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关于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20-04-07 05:17:5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200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的任务要求。此后,各地围绕这个题目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绩。下面我拟从四个方面谈点个人认识。

    一、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的成长发展,是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和有序的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实践等多方面培养的结果

    人的性格、知识、能力和理想、信念、责任心的形成也都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显然,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和系统工程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中小学生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才会体会到知识的价值是什么,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的社会生活实践才会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011年初,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印发《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推动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的通知》,探索在全国建立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机制。目前,教育部已经落实了与国家粮食局、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家档案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部门合作,依托现有国有大型产粮基地,粮食加工、仓储、物流企业,粮食院校、科研机构、粮食检化验机构、节水科技展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水库、水电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现有科技资源、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国内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等公共资源和机构联合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相应教育活动。

    二、充分发挥校内外教育机构教育服务功能,促进校内外相互联系沟通,是建立校内外教育有效相衔接机制的关键环节

    全社会都要有承担青少年教育的义务意识,“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摘自《教育法》),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这是党和政府历来的主张,也表达出了企事业组织的意愿。通过对北京“社会大课堂”首批480家校外教育资源单位调查显示,他们都非常愿意承担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义务,都把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看作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被调查的中小学校,尤其是远郊区县的中小学校,都迫切希望能够带学生走出大山,走进“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参观学习。但是,尽管校内外教育机构都有联系和配合的愿望,要真正实现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还必须考虑到校外机构的教育内容和接待能力,如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加工整理这些校外教育资源,以适合学校教育的需求,以及学校如何规划活动安排等。

    以北京为例,在2010年初对“社会大课堂”中的48家资源单位的调查显示,18家单位(占被调查总数的37.5%)不满意目前与学校联系的状况,认为需要加强学校和资源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深度了解。有些资源单位长时期无学校及学生问津;有些图书馆积极开放图书资源,但是一直没有中小学生群体来图书馆借阅图书。这就说明,尽管有了政策支持但学校和校外教育资源单位之间还需要做切实的沟通联系工作,深刻了解各自的特点、功能,理解各自的需求,找到校内外教育的结合点,真正使校外教育资源能够做到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相融。

    三、精心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活动项目,是实现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的重要纽带

    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和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衔接的本源;校外教育资源要素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衔接的关节点;从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相关的校外教育资源要素,精心设计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或娱乐活动项目,是校内外教育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重要纽带。

    中小学生成长的不同需求和校外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校外教育资源的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动员教研员、教师、校外教育资源单位专职人员共同研究开发适合于不同学段学生的课程资源,逐步形成以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为基本特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德育专题教育紧密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型学习课程,并以此为基础架构出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多门学科、多项主题教育活动的课程目录,供学校设计多样的活动方案选用,才能使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工作有的放矢,才能巩固校内外教育有机衔接的机制。要根据学校校外活动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精心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积极探索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活动方式,创新活动载体,并配备相应的辅导讲解人员,使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最近我到美国访问,看到通用汽车公司十分注重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开展社会化的免费专业教育培训活动,对象主要是高中一年级到高中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给有特殊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研修空间,给一些爱好汽车工业的学生提供发展特长、挖掘潜能的拓展性活动场所,给校内课堂中体验不深、实践不够的数理化学习提供多维教育。在通用公司的培训活动中,学生除了听课还可以参加汽车制造、设计等实践活动,甚至最终可以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设计加工完成一辆自己设计的汽车。在这样的培养教育下,很多学生最终成为了通用汽车公司员工。通用汽车公司基于企业自身特点,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开展的教育活动,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管理体制,是实现学校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的保障

    要真正建立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机制,必须要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才行。因为它涉及纳入教学计划、涉及学习评价的使用以及安全保障等政策方面的问题,是学校和校外资源单位个体难以解决的。总结北京市和山东潍坊市建立校内外教育相衔接机制经验,其共性一是建立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行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的管理体制;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资源单位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工作,把校外教育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实现学生的校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三是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活动场所设施与师资专长的实际,结合学校的需求,召集校外教育资源单位和学校共同研究确定校外活动的内容、方式、时间、考核标准及各个学校参加校外活动的次序;四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在校外活动项目的设计上,注意做到与地方文化、学生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提高校外活动的实效。

    北京市和潍坊市的校内外教育衔接工作,主要的受众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年级。其他年级受教学秩序和教学计划的制约,还只能是在点上的试行。还有个别区县近半数教师认为课时太紧,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这种活动,很多学校领导认为,基于学生安全等问题还不能把走出学校的实践活动真正落实。所以真正实现校内外教育的配合、衔接,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和具体可行的组织措施保障。此外学校教师认识上的转变也需要有个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也还需要通过实际来证实。

    安全问题也是影响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瓶颈问题,也是北京“社会大课堂”工作中大家反映最多的问题。由于学校、家长害怕学生出事故,很多很好的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为突破这个瓶颈,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校外教育资源单位和学校都依据《侵权责任法》和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以保障校外教育活动的进行。

    要实现在全国各地都能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学生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长祜,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项目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齐 欣

    相关热词搜索:衔接校内外教思考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