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我的小人书

    我的小人书

    时间:2020-03-24 05:18: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薛刚反唐》

    河北美术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第2印,定价0.14元,印数146万。共90图,由汪玉山、杨青华、冯墨农三位名家绘制。原作汤仲言,改编张健。画册20世纪50年代末期绘成,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就出版过。

    《薛刚反唐》是一本历史通俗演义,作者如莲居士,推测是清乾隆年间人,其真实姓名、生卒年月、籍贯经历等无从考证。小说讲的是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长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愚忠愚孝,终于作了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

    像所有发轫于民间说书艺人的故事一样,《薛刚反唐》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甚至达到“离奇”的地步;人物性格简单,脸谱化严重;是非鲜明,因果报应快捷给力。

    关于薛刚的故事大致可分为两个版本。以京剧《徐策跑城》为代表的版本中,薛刚反的主要人物是朝中奸臣张台,故事的结尾是老忠臣徐策调停两方面,让皇帝决定斩杀奸臣为薛家昭雪,薛刚罢兵。而演义中则将薛刚的故事与武则天强夺唐朝江山联系起来,以薛刚为代表的反武势力先后分别保庐陵王李显和太子李旦,最终打败武则天及其残余势力,恢复李唐王朝。

    演义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形,对此民间也有认识,所谓“薛无丁山岳无雷”,就是说薛家将里没有薛丁山这个人,岳家将里没有岳雷这个人。薛刚的历史原型是薛嵩,唐初开国名将薛仁贵之孙,薛讷(演义中为薛丁山)之子。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初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做出了很大贡献。

    名为“反唐”,实则反的是武则天的大周。所以这个“反”,有人释为通假字,通“返”,复兴的意思。窃以为这种说法牵强附会。

    薛刚的原型薛嵩,确曾加入过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不论在哪朝哪代,举兵对抗官方武装,毫无疑义就是“反”。受封建忠义观影响,历代演义者不断在故事的传承中扬李唐而贬武周,力图为主人公找到一个道义高地,不过是为了满足百姓的伦理需求。

    小人书比较破旧,纸质发黄,订书针已经发黑腐朽,还好页面完整。

    《南征北战》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年12月第1版第1印,64开,印数不详。本社美术通讯员编绘,定价0.16元,178图。

    故事讲的是1947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上沉重地打击了美蒋匪帮的全面战略攻势,迫使敌人不得不由全面进攻转为对我西北、华东两解放区的所谓重点进攻。我华东部队有计划地实行了战略性的大踏步后退。美蒋匪帮错误地估计我军的战略转移是“节节败退”,便集中了二十五个师分南北两路,妄图以分进合击的战术,向我军夹攻。我华东部队某部一团一营在当地民兵、群众的有力支持下,在桃村、摩天岭、将军庙车站的三次阻击战中,有力地调动、牵制了敌人,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取得了全歼敌人的伟大胜利,粉碎了美蒋匪帮在华东战场的重点进攻。

    据说主要情节取材于解放战争华东战场的一个真实战例:1947年冬,解放军作战略后撤;敌人集中三十万合围解放军。解放军在大沙河阻击敌人六昼夜,在凤凰山围歼被包围的国民党李军长所属七个师。高营长奉命抢占摩天岭高地,全歼李军长所属部队。接着,高营长又率部追击张军长所属部队。张军长企图以炸毁水坝阻挡解放军,赵玉敏带领游击队切断导火线,一场鏖战后,全歼敌人。

    《南征北战》(导演成荫、汤晓丹)拍摄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部战争片。作为著名的“老三战”之首(其他两部是1962年的《地雷战》(导演唐英奇、徐达、吴健海)和1965年的《地道战》(导演任旭东),电影《南征北战》筹划于1951年的春天,由沈西蒙的四幕话剧《战线》改编而成。当时,各电影厂由于全国性的文艺整风运动全部停工,唯独上影所承接的这部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主题的改编之作,以其直接受“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领导而为次年“八一”建军节献礼的特殊身份,成为当年“一枝独放”的准拍片。出于对人民解放军“运动战”和“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准确把握,电影厂还特别组织了军事顾问团加以把关,当时的总参谋长粟裕、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陈毅都参与了剧本的讨论,可想这部影片的重要性和当局的重视程度。

    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之初艺术创作领域“万马齐喑”的局面,也在苏联战争片的影响下,凭借其对重大题材、宏大场面的全景式展现和真枪实弹、气势磅礴的纪实风格,开创了中国史诗化战争电影的先河。其所奠定的战争片雏形,为新中国初期的电影创作确立了基本的发展方向,也为以后的主旋律影片提供了借鉴。冯小刚在拍摄《集结号》时,就曾表示,《南征北战》中的一些大场面战争戏,对他有很大启发。

    这部影片被人所津津乐道的还有一点,就是对反面人物“张军长”的刻画,非常成功。张军长应该是影射整编国民党七十四师王牌中的张灵甫,死硬,刚愎,有那个年代的脸谱化,但塑造出了个人特色,饰演者项堃以其紧锁的眉头、细腻的神情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成功的电影人物。

    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又将其拍成彩色片。和1952年的创作背景类似,翻拍《南征北战》绝非平地惊雷、突发奇想,而是背负着重大的历史与文化使命,是以7部故事片的重拍,对革命舞台“样板戏”一统江山局面所展开的一场破冰运动。这次翻拍主要是在1973年后,还包括长影的《青松岭》(导演刘国权、姜树森,1974年)、《战洪图》(导演苏里,1974年)、《平原游击队》(导演武兆堤、常甄华,1974年),上影的《渡江侦察记》(导演汤晓丹、汤化达,1974年)、《年轻的一代》(导演凌之浩、张惠钧,1976年),八一厂的《万水千山》(导演严寄洲,1976年)。七部刻画英雄人物的故事片,对阵“八个样板戏”,可谓“七英战八股”——当然,那时,没人敢这么说。

    相关热词搜索:小人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