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巧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分数应用题|一年级语文思维训练

    巧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分数应用题|一年级语文思维训练

    时间:2019-02-20 05:36:3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数学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核心问题,而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则是提高思维能力的一个关键。在现代教学中,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等是数学思维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如何用好这些思维方法,是当今教学中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数学思维的各种方法都是贯穿于思维过程的始终,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对学生学习是非常有益的。下面就谈谈几种常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解分数应用题的巧用。
      
      一.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找准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
      
      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把整体的个别特征,个别分解出来。如:1.甲数是乙数的2/3,这里乙数是单位“1”,而乙数却在“是”字的后面。2.甲数比乙数多2/3,这里乙数是单位“1”,而乙数却在“比”子后面。3.甲数相当于乙数的2/3,这里乙数是单位“1”,而乙数却在“相当于”后面。4.甲数占乙数的2/3,这里乙数是单位“1”,而乙数却在“占”字后面。5.甲数的2/3是乙数,这里的单位“1”是 甲数,而甲数却在“的”字前面,而“的”字却在几分之几前面。对于解应用题而言,我们可以“执果溯因”,通过分析找出应用题中的相同之处。
      综合,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部分合起来,把事物特征的方面结合起来。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并加以归纳会得到以下结果。在分数应用题中:1.“是”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2.“比” 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3.“相当于”后面的量是单位“1”。4.“占”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在这五种判断中,如果有“的”字的,先要用“的”字去判断。这样,我们就容易找准应用题中单位“1”的量。
      
      二.应用抽象与概括的方法巧妙判断分数应用题该用乘法还是用除法
      
      抽象,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出来,单独加以思考;概括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联系起来,而成为某类对象的本质属性。如:乙数是30,甲数是乙数的2/3,甲数是多少。这里乙数是单位“1”的量,列式为30×2/3,是已知乙数,求甲数用乘法。2.甲数是30,甲数是乙数的2/3,求乙数。列式为30÷2/3,这里乙数是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除法。
      我们通过大量的例题不难发现以下规律:1.如果已知单位“1”的量,该用乘法。2.如果单位“1”的量不知道,是已知其它量,求单位“1”的量,该用除法。
      在数学学习与教学中必须注意抽象与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强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零星的知识条理化。如:1.甲数是30,甲数比乙数多2/3,求乙数。这里乙数是单位“1”,列式为30÷(1+2/3)。2.乙数是30,甲数比乙数少2/3,求甲数。这里乙数是单位“1”,列式为30×(1-2/3)。
      我们通过大量的例题会发现:1.如果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多”、“增加”、“提高”、“上升”等含有多的意思。该用单位“1”加上多的几分之几,如上面例题中的(1+2/3)。2.如果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少”、“降低”、“减少”、“下降”等含有少的意思,该用单位“1”减去少的几分之几,如上面例题中的(1-2/3).
      
      三.运用具体化思维方法把上述知识要点加以系统化
      
      具体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将抽象、概括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信息应用于实践,使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并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类整理。如我们通过对上述知识要点、信息的摄取,并归纳出以下知识要点。
      在解分数应用题中:第一步,找准题中的单位“1”的量。第二步,判断一种量比另一种是多还是少。是多,该用单位“1”加上多的几分之几;是少,该用单位“1”减去少的几分之几;如果既没有多,也没有少,就既不用加,也不用减。第三步,判断该应用题是用乘法还是除法。如果已知单位“1”的量,求其它量该用乘法,用单位“1”的量乘以几分之几。如果已知其它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用其它量除以几分之几。
      以上知识教材中没有介绍,只是数学思维在解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些巧用,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只要大家认真观察,并加以思考,在我们的教学和学习中会有很多捷径可走,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联通:628213四川省旺苍县万山乡中心小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应用题巧用分数思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