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湘南民间银器(三)]湘南民间流传的汗手

    [湘南民间银器(三)]湘南民间流传的汗手

    时间:2019-02-28 05:41: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湘南殷实之家常备有银质器物作为日常用品,并一代代相传,因为银器有三大优点:   1、美观耐用。银质器物洁白光亮,不易生锈,特别耐用。打制几件,传给后人,既实用又有纪念性。
      2、杀菌验毒。银对硫化物特别敏感,遇到硫化毒物便颜色发黑,提出警告,因此民间常用银器来检验食物毒性。银在液体中还能以离子的形态存在,一升水中只要有五百亿分之一克的银离子,就足以使细菌一命呜呼,用银碗盛放食物可保长久不变质,吃了不易生病。
      3、稀少贵重。银属于贵重金属,其珍贵性稍次于铂与金。富贵人家常用银器为女儿准备嫁妆,让女儿出嫁那天头戴步摇,耳垂银环,腕着银镯,襟别挂件,这样环佩叮铛、一步三摇、银光闪亮、风风光光地出嫁,既显示了娘家人的富有、大方,无形中也提高了女儿在夫家的地位。
      银器品作为日常所用之物,可分为随身携带品、居家用品和文房用品三种。
      
      第一节 随身携带品
      
      携带品是随身携用的银器品,主要为挂件。挂件实际上是一套清洁用具,由香包、牙签、挖耳、刮器等组成。由于旧时没有牙膏、牙刷等口腔清洁品,故将挂件挂于衣襟上,即可装饰又是一套十分方便的清洁用具。
      
      清镂花蝶纹三大件(宜章)
      物件长29厘米,重30克,链条中端一小巧别致的戏花蝴蝶,蝶下悬牙签、掏耳和刮器(刮舌苔之用)。
      
      清镂花抓周盘五大件(永兴)
      物件长48厘米,重50克,为镂花针筒、抓周盘(孩童满周岁时,长辈将一米筛放于孩子眼前,筛上置有历书、剪刀、粉盒、直尺、算盘等,所摆物件视家境而定,让还不会识别物品的婴儿选择,看幼童最先所取何物,称为抓周。如果先拿书就意味着长大了是个文人,一生将与书结下不解之缘;先拿剪刀或直尺则表示孩子将会成为能工巧匠;玩弄算盘代表行商,能打会算。小小抓周盘是对孩子今后所从事职业和前途的一种预卜,寄托了长辈们的殷切期望)、牙签、掏耳、刮器等。
      
      清双链式八卦纹六大件(宜章)
      物件长55厘米,重110克,为抓周盘、针筒、牙签、镊子、刮器、挖耳等六大件。挂件结构硕大而精细,通体富丽豪气,令人喜爱。
      
      珐琅彩扇形笼纹挂饰
      物件长35厘米,重55克,源于郴州收藏品市场。景泰蓝质,主色调为兰、黄、褚三色,双面纹饰一致,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一镂空花结,两边各挂一公鸡,鸡爪抓一长筒形鸟笼;中间有一精美的扇面,扇中梁祝携手同行于花丛问,扇边各挂一圆形鸟笼,笼下垂银流苏;下部为一精美的锚牌,牌上掐丝烧焊精细的花卉,牌下悬以五件手柄弯曲别致的小叉、小刀、挖耳等挂件,小花饰满缀柄上。通体工艺精湛,实为贵族大户休闲享用之物。
      
      第二节 居家用品
      
      居家用品是家庭日常生活所用之品,美观实用,主要分为厅室用品和餐厨用品。
      一、厅室用品:为家居厅堂内室所用之品。厅堂用品中体积大、耗银多的比较少见,常见的只有花瓶、算盘、烟具等小型器物;内室用品比较多,针筒、香包、粉盒、帐钩、银梳等等,多为女性所用。其中最常见的是针筒,成为湘南的特色物品而闻名全国,是居家必备的用品。
      针筒款式繁多,风格各异,圆形、椎形、棱形、扁形立式、挂式等等,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绕乱。圆形、椎形棱形的为一孔,扁形的多为双孔或三孔,开口处或中间或两头十分有趣,拉开用以装针,合拢就是一件奇妙的工艺品。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以人物、花卉纹饰居多,其中人物图案最有意思,在一个小小的针筒之上把现实生活景况或戏曲故事的几个情节组合在一起,似连环画一样供人品味欣赏,令人回味无穷。针筒的款式还具有极大的区域倾向性,宜章、嘉禾一带喜用扁形针筒,资兴、桂东那边又好圆形针筒,各有所爱。
      
      清模錾人物圆形针筒(资兴)
      物件长7.5厘米,直径1.2厘米,重25克。隔门、隔窗、隔墙、隔树四个不同场境把婆婆悄悄偷听儿媳私生活的神态刻画得淋漓致尽,充分反映了封建时代长辈干涉晚辈自由的陈旧思想陋习。
      
      清模敲人物圆形针筒(资兴)
      物件长7.2厘米,直径1.2厘米,重15克。针筒的两头饰以回纹,中间为闻鸡起舞图。
      二十四史中的《晋书・祖逖传》载,祖逖少年时性格爽朗豁达,为人行侠仗义,但不喜欢读书学习,几位兄长担心他难以成才。成年时他担任司州主簿,结识了颇有英雄气概的同事刘琨,两人意趣相投,相交甚厚,便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相互勉励,发愤学习。两人谈得投机,时常同床共寝。一天夜阑之时,听到野外鸡叫,刘琨认为是不吉之声,祖逖却说:“并非恶声,乃促吾操练”,便起身舞起剑来。后人常以闻鸡起舞的精神勉励自己,奋发图强。
      
      清模敲春宫人物针筒(资兴)
      物件长11厘米,宽1.5厘米,重20克。春宫,本意为太子居住的宫殿,由于太子多妃,又常在宫内欢爱,故而带有神秘的性爱色彩。后衍生出凡有男女性活动的图饰都称之为春宫图,也叫秘戏图。此针筒由盾、矛类象征着生殖器官的图案组成,其中有一幅为两裸体男女相拥相交的图纹。
      古人把男女同天地联系在一起,认为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天地交泰,万物生辉,阴阳合吉,春行雨露,使生命得以繁衍,是天经地义的事。《诗经小雅浦田》中就记述在田地播种时,以男女交台为祭,可以风调雨顺、土地肥沃、高产丰收,从而国泰民安。因此,人们崇拜性爱,将欢爱图刻于器物上,以祈求吉祥。
      
      清末 模敲人物扁形针筒(宜章)
      物件长5.5厘米,宽1.8厘米,重17克。一面图纹为仙侣图,吕洞宾驾云头挥佛尘顺手一甩,何仙姑持锦扇半遮面娇羞相随。仙姑抬头见云,“云”与“运”谐音,即抬头就有好运来,顺手一甩喜连连。另一面图为“刘海戏金蟾”图,据说得道仙人刘海能指挥金蟾吐金钱,走到哪就把金钱撒到哪里,救济穷人。人们热爱他,叫他“活财神”,民间常以“刘海戏金蟾”来旺财运。
      
      清镂錾鎏金戏曲人物香包
      物件长35厘米,重30克。
      旧时没有香水,公子、小姐只得随身携带香包,来驱赶浊气。
      
      民国球络纹抓周盘香包(资兴)
      物件直径5.5厘米,厚1.5厘米,重25克。
      此香包上层底盘由银片织成米筛状,筛上置有算盘、直尺、宝珠、剪刀、通书、戥子等;下层为球络纹底盘,两边有小扣,可自由打开放入香囊,制作工艺十分精湛,连算盘珠都能拨动自如,为上层人物所用之物。
      
      清末錾刻鸳鸯鱼籽地八瓣形粉盒
      物件直径4厘米,高1.5厘米,重25克。中间二只鸳鸯相戏,四周花卉环绕,外錾八瓣连弧纹,十分精巧。
      银框嵌一瓷片,22个银爪将瓷片牢牢卡住,瓷片上一戏珠火龙飞腾。
      
      清末铸模贴花豆角形胡梳(资兴)
      物件长17厘米,宽1.5厘米,重30克。折叠,挂式,豆荚形,荚上贴两片豆叶。打开来是一把精巧的 梳子,合上便是件玲珑别致的工艺品。闲暇时打理胡须,十分惬意。
      
      清中模敲戏曲人物发梳
      (桂东)
      物件长12厘米,宽6厘米,厚1厘米,重35克,空心,双面纹饰,形状近于江西风格。
      此梳一面图纹为《白蛇传》中的许仕林高中状元后塔前救母,另一面图饰为凤戏牡丹图。
      
      清錾刻鸾鸟蚊帐钩(郴县)
      物件总长20厘米,鸾高7厘米,宽4厘米,重85克,新婚房内用品。梅花链条下悬一鸾鸟,其鸟昂首展翅,冠似如意,口衔荷叶,寓吉祥如意、百年好合。乌目凝视远方,似在遥祝一对新人台家欢乐,永远恩爱。下挂荔枝、石榴、桃子、金瓜四铃,表示利多旺子、财寿双全。
      
      清竹节球络纹老太爷烟斗
      物件长35厘米,斗径3厘米,重90克。竹节形状,中上部有一球络纹空心球,烟斗缠丝。
      
      清珐琅彩平安如意印章盒
      物件高6厘米,宽3.5厘米,重45克。盒分上下两部分,盒盖一雄狮蹲距其上,盖沿蝴蝶环绕;下部侧面两只蝴(福)蝶共拥一古钱,中间有梅、瓶、如意,表示福在眼前、平安如意。
      
      清末模铸吉祥纹印泥盒
      物件长9厘米,宽38厘米,高3厘米。盒盖铸团万寿鹊登枝头放牧图,底座中间铸篆书“富贵寿长”,外围为“寿”、“中国结”。
      二、餐厨用品:即餐具和厨房用品。餐具中主要有碗、筷、壶、杯等,厨房用品多为挂勾和挂链。餐厨用品常见于富贵人家,寻常家庭十分难得。其作用有三:一是显示家庭富裕,二可校验食物是否有毒,三银器不易生锈,光洁闪亮。
      
      清錾刻花卉酒具(良田)
      壶口径3厘米,腹径4 5厘米,高5厘米,重37克。杯口径3.5厘米,足径1.8厘米,重17克。壶上刻花草图纹,两边对刻鱼籽纹地“十水”二字。湘南人称酿制的米酒为水酒,“十水”即夸赞甘洌香醇十成足的好酒。杯通体无花,素面古朴。
      
      清鎏金錾刻一品富贵莲花杯(永州)
      物件口径6厘米,足径4厘米,高5厘米,重35克。此杯一套四只,每杯铸有鱼、樵、耕、读和三甲传胪图案,四杯分别铸有“一品”、“连升”、“富贵”、“平安”等字。
      渔樵耕读是传统文化氛围中平民化的生存方式。渔,捕鱼之意。樵,打柴的人。耕,耕种之夫。读,求学书生,古人以读书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故有“传家之字耕与读,守家之字勤与俭”之说。以上之人营造着令人神往的田园牧歌式理想生活意境,表达了人们追求宁静淡泊、安居乐业的休闲生活愿望。
      三甲传胪是莘莘学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明清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中录取者,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此杯以水生动物鱼之鳞、虾之皮、贝之壳代为三甲,以三甲寓高榜中元之意。
      
      清镂雕双龙戏珠长寿碗(宜章)
      物件口径9厘米,足径4厘米,重160克。碗分两层,里层素面光洁,盛放食物;外层为镂式高浮雕双龙戏珠纹饰,碗沿以回纹衬之,下部犬齿交错环列,足圈一团万寿图饰。通体精美大气,富丽堂皇。
      
      清末錾刻云龙纹碗(桂东)
      物件口径9厘米,足径3.5厘米,高7厘米,重60克。
      
      第三节 文房用品
      
      文房用品就是书房中的银质用品,为湘南银器中较少的领域,主要有镇纸、笔洗、砚台等。寻常百姓家十分少见,大多用于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给持有者平添几分才气和高雅之态,起着装饰、实用双重作用。
      
      清末联珠纹鼓形笔洗
      物件直径6厘米,高3.5厘米,重35克。有人误认为笔洗是最后涮笔的器皿,其实不然,应该说,笔洗是在书画过程中随时浸润笔尖,使之不能胶涸并能调节浓淡的盛水之物。
      
      清模敲竹节镇纸(永兴)
      物件长20厘米,宽0.8厘米,重90克。镇纸又叫压尺,镇压纸张之用。此镇纸通体均匀厚实,方形竹节与棱形竹节交错排列,方形竹节上錾刻稻穗、梅花等纹,充分体现了文人志士那种慧(穗)心独具、寒梅冰洁、刚直不阿的气节。
      
      清模錾双龙镇纸
      物件长13厘米,高3.5厘米,重150克,为镇纸、架笔双用之物。通体分为两部分,上部为两条共用一体、遥相对望、昂首弓身、尾部交错盘旋的巨龙,下部为阶梯式条形底座,中间以梅纹香炉托之。意为炉(庐)上之龙。
      龙,集日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成为华夏民族之魂。将龙与帝王联系在一起,始于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说“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蚊龙于其上,而己有身,遂产高祖。”龙在帝王之家,是皇权的象征,因此便有“真龙天子”之说;龙在官宦之家,则寓意着高官厚禄、出人头地;龙出没于普通人家,就会人才辈出,从此平步青云。
      此镇纸结构均衡,气势雄伟,以铸模造型、通体錾刻的手法精制而成。龙头的塑造略显夸张,龙角飞翘。龙睛暴突,两龙对峙,特别是上翘的龙鼻更为俏皮,给人以精美绝伦、活灵活现之感;鳞片錾刻交错排列,均匀逼真。龙爪甲片毕露,龙须丝丝毕现,制作工艺十分精妙,为清代中晚期有一定身分之人的文房用品。

    相关热词搜索:银器湘南民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