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香港回归二十年,经济民生最重要

    香港回归二十年,经济民生最重要

    时间:2020-05-14 05:17:4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香港的当务之急并非重启政改,因为,在没有形成共识的前提下重启政改,等于重启政治争拗,再次撕裂社会。如果香港不聚焦经济,将错失机遇。如果香港不聚焦民生,难以纾解民怨。香港的当务之急是聚焦经济民生。

    经过三年的纷争,香港市民越来越厌倦政治争拗,反对派于4月组织的示威游行仅有300人参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心思定,是大势所趋。然而,反对派仍有人执意要求尽快重启政改。诚然,推动民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是香港不变的四大主题,但当务之急绝非重启政改。凡事应分轻重缓急,重启政改,急不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则慢不得!凡有识之士应看到,香港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聚焦经济民生。

    不聚焦经济 将错失机遇

    当下,香港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由广东9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及港澳两个特区组成,总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765万,GDP超过1.3万亿美元,進出口贸易额超过1.5万亿美元。是美国旧金山湾区的两倍,接近纽约湾区。

    为什么说大湾区建设是香港的最大发展机遇?先分析一下香港经济的瓶颈。香港地域狭小,土地供应严重不足;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小:人口老龄化,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缓慢,正在被许多内地城市超越。如果香港不突破这些瓶颈,发展之路将越走越窄。怎么突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为香港提供了突破瓶颈的机遇。其一,解决土地短缺难题,拓展发展空间。香港郊野公园土地“神圣不可侵犯”,建设公屋又需要大量土地供应,那么,发展经济的土地从哪里来?填海造地固然是选项之一,但谁都清楚这个成本很高。澳门借助珠海横琴的土地发展,堪称聪明做法。大湾区战略启动,香港完全可以仿照澳门的做法,在大湾区范围内觅得土地,大大减轻自身的土地压力;其二,与区域内城市形成互补格局,避免内耗。香港一些人看到广州、深圳发展很快,在有些领域与香港竞争,颇有微词。那么,随着大湾区战略启动,9市“一盘棋”,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彼此形成互补,大家一致对外,将大大提升香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其三,推动人才流动,破解老龄化难题。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老龄化问题不解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大湾区战略启动后,区域内的人才流动更加便捷,内地人才必将为港所用,香港经济活力将大幅增强。

    香港的国际地位来自经济地位,如果香港不聚焦经济,面对大湾区发展机遇无动于衷,拖拖拉拉,整天拉布,将是莫大的悲哀!

    不聚焦民生 难纾解民怨

    谁都清楚,香港的民怨,源于民生难题长期积累、久拖不决、集中爆发。如果林郑挂帅的下届政府在改善民生上没有起色,很难消除民怨,难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香港的当务之急,除了经济,就是民生。

    平心而论,改善民生的难度很大。比如,推动“市民上楼计划”,建设公屋需要大量土地供应,政府关于增加土地供应的方案,立法会能够放行吗?比如,政府有心帮助年轻人就业创业,需要加强与内地交流,会不会引来反对派的“政治解读”?比如,政府有心加大教育投入,同时加强中史教育,会不会被反对派污为“洗脑”,等等。总之,从过往经验判断,只要你埋头做事,总有人站在旁边指指点点,甚至骂骂咧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无论改善民生的难度有多大,相信以林郑为首的下一届特区政府都会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应该全力支持政府。应该认识到,不聚焦民生,将危及香港繁荣稳定大局。第一,香港社会的挫败感将持续蔓延。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固化、底层社会向上流动困难、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在任何社会,这些现象都是社会不稳定的动因。如果香港不集中精力改变这些现象,无异于置身于火山口上,社会成员挫败感蔓延、聚集,迟早会酿成大事。第二,外部势力插手香港事务有了可乘之机。民生难题催生民怨,民怨越多,搅局者的机会就越多。通过香港围堵中国内地,是某些国家的长期战略,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搞事的机会。因此,改善民生、消解民怨,也是构筑“防护墙”的战略需要。

    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如果不聚焦民生,港人的幸福指数得不到提升,甚至一再下降,总归是一种隐患。香港各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不形成共识 勿重启政改

    反对派现在很急,一有机会就要求重启政改,宣称行政长官普选是写进基本法的,不重启政改就是违法。这一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说明他们对基本法或一知半解、或刻意断章取义。基本法第45条第2款规定:“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至由一个有广泛的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请注意一个关键词:“循序渐进”。也就是分步实施,并非反对派主张的“一步到位”。再注意一句表述:“最终达至……普选的目标”。也就是“一人一票选特首”大方向是确定了的,至于什么时候实现,并没有规定明确的时间表。人大“8·31”决定正是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按照“五部曲”的节奏,分步推进,最终要达到普选目标。这何错之有?

    重启政改必须有个前提,即必须遵循人大“8·31”决定,而不是否定之。反对派所主张的重启政改,是要在否定人大“8·31”决定的基础上搞政改,这条路显然走不通。再从操作层面看,按照基本法规定,政改方案须立法会三分之二议员通过,本届立法会中,反对派议员占三分之一多。也就是说,符合建制派主张的政改方案,反对派将否决;符合反对派主张的政改方案,建制派将否决。无论哪一种方案,都不会赢得三分之二的支持票。这不是明摆着办不成事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会浪费人力财力,制造社会对立,让香港再次陷入政治争拗的泥潭。

    记得邓小平先生当年力推深圳特区建设,在面对姓“资”姓“社”争论时,他定调:不争论,埋头干,发展起来以后让事实来说话。这是一种何等高超的政治智慧!当前的香港,究竟是整天叫嚷重启改改,还是放下争拗、全力聚焦经济民生,邓公的政治智慧,当给所有港人以启迪。

    相关热词搜索:最重要二十年民生香港回归经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