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202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5篇

    202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5篇

    时间:2023-07-09 17:3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5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5篇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世界各大区域沙漠分布:

    一、东亚:

    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南亚:

    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印度沙漠(塔尔沙漠);

    三、中亚:

    1、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

    2、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部地区;

    3、哈萨克斯坦西部与俄罗斯交界处和中东部一小部分;

    四、西亚:

    1、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沙特阿拉伯境内大部分地区:北部内夫得沙漠、南部鲁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的沙漠);

    六、大洋洲:

    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大沙漠;

    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俄罗斯。(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

    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

    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

    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

    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

    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26我国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旱田区和南方水田区。

    27我国四大牧区主要有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28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西部非季风区)三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林区(横断山区),东南林区(人工林)。

    29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是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基地。

    (辽中南: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北方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全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0我国最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是北京中关村。大连计划发展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是印度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以下我国部分之最

    31我国位置最北、纬度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

    32我国面积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3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34我国面积的平原:东北平原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35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的高原:青藏高原。

    36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含沙量的河流:黄河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面积的湖泊(咸水湖):青海湖。

    高三地理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也应有不同的方法。

    第一是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是相对最难的部分,有很多计算,对于文科生来说绝对是个难点。对于自然地理,首先掌握书上的相关概念是前提,平时要养成多看书的习惯。但也不是说要花很多时间去看,而是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比如说课间、睡觉前、起床后。看过后也要经常温习,经常回顾。然后,就是要做题目,做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做的题量不用太多,但也不能不做,要培养做题目的感觉。做题要仔细阅读题目,抓住每个信息点来解题。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就要认真听老师的分析,要理解老师讲的东西。我不喜欢用错题集,因为错题实在是太多了,收集起来有点烦的,而且每道题目中总不会一点都不懂的,把你每道题目中不懂的地方所谓的盲点,或者是新的知识点集中起来,复习时可以多看这本的,

    第二是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的关键是看地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重要的经纬线一定要背得出来。平时要多看地图,基本上要在脑中形成地图的大致轮廓。同学之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拿着地图册互相问问题,大家一起看地图比较有味道。此外,要善于联想,比方说看到赤道,就会联想到赤道穿过哪些国家,赤道附近的气候等,再联想到穿过赤道的国家的"有什么地理特征,气候,资源,经济,综合国力,等等。看到某][样事物就会树枝状般联想开去,那这样掌握的知识点就多了,面也广了。

    第三是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相对比较简单,没啥技巧可言的,关键是背诵。但是背诵也有技巧,要善于把要背诵的知识点与自己已经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背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而且最大的好处是这样背不太容易忘记。此外,背诵过的内容要经常回味,可以在吃饭时或走路时或躺在床上时在心里默背;也可以在背过之后把每章的内容都列个框架,再罗列出每个重要的知识点,学习能到这种程度也是超有成就感的。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2

    1、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2、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3、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4、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5、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7、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8、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尼泊尔、锡金、印度、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4、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5、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6、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7、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8、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8、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4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0、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3

    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

    由于日、地、月的相对运动而造成三者位置的变化

    3、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初一)上弦月(初七、初八)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满月(十五、十六)

    新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上弦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满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下弦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与农历: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可以简记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名称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

    出现的时间(农历)初一初七、初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

    月出清晨正午黄昏(傍晚)半夜

    月落黄昏(傍晚)半夜清晨正午

    同太阳升落比较同升同落迟升后落此升彼落早生先落

    夜晚见月情况彻底不见半月,上半夜西天,

    西半边(右边)亮一轮明月,

    通宵可见半月,下半夜东天,

    东半边(左边)亮

    日地月三者位置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

    4.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5.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

    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6.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2)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3)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新月)

    (4)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满月)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

    (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满月)

    (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满月)

    7.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你如何推测?

    答: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8.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月在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通宵达旦都可见。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4

    1、概念: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1、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

    古代盲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问题思考】

    1、议一议: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别?

    沙漠化与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在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于荒漠景观的过程。

    2、想一想: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西北内陆地区东部有大兴安岭、贺兰山、秦岭,南部有青藏高原,这样来自东南和西南的夏季风湿润气流对本区来讲,或是强弩之末,或受阻挡难以深入。

    (2)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则将已经长途跋涉的西风气流阻挡在外。

    (3)本区的北部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大山地作为屏障,就使得冬季来自蒙古高原、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长驱直入,导致气候异常干燥寒冷。

    这样,西北地区夏季缺水,冬季干冷,在极端干燥的情况下,荒漠广布。强大的风力作用吹蚀地表,沙土不断移动、堆积,并发展扩大,广袤千里的荒漠自然成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景观。

    3、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西北地区的人们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的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5

    河流和湖泊

    一、众多的河流

    【天然河流的分类及区别】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域。

    天然河

    去 向

    水源补给

    水量

    流程

    汛期

    其它

    内流河

    未流入海洋

    高山冰雪融水

    高温期

    季节河

    外流河

    流入海洋

    天然降水

    雨季

    北方有冰期

    【人工河——京杭运河】

    人工河流

    开凿

    时间

    长 度

    经过的

    省区

    沟通的

    河流

    作 用

    京杭

    运河

    隋炀帝世界

    最早

    1800千米

    世界最长

    京、津;冀鲁、苏、浙

    海、黄、

    淮、长江、

    钱塘江

    过去和现在沟通南

    北交通;将来是南水

    北调工程的输水管道

    二、黄河的治理与长江的开发

    【长江、黄河的概况】

    源地

    入海

    源头

    形状

    流程

    长江

    唐古拉山

    东海

    沱沱河

    “VW”形

    6300千米

    黄河

    巴颜喀拉山

    渤海

    约古宗列曲

    “几”字形

    5400千米

    流量

    流域面积

    主要支流

    长江

    1万亿立方米

    180万平方千米

    雅、岷、嘉、汉;乌、沅、湘、赣

    黄河

    600亿立方米

    75万平方千米

    湟、洮、渭、汾

    各游分界

    流经的省区

    流经的地形区

    长江

    宜昌(鄂)、湖口(赣)

    青、藏、川、滇、渝;

    鄂、湘、赣、皖、苏、沪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

    河口(内蒙古)、孟津(豫)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开发与利用

    危害与治理

    塑造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灌溉;水能开发;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的开发;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

    电站:二滩、龚嘴、葛洲坝等

    危害:洪涝灾害;荆江“地上河”;川江滩多流急;

    治理:在中、上游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治理荆江、川江河道,建设三峡大坝;

    塑造了华北平原和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黄灌溉;水能的梯级开发;

    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危害: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凌汛;

    治理:上、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修水库;下游加固堤防,疏通河道,引黄淤灌,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长江水能】

    长江水能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占全国总量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一半,集中分布在源头到宜宾的上游河段。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二滩、葛洲坝、三峡等水电站。但是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长江水能利用率只占可开发利用的8.6%。

    【长江航运】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货运量占全国的60%,居全国内河运输第一位,是我国东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湖泊的分类】

    内流湖(咸水湖):位于内流区域(属青藏高原湖区)。不与海洋相通,蒸发量大,含盐量高。如,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外流湖(淡水湖):位于外流区域(属东部平原湖区),与江河相连,通向海洋,不含盐度。如,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6

    地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7

    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8

    中国的自然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2.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

    (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 山地多,平地少。(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

    ③ 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1.水资源: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

    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3.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4.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5.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

    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

    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及分类

    (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2)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9

    1、总括:

    (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3、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1、总括: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1、总括:

    (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的高原);

    2、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

    2、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罗斯),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3、丘陵:哈萨克丘陵(哈萨克斯坦);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2、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1、总括:

    (1)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

    (2)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的盆地);

    4、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1、总括:

    (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分布,东西走向;

    (3)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峡湾海峡;

    2、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阿尔卑斯山;

    3、盆地:巴黎盆地;

    4、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1、总括: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山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

    3、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1)东部:高原山区;

    (2)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

    2、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1、总括:

    (1)北部:以高原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以平原、高原为主(相间分布);

    2、山脉:安第斯山脉,迪勒拉山系;

    3、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普拉塔平原;

    4、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1、总括:

    (1)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大堡礁;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盆地);

    (3)西部:低矮高原(占澳大利亚面积一半);

    1、总括:

    (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2350m);

    (2)90%大陆冰川;

    (3)淡水水库;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0

    ①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矿物能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

    ②新能源:目前技术水平所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⑵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地热能、核能。

    ③来自天体引力的能量(日、月对地):潮汐能。

    ⑶按资源性质分类:

    ①非可再生能源:各种矿物燃料、核燃料。∴应该节约使用、综合利用

    ②可再生资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以持续利用。∴应该合理利用,保护和促进更新,最充分利用。

    ⑷能量是否转换分类:

    ①一次能源:上述四种分类中除沼气外的各种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②二次能源:如:电能、煤气、焦炭、汽油、蒸汽、酒精、热水、沼气、液化石油气、激光等。

    ⑸清吉能源:指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如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潮汐能、氢能、沼气等。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1

    伊拉克地处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但由于入侵伊朗和吞并科威特而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公路

    伊拉克国内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网遍布全国,总长3.97万公里,多数建于1991年之前。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公路遭受严重破坏,战后多数得到修复。

    铁路

    总长2027公里,主要有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三条干线:巴格达-基尔库克-埃尔比勒线,巴格达-摩苏尔- 土耳其线,以及前苏联援建的巴格达-乌姆盖斯尔港线。2000年8月,伊叙之间的铁路恢复通车。2001年7月,伊土(耳其)20年来首次开放铁路运输业务。

    水运

    共有各类船只35艘,总吨位79.1万吨,内河航线总长1015公里,主要有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夏台阿拉伯河及人工运河(萨达姆河)等部分水道。主要港口有乌姆盖斯尔港(年吞吐量500多万吨)和贝克尔港,贝克尔港为大型输油港,年输油能力84万吨。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乌姆盖斯尔港被立即用于接收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同年6月,该港向商船开放。

    航空

    海湾战争期间,伊通讯设施破坏严重,加上美英两国在伊南北设立“禁飞区”和“安全区”,对伊进行持续军事打击,伊民航业务长期中断。2000年8月,伊重新开放关闭长达10年之久的巴格达国际机场,与埃及通航。11月,伊恢复巴格达至南部城市巴士拉和北部城市摩苏尔的国内航线。2003年,受伊拉克战争影响,伊拉克航空业再度陷于瘫痪。2004年开始恢复部分国际航线。

    总结:西方音乐在伊拉克的流传越来越广,许多人到欧美学习音乐,并运用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来创作本民族的音乐。同时,在伊拉克还成立了国家交响乐团。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逆城市化阶段

    在这些聚集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逆城市化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

    萌芽阶段———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

    形成阶段———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仍要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

    发展阶段———居住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

    成熟阶段———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郊区人口是都市区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总结:“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愈来愈强大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聚集空间趋近极限和难以持续的种种“城市病”。

    初二地理知识点之国际合作

    关于地理学习中国际合作的知识点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国际合作

    1、自然资源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世界各地的文化各具特色;国际局势存在局部冲突。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

    2、国际组织:

    A、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国、英国、美国。

    B、其它世界组织有:世界贸易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欧洲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美洲国家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

    上面对地理中国际合作的"知识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可以很好地帮助同学们的学习。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之双台风

    热带气旋所造成的人命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热带气旋亦为干旱地区带来重要的雨水。不少地区的每年雨量中的重要部分都是来自热带气旋。

    成因

    双台风现象示意图

    藤原效应源于日本气象学家藤原(Fujiwhara)博士于1921至1923年一系列的涡旋实验及观测。他发现两个距离很近的气旋性涡旋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性方向移动。两个涡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趋势。

    虽然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但是,双台风效应却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甚至它们之间不发生双台风效应。因此,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

    双台风效应这个名词可谓是亚洲区域对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独有的称谓。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则被称为“齿轮气旋”(pinwheel cyclone)。

    互旋

    二个气旋范围强度都要相当,绕着一中心互旋,直到一方减弱或离开 ( 二个若都为大型气旋就会自相残杀,若为中小型或许能维持强度 )。不过一般来说,西北太平洋台风互旋时间持续不长,很容易演变成下面大吞小或小跟大的情形。

    总结:热带气旋亦是维持全球热量和动量平衡分布的一个重要机制。热带气旋把太阳投射到热带,转化成海水热量的能量,带到中纬度及接近极地的地区。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之欧洲固体降水图

    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

    读欧洲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图(%),完成4~5题。

    4.欧洲固体降水占年降水量百分比的分布特征是( )

    A.由西北向东南减小 B.由西南向东北减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D.由低纬向高纬减小

    5.关于图中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值线分布特征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

    B.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C.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

    总结: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因周围气压逐渐降低,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而逐渐变为细小的水滴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当云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且在降落时不被蒸发掉才能形成降水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黄河三角洲成因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年平均降水量大,这片三角洲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陆地的海相沉积平原。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 由于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受水海域浅,巨量的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填海造陆速度很快,使河道不断向海内延伸,河口侵蚀基准面不断抬高,河床逐年上升,河道比降变缓,泄洪排沙能力逐年降低,当淤积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尾闾改道,另寻它径入海。平均每10年左右黄河尾闾有一次较大改道。

    黄河入海流路按照淤积→延伸→抬高→摆动→改道的规律不断演变,使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海推进,历经150余年,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

    三角洲平均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推进,形成大片的新增陆地。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类型独特,海河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滩涂和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繁殖地。黄河三角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与黄河入海的方向相一致。由于黄河尾闾摆动的影响,这里的地面形成许多沟壑交错的废弃河道及防水堤坝,虽经多年风雨剥蚀、人为填补,至今仍见岗、坡、洼相间分布的地形,以及波浪涟漪状的地貌。

    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所形成,为全国最大的三角洲,也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2

    世界各大区域沙漠分布:

    一、东亚:

    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南亚:

    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印度沙漠(塔尔沙漠);

    三、中亚:

    1、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

    2、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部地区;

    3、哈萨克斯坦西部与俄罗斯交界处和中东部一小部分;

    四、西亚:

    1、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沙特阿拉伯境内大部分地区:北部内夫得沙漠、南部鲁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的沙漠);

    六、大洋洲:

    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大沙漠;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3

    一、东亚:

    1、朝鲜境内有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

    2、日本国内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二、东南亚:

    1、矿产以锡、石油为主;

    2、种植业发达:

    (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3)菲律宾:椰子,蕉麻;

    (4)泰国:水稻;

    三、南亚:

    1、印度矿产主要以煤、铁、锰矿为主,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另外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茶叶、小麦等出口;

    四、中亚:

    1、小麦,棉花,畜产品;

    2、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铁,石油(分布在里海沿岸);

    五、西亚和北非:

    1、石油资源丰富: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以及伊拉克境内,储量占世界的一半,开采量为1/4,出口量第一:

    2、特产:土耳其安卡拉羊毛、摩洛哥橄榄油、阿富汗紫盖皮羊毛、伊拉克椰枣;

    3、北非的铁矿分布在利比亚、埃及与苏丹境内,磷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矿产:金刚石、锡、钢铁、铝,铜(赞比亚),黄金(南非)、铁(利比亚),石油(尼日利亚)钿矿(南非);

    2、水利资源丰富:世界第二;

    3、动物资源丰富:狮子,大象,猩猩;

    4、生物资源丰富:可可,丁香,剑麻;

    七、西欧:

    1、矿产:煤(大不列颠岛)、铁(大不列颠岛西海岸)、石油(北海);

    2、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森林资源(第一);

    2、水力资源;

    3、矿产:石油(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天然气,煤(中西伯利亚高原、东海岸),铁矿(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有色金属(锰铜铝锌);

    九、北美:

    1、矿产:煤(美国东北部),铁,石油,天然气,钢金铝锌-有色金属(美国西部);

    2、森林(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草场,水力——美国;

    3、加拿大——森林(为原料,新闻纸加工),石油,铁,煤,镍(占世界80%),渔业资源丰富;

    十、拉丁美洲:

    1、矿产:石油(墨西哥东南沿海,委内瑞拉沿海),铁,锰(巴西高原东部),铜(智利世界最多),银(墨西哥安第斯山脉);

    2、水力:巴西高原;

    3、生物:植物-森林(红木,乌木);

    4、经济作物(咖啡,香蕉,甘蔗);

    十一、大洋洲:

    1、矿产-铁(塔斯马尼亚岛),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

    2、稀有动物-鸭嘴兽;

    十二、南极:

    1、矿产-煤,铁,石油,天然气,生物,淡水;

    2、生物-企鹅(鸟类),海豹,鲸,磷虾;

    3、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丰富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豹;

    2、矿产:煤(30亿吨),石油(100-200亿桶),天然气;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4

    地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5

    南方地区

    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_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2)农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

    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色:

    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发展条件:

    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②有利条件: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①香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②澳门:中国特色旅游业是支柱产业。

    项目

    香 港

    澳 门

    位置

    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

    珠江口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

    组成

    由新界、九龙、香港岛和附近很多岛屿组成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政治制度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

    (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2)“下海”——填海造地

    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自然地理概况:

    (1)范围:包括A台湾岛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岛、C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2)地理位置:

    ①纬度: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

    ②海陆: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地形:山地占2/3,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2.人口、城市

    (1)分布特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2)主要城市:①台北②台中③高雄。

    3.外向型经济:

    (1)发展过程:

    20世纪50年代

    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外向型”型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②海岛多港口;③吸收外资;

    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相关热词搜索:知识点地理初中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可打印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视频课程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地理知识点日本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安徽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沪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