用揭帖,宣传反帝反清斗争。太平天国曾印发大量政治宣传小册子,如《太平诏书》、《英杰归真》、《太平救世歌》等,共三十余种。鸦片战争时期还出现过反对英军侵略的宣传画,实为画报的初级形式。

    三、近现代报刊

    进入清末维新、立宪运动时期,官报的种类增多。戊戌时期,清政府接受维新派报刊,改为官报。如北京的《官书局报》、《官书局汇报》,上海的《时务官报》,就是接收原来由维新派主办(民办)的《中外纪闻》、《时务报》而改成的。1895年,北京强学会设立强学书局。次年,强学书局改为官书局。官书局除译刻各国律例、公法、农务、商务、工务等方面的消息外,并将强学书局发行的《中外纪闻》接管,刊行《官书局报》、《官书局汇报》,两报形式与“京报”相似,内容则不同。1898年上海《时务报》改为《时务官报》,不久因政变发生,遂废止。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1905年“预备立宪”鸣锣开场。为适应宪政的需要,1907年清政府主办《政治官报》,到1911年改名为《内阁官报》。他们是中央政府主办的官报,这是清末兴起的第二种官报。除此以外,中央政府各部也开始创办报纸,如商部的《商务官报》、学部的《学务官报》,以及后来的《交通官报》等,是为部报。新政、立宪时期,各地方官府也发行官报。1901年冬创办的《北洋官报》,便是始作俑者。先后创办的地方官报,还有《南洋官报》、《湖北官报》、《安徽官报》、《四川官报》、《湖南官报》、《两广官报》等等,是为清末兴起的第三种官报。清末十年,官报迅速发展,前后共有106种问世,使官报的全盛时期。清末官报,除了“京报”,“官书局报”、“政治官报”、“商务官报”、“北洋官报”,也均由中央、地方政府主办,在发行方式上也与“京报”相似,大多为派销。但在形式、内容方面,与“京报”有很大的不同,与“民报”极相似。内容不仅仅是政府消息,还有社会各方面的纪事、新闻、论说,包括农、工、商、学、政务、外交各方面的报道。这些报刊即成为近代报刊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外国人的办报活动

    鸦片战争前后,我国的报刊大多是由外国人创办的。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即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半个世纪,外国人创办的外文、中文报刊达170种,占同期报刊总数的95%。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初年到40年代,为第一阶段。这期间,西方的商人、资本家、传教士,以及外交官先后进入中国沿海地区。他们在传播西方文明的旗号下开展活动,既有殖民、侵略、掠夺的一面,同时也是西方文明的最早宣传者和传播者。办报是他们传播西方文明的重要方式,传教士尤其热衷于此。代表人物有马礼逊父子、米怜、伍德、郭士立、麦都思、奚理尔、理雅格、裨治文、伯驾、卫三畏等。他们创办过外文报刊11家、中文报刊6家。1798年,英国伦敦布道会的传教士开始将《圣经》译为中文,并雕刻了一套中文活字,着手到中国传教、办报。1807年,马礼逊作为先遣者来到中国,先到澳门、广州,后转移到马六甲。1815年,马礼逊在米怜的协助下,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随后在马六甲、巴达维亚(雅加达)、澳门、香港、广州陆续创办了一批报刊。其中1822年在澳门创办的《蜜蜂华报》,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葡萄牙文报);1927年在广州创办的《广州纪录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每月统计转》,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办报活动主要集中在华南沿海及南洋地区。40年代到90年代(甲午战争前)为第二阶段。鸦片战争撞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锁闭的大门,外国人由华南沿海进入华东沿海,上海成为集中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深入内地,“文字布道”是他们的重要活动。代表人物有林乐知、李提摩太、艾约瑟、丁韪良、慕维廉、傅兰雅、李佳白、玛高温、麦都思、奚理尔、理雅格等。1860年外国人已在中国出版报刊30种,1890年达到76种,还编印出版了1000多种中文书籍。著名的外文报刊有香港的《孖刺报》、《德臣报》、《南华早报》,广州的《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上海的《字林西报》等。著名的中文报刊有香港的《遐尔贯珍》,上海的《六合丛谈》、《中外杂志》、《教会新报》、《异闻录》,广州的《中外新闻七日录》,北京的《中西闻见录》等。影响最大的是广学会于1874年在上海创办的《万国公报》,出版四十年,发行近千册(期)。无论外文、中文报刊,大都由教会、传教士主办。起初宗教色彩比较浓厚,后来逐步转向以商业、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尤其是着重倡导中西友好、传播西学、介绍科学技术。同时对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充满仇恨,加以攻击咒骂,充当西方殖民者、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鼓吹手。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41.

    [2]徐松荣.维新派与近代报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相关热词搜索:官报中国报刊研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