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江平:我所知道的谢铁骊导演

    江平:我所知道的谢铁骊导演

    时间:2020-03-23 05:22: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谢铁骊:1925年12月生于江苏淮阴,15岁参加新四军,著名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代表作有《暴风骤雨》、《早春二月》、《千万不要忘记》、《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杜鹃山》、《大河奔流》(与陈怀皑合作)、《今夜星光灿烂》、《知音》(与陈怀皑、巴鸿合作)、《红楼梦》(与赵元合作)、《月落玉长河》和《古墓荒斋》(与赵元合作)等。

    江平:国家一级导演,曾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中影集团副总经理。现任中国广播艺术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团长、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他和谢铁骊是忘年交,6月19日,谢铁骊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闻此噩耗,他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篇悼念文章。

    6月19日,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在南下的火车上。

    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小雨。

    突然,手机上传来中影集团的信息:谢铁骊导演1分钟前走了。

    我看了看表,指针指上10点41分。

    连续好几天,压在我胸口的不详阴霾,顷刻间化作倾泻的泪雨……

    半个月前,我去看他,老爷子已经切了气管,家里的保姆和护士示意我不要惊动他,说他没有意识,可我不信,我在他耳边轻轻地呼唤着他:“小谢,我是江平,我看你来了。”

    “小谢”这个称呼,是他最爱听的。平素,我们老的小的只要在一块喝酒,尹力导演就会带头喊他“小谢”,不熟悉的人会在一旁提醒我们,咋这么不敬重老人家?谢导抿一口酒,非常得意地告诉大家:“江平是我小同乡,尹力是我老同事(其实,他比尹力导演要大40多岁,只不过都在中影工作罢了),他们叫我小谢,我最爱听,因为我不老,我还能喝二两。”

    记得,半年前,他过89岁生日,我让司机给他送去一瓶我珍藏了二十多年的茅台。当天晚上,他打来电话,说他仔细看了酒的标牌,是真的,他说,要留着明年过90的时候请大家一起喝。

    谢导好酒,他的家乡也出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高沟大曲,都是好酒。谢导说,小时候家里穷,喝不起,逢年过节,家里有半坛子山芋干酒,就算在乡亲们面前赚足面子了。他十五六岁就开始喝酒,原因是他是新四军的小兵,蒋介石说他们是叛军,不发军饷,寒冬腊月也没有棉衣,从军长到伙夫都只穿单裤草鞋,冻得哆嗦,老百姓会把藏在地窖里的酒拿出来,犒劳他们打鬼子,喝一口,心里火一样的热。从学会喝酒的那天开始,他便把自己的命运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最有资格拍战争片的老革命

    我第一次见到谢导是在1980年。我们剧团在苏北巡回演出,无意中撞见谢导率《今夜星光灿烂》剧组”激战淮海“。那是八一厂的片子,拍戏的、演戏的,清一色着军装,唯谢导一身咔叽布中山装,像政委在前线督战。那天在现场,就见谢导叮嘱化妆师:“不要太干净,切忌太漂亮。打仗不是成亲,要破、要旧、要逼真!”一旁围观的一位农村老大娘,看着唐国强、刘继忠、黄小雷们扮作我军战士冲锋陷阵,止不住泪流满面。一问,老人是当年妇女支前模范。只听她一个劲地说:“像!就像从前打反动派一样。”当地一位公社书记告诉我们,谢导最有资格拍这部戏,因为他是苏北人,15岁参加新四军,打淮海时当过战俘管理大队长,是正宗老革命!

    再见谢导是在《红楼梦》剧组——北影厂的“荣国府”里,谢铁骊和赵元二位导演联手演绎“金陵往事”。因赵元是我的南通老乡、摄影大师朱今明的老伴,便带我去现场看拍戏。谢导正兴致勃勃地给扮演刘姥姥的赵丽蓉做示范,学农村老太太迈着大脚走进官宦人家时,既小心翼翼又大大咧咧的神态,惟妙惟肖。朱今明老师告诉我,谢导当年是文工团员出身,演戏是老本行,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当过电影学院表演系副主任和北影剧团团长。

    谢导最大的优点就是多替别人着想

    后来,我从上影集团调到广电总局电影局工作,继而又奉命去中影担任副总,和谢导接触的机会便多了起来,特别是每年春节前,我都会参加中影集团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老艺术家联谊会,每每都会碰到谢导和他的老伴王遐老师。起初,我也纳闷,为啥演员的活动,只请来一位导演,而且每年都请他。后来,于蓝老师说,虽然老谢是个导演,但他是我们剧团最早的负责人,所以我们聚会,也会把他当演员邀请来。

    我对谢导各方面都非常敬佩景仰,唯独对他的普通话不敢恭维,不敢想象当年他是怎么当的演员。后又一想,他是江苏人,当年国都在南京,他那一口苏北腔普通话也算是较为正宗的国语了!

    淮阴人杰地灵,出了韩信、梁红玉、吴承思、关天培、周恩来等名人。谢铁骊自然也是淮阴人里的佼佼者。只念过几年私塾的他永远是那么文质彬彬,发言、谈吐均慢条斯理,轻声柔气,话语中带着周总理的家乡口音,尤其让我等江苏同乡倍感亲和。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时,谢导作为电影人代表和吴贻弓、章子恰在纪念大会上致辞。开会前,我接谢导电话,问我能否将电影局事先准备的讲话稿做些修改并删减,我忙回答:“您老水平高,资历深,我们给的稿子只作参考用。”他竟很认真地说:“我不请示不敢乱动。想改的原因有二:一是言为心声,我想改得更符合我们创作人员的心情;再者我语速慢,稿子长了,拖拖拉拉,没人愿意听我‘念经’。”谢导的严谨、认真、谦和,让我感动。

    第二天,人民大会堂电影盛宴,东大厅布满各时期的电影海报。那阵子,我们真是忙晕了,竟然漏选了谢导的作品。开会前,四代影人在巨幅海报前驻足留影,有人忽然发现:“怎么没有谢铁骊的片子?!”我一听就傻了:这位爷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谢导就站在一旁呢!不料,谢导却摇摇手,示意那位同人不要声张,轻轻说道:“中国电影百年,好作品多了!再说他们搞会务的也不容易啊!”

    我跟谢导很熟,常在一起没大没小说笑话讲段子,而“海报事件”则让我更加体会到谢导做人的忠厚和大度。北影的同志说,谢导最大的优点就是多替别人着想。

    护送江青去延安的小战士

    “多替别人着想!”这是谢导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做人的真实写照。“文革”时,全国停拍故事片,唯样板戏影片隆重上马。江青虽然霸道,但她也知道,靠“打砸抢”的“造反英雄”是不可能把样板戏搬E银幕的。她便“钦点”了一批有功底的“牛鬼蛇神”,如成荫、桑弧、谢晋、苏里、王炎、武兆堤、陈怀皑、袁乃晨等,把他们从牛棚中放出来拍片。

    谢铁骊的父亲虽当过钱庄账房,但后来生活贫困,加上谢导参加革命早,算是可以结合到“革命队伍”中的同志。他一口气拍了《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杜鹃山》等。当他看到崔嵬尚未“解放”,且又中年丧子,遂鼓足勇气拉上钱江向江青建议请“崔划中”出山导《平原作战》。有人打小报告给江青,说崔嵬有肝病不能拍戏。谢铁骊明知那是实情,但一想到老战友可借拍样板戏“回到革命队伍”,便冒死力荐,称崔嵬在农村每天能推满满一车泥沙奔走。

    想当年,江青在上海滩也算是明星一枚,后来受作曲家贺绿汀等人的影响,参加了革命,并秘密加入了中共。后因自己私生活中一桩难以启齿的事情,逃离上海。当时,江青向组织?[报说,有特务追踪她,地下党遂派吴同志等三人先后由上海大达码头经南通天生港,再过如皋到达淮阴。迎接她去根据地的新四军小战士中,就有一脸书生气的谢铁骊。后来,江青去陕北,过胶东铁路时,也是谢铁骊和他的战友们一路护送的。

    到了延安后,江青飞黄腾达。谢铁骊明知江青能帮他,但从套近乎,在各种场合,与江青碰面时,总是不卑不亢,更不提当年的“迎接”和“护送”。不知道江青是心虚还是出于感激,反正,“文革”中她对谢铁骊网开一面,没有让造反派把他抓出来作反动学术权威批斗,但也怕他说出当年一些实情,想方设法让军宣队安排他去工厂劳动。在车间里,听到工人们诉说,好几年看不到故事片了,大家觉得文艺生活太枯燥,谢铁骊便斗胆向周总理反映,从而推动了1973年开始的故事片恢复拍摄工作。谢导虽然在创作上承受着江青的巨大压力,但他却巧妙地利用早年和江青有过接触这一优势,保护并举荐了很多艺术家。

    大是大非不糊涂

    谢导为人谦和大度,但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从不糊涂。1974年,他和钱江、陈怀皑、王好为合作《海霞》,因没有完全按江青“旨意”创作,被斥为“表现资产阶级大小姐”,影片险入冷宫。一方面,谢导和钱江、王好为不说昧心话,不向权贵低头,愤然给毛主席写信申辩;一方面,趁江青再次来审片之际,谢导在她耳边嘀咕了一句,在场的所有人只见江青脸色都变了,半晌才“阴转多云”,终使影片起死回生。

    三年前,在海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会上,我打破砂锅问到底:“小谢,您当时在江青耳边究竟说了啥?”

    谢导得意地喝了一口小酒,说:“我只说了一句,这个演海霞的演员叫吴海燕,她是吴石坚同志的女儿,江青便不作声了。为什么呢?因为当初江青逃离上海时,第一个护送她的吴同志,就是吴石坚。六十年代,吴石坚被江青钦点为上海京剧院院长,最早搞出了《智取威虎山》,江青对吴石坚是有些敬畏的,所以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一点拨,江青是明白人,加上毛主席也发了话,片子就通过了。”

    那天,谢导喝了很多酒,是高度的烧酒,王遐老师不让他喝,老爷子便向我“求救”。我插科打诨,把曾经在中影当过党委书记的老太太先给吹晕了,然后让谢导“阴谋得逞”,多喝了二两。饭罢,我搀老爷子去了趟厕所,我就在水龙头前多待了片刻,他便在门口滑倒了,后脑勺着地,可把我们一群后生小于吓坏了,一看,一块塑胶地毯没有铺好,谢导绊上了,摔了一跤。几个年轻导演就急了,嚷嚷着要找去酒店总经理,老爷子更急:“我没事,我没事,你们不要找人家领导!你们告了刁状,那服务员要被开除回家的,我是农村人出身,这些乡下出来的孩子打个工不容易,我自己摔了跤,倒把他们给害了,不作兴!”

    那一刻,我深深地被他感动了:小谢,你在我等晚辈心中,就是德艺双馨的杰出代表!

    如今,小谢走了,我再也听不到他那熟悉的的苏北腔调了……

    相关热词搜索:我所知道导演江平谢铁骊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