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国民党第十六兵团起义【罗广文兵团起义秘闻】

    国民党第十六兵团起义【罗广文兵团起义秘闻】

    时间:2019-02-20 05:38:3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1949年12月,大陆西南最后一座大城市成都临近解放,在当时的四川,国民党军队最强悍的部队是罗广文率领的第15兵团。   罗广文,重庆忠县太来乡人,陆军中将。在任第15兵团司令官前,曾任国民党军18军军长、第4兵团司令、陆军第7编练司令等职。在大陆西南国共双方最后决战之时,罗广文与他的第15兵团备受各方面关注。
      
      玄机深藏
      
      1949年8月29日,歌乐山林园。
      蒋介石偕公子蒋经国飞抵重庆,亲临由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张群主持的大西南防卫军事会议。在此次会议前已经决定以第7编练司令部为主,组建第15兵团,约4万兵力,是国民党军的机动主力兵团。
      罗广文任兵团司令,向敏思任兵团副司令,赵秀昆任兵团参谋长(后由贾应华接任),辖3个军又1个独立师:108军,军长罗广文,副军长李维勋,参谋长张荣宪;110军,军长向敏思,参谋长贾应华;第44军,军长陈春霖;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第366师,师长谢直。
      会议后,本来就是国军甲种部队的第15兵团的武器装备进一步得到补充。据兵团警卫团团长马士弘后来回忆说,那次国民党军在重庆所有的军械库全部打开,每个班都配置了3挺轻机枪,所有士兵都配备美式自动步枪和军用睡袋。
      军事会议在重庆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召开,与会人员正襟危坐,严肃的气氛中弥漫着隐约的悲观,甚至于还暗藏一些幸灾乐祸。
      由国防部作战厅厅长改任第72军军长的郭汝瑰也到了重庆,受到好友罗广文的热情接待。郭汝瑰悄悄对他说:“我们开会得小心,丢了那么多地方,现在只剩这西南一角,老头子一肚子气,惹了他可要倒霉。”
      “你说得对,反正我们少说话就是了。”罗广文回答说。
      两人一起走进会议室,会场里坐得满满的。除了陪同蒋介石来重庆的蒋经国、黄少谷和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第三处的参谋人员外,还有张群、钱大钧、杨森、胡宗南、宋希濂、沈策、刘文辉、邓锡侯等一干人。
      会议室墙壁上挂着一张十万分之一的西南地区军用地图,室内横放一张餐桌。
      蒋介石神情冷峻,面露一丝笑容,眼光扫视会议室一周后,说:“目前党国正经历艰危,希诸位协力同心,精诚谋国,同时要坚定必胜信念。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只要我们能坚守西南、西北、两广,待国际局势变化,我们就可反败为胜。今天请大家来,就是研究如何固守西南,共军从何处进击西南,以及国军如何配备兵力。”
      静场片刻后,胡宗南的副参谋长沈策首先发言。他说,根据情况判断,共军入川无非川东、川北两个方向,而共军主力极有可能沿川陕公路进犯四川。此线交通方便,有陇海铁路,大部队易于移动。共军在取得兰州后,必然会采用三国时邓艾伐蜀渡阴平、出碧口直取成都的战略。他最后强调说:“我主张调四川4个机动军设防于川北剑阁一带,以挫败共军入川企图。”
      沈策实际上是按胡宗南的意思,要罗广文兵团的3个军和郭汝瑰的1个军向他们靠拢。沈策说完后,一向被视为国军战役专家的郭汝瑰高声附议,强调此举可与胡宗南部相互策应。
      罗广文发言时也赞同沈策和郭汝瑰的意见,但主张驻防泸州、宜宾的第72军不动,以免后方空虚。
      与会人员没有再就此方案提出异议,也没有提出其他的作战方案。蒋介石最后发言,强调要确保四川,绝不允许共军南下,但也要注意加强川东的防守。
      会议匆匆结束后,郭汝瑰到重庆罗公馆闲聊,谈论全国形势。
      “时局如此,陈明仁都在湖南起义了,我们犯得上拼到底吗?应当怎么办,你比我清楚。”郭汝瑰凑近身子悄悄对罗广文说。罗广文看了看郭汝瑰,回答说:“是呀,事到如今,只有走着瞧�!”
      两人约定,万一第15兵团支撑不住局面,就退到泸州、宜宾山区打游击。
      罗广文直到起义后才晓得:开战前,刘伯承、邓小平就知道罗的第15兵团训练有素,作战悍勇,于是指示郭汝瑰要在重庆会议上相机建言,将第15兵团安排为机动兵团,并引向川北,目的就是要拖垮这支国民党军最后的精锐部队。
      原来,郭汝瑰是中共潜伏在国民党军中枢的地下工作者。1948年10月,淮海战役前夕,何应钦在国防部召开作战会议上提出“守江必守淮”的主张,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于徐州、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两侧,寻机与解放军决战,并责成郭汝瑰制定作战方案,送蒋介石审批。据说此方案尚未下达,就被密传到中共的指挥机关了。
      
      密令作废
      
      其实,国民党最初的大西南防御设想并不是这样的。
      在重庆会议之前,胡宗南曾电邀第7编练司令官罗广文去西安商谈大西南防御部署。在国民党军队内,罗广文属陈诚系统,陈诚与胡宗南一向矛盾很深,罗广文借口正在巡视部队,只派出参谋长赵秀昆到西安晋见胡宗南。
      赵秀昆到西安后,胡宗南以贵宾礼相待,除问了一下部队情况外,不谈别的。宴会上在座的还有邓锡侯的代表和杨森的一名代表。
      散席后,胡宗南请赵秀昆上自己的车同往私邸。胡宗南说:“早就知道你和我的副参谋长李昆冈是郎舅之亲……”接着,他讲了约罗广文面谈的本意:国共决战大局已定,国民党面临的局势越来越严峻,下一步仅靠四川,纵深不够,还需要拓展云南,甚至滇缅边境。在这生死关头,为不受四川军阀制肘,想请罗广文带两个军进入西康省,解决刘文辉部,经营根据地。一旦行动开始,在委员长那里,一切责任由他胡宗南承担。
      赵秀昆回到成都后,向罗广文报告了胡宗南的意图。
      “手谕在哪里?他胡长官给了我们一纸命令没有?”罗广文大声质问。
      罗广文认为,挺进西康不如在四川回旋余地大。再说,万一进军失败,谁负责?这里面除了军事问题外,还涉及更多的政治问题呀。刘文辉人称“多宝道人”,蒋委员长都奈何他不得。现在他胡宗南没下一纸命令,口说无凭,到时候可以不认账,加上当时胡宗南与罗广文还没有正式隶属关系,因此,进击西康一事就不了了之。
      时局瞬息万变,两个月后,胡宗南也顾不上这件事了。
      
      千里奔波
      
      重庆军事会议后,蒋介石命令罗广文率108军和110军两个军从重庆星夜兼程,向青川、平武一带开发,沿川陕甘边境紧急布防,构筑工事,阻止解放军南下。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车马人并进。到10中旬,部队刚到绵阳,还未全面展开,又侦悉解放军刘邓大部队开始向西南进军,川东南形势骤然吃紧。蒋介石又紧急电令罗广文率两个军向川黔折返。
      1949年11月上旬,刘伯承、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实施大迂回战略,突袭鄂西的巴东、恩施、利川等地,接着又占领了川东南重要门户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兵锋直逼重庆。原部署在川鄂湘边的宋希濂14兵团约10万余人仓皇溃退。
      蒋介石在台北获悉川东门户已洞开,大吃一惊,匆忙带上蒋经国、俞济时等人于11月14日飞抵重庆坐镇指挥。他电令胡宗南的王牌第一军从广元紧急开赴重庆南郊布防,又电令罗广文火速率15兵团从娄山关转向南川地区,沿川湘公路在南川白马山一带布防,策应溃退进川的宋希濂部,阻止解放军攻克重庆。
      11月下旬,罗广文率15兵团指挥部进入南川县城,兵团指挥部设在西街刘泗英家。此时,15兵团除108军为建制整编外,110军的140师还在大巴山,104师在川西;44军在贵州毕节和云南的镇雄。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第366师驻防江津。到达南川的部队仅108军的3个师和110军的367师共4个师2?郾6万人,布防于南川以东的白马山及其以北至长江南岸一线。
      蒋介石命令运送一批无后坐力炮和通信器材到南川,加强罗广文兵团的火力。11月20日,侍从室参谋胡伟达携带着蒋给罗广文的亲笔信,与原日军华南派遣军参谋长斋藤一起赶到南川,帮助制定作战计划。
      次日,罗广文陪同斋藤勘察了白马山的第241师阵地,拟出一个作战方案。其要点是:乘共军2野3兵团远道而来、兵力分散之机,沿川湘公路向其发起攻击。
      风闻有日本人当军事顾问,15兵团的下级军官们不满情绪暗地滋长。罗广文看出了苗头,电话告知各师长官,对有日本军人来阵前指导一事,要坚决否认。
      蒋介石听说此事后,立即派蒋经国赶到15兵团司令部慰劳安抚罗广文。蒋经国穿便装,先来到警卫团,从礼帽中取出名片,由警卫团长马士弘引进。见到罗广文后,递上了蒋介石亲笔信,信中以“广文吾弟”相称,末叙“饬长子经国持书前来代达余意”,落款“中正手启”。
      蒋经国与罗广文密谈了半小时。蒋经国走后,罗广文立即叫来马士弘,出示蒋介石的亲笔信及奖励银圆10万元的手条,又电话命令军需处长肖家骥去重庆军委军需署洽领,并让马士弘派一个警卫排随车押运回来,立即发到每个士兵手中。
      
      兵败南川
      
      11月22日,进入四川的刘邓2野3兵团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迅速突破白马山防线。23日上午已推进至川湘公路青龙洞二岩、大岩、深沟子等处。
      25日,15兵团主力241师724团团长崔百川突然阵前倒戈,率全团官兵1000余人宣布起义。15兵团的阵地呼啦一下被撕开了一个口子,解放军迅速冲了进来,241师师长汤国成弃阵逃走。罗广文赶紧下令由警卫团长马士弘任代师长,前去率部撤离。
      就在几天前白马山布防期间,罗广文曾回过重庆一趟,有从前的老部下陈济生托人传口信想登门拜访。陈济生原为罗广文14军28团少校团副,后调至傅作义部任团长、副师长,1949年初参加北平和平起义。陈济生此次是受刘伯承和陈毅之托,前去策反罗广文,并带去一封密信。罗广文找了一个借口,没有见陈。陈济生与108军参谋长贾应华是好朋友,他又找到贾,说:“我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让老朋友们不要再误信什么共产共妻及傅作义起义后被扣押等欺骗人的宣传了。”罗广文返回到南川前线后,贾应华把刘伯承和陈毅写的信转交给他。罗阅后焚毁,又特别交代说:“此事不可对任何人说。”不久,贾应华升任兵团参谋长。
      25日深夜,战斗越来越激烈,南川城里也能听到隆隆的炮声和激烈的枪声。罗广文见已无法阻止解放军的进攻,为保存实力,突然下令各部向北退往长江南岸,南川县城因此未遭战火破坏。此战15兵团108军和110军约5000余人被俘。
      15兵团一撤退,重庆的东大门洞开。11月27日,解放军迅速推进到重庆外围。27、28两日,占领綦江、江津及其以东的顺江场、鱼洞镇及东南的栋青场、迎龙场诸要点。29日,解放军攻占了重庆南郊的南温泉、土桥场,歼灭刚刚从广元空运过来的胡宗南第1军167师一部。
      由于仓促溃逃,第15兵团指挥系统已经陷于混乱:241师师长汤国成私自逃跑,由马士弘代理师长;242师师长雷鸣下落不明,副师长黄健三仅带败兵约1个营追赶军部;108军副军长李维勋、参谋长张荣宪感到情况不妙,已率残部经大兴场过长江,向大竹方向撤退;239师师长吴建新率5000人也北渡长江,向川北溃逃,直到12月中旬才绕道至温江,再度与兵团司令部会合。110军的367师也失去了联络。
      打了败仗,罗广文憋了一肚子气回到重庆,准备偕同参谋长贾应华向国防部第三厅报告战况。尚在重庆林园的蒋介石侍从人员在10分钟内3次电话催罗去见面蒋介石。罗广文惶恐地对贾应华说:“此去可能回不来,一切靠你们了!”
      在硕大的办公桌后面,蒋介石的浙江奉化口音听起来有点费力,罗广文挺胸站立,只得嗯嗯嗯地不停点头。让罗广文大出意料的是,蒋介石没有太多的责备,只是命令他迅速收拢部队并划归胡宗南指挥,向川西北成都方向撤退。当罗广文从侍从室出来时,才发现自己惊出了一身冷汗。
      蒋介石后来又指示,要罗广文将家小送到台湾。
      
      艰难抉择
      
      罗广文从川东溃退下来,好不容易才在川北的三台一带收拢部队。由于情况不明,他和兵团参谋长贾应华开了一辆吉普车,先行到成都,直接来到他的连襟、曾任西康省政府秘书长、邓锡侯高参的杨永浚家打探消息。在这里,罗广文听自己的堂兄、四川大学教授罗广瀛说,蒋介石拟将川东军事失败归咎于他罗广文。而第15兵团前任参谋长赵秀昆也晃着一张成都《新新新闻》报纸大声嚷道:“陶希圣在成都报上发表文章,攻击您,将川东失败的责任归咎于您。”
      陶希圣,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是把软刀子,罗广文晓得这中间的厉害。国民党主管言论咽喉的重臣出面,在报上发表文章指责自己重庆防守不力,这让罗广文大为恼火。他一把抓过《新新新闻》读了起来。
      自古以来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可这次罗广文却是“兵遇秀才”,穿军装的光头遇到了穿西装的眼镜,恐怕也是百口难辩了。
      读完报纸,他没有言语,双目发怔,脸色惨白,背脊发寒,光头顶门上渗出冷汗细珠。
      两天后,赵秀昆又来告诉他:“据国防部第三厅第二处处长孙伯先讲,罗司令官在重庆附近打得很不好,总统很生气,前天开会时决定要惩办罗司令官。”
      罗广文听后肺都要气炸了,此次兵败,明明是老头子瞎指挥造成的,自己完全是代人受过,可背了黑锅却连个讲理的地方也没有。
      赵秀昆认为,目前国民党大势已去,15兵团只有起义,才能保住官兵们的身家性命。他劝罗广文退居幕后,将108军副军长李维勋升为军长,出面与中共方面谈判起义事项。罗广文当即由赵代拟辞职书,电呈蒋介石和陈诚。
      尽管如此,罗广文的心里仍然十分犹豫。1949年11月下旬,连襟杨永浚在重庆见到了罗广文的父亲罗宇涵,商定先营救罗广斌(罗广文的胞弟,中共党员,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在渣滓洞监狱),再劝说罗广文起义。罗宇涵来到成都后,急忙劝儿子弃暗投明,但罗广文以“形势紧急”为由,不愿多谈。
      罗广文之所以在起义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是因为他有个心病。1949年初夏,华蓥山地区中共的地下武装活动十分频繁,罗广文以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兼大竹指挥所主任名义,指挥108军第242师及大竹、达县两专署地方保安团对华蓥山地区进行“搜剿”,造成了该地区的中共游击队数位领导人牺牲、数百人被杀。鱼刺哽喉,罗广文为此寝食难安。
      罗广文退到成都后,把15兵团司令部设在崇宁县安德铺(今属四川郫县)。陈克非的20兵团此时也退到这里,兵团司令部就设在郫县县城。
      安德铺旧时被称为“松茂古道第一铺”,位于成都至灌县(今都江堰市)的成灌公路上,靠近灌县一侧,是进入马尔康藏区最近的路。罗广文将数万人马放在这里,既有军事上的考量,也是基于对局势持观望态度做出的部署。
      台湾方面指示他相机转进康藏,还派专人送来了重庆班禅办事处写好的介绍信,嘱托说这是党国和蒋总统对他罗广文最后的冀望。
      此时,解放军二野部队已占领重庆,贺龙率领的一野周士第兵团也已由陕入川,兵临成都。国民党驻守在泸州、宜宾一带的郭汝瑰72军也风闻靠不住了。若是转进康藏,数万人马能活出来吗?
      1949年12月16日,罗广文部由新都开往温江转郫县安德铺,向邓锡侯的915军靠拢。这时胡宗南命令罗广文指挥15兵团立即解决已在12月9日通电起义的刘文辉、邓锡侯部,“请马上准备,务必在明天拂晓前解决邓锡侯的部队。扫清内忧,便于尔后作战,免除内应外合之患。以保证川滇孔道畅通。”
      尔后胡宗南又来电话催促罗广文立即解决掉邓锡侯驻灌县的225师。但罗广文依旧按兵不动,不肯举刀,还将家眷悄悄送到灌县躲藏起来。
      
      计划突变
      
      12月21日,罗广文与陈克非在胡宗南总部办公室开会。胡宗南命令二人说:“你们两个兵团向东挺进时,归罗司令官统一指挥。从明天起,多派小部队佯动,24日两兵团全部挺进到重庆以东,吸引共军二野之主力回头。我军主力亦于明日起开始向西康挺进,力争使用各种手段,务于24日全部脱离战场。明日正午照常向总部电话联络不误。”
      罗广文、陈克非挺胸回答:“一定遵照胡先生面谕行动,希望补一书面命令。”
      第二天中午,罗广文无法联系上胡宗南总部,经多方询问才得知,胡宗南总部的电话已经拆除,胡宗南本人已于早晨7时从广汉机场乘飞机跑了。
      罗广文立即赶到陈克非的司令部共商部队的退路。
      陈克非抱怨说:“想不到胡先生如此不守信用,竟不告而别,这与方面军总司令的声誉太不相称了!”
      罗广文回答道:“昨天我们在总部时,我就看出总部似乎有移动的征兆,但想不到胡先生竟如此惊慌。他既然约定时间要正午电话联系,却不告而别,难道我们还能阻拦他上飞机不成?真是岂有此理!”
      陈克非提议向已经联名通电起义的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联系。
      罗广文仍然有些犹豫,最后提出,把自己的部队归并陈克非部,并以陈的名义与刘文辉、邓锡侯等人联系。
      
      秘密会谈
      
      驻彭县的中共统战工作组考虑到策动罗广文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提出由刘文辉、邓锡侯出面,派杨永浚给罗广文写一封亲笔信,约罗广文会谈。罗广文答应等时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四川省保安司令的王陵基离开温江后,就与杨永浚会面。王陵基一走,罗广文就挂通了彭县的电话,约请杨永浚到安德铺面谈。
      杨永浚以刘文辉、邓锡侯两部的高参身份前来说项。同来的还有邓锡侯的儿子邓亚民,时任邓部主力95军少将参谋长;还有一位是原西康省府部员、现任陈克非部的联络高参、杨永浚的侄女婿贺觉非。
      罗广文这边参加谈判的除他本人外,还有兵团参谋长贾应华、108军参谋长张宪荣。
      因此时罗广文的15兵团与已经宣布起义的川军915军成了敌对双方,警卫人员们都荷枪实弹,戒备森严。会面地点是在两军防区的交界处安德铺上场口刘家大院。
      双方落座后,沉默良久,罗广文首先打破尴尬局面:“老同学,对当前的时局你有何高见?”罗广文套邓亚民的底牌。
      邓亚民以守为攻地回答:“在下认为,就贵部而言,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退出四川,进入云南;其二,向川军开战……”
      双方都知道几天前胡宗南曾下令让罗广文和陈克非率部解决邓锡侯、刘文辉队伍的事。
      罗广文赶紧截断话语:“就是要打,我也当效古人退避三舍。现在我怎么打?同你们开仗?我们驻在你们的地盘上,粮食都是你们供给的。怎么能向你们开枪呢?”
      “其三,考虑我们所走的路。”邓亚民继续侃侃而谈。
      杨永浚插话道:“在灌县躲战火的叶尧华姐妹(注:指罗广文的妻子和杨永浚的妻子)讲,她们决不再跑了,死也要死在四川。罗老伯(注:指罗广文的父亲罗宇涵)当时也点头附和。”停了片刻,杨永浚又说:“哥老倌,你千万不要以小节自限,要顾全大体。其他不说,起码你得为自己家属和亲友考虑呀!”
      众口铄金。道理、情分、利益,又是连襟兄弟的,还是老乡亲的,面对这么多的瓜葛纠缠,听着至爱亲朋的苦口婆心,罗广文噙满眼泪,几十年狭隘忠义思想根基彻底动摇了,作为国民党军高级职业军人的铁石心肠开始软化。
      杨永浚接着说:“1949年12月9日,刘、邓、潘3人在彭县通电起义后,中共代表讲,遵照毛泽东先生、朱总司令的文告,欢迎国民党军起义。中共方面以12月24日为限,此日前脱离蒋介石者作为起义,过了这一天算是投诚,政治待遇和给养都不一样�。”
      大院内,烟雾腾腾,众声窃窃;大院外,北风呼啸,警卫肃立。
      
      通电起义
      
      众人进行了7个小时的长谈,设想了各种后果及应对方案,罗广文终于完全消除了顾虑,决定马上起义。杨永浚当场开启随身带来的文房四宝,稍许沉吟,就用清劲流利的晋唐小楷,草拟了起义通电。
      熬红了眼睛的罗广文细读之后,执意不在电文里称蒋介石为“蒋匪”,建议改用“蒋介石集团”或“国民党集团”代之。他说:“不论怎么,说他是‘匪’还是不对头,我跟他这么多年,这点我是晓得的。”
      通电文稿最后修订为:
      
      北京毛主席、朱总司令
      重庆刘司令员、邓政治委员
      刘先生自乾、邓先生晋康、潘先生仲三钧鉴:
      广文现率本兵团所部在郫县附近,即时脱离国民党指挥机构,停止战争,参加革命工作。遵从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及刘司令员在北京宣布之五项规定。维护公私财产,保障人民安全。今后决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致力革命大业,谨此电闻。
      1949年12月24日
      
      电文修改完毕,杨永浚请他在上面签字。罗广文说:“我让人代签不行吗?”
      “不行!要的就是你‘罗广文’3个字通电起义。”
      盯着电文犹豫了半晌,罗广文才缓缓地从衣兜里掏出一支派克钢笔,迟疑地拧开笔套,在电文末尾写下了“第15兵团司令官罗广文”几个字。
      此电稿马上电话告知15兵团师长以上主要军官,大家都表示同意。最后电稿交回杨永浚手上,带回彭县川军刘、邓部代为拍发。
      大家正要分手,从成都方向又疾驶而来一辆军用吉普车,跳下车的是邓锡侯的保定军校同学、川康绥署参谋长牛范九。
      牛范九笑着道:“好了,好了,你们都在这儿。我刚从成都到郫县,见到了陈克非司令官,他的起义电报稿交我送彭县,你们一起送算了,我就回成都了,让我少跑点路。”
      杨永浚接过电稿看了看,递给罗广文,说:“我看你就干脆领衔签在一起算了。”
      罗广文一看,此电报稿的署名是:“第20兵团司令官兼第2军军长陈克非、第15军军长刘平、第118军军方暾率全体官兵叩敬。”
      罗广文当即在陈克非等人的前面签上“第15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第108军军长李维勋、第110军军长向敏思。”
      12月25日,兵团参谋长贾应华陪同解放军二野联络代表朱德钦,到已移驻崇宁县安德铺老街真武宫的第15兵团司令部,出席团以上军官会议。
      会上,罗广文先向诸位介绍朱德钦代表,由朱德钦简明扼要地讲了共产党对起义部队的政策,随即发给到会人员每人一本《共同纲领》和《约法八章》,作为学习和遵守依据。
      紧接着,又在郫县中学操场召集兵团连以上军官大会,由罗广文宣读了起义通电。至此,第15兵团的两万多名官兵在罗广文将军率领下起义,正式脱离国民党集团。
      与此同时,驻郫县的陈克非第20兵团1?郾2万人也宣布起义。
      108军241师的工兵营在师长马士弘亲自督导下,用了一天一夜,将15兵团司令部外边40亩油菜大田紧急平整为操场。第二天,罗广文在操场上,集合全体官兵宣布起义。
      寒风呼呼,四野霜冻。罗广文脱下军帽,将国民党帽徽扯下猛掷于地,他双手举帽向全体官兵下达命令:一律摘去帽徽!
      分驻重庆与成都的人民政府西南军政委员会刘伯承、邓小平、贺龙3领导对于罗广文率部起义非常重视,联名复电,以示嘉勉。
      1949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国民党军第15兵团司令罗广文、20兵团司令陈克非率第15军、108军、110军、118军等4个军于24日在彭县(注:应是郫县)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反动集团,归向人民。并向人民解放军前线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两将军请求指示,刘、邓两将军亦予复电嘉勉。起义部队现在正向指定地点集结整理。”
      成都,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古城又一次免于战火。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马士弘老先生和罗广文之女罗佑群女士接受笔者采访并提供了相关资料,特表感谢。)
      (责编 何 毅)

    相关热词搜索:秘闻起义兵团罗广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