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促成绩

    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促成绩

    时间:2019-02-20 05:37: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思维定势与创新思维其实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于人们的思维发展,它们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创新意味着否定原有的思维定势,建立新的思维,而发展的思维又形成新的定势,为更高层次的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我们的数学教学,一方面的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要大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过去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对学生而言有时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是痛苦的,对此,教师必须有充分了解和心理准备,既要运用科学的思维定势,又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思维定势创新思维提高数学成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正因如此,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努力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并设法培养创新思维及发散性思维,但如果把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与培养创新思维对立起来,是不合适的,至少在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也不利于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事实上,思维定势是由于同一类问题多次使用相同的思维方法,思维策略获得成功地解决后,再遇到相近似(指实质而不是指外表)的问题时所作出的习惯反应,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应现实,表现为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而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不拘泥于原有的思维定势,随时准备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方法、更新观念以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准备。思维定势与创新思维其实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于人们的思维发展,它们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创新意味着否定原有的思维定势,建立新的思维,而发展的思维又形成新的定势,为更高层次的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于是,人们的思维水平,尤其是辨证思维的能力在这种思维定势与创新思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生活中,人们正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去积累经验以适应新的环境,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人们不断地用新经验去否定老经验,这里的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对老经验的扬弃,即吸收老经验的有用部分,否定其有“错误”的部分,获得新的经验.这种“经验”实质上就是思维定势。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新的思维定势往往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多次强化训练才能够形成。例如:我们的学生对新的概念不是一下就能“熟练掌握”的,往往要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在不同环境下对这一概念进行认识、理解和运用。其间可能会发生多次错误,使我们多次接受教训又多次总结经验,才逐步实现“熟练掌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思维定势建立的过程也正是对原有思维定势的“修正创新”过程。
      我们的数学教学,一方面的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定势,这里科学的思维定势基本内容就是各种概念、定理、公式、技能技巧的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其中“熟练”就是比较“牢固”的思维定势,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基础,“双基”之所以重要,也正在于此。如果当学生对问题的规律还未掌握,思维定势尚未形成时,就对其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所谓应变能力和灵活性,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学生不但不能掌握技巧和灵活性,就连最基本技能也难以掌握。
      所以有时侯尽管我们教师教学方式很灵活,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思路分析的头头是道,然而变化和分析都是在学生建立思维定势之前。一旦学生自己独立面对问题就会束手无策。
      另一方面,要大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学生思维定势已经形成,教师却不能及时增加难度,“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则必将使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
      例如,若动点(x,y)在曲线(b>0)上变化,求x2+2y的最大值。
      有个同学的解答如下:
      令x=2cos,y=bsin,则
      x2+2y=4cos2+2bsin
       =-4sin2 +2bsin+4
      
      ∴x2+2y的最大值为
      显然,该同学基本掌握了三角换元法及配方法,但却忽略了sin的取值范围及对参数b的讨论,此时,教师若能结合函数图像分析、引导,必能使同学们对“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的求法及参数的讨论有更深的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由定势向创新转化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形成。
      此题的正确解法是:
      令x=2cos,y=bsin,则
      x2+2y=4cos2+2bsin
       =-4sin2 +2bsin+4
      不妨设sin =t,t∈[-1,1],则函数f(t)=-4t2+2bt+4的对称轴为
      当0< <1,即0<b<4时,
      
      当≥1,即b≥4时,f(t)在(-∞, )内单调递增,
      ∴f(t)在[-1,1]上也单调递增,因此
      
      综上所述:
      当0<b<4时,x2+2y的最大值为 ;
      当b≥4时,x2+2y的最大值为2b.
      学生在整个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每次思维定势的重大突破,都伴随着一个阶段的创新思维训练。改变过去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对学生而言有时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是痛苦的。如在高一年级初期函数的学习中,学生常常对建立新的函数概念感到非常困惑,不习惯从映射的角度去理解函数,仅满足于了解几个初中里的函数模型,不能理解函数的本质意义;又如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的初期,会习惯地以平面几何的思想和知识来处理空间几何问题,立体图形“立”不起来,仍当作平面图形,难以建立空间几何模型;知道了函数图像平移与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一般可用“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来联系起来后,在“按向量a平移”时,便怎么也转不过弯来,仍然用“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来解决;学过了“任意角”的概念后,仍将“任意角”视为锐角或钝角,继而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概念时,对在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来定义三角函数,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变化感到茫然……这些新旧知识和观念上的转化过程之艰难,教师必须有充分了解和心理准备,要耐心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对比,寻找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在旧有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和新观念逐渐认同,近而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会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习惯于生搬硬套,因循守旧,妨碍了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的,不能认为思维定势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而全面否定它的作用。思维定势与创新思维能力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定势是创新的基础,在思维活动发展中它们互相促进、互相转化,他们的和谐发展过程就是人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定势”:面对一个全新的问题,要充分理解题意,仔细分析已知条件与所要解决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展开联想、抓住本质、理出思路,化新问题为旧问题,化未知为已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新的问题,完成思维的飞跃,这样的“思维定势”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个个具体解题思路与方法的抽象概括,又是在大量具体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强化的结果。
      所以,我们中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时,若能充分地辩证理解思维定势和创新思维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合理利用,全面理解教学大纲的本质,发挥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式的教育,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同时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优异的人才。
      (作者联通:532100广西扶绥县扶绥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思维成绩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